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浅析“人生无常” 释尊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像我们开示了“人生究竟是什么?”。蜂蜜太甜了,行人忘记了他正处在万分危险的窘地。人的生命总是过一天少一天,在这么短暂的生命中,却又受到世间无常及万事万物流转变化所带来的痛苦。也许有人企图沉湎世间的享乐中,借此来忘记生命的无常。但他错了,世间的无常、痛苦是无终止的――只要他还有生命就得去经历、经受。
快看!这画中的人就是你! 看到这只《老虎》,旅人顿时了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释尊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所有人类的《人生之真相》。即是旅人,应知目的地。这些东西即使拥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因此想要微笑地面对死亡是不可能的。因此最后藤蔓必定被咬断,这便是《死》。
舍得放下,身轻心安 有一位凡事放得下的老人,一心只想施舍、尽力付出!>“如今,我凡事都放得下,一心只想要施舍,在我有生之年尽力去付出。在这当中,体会到付出是多么欢喜、快乐的事;不与人计较是如此的自在!由此,了解到心无烦恼,才能身轻心安!”>其实要学会付出、放下,不是很困难;要达到身轻心安的境界,也很容易!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钱……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自己的。许多身处逆境的人,磕磕绊绊,但靠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走向了成功,而另一些人往往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终身与成功无缘。
不退心 修道者一看很不以为然,正颜厉色的责问道:“你是个比丘尼,一个出家学道的人,怎可以穿用俗人的衣饰呢?怎可以这般打扮来炫耀人的眼目呢?”化人比丘尼答道:“这有什么关系?衣服、装饰品都是幻化的,脂粉是颜料做的,这有什么可贪着呢?就是你的身体不也是假相吗?眼前看来青春健壮,等到无常一到,地、水、火、风分散,哪儿有真正的主人呢?”
妙莲老和尚讲故事:矮冬瓜 父为宰相子状元自身傲慢矮冬瓜我们平时讲根本烦恼就是指贪瞋痴三毒,还有一个「慢」的烦恼,也是非常障道的习性。对一般人这样,还不算大过失;如果对有道德之人,甚至对父母、师长都瞧不在眼里,这种慢习就很损德行了。说到一个人贡高我慢、看不起父母,我现在就讲个故事给大家听。我慢之人与道决定不相应,正好与瞋恚相应。我慢之幢一定要除灭;不除灭,你到哪里都看不起人,人家自然就不理你,那天地虽大,没你容身之处!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的前世因缘 与大比丘众及诸大菩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而为说大菩萨本生因缘。尔时佛前有大光明。成就大悲解脱门。昼夜六变观世间。本愿因缘利一切。是时众会见此光明。次第问因缘无答者。有一菩萨摩诃萨。其土众生无有众苦。其中有一生补处大士。为欲显示往生净土本末因缘。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时观世音告总持自在言。不可说阿僧祗劫前。我等财产虽丰足。招占相使见二子。夫妻相共爱养无厌。尔时观世音从座而起。尔时大势至说偈言。
面对逆境,我们该如何选择 自尽前,他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与挫折,不仅为自己悲惨的命运嚎啕大哭。面对逆境,人很容易自卑消沉,因此我们要学会适时地调整自己。要知道世上还有很多人,要比我们不兴千百倍,跟他们比,我们已经是富足无比,幸福无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