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抗美援朝:苏联援华武器成一笔沉重的负债

与美军等联合国士兵不同,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政治理念等因素,中国人民志愿军士兵多数宁愿战死也不愿意被俘,因此相对来说,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数并不是很多。图为 ... 战争期间的巨济岛战俘营,一名中国战俘接过韩国士兵的香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动辄死伤上万人的现代战争来说,更是如此。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之所以能在 ... 战场上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一决高低,苏联对中国赠予或出售的军火,包括各种步兵武器、火炮、坦克、飞机等,功不可没。在很大程度上,苏联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对于整个中国人民 ... 完成从以步兵为主的单一陆军,走向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转型来说,一度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国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连同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的各种经济项目一起,直到“文革”前的1965年才全部还清本息。 中国出兵 ... :斯大林感动得流泪 >1950年10月8日 ... 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准备赴朝作战,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同时, ... 派周恩来和林彪去见斯大林,寻求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并给予空军支援,这是中国出兵 ... 最迫切的需求。当时中国准备了两套方案,如苏联提供武器援助,特别是派遣空军入朝作战,中国就出兵,否则中国将按兵不动、见机行事。 >周恩来与斯大林此后几天的会谈,进展并不如人意。斯大林认为:苏联空军还没有准备好,两个月至两个半月不能出动飞机支援志愿军,即便支援,空军也只能到鸭绿江边。问题在于,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必须跨过鸭绿江,战场在 ... 境内。苏联空军不过鸭绿江,就等于没有提供空中掩护,这正是中国领导人迟迟下不了决心入朝作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斯大林承诺,苏联完全可以满足向中国提供飞机、大炮、坦克等装备的要求。随即斯大林和周恩来联名致电 ... 中央,通告了这一情况。 >10月13日下午, ... 中央 ... 召开会议,对出兵 ... 一事进行讨论。在 ... 的坚持下,为保障中国边疆的长治久安,会议最后决定,即使没有苏联空军掩护,当美军向 ... 北部地区大举进攻时,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都必须立即出兵援助 ... 。几乎与此同时,因中苏双方就苏联空军是否入朝作战问题没有谈拢,斯大林也让人转告金日成,中国人已经决定不出兵,最好把剩余部队从 ... 撤到中国和苏联境内。莫斯科传来的消息令金日成 “感到惊讶”,但痛苦地表示:“他们将照此执行。” >13日的 ... 会议后, ... 把出兵 ... 的决定告诉了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声称“中国人有义务派出部队”,先派出9个师组成第一梯队,尽管装备差一些,但可以打李承晚的伪军。然后,再准备第二梯队。接着, ... 又提出了苏联空军掩护的问题,而且“希望它尽快到达,无论如何也不应迟于两个月”,同时表示周恩来“必须与菲利波夫(斯大林)同志重新讨论这些问题”。 >当晚22时, ... 致电周恩来:菲利波夫和你联名电上说,苏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项装备,不知它是用租借办法,还是要用钱买,只要能用租借的办法,保持二十万万(20亿)美元预算用于经济、文化等项建设及一般军政费用,则我军可以放心进入 ... 进行长期战争,并能保持国内大多数人的团结。 >斯大林通过罗申得知中国决定出兵 ... 的决定后异常兴奋,以至于14日两度致电金日成:经过摇摆和作出若干临时性的决定之后,中国同志终于下定出兵援助 ... 的最后决心。有利于 ... 的最终决定终于下定了,我为此感到高兴。因此,您知道的关于中苏领导同志会谈情况介绍应予撤销。与中国军队出动有关的具体问题,您需要同中国同志一起来决定。而中国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将由苏联提供。祝您成功。 >19日晚,志愿军横渡鸭绿江,消息传至莫斯科,斯大林感动得掉下了眼泪,连声说道:“还是中国同志好,还是中国同志好。”此时,斯大林似乎才真正认识到,中国是苏联不可或缺的盟友。