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酒具鉴赏 陶瓷酒具鉴赏中国最早的酒具是陶器,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广泛流行,主要是黑陶壶和彩陶壶。从大量出土资料看,秦汉时期的陶瓷酒具流行非常广泛。辽代的陶瓷酒具都具有契丹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最常见的是鸡冠酒壶。这一时代的陶瓷酒具,通体满饰各种花纹,特别是众多花朵、海浪、莲瓣、瑞兽等占据酒具的主体。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二甜白釉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二甜白釉白釉瓷器是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的。而元代窑工在为官府订烧的枢府釉白瓷,就是一种由青白瓷向甜白瓷过渡的中间产品。那么明代白釉瓷器,就是景德镇窑工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掌握了釉的青与白,除了着色物质铁对之影响外,还和釉的助熔剂原料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明初洪武民窑的白釉瓷器,仍保留着元代的特征。装饰以素白釉与白釉印花为多见。
湖田窑的千年窑火 湖田窑的千年窑火青白瓷又称“影青瓷”、“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等,为宋代景德镇所创烧,是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瓷器品种。而景德镇烧制青白瓷最重要的窑址是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700多年。在2004年景德镇庆祝建镇千年之际,湖田窑遗址群以一批重要的发现揭开其近千年的烧瓷历程。考古发掘证实,五代时期,湖田窑的窑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刘家坞、龙头山以及今战备公路两侧的湖田窑中心区域,距现地表深约8米。
元代卵白釉瓷探讨 元代卵白釉瓷探讨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时间短暂,但在中国陶瓷史上却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卵白釉瓷能涵盖枢府款瓷,而枢府款瓷决难涵盖全部卵白釉瓷。笔者观察了大量元卵白釉瓷器及其标本,恰恰认为这样地卵白釉瓷胎釉的评价是不公正、不准确的。它代表了所有精细的,甚至存世大部分元卵白釉瓷的客观情况。
承前启后的元卵白釉 承前启后的元卵白釉元代虽只有90多年的历史,但常年处于战乱,北方很多生产瓷器的窑口日渐衰落。研究元瓷,首先要讲卵白釉瓷,早期的卵白釉瓷仍沿袭南宋后期青白釉瓷的风格,中期的卵白釉瓷较为突出稳定,后期的卵白釉瓷为明代早期的卵白釉打下基础。元卵白釉瓷的胎也采用这种配方。元代继承南宋青白釉瓷,采用印花为主、刻花为辅的装饰工艺,除卵白釉外,青白釉、红釉、蓝釉、青花也有运用这种装饰工艺。
古瓷造型之杯 古瓷造型之杯高足杯杯式之一。有陶、瓷质之分。瓷质高足杯始见于隋、唐,源于同时期的金银器,明显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后成为元、明、清时期流行的器形。夏、商、周时代盛行陶质或青铜质的爵,明清瓷器造型多仿古之作,福建德化、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等窑均曾烧制瓷爵,俗称"爵杯",器形仿青铜器式样,用于陈设或祭祀。东吴时期亦有提柄式杯,作筒式,一侧附竖式提柄,柄端高于杯口,造型秀美。
至正型元青花新认知 至正型元青花新认知元代是我国陶瓷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元青花有关的资料与实物的研究发现,在国内至正型元青花还是有碗、盘之类的实用器的。以上几件元代至正型元青花均在国内发现,并且有确切的出处。而类此上述至正型的元青花瓷据笔者推测,大部分应当是为统治阶层,王公贵族,富豪之家烧制的。至正型元青花同样有薄胎器,同样有纹饰简练的装饰。
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元青花精品欣赏 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元青花精品欣赏元青花瓷是中国传统名瓷之一。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汉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扬之水先生讲座—没有盖的炉 扬之水先生讲座—没有盖的炉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开敞式的香炉,顾名思义也就是没有盖的香炉。圈足各式各样,其中有做成狮子形的,南宋赵藩咏青瓷香炉,句云:“耀州烧甆朴不巧,狮子座中莲花绕。”说的就是下图中的“耀州窑莲花炉”;另外以下这几幅图也是类似款造型。仿古式小香炉还有一种北宋已经流行的酒樽式炉,宋人每以“奁”、“小奁”、“奁炉”或“古奁”为称。
[专家点评] 元影青“墙头马上”故事高脚杯 后来广州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赵自强先生和其他一些专家都来看过,确认这是一件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白瓷器。元代青白瓷器存世不多,因为当时已大量采用枢府釉器以及青花瓷器,青白瓷产量相对减少,同时因为青白瓷器壁较薄易碎而难以保存,因此这件青白瓷元曲故事图高足杯应是极其难得的珍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