[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多福多寿图梅瓶 口如盘,颈细而短,肩部丰圆,腹下内收,至底外展。无论青花还是釉里红,呈色俱佳,浓而不艳,雅而不淡,在莹亮、细腻、柔润的白釉地子下更显得高尚而名贵,器形不大不小,摆设与把玩两相宜,且纹饰内涵耐人寻味,是一件不俗的清代雍正民窑精品。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莲荷纹玉壶春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莲荷纹玉壶春瓶这件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莲荷纹玉壶春瓶,高27.5厘米,口径8.4厘米,底足11.6厘米。白胎,上腹较薄,下腹较厚重,设计特别稳重大方。经高温焙烧以后在素白瓷器的釉上,用含铅量较大的粉彩作画,以高超的技艺画出一幅莲荷图,层次清楚,色彩柔和淡雅。底部在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炉钧釉尊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炉钧釉尊这件清代雍正炉钧釉尊高23.5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10厘米。此尊撇口,溜肩,肩以下渐收,足部外撇,圈足。肩部两侧贴饰兽面衔环;口部、肩部、腹部均有凸弦纹;底篆刻“雍正年制”款。通体施炉钧釉,釉流动自然。红、蓝、紫、月白等诸色交融,形成长短不同的垂流条纹,五彩缤纷。其中以红色最为出众,红中泛紫,似成熟之高梁穗色,俗称“高梁红”,是雍正炉钧釉的显著特征之一。现藏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清雍正 端石留耕砚 [专家点评]清雍正端石留耕砚此清雍正端石留耕砚为老坑石,右上阳文篆书“留耕”二字,左上方圆角方池。砚匣为此檀木,砚长17.8、宽11.2、高2.5公分。余甸初名祖训,字仲敏,改名甸,字田生,晚更号芳初,又字修吾。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雍正壬子十年弃官归田。余甸博学多才,工书法。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广彩开光人物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广彩开光人物瓶这件雍正广彩瓶高36.3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4厘米。广彩,创自清代中叶,当时将景德镇所烧白瓷运至广州,雇工匠设厂加工彩绘,开炉烘烧,制成彩瓷出口。这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沿用民间传统的瓜果花鸟图案,并仿照织锦图案,以金色作锦地,行话称“织金”,多为线描与平涂相结合,花纹布满器体,绚采华丽,辉煌夺目。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斗彩团花天球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斗彩团花天球瓶这件雍正斗彩天球瓶高5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6.5厘米。器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团花纹即圆形纹样,又称为“绣球花”。团花纹除花卉外,还有团龙、团凤、团蝶和团螭纹等,清代雍正时期团花纹最精致。清代康熙时期仿古之风盛行,雍正、乾隆时期天球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梅竹喜鹊纹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梅竹喜鹊纹瓶这件粉彩瓶高32.7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14.1厘米。直口,长颈,扁圆形腹,圈足,外壁粉彩绘梅竹喜鹊图,外底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两只喜鹊悠闲地栖息于花枝间,构成一幅春回大地的风景图卷。喜鹊又称报喜鸟,梅与“眉”谐音,喜鹊登梅有“喜上眉梢”之吉祥喻意。粉彩是清代康熙晚期所创烧的珍贵彩瓷品种之一,雍正时期达到最高峰。此器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雍正皇帝一生当中最宠爱的女人,死亡之谜 年贵妃给雍正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雍正怎么也没想到,陪伴自己度过一生当中最快乐时光的年妃,突然撒手人寰,离他而去。图片来源网络不管怎么样,雍正皇帝一生当中最爱的一个女人就是年妃。在这九年当中雍正后宫的其他女子没有给雍正生一儿半女。留下唯一的一个儿子在雍正十个儿子中排行第八,叫福惠。这些都表明雍正皇帝对年妃留下的孩子特别宠爱。
雍正王朝:胤祥为何落得善终——邬思道失算了还是雍正帝心软了 导读:无论是《雍正王朝》的演绎,还是历史史实的真实发生,在「”九王夺嫡”事件中坚定支持皇四子胤禛登基为帝的异母弟皇十三子胤祥,都落得了一个好下场。这个被雍正皇帝评价为「”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的「”侠王”,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推翻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千古真理。抛开历史上的皇十三子胤祥不说,《雍正王朝》中的胤祥几乎参与了皇四子胤禛在「”九王夺嫡”中所有的阴谋阳谋、心机谋算;而且就胤祥在军
乾隆御宝——这两方宝玺有何不同? 乾隆时期的皇帝御用玺印,具有不同于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的特点。据《乾隆宝薮》及现藏实物来粗略估计,乾隆帝一生所刻制的玺印数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多达一千八百余方,令人深深折服。乾隆盛世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同样在其御用玺印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本次春拍的两方乾隆早期玺印极为殊特,是乾隆皇帝诸多御用宝玺中相当特别的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