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

心灵的清欢

一个心有清欢的人,修得一颗云水禅心,才会想着在心中广植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怡养身心吧。>>寂静一隅,独守一片天,悠然于心,欣然绽放,绿得葱郁、空灵、清雅,欢喜生命的静好,如是美哉。一颗清欢的心,喜欢清淡的欢愉,喜欢清淡的氛围,喜欢清淡的心灵。伫立片刻,心清了,心净了,一切静美。这就是隐居的清欢吧,远离一切纷争,寻得一份雅趣,独守一颗灵性的心,温暖生命,圆融人生。

境由心造

1“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移床独向秋风里,卧看蜘蛛结网丝。”心之所向,甘泉自甜!>>宽恕,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获得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崇高。>>5>>修德,贵在释放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纯真本性。>>范蠡因拥有一颗知足之心,毅然远离富贵荣华,无限风光。>>而同为越国重臣的文种,因为拥有一颗贪婪之心,眷恋官位,沉迷官场,却落得个悲惨结局。>知足之心让人心灵的天空自由无限,贪婪之心则让心灵的领地狭隘壅塞。

“心灵鸡汤”与“心灵鸭汤”

老喝这种“心灵鸡汤”会导致虚火上升,心头燥热,使人处于困窘状态。>>公允论之,“心灵鸡汤”之升温鼓劲,“心灵鸭汤”之降温放松,都不可或缺,各有其存在意义。>苏东坡就是典型,就看他的代表作《赤壁怀古》,前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其壮怀激烈,催人奋进,犹如上好的“心灵鸡汤”;后半阕“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又自我降温,进入务实之境,好比优质的“心灵鸭汤”。

闲说烦恼

人是情感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有烦恼,这很正常,一点都不奇怪。>>不如意的烦恼,原因多种多样。想得太多,奢求太多,欲望太多,烦恼就会随之而生。>>我这样闲说烦恼似乎是较为抽象的,通过一个故事来诠释,或许会更形象些。对现实保持一种满足,对未来保持一分好奇,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生活就会远离烦恼,生活就会丰盈快乐。

慎对心灵鸡汤

名人的心灵鸡汤能养人,也能误人;说其全没用,不是事实,说其有大用,也不合实际。的确,无论古今中外,成功者都以为自己手握真理,特别爱煲“心灵鸡汤”,当然,他们也有这个资格,且销路一向不错。>>李嘉诚是蝉联多年的华人首富,也是煲心灵鸡汤的大户与高手。踌躇满志的俞董,自然也没少烹制心灵鸡汤。只要我们活得愉快、幸福、有价值,未必一定要把自己绑在成功的战车上,让未必有用的心灵鸡汤把我们灌得胃满肚胀。

生命之随缘

生活的变幻莫测,不过是希望我们每个人能认识生活、认识人生、认识命运。对人生的体悟,取决于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学会随缘,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欣然接受生活的每一份赠与,是苦是甜,是笑是泪,到最后都是生命故事的色彩。>>随缘,是内心的一种笃定。

心头无事一床宽

>>一个人若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那即使给他全世界的一切,他仍然觉得这个世界太小,有诸多不满;一个人若心胸宽广,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那即使他生活简陋,屋里只有一张床,他依然觉得天地很宽,心怀感恩。诚如日本的梦窗国师所说:“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给心灵一个家

有一天,他们两个人在杭州同游。说到底,一个人心灵的家园还是要保留自我的天性,不然人格会在分裂中变异,心灵也可能会被异化。>>一个人无论平凡还是伟大,只要能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而且有益的事,并且一心一意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是的,连观音菩萨都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何况芸芸众生的我们?

简静

人活得简静,不是没有了烦恼,而是从此不再自寻烦恼。简静的人,人在书房,心在古刹。相比无数人的狂欢,简静,厮守的是一个人的热闹。>>简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喧嚣。俗世有太多的蝇营狗苟,简静的人,以心灵的弦歌雅意与之对立和抗争。>>简静的人,都会有一点孤芳自赏,甚至还有一点顾影自怜。>>一个人,活到一定的岁数上自然就简静了。简静,就是这样微笑着远离喧闹,一个人,去盛享生命的清幽。

独处的时候与自己

有的时候,和自己单独相处一段是必需的。可是,这恰恰是与自己独处时所必需的。整个交战的过程中,是一个人,是独自。自己是自己的同谋。风声鹤唳的时光走了,心里有一座桥梁,是自己通向自己的桥梁,我看到对面的自己有了翡翠的光泽,闪着苍绿的颜色。那一定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连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与自己单独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有这样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