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欧丽娟:杨贵妃不是“红颜祸水” 李白从未写诗讽刺她

编者按:1400年前,那些华丽辞藻的诗词歌赋,为我们展现了灿烂辉煌、绚烂壮美的盛唐气象。无论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纵情豪迈,还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哀伤婉约,这些诗词名句,早已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脑中,然而,你是否真的读懂、读对了呢? 近日,台湾省大学中文系教授欧丽娟携其新作《唐诗可以这样读》,接受了凤凰网历史频道专访。她选取唐诗中的代表性篇章,为我们澄清了那些关于唐诗的“美丽误会”。更多精彩内容可点击凤凰网历史频道专题《寻唐纪》。 嘉宾:欧丽娟,采访/整理:王诗云。此文为采访上篇。 欧丽娟 解读任何对象,无论是唐诗、《红楼梦》,或者是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甚至是诠释身边任何一个人,原则是完全一样的,就是你一定要很尊重他,而且要理解他,尊重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回到他的时空背景、成长背景,如果以个人来讲,他的人格特质、内在结构也很重要,你一定要记住他这个人本身,而不是把他变成我们的成见所投射的对象。 要了解一个脱离我们自己视野之外的对象,得有这个自觉,当你要去认识一个你根本不了解的对象时,一定要下工夫去储备、增加了解他所必要的知识。如果面对的是唐诗,它已经是一千多年前的文本了,你是不是要了解一千多年前的社会环境、诗人存在的时空背景,以及解读诗歌所涉及到的相关文史知识。在增加这些知识装备之后,再加上尊重对方的态度,我认为就可以比较真正逼近到对方的真实,这是我们现代人不容易养成的一种诠释的态度。 文学作品一定是人性的呈现,它当时是艺术化、个性化了的,这么一来,我们是不是能够透过对人的了解,真正进入到作品本身,对它有一个更深层的体悟?我们一般对于唐诗,现代人跟过去的文化有很大的断层,加上我们本来也有人性的局限,很容易推己及人,导致我们无法有一个很清晰或很警觉的自我提醒,就是其实对方可能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当我们用我们所理解的去投射或者附会对方的时候,事实上对方已经被蒙蔽、被掩盖了。 “情圣”李商隐:拥有即失去 对于唐诗里的词汇甚至用语,我们望文生义的更多。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定要讲《锦瑟》的原因,因为原来《锦瑟》最后那有名的两句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大部分的解释都直接在白话文的理解之下:“这些情感,可以等到日后成为追忆的一种宝贵经验,只是当时并不知道。”但是,因为我对李商隐的诗下过很大工夫,把他的两百多首诗进行完整地串读,一定要知道他这首诗从头到尾、起承转合在讲什么,结果就注意到,李商隐在另外一首《牡丹》诗里,也用到“可待”这个词,而另一个典故以及“可待”的用词的含义,百分之百只能够做“何必等到”的意思。 简单说,它实质上是一个所谓否定性的疑问词,“可待”是豈待、哪待,就是难道要等到吗?何必等到吗?所以他用疑问词的形式呈现,但实质就是否定的意思,就是“不必等到”。如果我们要正确解读诗词曲,非常好的一部工具书就是《诗词曲语辞汇释》,我发现里面也有提到,“可待”其实就是“何必等到”,也就是不用等到的意思。 所以,当“可待”是“何必等到”的意思时,这首诗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还用常識去读,你会觉得矛盾,怎么说呢?这份感受,这些情感何必等到事后成为追忆,才知道它很珍贵,那意思就是他当时就知道很珍贵,对不对?可是什么叫“只不过当时并不知道”,到底是李商隐自己矛盾,还是我解读矛盾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功课,我又去读了一些相关的语法学研究、修辞学研究,透过学术严谨的研究成果,完全证明“只是”的“只”这个字在唐代,也就是所谓的中古时期,“只”这个词跟现在的用法是不一样的,它是表示限定范围的意思,不是转折词语,当我们今天说“只不过”的时候,是把它当作转折词来用,于是我们很习惯地用常识化理解,可是你如果回到唐代,这个“只”是“就是”、“就在”的意思。 这样一来,原来李商隐并没有矛盾:“这些感受何必等到事后成为追忆,才知道它很珍贵?就在当时,便已经惘然。”内在脉络是非常一致清晰的。 可是这么一来,又有一个大问题,“惘然”是什么意思?一定是“不知道”的意思吗?这得要有人生经历,而且是很极端、很悲剧的经历才能理解。我经历过了,所以我才能知道原来“惘然”是什么意思,它不是无知迷惘的样子,因为他说,我当时就知道这些感情是很珍贵的,那当时你知道这些感受、这些体验很珍贵,怎么用“惘然”这个词来表达呢?这就得让我们有这种经历的人来解释。 当我能够解释以后,我认为,比起年少时读李商隐,现在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了,不但不一样,再去读李商隐别的诗,我更明白了, 原来李商隐在好几首诗里表达过类似的含义,李商隐式的性格特质在哪里?他太习惯在当下就失去他很珍贵的东西。在美好的拥有的时刻,就已经准备要失去了,他知道这些很珍贵,可是他同时也知道,他一定会失去,这就是“惘然”的原因。“凡人”杜甫:“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当时只道是寻常”,杜甫也是,杜甫真的很奇怪,我们都以为杜甫对于朝廷非常不满,他在开元天宝盛世的时候,一直在批判朝廷,所以我们说他是一个讽喻诗人,写很多反映现实民生疾苦的诗。 