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挫败英语

基本上来中心办事的中国学生总是会把英语说得很快很流利,不像是交流,更像是背书。从我12岁开始学英语起,英语就一直是我的梦魇。直到现在,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让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在大学期间把除了谈情说爱以外的一半时间都用于英语学习。好容易等到了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终于可以暂时摆脱英语对我的摧残。可刚过了七八年没有英语的幸福生活,我竟然旅居到了一个说英语的国家——澳大利亚。一个更长的梦魇由此开始。我的父母对于我暂时出国充满期待,他们以为我在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中语言会自然而然地飞速进步。可惜他们错了。刚到澳洲的时候,我连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都不敢。第一次去超市购物,收银员问了我一句:“要不要再拿个塑料袋?”我和人家愣是纠缠了五六分钟才弄明白。结果自然少不了要挨几个排在我身后的顾客的白眼。去买火车票我总是在自动售票机处买,从来不敢去窗口买。 我来到澳洲2个月后是圣诞节,平安夜的那天晚上我在中央火车站等火车。火车一进站,车上蹦下来一堆来城市中心泡吧的姑娘们。在这样一个西方人的传统节日里,陌生人之间总会莫名其妙地突然亲近起来。那天第一个跳下火车的女孩,一看见站台上的我就喊道:"how is going."可怜的我在当时所知道的英语问候语,只限于“hello”、“how are you”,根本不知道这一句“how is going”是一句最普通的问候语。我愣在站台上不知该如何应对。我这样的木然,显然是破坏了姑娘们的心情,一堆人怪叫了几声扬长而去。那一晚,她们的心情可能比我好不了多少。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人很容易自我封闭,让你尽管生活在一个英语国家中,可却被英语排斥。好在我有一个厉害的太太,她强逼着我去从生活中的点滴学起,像家长逼孩子学习一样,逼着我去超市购物,去路边问路,去银行存钱等等。这使我终于能在1年以后生活基本自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英语没有了太多的恐惧。事实上,英语这东西,你把它搞得生活基本自理不是很难。但如果想流畅,交流无障碍真是不容易。我在交流过程中所犯过的错误数不胜数。一次,我们仓库所在的大楼电梯坏了,有个澳洲人站在一楼等电梯。可能因为等了太久都没有看到电梯有什么反应,刚好又碰到我从楼梯下来,就问我:"Is it this lift does not working?"(电梯是不是坏了?)这样的英语疑问句,对于中国人来讲是最容易犯迷糊的。因为中国人的回答会是“yes”,而英语的习惯却一定是“no”。这样的错误就是很多英文很好的人也很容易犯,就更别说是我了。所以,那个人听我说完“yes”后,就坚定地站在电梯前独自等待。虽然我的英文水平相当有限,但可能因为我外表斯文,又戴着眼镜,具备一定的欺骗性,所以我碰到的很多澳洲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我英文很好,习惯于流利地和我交流。而我总是不好意思告诉人家我听不懂,总是带着很感兴趣的微笑频频点头做明白状。这样一种虚假的状态总在我心中不断强化着英语这个梦魇所带给我的挫败感和自卑心。 然而有一次,在我的客人中,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位英文程度远不如我但却无丝毫自卑心的人。那是一个讲法语的女人,她的英文程度仅限于“hello”“thank you”“bye bye”,连数数都不行。每次谈价钱都是用手指头比画。可她每次到我们店里来采购,从来都是气宇轩昂,咋咋呼呼的,不管谁接待她,她总是朗声一句“hello no English”。那接待她的人当然就很吃力,可她却不像我一样因为英文不好而觉得不好意思,那种理直气壮的样子好像她不会说英语没什么错,我们不能讲法语才不对。我太太在澳洲一所大学的学生服务中心工作,她和我聊到所接待的学生时提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基本上来中心办事的中国学生总是会把英语说得很快很流利,不像是交流,更像是背书。那种感觉好像是生怕别人觉得自己的英文不够好。而来自欧洲国家的学生,他们中有些人英语也不是很好,但是他们总是不介意把英语说得很慢,甚至很结巴,一点儿不怕暴露他们在语言方面的不足。我太太留学时,班上的一个德国学生英文口语并不是很好,但上课发言总是很积极,总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一点儿不会因为同学们听得着急、费劲而不好意思。对比这些来自欧洲的留学生和那位趾高气扬的讲法兰西语的女人,他们丝毫没有因为英语不行而自卑,而我这个来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的黄帝苗裔,却为何会在英语前气短心虚?反过来想想,又会有几个在中国生活学 ... 外国人,会因为说不好汉语而感到自卑呢?而我这样的自卑,我敢说一定存在于很多如我一样生活在外国、英文不好的中国人心中。不过也有例外,我最近在银行办事的时候碰到的一个中国老太太就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受。 那天,我在银行兑支票,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穿着得体、气质高雅的亚裔老太太。轮到她的时候,她递上她的银行卡,对着窗口里的女职员用中文说:“取两千块。”“what?”窗口里面的人显然是懵了。老太太又不紧不慢地用中文说了一句“取两千块”。那女职员当然是没听懂,不过大概是猜到了老太太讲的是中文,赶紧向别人求助。这家银行其实每周固定的几天是有懂汉语的员工上班,不过今天显然不是他们的服务时间。那女职员找来的又是一个澳洲职员。我猜测他可能是上过几天汉语学习班,好不容易盼到了有个机会可以秀一下。但见这厮自信满满地来到窗口,拿出4张50块的票子用中文对老太太说:“取两百块?”“取两千块。”老太太不满地更正。“取两百块?”那男职员不死心继续问。“取两千块。”“取两百块?”他们这样僵持下去,就是到明年也轮不到我。我上前对着窗口里面说了一句“two thousand”。难题算是解决了。老太太数清了取出的两千块钱,很有礼貌地对我道谢。然后转过头对着窗口里面的那一男一女,带着相当不满的表情摇了摇头。这样的举动,让窗口里面的两个人相当郁闷。等老太太走了以后,他们俩嘟囔着说:“明明是她不会说英语,怎么还埋怨我们。”老太太那理直气壮的样子,一下子让我想起了我们店里的那位说法语的女人。那种同样的气宇轩昂,不是被英语挫败,而是挫败了英语的样子何其相似。那以后,每当我因为英语问题而在心中升起自卑与挫败感的时候,那位中国老太太摇头叹息的样子一定会在我的脑海出现。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挫败英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林徽因、张爱玲、宋美龄、杨绛,她们的英文水平到底怎么样?

