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康熙帝究竟想把皇位传给谁?皇十四子才是他的第一选择

电视剧《雍正王朝》 作者兰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康熙帝的第十四个孩子出生时取名胤禵,而后又被康熙帝改为胤祯;而雍正帝因为讨厌自己这个弟弟,所以直接让胤祯改回原名胤禵,后为避雍正帝胤禛里的「 ”胤”字,皇十四子胤祯就直接变允禵了。 这些年随着《雍正王朝》、《步步惊心》、《甄嬛传》、《宫》等清朝历史剧的流行,大家对康熙帝末期诸子争位的事迹也变得耳熟能详。 在民国时期一度被认为是弑父篡位的雍正帝也成功「 ”洗白”,现在大家都知道他励精图治,澄清吏治,并不是一个坏皇帝。 甚至人人都知道了所谓「 ”传位十四皇子”改为「 ”传位于四皇子”的段子实乃假语村言,雍正帝是康熙帝选定的皇位继承人,雍正帝是合法继位。 雍正帝是合法继位,这不假,但是雍正帝并不是康熙帝的第一选择,雍正帝的同胞兄弟,康熙帝的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允禵)才是康熙帝心目中最佳皇位继承人。 也正因为胤祯(允禵)才是康熙帝心目中皇位继承人最佳人选,所以当雍正帝继位后才会有 ... 使臣回国报告说京城流传着新皇帝「 ”秘不发丧”、「 ”矫诏袭位”的议论。而 ... 使臣的这一报告比雍正帝自己在雍正七年《大义觉迷录》提到的矫诏传言要早了七年,这足以说明在当时确实有人议论雍正帝继位合法性的问题。 换言之,如果雍正帝是康熙帝默认的最佳皇位继承人,那么,京城又怎么会流传雍正帝「 ”秘不发丧”、「 ”矫诏袭位”的流言呢? 《雍正王朝》里的十四阿哥 之所以就连 ... 使臣都知道这样的流言,原因只有一个:雍正帝不是康熙帝心目中的第一人选。 长久以来,康熙帝对弘历的喜爱被认为是康熙帝早就认定胤禛是第一皇位继承人的证据,可是不仅这个证据不足以成为证据,甚至雍正帝自己都否认了这个说法。 事实上在康熙六十年四月康熙帝去皇四子胤禛家赏花吃饭以前,康熙帝从来没有见过弘历这个孙子。 而他对胤祯(允禵)的孩子显然比对弘历上心的多。 胤祯(允禵)嫡子弘明「 ”幼侍内廷御前”,并且弘明的婚事是康熙帝一手操办。 康熙五十八年,胤祯(允禵)在给康熙帝的信里说: 「 ”皇父仁爱爱臣弘明.弘阶,携往热河,诸项食用之物均次第赐、又将臣之妻兄罗荫泰之女许嫁弘明,对臣女嫁妆又施恩赏。臣闻之。不胜喜悦。惟谨遵皇父训谕.益加诚笃效力。” 其实晚年的康熙帝对不少皇孙都挺好的,废太子嫡子弘皙就深得晚年康熙帝的喜爱,甚至 ... 使臣回国报告里还记载了康熙帝驾崩时京城所流传的一个谣言,是说康熙帝临终前还不忘加封弘皙为亲王: 「 ”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 我前面说过了,就连雍正帝自己都在无意中否认了「 ”康熙帝因为钟意弘历,而选定皇四子胤禛”这种说法。 因为《清世宗实录》里就记载了雍正帝登基后曾主动表示自己被康熙帝选为皇位继承人是很突然的: 「 ”(康熙帝)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 既然雍正帝自己都承认是「 ”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又哪里来的早有预谋呢? 当然,反对「 ”皇十四子胤祯(允禵)是康熙帝第一选择”的一方,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如果康熙帝真认定了胤祯(允禵)是自己的继承人,为什么远远的把胤祯(允禵)派到西北去? 《雍正王朝》里的康熙 我必须承认,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确实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我要说康熙帝这种行为是可以解释的。 虽然康熙帝晚年老弱多病,但是这绝不代表康熙帝就认为自己命不久矣,事实上导致康熙帝送命的那场「 ”风寒”就是康熙帝自己出去「 ”浪”而得上的。 康熙帝在已经下雪的十一月还专门离开畅春园穿过整个北京城,跑到南苑去住帐篷去围猎去了。这像一个自知命不久矣的老人应该干的事情吗? 更为离谱的是,康熙帝虽然在打猎途中就觉得人不舒服,发烧难受,可在回畅春园路上为了表示自己身体特别好,还专门骑马狂吹北风。 康熙行猎图 康熙帝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他在死前根本没有「 ”重病垂危老人”的自觉,相反,他还觉得自己身体特别棒,不然也不会大冬天跑去打猎。 康熙帝派胤祯(允禵)返回西北时绝没有想过自己会死的这么快。 所以认为康熙帝不会把自己继承人远远派到西北区这条理由不成立。 而且,康熙帝属意皇十四子胤祯(允禵)还有一个有利的旁证是当时活跃在京师的西方传教士的报告。 当时就在北京的耶稣会传教士巴多明神父在给罗马的报告里就指出「 ”(京城)大家都毫不怀疑皇上会让他(十四子)继承皇位。” 和今天人们想象中不同,康熙帝对待西方传教士的态度非常好,他身边还有一位名叫赵昌的心腹大臣专门负责为他处理传教士事务,就连康熙帝去世前夕,还专门命令两名通晓医术的传教士在畅春园备勤。 所以,他们的报告和日记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毕竟他们算是第三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当时的西方传教士们不喜欢对西方和传教士抱有严重敌意的胤禛,但是没有一个传教士在报告或者日记里指控胤禛「 ”篡位”。 康熙帝的宫廷有大量传教士 既然传教士认为皇十四子胤祯(允禵)才是康熙帝心中的第一人选,为什么又说雍正帝本人不是篡位呢? 巴多明神父在报告里解释了一切: 「 ”大家都毫不怀疑皇上会让他(十四子)继承皇位。但是死神比预期的早降临了,当时十四子离北京很远,康熙皇帝担心如果让十四子继承皇位,在他从远方赶回来即位期间,帝国内部会有动乱。他把目光投向了与第十四子同母所生的第四子。” 这就完美的解释了一切。 尽管皇十四子胤祯(允禵)是康熙帝的第一选择,但是康熙帝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恰当的运动导致一场重感冒要了他的命,当康熙帝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选定的继承人还远在西北,而他的这些能干的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 ”日后朕躬考终,必至将朕置乾清宫内,尔等束甲相争耳!” 齐桓公诸子争位 康熙帝当然不希望多年前他说的话变成现实,为了维持清帝国的稳定,避免真出现诸子相 ... 的局面,他必须在临终前指定一个新的继承人,这个继承人既要有足够的手腕,又要距离京城足够近,还不能是他讨厌的人,这么一排除来下,还真是舍胤禛其谁? 所以雍正帝才会在登基初期说「 ”(康熙帝)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所以京城才会有那么多对雍正帝不利的流言蜚语,所以胤祯(允禵)才会在奔丧时那么失态。认真的说,换了谁是胤祯都会失态,丢了皇帝宝座,这可比中了五百万,可彩票不小心放在衬衣口袋里,而衬衣被媳妇儿洗了要严重得多。 综上所述,康熙帝心目中皇位继承人第一人选应该是皇十四子胤祯(允禵),而皇四子胤禛则是康熙帝的应急方案。 参考资料: 《疑遗诏继位说疑改诏篡位说疑弑父夺位说「 ”康熙遗诏”助解雍正继位之谜》、《拨开雍正「 ”夺嫡”的历史迷雾雍正帝继位前后评析》、《扑朔迷离的清雍正帝继位之谜难揭秘》、《与雍正继位之谜》、《康熙因宠爱乾隆而传位于雍正考——雍正夺嫡辨正》、《从西方文献看雍正帝继位的合法性》、《清前期来华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及其传教活动》、《雍正皇帝时的苏努家族事件和穆敬远事件》

