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供养梦参老和尚一碗粥,一直是我的心愿!

一代高僧梦参大和尚圆寂的消息,让无数佛子深感痛心。心痛之余,我想分享一下自己与老法师的一段听法之缘。我虽不是老法师的受戒弟子,但在我心里,他老人家就是我的依止师父。>那是2014年1月,无意中,我从网上看到老法师的讲法开示,从中了解到,老法师大半生受尽磨难。特别是受政治迫害那些岁月里,老法师以出世之心,修忍辱之法,体现出崇高的僧格。后来年事已高,老法师受病痛的折磨,但依旧带病弘法,到北京看病期间,还接受了北京佛教居士林的祈请,登座讲法,足以显示出老法师的慈悲情怀。>从那之后,我又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聆听了老法师讲的浅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和一部分《地藏菩萨本愿经》,从名相上了解到《华严经》的富贵、地藏王菩萨的大悲大愿。>老法师讲法是那样的朴实、平和,把深邃的佛法用圆融通达的教理深入浅出讲出来。>比如,在讲到“平等”这一法时,他老人家举例说:何为平等?不是身高一米七好看,就把高的给锯掉一节,把矮的拔高一块;也不是说,统一都吃两碗饭,吃三碗的必须少吃一碗饿着,吃一碗的必须多吃一碗撑着,这不叫平等。平等是各取所需,各有所长,而不是我们所想的一刀切。当讲到“业障”时,老法师说:应该做的事做不了,不应该做的事止不住,这就叫业障。这个法义和以往听到的有所不同,让我印象深刻,这就是老法师讲法的妙处。>老人家一生讲法颇多。早年出家之后就开讲过《阿弥陀经》,弘扬地藏法门,以《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导归极乐,最终也是劝导信众以念佛法门导归净土,生起深信切愿之心。正所谓非信不足以起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那我们的信又从何而来,就是从听经闻法中来,不听经不会领悟佛的真实义,不发愿不会深入引导我们修行,不礼拜不会生起忏悔之心,不念佛不会安抚我们躁动妄念之心。>自从听了老法师的开示之后,冥冥之中,我便萌生了一个愿望:有机会,一定要供养老法师一次自己亲手调制的粥。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秘方,就是普通人家照顾年迈的长者,一般都会精心做粥。我用各式花生、大枣、核桃及谷物等做成的粥,八十岁的老母亲最爱喝。于是我想,哪怕我做的粥不能亲手送到老法师身边,哪怕由侍者传给老法师,哪怕老法师喝不到但能见到这碗粥,我也心满意足了。>然而时至今日,这个夙愿也没能实现,想到今生再无此因缘,心中怅然。由此想到,佛子供养三宝,就像儿女孝养父母一样,真是时不可待,一定要万分珍惜;而听经闻法、精进修行,亦复如是。>愿老法师慈悲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愿 ... 常转,愿法水常流润众生。一生一尘一刹那,常信常念常愿行。>原标题:供养梦参老和尚一碗粥,一直是我的心愿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深圳东山寺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养梦参老和尚一碗粥,一直是我的心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美图控的说说 决定放弃了的事,就请放弃得干干净净-感人的情话

    所谓成熟,就是对内消除傲慢,对外消除偏见的自我修行。石述思当信念和欲望大到可怕的程度时,痛苦就算不得什么了。《佛说》决定放弃了的事,就请放弃得干干净净。那些决定再也不见面的人,就真的不要见面了。廖一梅贵与贱,不过在人人一念间。曾雅娴美图控的说说决定放弃了的事,就请放弃得干干净净人生在世,真正重要的是领悟到有一件事是自己真正要去做的,有一个人是自己真正要去爱的。

  2. 赵祯在国家危难时总能转危为安,一代帝王有何过人之处?

