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明崇祯青花山水纹大笔海 [专家点评]明崇祯青花山水纹大笔海侧面底足局部在中国陶瓷史上,一般习惯于将明代末年到清代早期这一段时间称做...期,国外也称为转型期。过去由于资料比较少,研究的也不是很透彻,故凡是这一阶段的陶瓷通常就以“明末清初”来概括。明末清初战乱频频,民不聊生,是中国历史上最...的一段。明代崇祯时期青花采用朱明料,发色鲜艳明亮,略带透明;白釉清亮,薄而润;画工十分精细,其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专家点评] 明嘉靖青花龙纹大缸 [专家点评]明嘉靖青花龙纹大缸正面细部明代自宣德以来一直在尝试烧造大型的陶瓷器特别是龙缸,窑厂还专门修造了用于烧制龙缸的小型窑炉。到了明代中晚期的正德、嘉靖时期,景德镇终于烧制成功大型的龙缸了,有高身和矮身之分。万历以后,技术退步,龙缸也就再次绝迹,以至万历皇帝本人的陵墓里也只好使用“大明嘉靖年制”款的龙缸了。“大明嘉靖年制”款题细小而十分规正,题写在唇口上。
[专家点评] 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粥罐 [专家点评]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粥罐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另面)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口沿)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底足)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细部)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细部)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粥罐(里内)清初顺治时期虽短,但却烧有十分精彩的青花瓷器。
[专家点评] 明青花麒麟纹双象耳簋 [专家点评]明青花麒麟纹双象耳簋这件青花麒麟纹双象耳簋,直口,方唇,束颈,扁圆鼓腹,颈肩部对称堆贴两半环状象首耳,圈足稍外撇、不施釉。胎体厚重、洁白,质地坚硬,内壁施满白釉,上下有两道接痕,此簋造型系为仿制古代青铜器,古朴典雅,造型规整,纹饰简洁明快,底釉白中闪青,青花色泽浓蓝深翠,蓝中略现紫色,底足修整十分规矩,具有万历朝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的风格和特征。应为当时江西景德镇民窑产品。
[专家点评] 清 雍正仿明式青花花鸟双耳扁壶 [专家点评]清雍正仿明式青花花鸟双耳扁壶这件清雍正仿明式青花花鸟双耳扁壶高26.1厘米,造型优美,釉水晶莹肥腻,触之如脂玉。画笔构图均依明代原器而成,宛如一幅精致的宋人扇面,形成一种古雅静穆之美,已尽得永宣之神韵矣,可谓是雍正窑青花的代表作之一,反映出画艺与瓷艺高度结合的成果。整件作品在每个方面均精益求精,刻意摹仿,甚至不书年款以乱真。
[专家点评] 元 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 [专家点评]元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元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兽耳大罐(底足)这件元代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通高47厘米,身高38.2厘米,最大腹径32.6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18.2厘米。全器满纹达12层,胸腹部主题纹饰为云龙纹和缠枝牡丹,从盖至底的其余部位则辅以卷草,杂宝、线纹、弦纹、回纹、缠枝菊和双体莲瓣等纹饰,砂底欠平,伴有火石红斑,足沿削棱一周,底质坚硬。
[专家点评] 明 景德镇窑青花笔架 [专家点评]明景德镇窑青花笔架笔架又称笔搁、笔格。固名思义它是供架笔所用。...笔架的材料有用玉、珊瑚、铜、陶、瓷、木、石等之属。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记载,玉笔格有山形、有卧仙形、有旧玉子母猫形等。总的说来,不管形式如何,总须有几个凹陷处供架笔方成。这件明末景德镇窑青花笔架可称妙品,笔架作山形,山峦起伏蜿蜒,以青花勾皴阴处,阳处留白,犹如传统山水画中之披麻皴。
[专家点评] 明万历 青花寿字纹盖罐 [专家点评]明万历青花寿字纹盖罐明万历款青花寿字纹盖罐:高63、口径23.5、底径26厘米。罐通体卵白釉,釉面光洁,釉下用青花料书写各体“寿”字,各个寿字之间用缠枝莲花相勾串。整个画面构图繁密却不杂乱,反而显得缠枝连连,寿字翩翩,洋溢着一副吉祥呈瑞的富贵气派。罐底青花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款。这件青花罐,器型硕大,称之将军罐,名符其实。
[专家点评] 明崇祯 青花束莲如意云纹纸镇 瓷胎细密坚致,入手沉掂有分量。一束青莲绘制精细,花叶摇逸令人好似感到轻风抚面。底部以小楷书“崇祯庚午秋日素生置”。经查崇祯庚午年为1630年,也就是崇祯六年。此器虽有残损,釉层边沿剥落,但对于研究、比对崇祯青花瓷器却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标准器。
[专家点评] 明万历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罐 [专家点评]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罐中国是龙的故乡。龙纹在瓷器上的应用确切地说始于唐代,宋、元以后愈加广泛,晚明万历朝官窑青花瓷集永、宣、成、弘瓷业发展之大成,开创了晚明瓷业发展的新局面。这件万历款青花双龙纹罐高10.2、口径9、足径8.9厘米,敛口,圆腹,平底,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