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小和尚觉得肚子胀,也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这时,师父对小和尚说:“平时你吃4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6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可是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不要与人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乐。”
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不是靠自己力量往生,是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另我们往生。所以,并不是说,往生全靠佛力,我们就可以不修行的。所以念佛法门还是要讲精进的,精进不一定要辛苦。因为阿弥陀佛现成的名号功德和西方极乐世界的无尽的庄严是早已成就了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能快速圆成佛果,念佛法门就是从佛的果地上起修,把佛的全体果地上的功德摄受成为我们凡夫众生因地上的功德。如果修的很辛苦,哎,跟念佛法门是不相应的。
120个馒头的故事 在生意好的时候,馒头刚一出锅便被顾客一抢而光,于是有人便劝他卖掉那些留下的馒头,可是无论顾客如何要求,馒头店的老板就是不肯将那20个馒头卖掉,而当他用夹子把热乎乎的大馒头送给老人和孩子的时候,黝黑的脸上绽放出明亮的光彩,那种幸福的感觉是其他人所体会不到的。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幸福。当你敞开心胸,乐于付出的时候,快乐、喜悦和收获,便会进入你的心中,这时候,你便会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拾馒头的爹 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时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那拾馒头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卖馒头的小桂施主 馒头铺的老板便是姓桂,他是位五六十岁的年长施主。小桂施主卖了一年多的馒头,就在大家开始习惯了他的时候,他却忽然不见了,最初的日子,戒嗔也没有太在意,以为小桂施主可能外出旅游或者做其他事情了,可是又过了好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小桂施主出现,忍不住向桂老板打探,桂老板笑着告诉戒嗔,原来小桂施主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现在已经去外地上班了。
“馒头”“豆芽”之恋 活色生香的生活,加上两张老脸,豆芽和馒头就这样勾三搭四上了。我私会海归的事走漏了风声,馒头威胁我:姑念你初犯,饶你不死,下次再私会网友男友之类,我们马上分手!几天后,忽接馒头的...,他声音都变了调:黄豆芽,你死哪去了?
门口的年轻人 小区的大门口,有两个年轻人的报摊,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不过,当一块“宠物澡堂”的牌子挂起后,人们才感觉到小区里出了人物,因为这个小区里至少有八百条狗。现在“宠物澡堂”已发展成“宠物美容院”,有狗部、猫部、鸟部三个洗浴美容厅和一个宠物食品店,宠物澡堂也由原来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12个人。门口的报摊也换成了报亭,由一对老人经营,据说一个是那位男青年的妈妈,一个是那位姑娘的爸爸。
最后一颗牙齿 阿芳探过头去,果然看见母亲咬过的馒头上扎着一颗牙齿。然后转过头来看看宝宝的小牙,笑着对阿芳说,“比你长牙早了一个多月。你长第一颗牙是在你十一个月的时候,第一次掉牙是在七岁半的时候。你的第一颗小牙我还放着,就在我的梳妆盒里。”阿芳端起垃圾篓走进了卫生间,她捡出母亲的牙齿,放在水管上仔细地清洗,然后用毛巾擦拭干净,放进了首饰盒。
馒头事件 那天下课后,他刚把馒头放在暖气片上,就被“四人帮”的领头羊大强抢去了。大强把馒头当成了皮球,飞起一脚,馒头打在教室顶棚上,又落在地上滚到了讲台旁边。“你们可以戏弄我,但是必须尊重我的馒头!”大强一脸愧疚地低下了头。他擦了擦眼泪,离开了座位,大强一伙自动闪到了一边,他弯下腰捡起了那个已经裂开大口子的馒头,用手擦拭着,我清楚地看见他那大滴大滴的泪珠落在馒头上……
得到了就能享受吗 得到了就能享受吗?这天早上,吃的是馒头,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这时,师父对小和尚说:“你只能吃4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6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可是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不要与人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