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

[专家点评] 12世纪 高丽青瓷透雕花球形香熏

[专家点评]12世纪高丽青瓷透雕花球形香熏十二世纪高丽青瓷香熏高15.3厘米,底径11.2厘米。镂空圆球其实是盖钮,正好扣在花叶中。中层花叶拥簇,球形体又似乎是花苞。下层花形底盘由三个小兔作支撑,小兔的眼睛用褐彩点缀,两耳竖起,两后腿坐姿,两前腿极其卖力的支撑着上面的重量。小兔造型是这件香熏的点睛之作,精彩到位。香熏集中体现着时代审美情趣,故各具风格各显风采。

[专家点评] 西晋 越窑系青釉灯

[专家点评]西晋越窑系青釉灯西晋越窑系青釉灯(另面)西晋越窑系青釉灯(另面)西晋越窑系青釉灯(细部)西晋越窑系青釉灯(细部)西晋越窑系青釉灯(俯视)西晋越窑系青釉灯(底足)西晋越窑系青釉灯(细部)这件西晋越窑系青釉灯,高8.6厘米,盘口径9.4厘米,底径4.4厘米。西晋时,大部分窑场生产的瓷器已经是成熟青瓷了,但是仍然带有原始青瓷的痕迹,如釉层稀薄,颜色不均匀有色差等。这件青釉灯就是这样的情况。

[专家点评] 南北朝 青釉六系盘口壶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陶瓷工匠们通过不断地改变釉子的配方,使得早期并未完全成熟的“成熟青瓷”真正定型并就此延续到了今天。直到南北朝晚期至隋,窑工们已经找到了平衡点,彻底克服了釉面开片剥落的问题,中国的陶瓷最终得以定型并由此开始延绵千年。这件盘口壶是很典型的南北朝青瓷,造型大器,敦实厚重,釉层虽有开片却无剥落,保存十分完好,因而也是十分难得的了。

[专家点评] 北宋 湖田窑影青瓷酒台子连花口酒杯

[专家点评]北宋湖田窑影青瓷酒台子连花口酒杯北宋湖田窑影青瓷酒台子连花口酒杯(酒台子)北宋湖田窑影青瓷酒台子连花口酒杯(底足)北宋时时兴斗茶,故当时各窑口都有大量的茶具生产,特别是景德镇窑和福建建窑的茶盏较为多见.一般人常将此类的器型归入茶盏一类,但这却是一种误解.此类器型其实是当时的酒具,俗称酒台子.酒台子与茶盏连托的区别在于:酒台子的底座较高,杯托部分凸起于底座之上,饮酒时只取杯而不托底座.茶

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下)

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下)(接上期)四、三彩釉上的装饰技法、装饰品种39.三彩釉:磁州窑三彩是低温铅釉,由黄、绿、褐等釉色组成。釉色细分有正白、月白、青白及淡乳白多种,虽比定窑白瓷略逊一色,但比磁州窑化妆白瓷要精、细、薄、白,,观台第二期出现,第三期较多。至今尚未发现带宋金纪年或宋金墓出土的翠蓝釉瓷器。

福建陶瓷 绪论

福建陶瓷绪论福建陶瓷文化是福建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40多年来的调查发现,福建省境内的陶瓷窑址分布密集,数量很多,可以说仅次于浙江省。福建陶瓷文化中,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印纹陶,或称为几何形印纹陶器,明显有别于中原等地发现的表面施加彩绘的彩陶和黑陶。福建同安等窑烧造的珠光青资及其对外输出,是宋元时期福建陶瓷文化的另一特色。

浅论中国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浅论中国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中国的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绚丽多彩,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不能比拟的。明代开始发明了直接用壶泡茶,这是壶文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所以可以说,壶文化是酒文化和茶文化的总和,壶文化是在人类生活观念的需求和演变中得以发展。同时,壶文化纵观了中国陶瓷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从陶开始,又回到陶上。

论越窑 下

上林湖作为越窑的代名词,也是越窑的中心产地。2、越窑新观点的确认上林湖1957年建水库时,共发现20多处古窑[43]。经科学研究后,对越窑新观点得到确认。已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越窑烧造中心区。关于越窑中设“贡窑”。

高丽青瓷与李朝瓷器略说

高丽青瓷与李朝瓷器略说优美精致的高丽青瓷是高丽王朝瓷器中的代表作,它是受中国唐宋青瓷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是贵族物质、文化生活的象征。高丽青瓷的生产是由宫廷直接派官员“窑直”管理的。14世纪高丽青瓷走向衰落,被其后李朝的粉青砂器所取代。白瓷以其朴素洁净,符合儒家理想和民族审美情操而成为李朝瓷器的代表,色调有纯白、乳白、青白等。李朝粉青砂器产生于高丽末期的国家衰败与政权交替之际。

江西洪州窑系的青瓷

江西洪州窑系的青瓷江西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是中国古代瓷器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之一。经查实,其窑址在现临川县桐源乡的猪婆山和丰城市洪州窑区,值得指出的是,在江西西晋墓出土的青瓷中,也有极少量的江苏、浙江窑口的产品混杂其中,这些外来品,釉色青绿,胎质坚致,尤其是造型规整,质量比江西窑口的制品要好。江西的制瓷业在东晋时期又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