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到死前,还有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当他提到玄宗的时候,都是赞美不已,甚至说玄宗英明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皇明断若神”,是了不起的天子。写到开元盛世的时候,简直是不胜艳羡,不胜怀念。 可见一个人是很复杂的,不但有人生阶段性的不同,甚至也有不同的面向,同一个面向又有层次的不同,所以不能扁平化、单一化地来看一个诗人或者作品。 我现在举杜甫的例子,就是在说,杜甫所反映的也是“当时只道是寻常”,他反映了我们一般人的常态,当他拥有或亲身体验、见证、经历开元天宝盛世时,他并不觉得那有什么特别,甚至还觉得不够好,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能够贡献给国家更好的,于是他把注意力放在批判缺点上,可是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整个视角又完全不一样了,当他回想玄宗朝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美好的那一面了:“好可惜啊,我当时就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面。”失落之后才发现,他失落的是多么珍贵的东西,所以反而回去重建那个美好的开元盛世。 “狂臣”李白:政乱不应怪“祸水” 我们刚刚说,用常识化理解唐诗会理解错,但李白《清平调词三首》“讽刺杨贵妃”的案例更特别,是我们反而不用常识去理解它了。其实只要用常识去想,你怎么可能在你的领导面前,讽刺他的妻子、他心爱的东西和人物?不可能。第二,就算不是你的领导,没有现实利害,你会在一个平辈面前讽刺他心爱的人吗?也不可能,因为这很无礼。 这个作品产生的背景是天宝三年,那时是开元盛世的延续,还是太平盛世,对于玄宗个人,甚至对大唐盛世来讲,是登峰造极的时候,杨贵妃怎么能是“祸水”?她是“锦上添花”。应该说,大家是从成见出发,觉得李白身上有一个“狂傲”的标签,于是强迫古人去做一个违反常识的行为,这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第二,我也找到一个案例,李白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应该是天宝十三年,确实针对政治范畴写了一首忧心忡忡的诗《远别离》,而那首诗是写给玄宗看的,就是希望玄宗看了,能知道国家现在动荡不安,要振作、要做一些改变。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去讽刺贵妃,因为这和贵妃没有关系,贵妃从来没有参与政治。一个皇帝要宠爱一个妃子,那是皇帝的问题,不是这个妃子的问题,除非是这个妃子已经借由宠爱,想要介入政治,可是杨贵妃从来没有。这是所有史学家都同意的。 所以,李白在《远别离》里全部都是针对玄宗,而且非常剀切,严守一个臣子的本分,诗里面告诉玄宗,现在国家有了问题,是因为朝政出现了不正常的权力运用模式,玄宗太信任李林甫、杨国忠,让他们去处理朝政,君王的权力旁落,就很容易出问题。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大到只要假手他人,就有很大的危机,因为这些人会滥用权力。 在《远别离》里,李白也绝不敢有任何讽刺意味,他只是在很诚恳地呼吁玄宗,你要知道权力旁落之后会出现危机,古代有前车之鉴,例如“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权归臣兮鼠变虎”,就是你把大权给臣子,老鼠多会变成老虎,所以他是希望玄宗亲政,没有任何讽刺。 要补充的一点是,我们也得知道,这些精英分子都是千中、万中选一的,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和一个君子的人格要求,是不会“以下讪谤上位者”,讪谤就是讪笑、毁谤,这逾越了他们该有的文化修养。所以当他们对上位者讲话时,不可能用讽刺,即便虞世南、魏征这些忠臣在劝谏皇帝的时候,也一定是直言进谏、就事论事,因为讽刺是一个非常失礼,非常没有教养的言语模式。 而且,修辞学已经研究得很清楚,讽刺这一种修辞模式,目的是为了要伤害对方。可是一个臣下,用讽刺的方式去当面跟皇帝讲话,第一是失礼,第二他会面临很严重的现实后果。这都是违反常识的。 【附】文内提及诗作: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牡丹》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清平调词三首》李白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远别离》李白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欧丽娟:杨贵妃不是“红颜祸水” 李白从未写诗讽刺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4.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5.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6.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7.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8. 鬼谷子这个神人他的绝学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学习运用《鬼谷子》?

