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现代高僧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故事

广钦和尚在福建省出家,住在承天寺。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十三年,中间有降伏老虎这些事。他真正有所证悟。十三年后回到庙里,他还是不住寮房,要求守大殿。大殿不能安床铺,只能天天晚上在大雄宝殿打坐。过了一段时间,监院师和香灯师召集大家宣布说,昨天晚上大雄宝殿的功德箱被盗。这个功德箱是庙上的主要收入,从来没有发生过被盗的事。过去夜里没有人守,也没有发生这种事。所以,当时大家自然怀疑到广钦和尚,认为你在殿里打坐,即使你没有偷,别人偷,你也应该知道,也有责任。大家对他的看法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认为这个人号称坐山洞十三年,降伏老虎,结果还干出这等事,就很鄙视他,认为太可耻了。全庙的人包括来的居士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本人却并没有申明一句“我没有偷,也没有看到别人偷。”好象这件事与他无关一样。别人 ... 他、指责他。他也不回答,若无其事一样。这样过了一个星期,监院师又 ... 大家宣布:“没有功德箱被盗这回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考验一下广钦师住山洞十三年,到底有没有功夫。现在证明他真有功夫!”广钦和尚破了我相,真正做到了“三轮体空”,无我相,无人相,所以人家 ... 他,他若无其事。在我们看起来是莫大的侮辱,是冤枉,他却很平淡地处理了这件事。这说明忍辱不是做不到,我们学佛的人必须向这个方向努力。因为忍辱就是我们离苦得乐的一个最妙的法门,你想脱离生死的苦海,就必须解决忍辱这个问题。所以说,一切烦恼来时,要从忍辱下手。百丈禅师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菩提就是觉醒,就是清净心。烦恼菩提是一回事,能忍辱,烦恼就转化为菩提;不能忍辱,这烦恼的火焰就会烧毁功德林。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现代高僧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菩提手串戴错可是会闹笑话的

    菩提手串戴错可是会闹笑话的大家都应该知道菩提子种类很多,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种,更不知道该怎么去佩戴,小编告诉你可不是每一种菩提子都适合你的,戴错了可不仅仅会闹笑话,还有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运势哦!金刚子适用人群:男士金刚子是佛教中著名的菩提子之一,传闻是金刚树所结之子,菩提子坚硬无比,宛若金刚,可以摧毁一切,更能克服所有的困难。

  2. 男士带凤眼菩提佛珠还是龙眼菩提佛珠?

    男士带凤眼菩提最好的佛珠还是龙眼菩提最好的佛珠?最好的佛珠,本称最好的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最好的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最好的佛珠。应当指出的是,最好的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最好的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

  3. 中华十玩,你玩了几样?

    “把玩”源于汉隋,开始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影响到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把玩”,到明清两朝达到鼎盛时期。“中华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宫内和社会上层把玩成风,它的魅力所在是通过玩能够达到健身、养心、修行的效果,成为品德、身份以及精神境界的象征。中华十玩分上五玩和下五玩上五玩玩的是: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

  4. 机锋无限:佛法没有分别 妄心无处即菩提

    由无明不觉便是妄心;若无明处明,不觉处觉,便是真心,因此禅师绝不会误导弟子在妄心外却又执着什么真心。云门慧禅师弟子问:“承古有言:妄心无处即菩提,正当妄时还有菩提也无?”

  5. 佛陀故事会:一只雪蛙以血肉布施 速证菩提

    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鹿野苑。释迦牟尼佛对他们说:“你们不应该对我如此称呼,这样你们自己将在轮回中恒时受苦,因为对圆满一切功德的如来正等觉必须有相应的恭敬称呼。”五比丘听世尊开示后态度迥然不同,生起恭敬心祈求传法。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从此便开始为他们传法。时五比丘得罗汉果位,八万天子同时得圣果。

  6. 佛陀故事会:昔普国王——舍自身命 换得半偈

    途中世尊告阿难尊者:“阿难,把我的法衣折成四层,我的背很痛要在上面休息一下。”阿难尊者依教奉行,为僧众宣说七菩提分的妙法,令与声闻有缘的比丘众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7. 机锋无限:无着亦是妄想 妄心无处即菩提

    由无明不觉便是妄心;若无明处明,不觉处觉,便是真心,因此禅师绝不会误导弟子在妄心外却又执著什么真心。“狂心歇即菩提”与“妄心无即菩提”一般,除妄(狂)在除妄(狂)相纷飞之病,非除其法,所以,话头关键不在菩提而在除妄,除了妄自然就是正觉也。这种话头特色是问处作答,弟子既已知道就不必问,再问亦是“妄心无处即菩提”,何况弟子问题中夹了一句“正当妄时”岂非狂也。