这一认识的转变,促使苏联加大了对中国武器装备援助的力度。 >斯大林当然明白,中国不仅是在为 ... 作战,更主要的是在为苏联作战,为社会主义阵营作战。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苏联都有义务对正在战场上殊死搏斗的中国军队提供援助和支持。 > ... 战场的战斗打响后不久, ... 要求苏联提供鱼雷快艇、装甲舰、潜艇、岸炮等海军武器装备,并拟派海军司令员肖劲光飞赴莫斯科进行商谈。斯大林第二天便回电表示同意。 >11月17日,周恩来又致电斯大林:“新的战役即将开始”,而“鸭绿江铁路桥每天都在遭受敌机轰炸”,为解前方作战燃眉之急,需要立即从驻辽东半岛的苏联部队中抽调500辆汽车。斯大林当天便答复:“为了尽快将汽车移交给您——我是说给您新车,已指示我军司令部不是从旅顺,不是从旧车中调拨,而是在满洲里交付新车。11月20日移交中方代表140辆,11月25至26日移交355辆,剩余车辆将于今年12月5日前尽快发出。在满洲里站还将交付1000辆汽车。”对于周恩来提出的请苏联为中国正在组建中的一个空军集团军派遣15名军事顾问的要求,斯大林也立即予以满足。 >为了加强志愿军的空军作战能力,斯大林还主动提出无偿向中国提供372架米格-15飞机,仅支付从苏联到中国的运费即可,运费可从军事贷款中扣除。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中国要单独应付这样一场现代化战争是不可能的。仅供应足够的弹药这一项任务中国本身就根本无法完成。如1951年第一季度, ... 战场上所需弹药约14100多吨,而国内的军工生产能力只能完成1500多吨,当时国际上唯一可能供应武器弹药给中国的国家只有苏联。斯大林基本满足了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要求,特别是在停战谈判开始以前,几乎是有求必应。 >斯大林的举动表明了苏联作为一个盟国的诚意, ... 对此非常满意。当然,中苏关于军事援助的交涉并非没有矛盾和分歧,特别是在战争进入边谈边打的僵持阶段以后, ... 仍然要求苏联大规模提供装备,斯大林却似乎认为中国关于军事方面援助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完全必要的和紧急的。 中国靠苏联武器援助实现军队现代化 >1951年5月25日,即第五次战役后期, ... 派高岗和总参谋长徐向前率代表团赴莫斯科,谈判购买60个师的苏联武器装备问题。根据徐向前与苏联总参谋部的代表进行预备谈判后发来的电报,苏联方面认为,在这60个师装备的总数中,1951年只能供给16个师的装备(其中含3个 ... 师的装备),其余44个师的装备将在1952-1953年提供。 > ... 对此很不满意,他在6月21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我军在 ... 参战8个月的经历清楚地表明了我军与敌军在装备上的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改善我军装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派高岗同志去请您供应60个师装备的原因,对此您是答应过的。这是我们在 ... 参战部队今年起码的要求。”对于苏联总参谋部的意见, ... 认为“这与 ... 战场的需要和时间是相抵触的”。 > ... 要求在1951年下半年,即“在6个月内提供所有的一切”。他给斯大林的电报称:“为满足 ... 战场的迫切需要,请您研究一下高岗同志转给徐向前同志的申请,以及从7月到今年年底按每月六分之一的比例提供全部轻武器、大炮、坦克、飞机、汽车、汽车备件及燃油料、药品和其他 ... 物资的可能性,以便使赴朝参战各部队根据现实的编制得到补充。这对军事行动的展开是有利的。” >斯大林则答复:“关于装备60个师,我应当直言不讳地对您说,要在一年内完成这些订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般地说也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的厂家和军事专家认为,在今年内提供10个师以上的武器装备就是完全不可思议的。只有在1951、1952、1953年和1954年上半年内,也就是三年内有可能完成60个师的订货,但还是有很大困难。这就是我们的厂家和军事专家的最后意见。我曾经千方百计想缩短这个期限,哪怕缩短半年也好,但遗憾的是,经过检查,结果没有可能。” >谈判从6月上旬开始,持续到10月中旬,最后双方达成协议:1951年只能解决16个师的装备,其余44个师的装备按每年三分之一计算,到1954年全部解决。实际上,直到1952年4月,苏联只提供了4个师的装备,而且其中3个师的装备是要移交给 ... 人民军的。 >客观地讲,斯大林说苏联生产有困难是实情,而 ... 坚持急需的这些装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军队的现代化问题。 ... 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确是通过轮番赴朝作战并配置整套苏联装备而实现改装的。 >中国在得到苏联提供的军需装备后,对取得 ... 战争胜利的底气也更足了。1953年初,中国在 ... 战场的军事实力,无论是兵力、装备、训练、工事和交通,还是弹药和粮食储备,都处于开战以来的最佳状态。在 ... 