    最后与其妻子莘姒夫人得道成仙。其主要作品为《鬼谷子》、《本经阴符号七术》、《关令尹喜内转》。其主要作品《鬼谷子》共十二篇: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其显为人知的是纵横术。如果要形象权利人事,就要动用心思,运用谋略影响关键人物,达到目的。

  9. 神人墨子,2500年前一个科学探究路上的独行侠

    墨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将其尊为"科圣"。"远近有端,与于光",指出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墨子一路上昼夜兼程,风餐露宿。墨子最常用的就是这样的举例论证,用现在的概念来说就是,巫马子逻辑上时自相矛盾的。

  10. 想爱而不能爱,林徽因病中写下这首凄美情词,如一曲清泉流过心间

    对于林徽因来说,写诗完全是出于兴趣,而那个让她爱上诗的男人是徐志摩。林徽因和徐志摩相识时才16岁,对方的一首首情诗将她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诗境中。虽然两人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但林徽因余生都没有放下过诗歌。让我们来品一品:作为一首现代诗,林徽因这首诗的工整度是相当高的,充满了古诗的韵味。关门的波斯菊花海诗中描写的是一种想爱而不能的情绪,有人觉得林徽因写的就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情,但作者从来没有这样表示过。

随机推荐

  1. 揭发臭名昭著的黑胡子海盗的宝藏

    有人认为黑胡子在安妮女王战争(1702-1713)期间曾是英国的私掠船.这场战争是在北美洲英格兰(1707年后的英国)和法国(及其西班牙盟友)之间为控制欧洲大陆而进行的.他从未被认为适合被授予任何命令.”,黑胡子(约1736年的雕刻,用来说明约翰逊的一般历史).(公共领域),这位消息人士还提到,黑胡子在战后3年加入了本杰明·霍宁戈尔德的船员,一个声名狼藉的海盗.随着新的货物,这些船只将驶向新大陆,

  2. 节约格言警句 恒念物力维艰

    19、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3. 陶渊明笔下的仙境「 ”桃花源”,其实是残酷历史中的温情镜像

    从历代文人到我们,桃花源都是我们心向往之的人间仙境。但桃花源实际上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型。随烂柯人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4. 第一个与左撇子相关的遗传标记

    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与左撇子相关的遗传标记,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此外,这些遗传标记可能在大脑发育和不同脑区之间的交流中发挥作用,作者说。研究人员寻找左撇子和右撇子的DNA差异,他们发现了四个与左撇子相关的遗传标记。特别是,在连接大脑语言相关区域的脑束中,这种差异最为明显。然而,这只是一种关联,并不能证明这些遗传标记物会导致两种精神疾病。

  5. 女人克夫面相 女人克夫相_看相大全

    鼻为夫星,因此在女相中占著最重要的位置,鼻削加上颧高二者,算是女性克夫的典型相了。有此相的女性,克夫难免。我心里暗暗为这妇人的丈夫担心,由于这种相的妇人是克夫之相,其夫必不好受,夫纲难振。男人有“蟹目”固之然可怕,女性有“蟹目”亦非善类,假如说到“克夫相”,此类眼相的女性便可当之无愧矣。啥面相的人艳遇不断_看相大全

  6. 坚持运动半年,为什么血糖还是没降下来?提醒:你犯了这2个错

    可领居家的二爷,患糖尿病病史已经有6年了,吃着降糖药,为了血糖能够稳定下来,还一直坚持了6个月,可这大半年过去了,为什么血糖还是没有降下来呢?如果你跟他有类似的情况,一直坚持着运动可血糖还是没有降下来。在这里要提醒你:你可能犯了以下这2个错。当机体消化大量的糖原时,在运动时,便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另外,在运动时还容易让心脏的负担加重,增加血压升高的危险,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7. 提醒:身体有这3种表现,十有八九是胆囊出问题了,要去检查

    而胆囊炎可以算是胆囊中非常常见的病症,多发生在中年人,也就是到了45岁已经55岁之间的人。而这种现象还多发生在吃完高油脂食物之后,或者是吃饭之后,你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要小心胆囊炎。

  8. 新婚祝贺词

    新婚祝贺词1、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祝贺**、**两位同志的新婚大喜,请允许我代表各位来宾,向两位同志的新婚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代表两位同志,向今天参加婚宴的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新婚愉快,甜甜蜜蜜!祝两位新婚快乐,永寿偕老!敬祝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9. 孕妇梦见蛇和老鼠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蛇和老鼠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蛇和老鼠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冉闵与杀胡令 武悼天王冉闵为什么要杀胡人

    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冉闵即皇帝位,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在邺城其颁布了《杀胡令》,仅仅在邺城三天内就杀了胡人二十多万,整个北方地区在响应杀胡令,杀了胡人百余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