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

三国皇帝列表(魏蜀吴):三国时期一共有12位皇帝

三国中以吴国的时间最长,共52年;次为魏,共45年;再次为蜀,共43年。至此,三国时代宣告终结。后经一系列征战,取荆州,益州,汉中,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219年,吴蜀江陵一战孙权夺荆州,关羽败死,刘备为收复荆州,于221年发动彝陵之战,后被吴将陆逊击败,223年,刘备死于白帝城,时年62岁。刘禅被擒到洛阳,死于271年,时年65岁。孙权死于252年,时年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万年歌:魏蜀吴三分天下预言解密

万年歌:魏蜀吴三分天下预言解密  一枝流落去西川,  三分社稷传两代。  ——《乾坤万年歌》  前半句,透着强烈的三国演义人文观念,隐含着一个前提——与绝世英雄曹操相比,刘备才是正统。天下江山本应该是人家大耳朵刘玄德的,可...

三国水镜先生是谁,就是司马徽(魏蜀吴最后的收割者)

经常有人说水镜先生就是三国的幕后boss,那么这个水镜先生是谁呢,其实就是司马徽了,史书上少有记载,但稍加分析,却觉得这个人真的太深藏不露了。三国时期的很多名士,都是被水镜先生所推荐的。水镜先生一手促成了三国鼎立当然,这只是推测。

“辽东皇帝”公孙氏竟与魏蜀吴共处多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不过公孙度入朝为官期间又结识了一位大人物,他就是当时的中郎将徐荣。>公孙度虽然出生在辽东,但是在辽东却没有什么名气。而曹操见公孙康已经对其表示臣服便上表朝廷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拜左将军。魏明帝在位期间公孙渊派人和东吴的孙权联络,不久便自立为燕王。后来曹睿派司马懿率军前去讨伐,公孙渊大败辽东才正式并入了曹魏的统治范围。

吕布:不属于魏蜀吴阵营,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

唯独有这么一位,他不属于魏蜀吴阵营,但武力值却是三国公认的第一,想必各位读者已经猜出来了,这位名将就是吕布。但不论如何,关于吕布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他才是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关羽,张飞,许褚,典韦这四人都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名将,在面对吕布是尚且如此狼狈。而一人迎战一群名将,这项纪录除了吕布之外,三国诸将无一人能破。

为什么魏蜀吴逐鹿中原的时候却没有外族入侵?

纵观整个三国,不难发现,在中原中的每一次动乱都会伴随着异族的入侵,像曾经发生的五胡之乱、蒙古南下、满清入关、八王之乱等等,这些外族入侵的战役数不胜数。但是在动乱不安的三国和东汉末年,虽然当时的局势相对稳定,但是在魏蜀吴逐鹿中原的时候也是战乱纷纷,但却没有外族入侵。>对于三国时期三国鼎立的局势,外部异族的入侵就相当于给魏蜀吴当练手的,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又不少都是靠去外边镀金回来才统军作战的。

三国"魏蜀吴"的实力谁更加强劲?

汉末三国乱世枭雄之间割据纷争的局面,三国"魏蜀吴"的实力谁更加强劲,在政治、军事、经济上进行对比,谁更强?蜀汉政权进行了长达34年的北伐之路,最终导致蜀汉国库空虚,兵败国亡。由此使得曹魏实力最强。史料记载,曹魏在籍人口至少443万人,灭蜀后加上蜀地户籍,人口多达537万人,再加上黑户人口,则曹魏政权人口将多达1300万。

三国时期的「 ”封、领”竞赛,魏蜀吴谁是最后的赢家?

三国时期,经常看到君主「”隔空封赏”,官员「”异地挂职”的现象,比如刘备的「”豫州牧”、关羽的「”襄阳太守”等,这其实是中国古代的两种特殊制度:虚封与遥领。三国时期的虚封与遥领较为盛行,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何谓虚封与遥领所谓虚封,是以并未取得实际所有的土地,作为封爵的封土,仅有封爵之名而无封土之实。所谓遥领,是以无法达到有效控制的疆域,作为官员任职的政区,只有官职名号,而难以赴任。虚封是一种分配规

三国中除了魏蜀吴,还有1国家,孙权与其频繁来往,只为得到1物

三国顾名思义就是三个国家,可是事实上除了魏蜀吴之外,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燕国。孙权对此没有恼怒,而是继续派遣使者。吴蜀联盟已经达成,蜀国不会对吴国构成威胁,此时孙权的敌人就是魏国了,可是吴国综合实力比不上魏国,因为只能拉着燕国一起了。孙权与燕国频繁来往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马。魏国肯定不会将马匹买个吴国的,因此孙权只能去燕国做马匹生意。燕国最终也被司马懿灭了,成为了魏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