领导人越来越感到战争造成的疲惫不堪,越来越感到必须休战的同时,中国志愿军部队则是“决心大、信心足、情绪高”,准备打好赢得最后胜利的“过关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美国新 ... 宣扬的“放蒋出笼”、封锁中国等威胁性政策, ... 于2月7日做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中国准备将战争进行下去,“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 >截至1954年, ... 用苏制武器及仿制品装备了106个步兵师、18个地面炮兵师、8个高炮师、3个坦克师和23个航空兵师,首次实现了全军装备的标准化、序列化,并由此发展为诸军兵种的合成军队。 >当然,苏联对华援助也有水分。苏军在1947年后装备了AK-47自动 ... 和C-41半自动 ... ,对华却只提供老式的“波波沙”冲锋枪(中国仿制品为50式冲锋枪)和更老的莫辛-纳甘 ... (中国仿制品为53式 ... )。苏军1949年开始装备T-54坦克,将淘汰的2000多辆T-34卖给中国,许多车上居然还留有“二战”时对德作战后的弹痕,只是刷了一层新漆。 >空军方面,1950年10月至翌年5月,在苏军提供的7个空军师装备中,仅1个师是米格-15,其余均为米格-9。米格-9是1946年苏联研制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性能不稳定,总共只生产了500余架,这时却一股脑将369架卖给中国。中国空军领导人认为该机难以同美军的F-80和F-84交锋,更谈不上打F-86,最后,对方竟扣起了政治帽子:“你们敢怀疑社会主义苏联生产的飞机的优越性?”当时的 ... 空军参谋长王秉璋忍无可忍,同苏方闹得拍了桌子。后来,斯大林考虑到两国关系大局,于1951年5月22日和26日两次致电向 ... 表示道歉,并无偿赠送372架米格-15。1952年10月,苏方又将60架现役的伊尔-28轻型喷气式轰炸机卖给中国。不过同年苏军装备了米格-17,却未向中国提供。 >苏联向中国出售的武器装备,尽管大部分制式落后陈旧一些,有些还是苏军的淘汰退役品,但毕竟是经过战争考验的,这些武器装备对志愿军在 ... 三八线上顶住美军,起到相当的作用,也使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在短期内起了质的飞跃,用彭德怀的话说就是,短短几年超过了旧中国几十年的建设。 >在中国制定“一五”计划时,斯大林也同意帮助中国建设141项重点工程,1954年赫鲁晓夫又追加15项,成为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著名的“156项”。后来落实的工程共150项,其中44项是军工企业,包括陆海空三军各种主战装备的制造厂。这样,在不到十年时间内,中国以几十亿人民币费用就建立起配套的国防工业基础,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创造了成本最低和规模速度空前的纪录。 没有免费的午餐,军火债一还十年 >中国向苏联寻求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支持,埋下了日后“还债”的伏笔。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苏联对中国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往往附加了条件。 >早在1950年2月 ... 访苏期间,中苏双方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宣布对华提供3亿美元贷款用以购买机器等物资。苏联要求“将中国不再使用的全部剩余的钨、锑、铅、锡提供给苏联 ... ”,期限为14年,前4年以易货方式提供,从1955年开始作为偿还贷款的供货。苏方要求的数量令在莫斯科谈判的周恩来颇感为难: “钨第一个两年每年8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9000吨,最后10年每年10000吨;锑第一个两年每年6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7000吨,最后10年每年8000吨”。上述战略物资中国确有一定储藏量,但开采和生产极为落后。如解放前钨砂最高年产11458吨,而1949年仅2767吨。这些战略物质自给略有剩余,要到达苏联提出的要求,却显然力所不及。 >经过周恩来斡旋,苏方最后接受了中方要求“免除铅、减少锡和锑的供货”的请求。不过,苏联提出的这个附加条件使 ... 感到莫斯科处事的盛气凌人。针对这种情况,中方在起草关于贷款的议定书时,特意首先提到:“鉴于苏联缺乏战略原料(钨、锑、铅、锡)的困难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 决定帮助苏联 ... ,同意将中国不再使用的全部剩余的钨、锑、铅、锡提供给苏联 ... ”。 >这个文件发回北京让 ... 中央 ... 讨论, ... 给远在莫斯科的 ... 发去电报说, ... 会议认为贷款议定书前言中帮助苏联 ... 数句似可删去。但 ... 坚持这种说法,他在复电中称:“借款议定书前言数句,意即为中国对苏联之报酬,不宜删去。”显然,因为这种条件表明中国得到苏联贷款并非是单方面的求援,而同时也为苏联提供了帮助。 > ... 战争爆发后,为了解决战场的燃眉之急,中国不得不一再向苏联提出贷款的要求。