    自赵光义到赵恒再到赵祯这一支赵宋皇帝都有个相似之处。>所以才能在远征燕云、雍熙北伐、澶渊之盟这样的空前危机下转危为安,赵祯也是如此,他延续了这一特性。赵祯很惭愧.他收回了包围刘平家的兵,为刘平、石元孙、郭遵、王信等人追功记赏。>赵祯平静下治国,在国家非常危险的时候,总可以转危为安。这就是一代皇帝的过人之处,可以在国家危难当头的时候,冷静的面对,平静的处理。

  3. 兰台说史•曾经浙江人才是全国最能打的 你能想象吗

    想到浙江人你会想到什么?明代的大环境前几兰台说史我们了解到一个地方是否能战要看它的共同体。这无疑是中央的天子不能容忍的。浙江人的共同体作为远离首都的地区,浙江的小共同体保存程度相较北方而言比较好。由于火绳枪能够准确地击落空中的鸟儿,被明人称之为“鸟铳”。戚继光规定明军的射击距离为五十步。结语明代的浙江人无疑是很不幸的,生活在一个中国的共同体不断萎缩的时代。

  4. 三国不倒翁:一生七易其主最后位列三公,连诸葛亮都要对他行礼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政坛奇人,一生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整整四个朝代,从后唐庄宗到后周世宗前后效力了十个皇帝,此人就是堪称政坛不倒翁的冯道,也正因为冯道一生颇为传奇的经历,所以后世人几乎对他毫无好感,比如欧阳修和司马光纷纷将其归入奸臣之列。其实三国也有一位不倒翁:此人一生七易其主最后位列三公,连诸葛亮都要对他行礼,他就是汉末名士、蜀汉重臣许靖。许靖在东汉末年有名士光环,以点评人物闻名于世,因为他

  5. 斯大林的227号命令,是百万苏军调转枪口与祖国为敌的原因吗?

    二战中,苏德战场最为惨烈。而苏联,伤亡2960万,其中死亡及失踪915万,被俘446万,伤病1832万。那么,为何苏联的百万军队会调转枪口,选择与自己祖国为敌?在莫斯科战役中,苏联顽强抵御,避免了被灭国的风险,暂时站稳了脚跟。这就是著名的227号命令。

  6. 礼仪故事之行佣供母

    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7. 孙中山妻子元配卢慕贞自愿退位成全宋庆龄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妻子共有几任?孙中山妻子,元配是卢慕贞夫人。孙中山妻子卢慕贞是广东香山县上恭都外茔乡(今属珠海市金鼎区外沙乡)人。  孙中山妻子卢慕贞:简介  最令孙中山感动的是,1888年春,孙父达成公病重至逝世的那段日子里,他和大哥返乡探望父亲,亲眼看到卢慕...

  8. 如何打开心胸格局

    有人问,如何打开心胸格局?再看那些老菩萨们,按照儒家的说法,让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为我们年轻人干活,这是不孝。如果我们不用功办道,还常常散心杂话、散乱、放逸的话,都是十分消福报的事情。在世间修身处世的标准都达不到,更不要谈儒家、佛家的标准了。应该忏罪,应该积资,将来才可能顺利地进入僧宝的行列。这不是一个出家人的基本心态。还认为自己目前所做的就是最正确的。

  9. 有关钧瓷之审美

    有关钧瓷之审美钧瓷之美,各有各的说法,可谓是众所纷纭,时至今日逐渐形成以下观点:八美五色。“型之美”是指钧瓷古朴端庄的造型之美。“玉之美”是指钧瓷晶莹剔透,光滑玉润的釉面所产生的玉感之美。“纹之美”是钧瓷烧造过程中迸片和出窑后开片所形成的美。“景之美”是指钧瓷釉面出现暮沉霞飞,长河落日,红梅傲雪,仙山琼阁等景观画幅之美。

  10. 梦见铲子:梦铲沙土,人生紧张

    然失物难寻,主阴人。如果梦见花园里用于铲土的铲子,那就暗示著做梦人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如果梦见用铲子铲煤,那就是在暗示做梦的人必须谨慎地做工作;如果梦见用铲子铲肥料,那就预示著做梦人在认真思考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方面;如果梦见用铲子铲沙子,那就是在暗示做梦人将会有一段紧张的经历。梦见秤:从天降秤,冢宰之兆大师解梦·权威解梦:12年专注解梦服务,值得信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