    今天,我们来盘点几位民国才女,她们有颜有才有气度,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她们的英文水平到底如何呢?林徽因长得好看也就算了,林徽因英文也超厉害,连美国学者费正清都称赞不已。19岁时,爱好文艺的林徽因尝试翻译了王尔德的TheNightingaleandtheRose,并发表在1923年12月1日《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上。节选一段,感受一下林徽因的翻译功底:"Noredroseinallmygarden!

  2. 给莎士比亚看《哈利波特》,莎翁有啥评价?别意外,可能看不太懂

    学习语言是进入特定文化范围的重要途径。今天,人们对西方世界均怀有兴致。

  3. 初中学历的他可以用英语翻译《四书五经》,文凭真的很重要吗!

    当时他让皇帝看了很多英文的短篇的故事,还有西洋历史等等,这对他的英语学习能力非常的有帮助。很多时候他还会把中国的一些名著给翻译成英文的,然后把它们用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后来他甚至可以翻译《四书五经》这种高强度翻译,就算是现在,没有点能力的人也是不可以翻译异地心里著作的。面对当时大官的英文质问,他没有任何的迟疑,很多时候都是能够直接回答的。

  4. 资料||100多年前的民国英语考试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双城记》民国时期的英语课本你知道是什么样子吗,好不好奇?一起来看看近百年前的英语课本是什么样的吧!

  5. 溥仪的英语水平,起码是专业八八八级

    在大清国200多年历史中,有2.5位皇帝提倡学习西方文化。一个是康熙皇帝,另一个是光绪皇帝,而最后的半个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末代皇帝溥仪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他绝对是清朝英语水平最牛的皇帝。1917年6月,张勋率领五千辫子兵在北京拥护溥仪复辟。这场闹剧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了,但是小皇帝溥仪的教育提上了日程。

  6. 现在的英国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在古代,英国是个毫无存在感的国家。

  7. 科学家们写了一个方程式来找出英语中最有趣的单词。结果会让你放屁。

    不笑,但克里斯·韦斯特伯里教授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是关于放屁。这是因为韦斯特伯里研究有趣的单词——更具体地说,是什么让一些单词有趣而其他的不有趣。作者写道,这个元音出现在近20%被认为最有趣的单词中。

  8. 为什么这封信在旧手稿里看起来像“F”?