斯大林出于对苏联远东利益的考量,急切希望中国参战,表示可提供所需各种武器,苏方还提供技术和设备帮助中国建设兵工厂。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总共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的装备,大部分装备系有偿(半价)提供,为此中国欠下苏联军火债30亿人民币,在当时折合13亿美元。后来苏军从旅顺撤退时,又移交了折价9.8亿人民币的装备。这些军事欠款,占了上世纪50年代中国对苏欠款总额的六成左右。 >师哲曾回忆说:“我们和苏联谈判时,只谈到军火的数目,而没有谈军火的价格。”当时的中国 ... 人长期过惯了军事共产主义生活,对商品经济很不熟悉。一向以办事精细著称的周恩来私下对师哲说:“我们接受苏方的军火,是作为他们对抗美援朝的贡献而接收的。”长期在苏联生活过的师哲回答说:“他们办具体事情的人不会同意我们不付钱的想法。” >事后证明,并非是“办具体事情的人”要同中国算账,斯大林本人的态度也是如此。作为替代,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签订的协定规定,在1954年至1959年间,中方向苏方提供钨砂16万吨、铜11万吨、锑3万吨、橡胶9万吨以及相当数量的农产品,作为对苏联援建项目补偿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二战”中,苏联从美国得到的约100亿美元租借物资,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象征性地偿还了3亿美元。 >根据《中国财政统计》中公布的数字,从50年代初至1960年,中国对苏联已经还债33亿元人民币,即已将所欠的武器债务基本还清,此时所欠的债务不是抗美援朝的军火债务,而多是“ ... ”两年间因不能按合同交货拖欠下来的贸易债务,以及接受旅顺苏军撤出后所留装备的收购费,其总额折合23亿人民币。 >1960年7月16日,苏联 ... 突然提出召回在华的全部苏联专家。随后在北戴河会议上, ... 倡导自力更生,他指示周恩来算一下要多少年还清苏联欠帐。周恩来把帐算出来,说最快也得十年。十年太长了。 ... 在 ... 会议上说,延安时那么困难,我们吃辣椒也不死人,现在比那时好多了,要勒紧裤腰带,争取五年内把债务还清。于是 ... 决定,各省成立外贸小组,挤出东西来还债。 >当时,尽管全国普遍遭遇 ... 后的大饥荒时期,但国家还是拿出苹果、鸡蛋等农产品来还债。对于当时的情形,北京大学学者李零曾回忆说,“后来,两边(中苏)越搞越僵。我只记得,我牙不好,怕酸,苹果和梨,我挑梨。大家都说,好苹果都送到苏联还债了。只要是苹果,肯定是酸的。”据说最初中国抵债的农产品曾遭苏联方面刁难——“鸡蛋、苹果过筛子,大了小了都不要;猪肉要卡一下膘,肥了瘦了都不行”。 >4年后,中国最终提前一年还清了50年代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为此,周恩来在当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 ... 工作报告》曾说明:我们欠苏联的各项借款和应付利息共计十四亿零六百万新卢布,已经按期偿还了十三亿八千九百万新卢布,剩下的尾数一千七百万新卢布,我们已经向苏方提出,用今年对苏贸易的顺差额中的一部分来提前全部还清。” >1965年10月,中国又还清了苏联1961年的50万吨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所欠苏联的全部债务完全还清。同年12月3日,外交 ... 陈毅接见日本记者时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外债的国家。这时,由于 ... 一并清偿了国内公债,“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成为国内宣传中自豪的话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苏联的还债,一方面经受了 ... 战争以及 ... 后国内大饥荒的严峻考验,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债务中严守信用,也成为此后多年国外愿意对华大量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中国人的志气。 参考资料:《 ... 、斯大林与 ... 战争》,沈志华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苏关系史纲》,沈志华主编,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解放后苏联援华的历史真相》,徐焰著,《炎黄春秋》2008年第2期 来源:《文史参考》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抗美援朝:苏联援华武器成一笔沉重的负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最无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岛之战中的SBD「 ”无畏”俯冲轰炸机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战争片《决战中途岛》正在火热上映,片中美军俯冲轰炸机冒着日军战舰密集防空炮火进程俯冲轰炸的场面令人震撼。

