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田附庸 土田附庸 「土田附庸」一句,出自《诗·鲁颂·宫》篇,其云:「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土田附庸」是指附属在土地上作为仆庸的耕作者。分封制度下,封君拥有三批属民,一是担任官司的人,一是分配的殷遗民,一是附属在封地上的原居民。「土田附庸」即指其中的第三批...
西六师、殷八师 西六师、殷八师 西周在宗周镐京有六师,主要戍守西土,兵员来自周人,故称「西六师」。后来周公在平叛过程中,认为有必要扩建国家直属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武装力量进行收编,又建立了一支八师的军事编制,兵员由周人、殷人组成,八师的戍守区在殷地,故称「殷八师」。后又因其长期驻...
三监是什么? 三监简介 周武王灭商之后,以商旧都封纣王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庸,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管叔 、蔡叔、霍叔总称三监。一说武王以邶封武庚,以庸封管叔,以卫封蔡叔,以监殷民,称为三监。...
太公兵法 太公兵法 太公兵法是指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因旧题周吕望太公撰,故名。但事实上,《六韬》是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间的作品。现存六卷,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共六十篇。该书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有关军事思想,论述了政治与战争的关系,以及作战、治军等问题,对古代军队指...
三分天下有其二 三分天下有其二 「三分天下有其二」一语,出自《论语·泰伯》。西伯昌受命称王后,第一年断虞芮之讼,虞芮两国归附;第二年,伐犬戎;第三年,伐密须;第四年,败耆国;第五年,伐邗;第六年,伐崇侯虎。与此同时,西伯昌又经营南国(指今河南西南部、湖北一带以及太伯、仲雍及其后裔经营...
周康王简介 周康王简介 周成王之子,姓姬,名钊,为西周王朝第三代国王。 当成王将崩之时,担心太子钊不胜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毕公辅佐之下,遍告诸侯,申之以文、武之业,继续推行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
周成王简介 周成王简介 周武王之子,姓姬,名诵,为西周王朝第二代国王。 当武王在克商后二年去世之时,他被立为成王。由于成王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唯恐诸侯叛周,于是乃亲自摄政。《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
周公简介 周公简介 西周初年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姓姬,名旦,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食采邑于周(今陕西宝鸡东北),故称之谓周公。 在周文王死后二年,周公佐武王东伐殷至孟津。四年,与太公望、召公佐武王败纣灭殷。克商后二年,武王去世,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
伯夷、叔齐简介 伯夷、叔齐简介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二人听说西伯昌善养老人,尽往归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
吕尚简介 吕尚简介 吕尚,本姓姜,其先封于吕,故称之吕尚,又称之姜子牙。八十岁时,钓于渭水之滨,文王出猎遇之,非常高兴地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又号太公望,与之归,拜为师,武王尊之为师尚父。灭纣,其居功最多,被封于齐,为东方诸侯之长,世传其著兵法《六韬》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