康熙帝究竟想把皇位传给谁?皇十四子才是他的第一选择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7.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内蒙古人和外蒙说话是一样的吗?

      内蒙古人和外蒙古人说的话是一样的,都是蒙古话!只不过存在方言问题,两地蒙古人交流并没有什么大的障碍。在文字方面两地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内蒙古用的是回鹘(古 *** 尔)式蒙古文;外蒙古独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用的是俄文,现在又恢复成了西里尔蒙古文。  明朝建立后,蒙古分裂...

  2. 太多的卡拉OK把一个肺衰竭的男人送到了医院

    当一些人表演卡拉OK时,他们唱出他们的心。但中国东部的一个男人比这更进一步。一个塌陷的肺可能发生在外伤性胸部损伤后,但也可能是由肺部疾病引起的。斯劳特最近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现场科学》,当时,关于剧烈发声活动导致肺衰竭的医学文献“相当贫瘠”。

  3. 较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较”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较瘦量肥——比较肥瘦。较若画一——指明确一致。同“较短量长”。较德焯勤——显著的德行和功劳。同“较短絜长”。

  4. 杨布打狗

    杨布打狗  从前,在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靠在村旁种一片山地过日子。这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杨朱,小儿子叫杨布,两兄弟一边在家帮父母耕地、担水,一边勤读诗书。这兄弟两人都写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诗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杨布穿着一身白色干净的衣服兴...

  5. 梦见女学生

    周公解梦梦见女学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学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古代人类的祖先不得不应付爬山的小孩

    ZeresenayAlemseged)300多万年前,我们成年的人类祖先用两只脚走路,没有一个时尚的婴儿吊带可以把他们的孩子带进来。但与黑猩猩的大脚趾不同,塞兰的脚趾与其他脚趾是一致的,类似于人类脚上的脚趾。左边的图像块:这只332万岁的脚从一个南方古猿的幼童显示在不同的角度。虽然塞勒姆的脚比较完整,但可能会有软骨碎片丢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腐烂。

  7. 中华吉祥画与传说:和合如意

    图案由盒、荷花、灵芝组成,“盒”与荷花的“荷”喻和合,也可谓“和合二圣”,灵芝是如意草,乃治病延年良药。>“和合如意”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所谓”家合万事兴”也。

  8. 七万战甲埋骨玉璧:南北朝的东西对决,不再函谷关而在并州高地

    历史即将在南北朝再次上演东西对决。此时形胜,则是并州高地与河北富饶。所以,雄踞关中的宇文泰不是秦始皇,而雄踞并州高地、就食河北之资的高欢,则非常可能成为第二个光武帝。因为高欢是山西军阀,并州高地不仅俯瞰黄河而且集中了东魏的重兵集群。所以,从山西出兵走北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9. 孕妇梦见摘花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摘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摘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孕妇梦见喜事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喜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喜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