  5.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6. 日文中佛印代表哪个国家?原来日本人在地图中这样称呼越南

    1942年日本制二战形势地图如果你经常研究古旧地图,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之前地图书给大家分享了一张日本1942年出版的二战态势地图,评论区就有网友问,为什么地图中会把越南标注为「”佛印”呢?图中的佛印要是你也有此疑问,或许你会先百度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佛印是这么解释的: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据说这位佛印禅师还是

  7.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8.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9. 渡江战役,老人捐寿材造船,新婚夫妇送花被子,给炮艇做掩体

    1949年1月,我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沿线,准备一举突破长江,向蒋军发起最后的突击。粟裕判断,整个渡江战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江阴突破长江,切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才能彻底歼灭汤恩伯集团,为以后打上海和杭州减少城市的损失。要想在江阴突破,江阴对面的泰州市靖江县就是大军的集结地。革命的种子在靖江生根发芽,这里是我军充分信任的老区。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强邻环伺却稳若泰山?为何印度没有对眼中钉尼泊尔痛下 ... 手?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印度不断膨胀,吃掉锡金、控制不丹,大有重现英属印度辉煌的势头,但对于尼泊尔则始终相当克制,完全没有南亚霸主昔日的不要脸精神。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印度吞并尼泊尔的脚步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1、体量较大的特色相比于锡金和不丹,尼泊尔之所以在印度的...下独善其身,根本原因在于尼泊尔的体量相对较大。