    它可能看起来像一个“f”,但实际上在“国会”中是一个“longs”。

  9. 我也想学好外语,但长大后我的大脑就没那么配合了

    我们学外语时付出的辛苦,他们也难逃其中,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10. 男女姓名笔画一样,姓名特质相同度有多少?_姓名测试

    男女的名字一样或是笔画一样的时候,基本的「姓名命盘」排出来是会相同的,但虽然姓名命盘看起来相同,但是在数理分析与格局分析上还是会不一样。姓名和性格的关系_姓名测试不过现在的人都会有英文姓名,所以就算中文姓名同名同姓,运势也会因为英文姓名不同的关系而有不同的影响!补充一点,根据经验,若是您英文姓名比中文姓名常用,那么英文姓名的灵动力会比较强。这跟中国人取偏名的意义是相同的。

随机推荐

  1. 愣头愣脑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lèngtóulèngnǎo。

  2. 梦境破解少女失踪案 -周公解梦

    失踪6天6夜搜索无果据报道,这名奇迹生还的女孩名叫劳拉·海契,现年17岁,是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人。10月3日,当海契的父母发现她失踪后,立即向警方报案。负责调查此案的约翰·乌克哈特警官称,在搜索过程中,警方向整个华盛顿州警察局发放了寻人启示。据悉,11日海契依然没有脱离危险,医生正在密切监视她的健康状态。梦到从井里捞东西梦到井里捞东西的周公解梦

  3. 孙武击败楚国之后 为何却此销声匿迹了呢

    但是,在此之后,一代兵圣却就此销声匿迹,这是为什么呢?由此,不管是哪一种结局,这都促使孙武在历史上逐渐销声匿迹,乃至于下落不明。众所周知,春秋末期,孙武、伍子胥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此后伍子胥作为吴国重臣继续活跃在历史舞台,而孙武却下落不明,事迹再无记载。由此,作为吴国士兵的将领,孙武很可能是被吴王夫差下令伤害了。

  4. 鱼类和虾类的食疗作用与功效

    ...药膳的鱼类虾类一、甲鱼性寒,味咸。肝病患者忌食;患有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者不宜食用;失眠、孕妇及产后腹泻者不宜食用。

  5.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可信吗?

      《两当轩集・杂感》是清朝诗人黄仲则诗作,其中造就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名句。(网络图片)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祭出来砸读书人脑门,百发百中,势必打落云端。  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到底听哪句呢?这话当然有其他版本。文雅些的,如《围...

  6. 梦见用火烧人 烧人

    周公解梦梦见用火烧人 烧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用火烧人 烧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一问三不知的主人公是谁?一问三不知出自哪个典故

    一问三不知的主人公是茍瑶。一问三不知出自那个典故?先来看看一问三不知是什么意思?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茍瑶率大军讨伐郑国。《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三不知”从最初的始、中、终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渐产生了别的意思。后来用“三不知”制对内情一无所知,有时指装糊涂。而到现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对情况一无所知了。

  8. 钱币上的苍蝇

    而这个把苍蝇搬上钱币,给了苍蝇无上尊崇的国家就是澳大利亚!因为这个国家的苍蝇,不与骯脏为伍,不与细菌相伴。一个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华人向我描述了很久以前苍蝇的重生过程。最终,澳大利亚的苍蝇绝望了。澳大利亚的苍蝇从被人唾弃的泥沼中奋力爬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可爱的小天使,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尊崇。

  9. 张柬之简介 张柬之的功绩

    张柬之张柬之别名张孟将、张汉阳,是唐朝著名官员、诗人,他80高龄担任宰相,尽管年事已高但却一鸣惊人,发动神龙政变、恢复李唐,此事他立下功勋最大。张柬之简介>张柬之,字孟将,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张柬之被流放泷州,气愤致死。>张柬之的功绩>张柬之做宰相后,的确做了一件有关大唐命运的大事。

  10. 66 自性与法性

    66自性与法性荷泽神会禅师初参六祖惠能大师时,惠能大师问道:“你从远处来,路途遥远,太辛苦了,自性禅心带来了吗?可看见本体的法性是什么吗?”惠能大师顺着他的口气说道:“我坐禅是见,也不见。”神会听后,大为惭愧,立刻向惠能大师行礼,并亲近依止,誓为老师服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