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

这三个谋士的死直接影响了三国进程,没有诸葛亮

三国时代是一个狼烟四起战火纷飞的时代,同时也是谋士辈出的时代,多少谋士唇枪舌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三个谋士。但是鲁肃对吴国的重要性却是不可磨灭的。法正本来是益州刘璋的谋士,但是他认为刘璋不是明主,便暗中归顺了刘备。所以致弊,实由于此。但是因为法正深受刘备的喜爱,所以说诸葛亮也不能说些什么。

三国故事之东吴都督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的都督貌似都较为短命,东吴也是三国之中统兵领导更换最多最频繁的一个,先后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都督,为何如此?除了都督本身身体不好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今天书生就带您探索一下三国演义中孙权和东吴都督之间的事儿。

张飞赵云协防荆州,能顶得住曹仁徐晃张辽和陆逊吕蒙两面夹击吗?

关羽失荆州丢性命,为此衍生了「”大意失荆州”这个成语,甚至有阴谋论者还提出了「”刘备诸葛亮联手除关羽”的论调。细看三国正史我们就会发现,即使关羽像诸葛亮一样谨慎,荆州也得丢。刘备诸葛亮脑袋里要是没进一吨水,就不会付出失荆州这么大的代价除掉关羽,抛开三人的感情不说,刘备丢了一半地盘,诸葛亮丢了老家,这种蠢事不是一代枭雄和无双智者能做得出来的——只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者,才会认为刘备诸葛亮谋...了

揭秘鲁肃墓地之谜 他到底被葬在什么地方

>关于鲁肃墓地到底在何处?殁后归葬故里,此属常理。根据旧志推论,鲁肃墓已没于泗洪县临淮镇南境的洪泽湖中。鲁肃在陆口和巴丘的六、七年间,始终维护孙刘联盟,迫使曹军不敢南征,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聪明才智。"这就是四十年前人们所见到的鲁肃陵墓。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墓为鲁肃的衣冠墓。>不过历史专家更多的倾向于鲁肃墓在镇江的说法。

庞统大名鼎鼎,为何两次求职都遭到冷遇,答案一目了然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本期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庞统来到江东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鲁肃、庞统和刘备。原文如下:鲁肃出谓庞统曰:「”非肃不荐足下,奈吴侯不肯用公。公且耐心。”统低头长叹不语。肃曰:「”公莫非无意于吴中乎?”统不答。肃曰:「”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统曰:「”吾欲投曹操去也。”肃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

舌战群儒,诸葛亮是如何用一张嘴说服东吴联刘抗曹的?

舌战群儒,是指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孙刘联军是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扫平了北方的袁绍、袁术、吕布这些大小势力,剩下刘备和孙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曹操也知道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到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了刘备。《三国》剧照孙权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周瑜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周瑜(下)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建安五年,孙权继位后周瑜留在吴郡辅佐。鉴于周瑜与孙策交情深厚,于是母亲吴夫人命孙权以兄长之礼来尊敬周瑜。周瑜重大事件之八——劝谏孙权拒绝遣质建安七年,曹操最大的劲敌袁绍病死。孙权也有些不自信,于是单独将周瑜召至母亲面前询问意见。

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怎么对他们进行排名?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吴四大都督大排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东吴做出巨大贡献的,应该是吕蒙。帮助东吴奠定基业的,那就是周瑜。>这四大都督里,我觉得陆逊是最出色的一个。吕蒙去世以后,孙权本打算收回军权,自己来做这个大都督。而陆逊则被孙权任命为丞相之职。>当时鲁肃已经死了,东吴大都督的重担,鲁肃指定让吕蒙来接替。>而支撑东吴集团走过数十年历史的,正是这四位大都督。

三分天下是否真的是诸葛亮的功劳?没有诸葛亮刘备能行吗?

>事实上在天下三分之前,诸葛亮也没有给刘备做过什么实质性的事情。>可是,《三国志》里的记录,诸葛亮起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确切地说刘备之所以能够和孙权联合在一起,全部都是鲁肃的功劳。这个桥段被《三国演义》写成了诸葛亮舌战群儒,争取了孙权和刘备的合作。>诸葛亮真正的发挥作用,是在刘备去世之后。>对于刘备来说最重要的谋士是法正,是庞宠,诸葛亮在刘备的眼里,远没有他们两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