  2. 相法大全_看相大全

    下颏翘大旺末年,边城不佐也无钱;数年荒旱不缺米,只因上下库相连。鼻梁露骨是反吟,鼻梁转曲是伏吟,反吟相见是绝灭,伏吟相见泪淋淋。上下两截分贵贱,仓库平分定有无;此是神仙真妙诀,莫将胡乱教庸夫。胡僧两眼名识觉,尽识人间善与恶;不带学堂不是贤,莫将此法乱相传。阴及于阳必损寿,老怀嫩色寿须倾。形体相生便为吉,忽若相克便为殃。远看形丑近看好,上马大兮下马小,更若藏骨与藏神,八座三台官最好。

  3. 一个祝福的价值

    圣诞节那天,我在快餐店对面的树下站了一个下午,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就像自己暗淡的前程,令人忧伤。我猛地一愣,这些年来大家都把我给忘记了,从没有人记得送给我一个圣诞节的祝福。接下来,我对妻子讲了那个故事,小女孩儿的祝福让我感到温暖。以后在困难和无助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明天会更好”。一个祝福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和很多人的命运。

  4. 拜年祝福语_春节拜年短信精选_拜年祝福

    拜年祝福语|拜年短信|新春祝福语|新年祝福语|除夕祝福语|春节祝福语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提供的春节祝福语,欢迎阅读与参考。春节拜年短信1.新年到,开口笑,钞票大把怀里抱!春节返乡,祝一路平安!

  5. 苏振华的私生活如何?他有过几段婚姻?

    苏振华,1912年6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的贫苦农民家庭。>妻子离开后,苏振华带着6个孩子,又要工作又当爹又当妈,引起领导的重视,想帮助他再婚。当时海军的一位领导找到了文工团的舞蹈演员陆迪伦,向她介绍了苏振华的情况,并安排他们见面。因为她也是在海军工作,对苏振华有所了解,对组织的安排表示服从,他们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往来接触。她与苏振华共患难,一直陪伴他后半生。

  6. 虫子

    虫子她很害怕虫子,即使远距离看到也会汗毛直竖,全身酥软。不仅如此,往后但凡见到虫子,比如蚯蚓,蠕虫之类的,都要用石头压扁,揉烂等残暴地...害。>在她家里,门窗全都装上洞口极细的纱网,衣服被铺洗得极勤,不允许有虫子从中滋生。>或许是神经绷得太久突然断了,或许是过往被...死的虫子前来复仇,又或许世界决定要捉弄她。也好,她想道,总比呆在那满是虫子的世界里强。

  7. 明代秘史:昆腔曲圣魏良辅

    度曲必称昆腔者,不忘其所自始也。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徐渭说青楼女子唱昆山腔尤能臻其妙,可见,这是最适宜浅斟低唱的美声。魏良辅认为它是南曲正声,当仁不让,应该要让昆山腔走向全国,去拥有那大雅之堂的正声之位。魏良辅最为风采光耀的十年,是在他壮年以后。

  8. 外星人永远不是答案

    嗯,你永远不知道。外星人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都不是的答案,而且更多的推测可能会超出证据范围——不一定是相关天文学家,但几乎总是在围绕探测的讨论中。也许是外星人干的。“外星人做到了”的假设没有预测力。毕竟,我们不能排除外星人!我不是说它是外星人,但它不是外星人。

  9. 老山拔点战斗为何都「 ”快打快撤”?迟疑带来伤亡,血的教训深刻

    战争亲历纪实《战边关》第四十六章(接上文)头条专栏我32师于1984年11月28日出击968高地后,上级要求其坚守抗敌反冲锋。据94团报告:我多数伤亡都是在打反冲击中和不及早撤离的延滞时遭敌炮火打击造成的。问题是战前军师指挥员就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攻占后是撤是守又迟迟不能明确决断拖延了时间。后来军在作战总结中承担了责任称:出击968高地的战斗军没有及时采纳师撤出战斗的意见,增大了不该出现的伤亡。

  10. 弥尔顿名言名句中英文赏析

    弥尔顿名言名句中英文赏析  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  弥尔顿名言一  But headlong joy is ever on the wing.  轻率的快乐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