  8. 佛陀故事会:珠宝者——供养世尊及僧众 发无上菩提心得果位

    世尊观知商主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并具有无上菩提(又作无上正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以世尊的加持力,供养的全部珍宝都停在世尊头顶上空。商主更加欢喜,再三祈求供养世尊及僧众三个月饮食,世尊默许。在三个月供养圆满之日,他对世尊及僧众分别供养殊胜妙衣,并在世尊前发无上菩提心愿:以此善根,愿我获证如来正等正觉的果位,度化无边的众生。

  9. 国王舍自血肉,换得半偈

    阿难尊者依教奉行,为僧众宣说七菩提分的妙法,令与声闻有缘的比丘众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10. 难怪师父菩提要赶孙悟空下山了,原来这与他的生死有关

    可师父菩提老祖基本就不睬会孙悟空的请求,仍然对峙要赶孙悟空下山去,其时好多师兄师弟对此非常不解,都认为师父菩提老祖对门生的要求太甚苛刻了,可多年之后,这件事情终于让孙悟空彻底领略了师父菩提老祖的吃力心,往往想回此时的时候,孙悟空都几乎要为之落泪。难怪师父菩撮要赶孙悟空下山了,本来这与孙悟空他的生死有关哪。

随机推荐

  1. 普利策

    普利策年幼时,家境小康,不愁衣食。普利策花了差不多一星期的时间才抵达纽约。"这种话深深地刺伤着普利策的心,使他和士兵们的距离越来越远。骑兵的伙食是不错的,正在发育的普利策一天一个样,长得壮实而又高大。普利策被带到总部大楼,被武装士兵看守在禁闭室里。"普利策被解除禁闭后,回到了连队。普利策领了最后一次薪饷。尽管如此,普利策也尽可能使自己看起来干干净净的。

  2. 梦见双喜字

    周公解梦梦见双喜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双喜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曳尾涂中是什么意思?

    【拼音】yèwěitúzhōng【解释】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出处】《庄子·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例子】【近义词】苟且偷生【相关】百度“曳尾涂中”

  4. 人的命天注定,不!看 ... 是如何把握命运的?

    我国古代皇帝颇多,但有一位皇帝的功绩却名列前茅!他就是开创大唐贞观之治的皇帝...。提起...的事迹那简直太多了,今天我们就简单聊一聊这位非凡的天子。...是李渊与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大哥建成,三弟玄霸、四弟元吉。相传...出生时,天空中有二龙嬉戏,。他四岁时,有位善相的看到他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唐太宗...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5.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三)

    杭州有位妇人,生性非常的凶悍,遇到蚂蚁在厨房的灶边行走,就拿火去烧蚂蚁,这样不知道烧死了多少的蚂蚁。又常常用石灰把蚯蚓的洞穴填塞住。她刚生了一个儿子,还在喂奶,有一次她有事外出,回到家中,看到床上有一个大黑团;大吃一惊,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已经被一大群蚂蚁活活的给咬死了。妇人伤心欲绝,不久也就突然的暴毙了。

  6. 拉马努金:传奇数学天才,仅凭「 ”直觉”发现了世上最美的数学公式

    在印度历史上,有一位传奇的数学家。虽然他将成长为未来的数学天才,但当时的小拉马努金,并没有展现出什么过人的智商,考试中也经常不及格。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拉马努金的脑子仿佛一下子开窍了,展现出了惊人的数学计算能力。正是这份工作机会,拉马努金拉开了他天才般的数学传奇之路。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中,拉马努金发现自己对于数学有着谜一样的狂热,常常沉醉于数学的世界。

  7. ... 空间好看的说说配图-感人的情话

    六、爱情是相互的事,你付出的一切有回应才算有意义。经历多少动荡,才能看清一个人的内心。一路平坦的感情,并无交集,只平行。不相信爱情,不代表不会爱。

  8. 梦见打鬼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和鬼打架,预示著最近的运势不错,诸事会很顺利,是祥兆。求职者梦见和鬼打架,预示著运势不错,目标也比较明确,一开始不明朗的局势往往对你较为有利用价值,很有机会会谋取一份称心的职位,建议你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是祥兆。梦见和鬼打架,最终战胜了鬼,预示著近期运势不错,所计划的事情在你的努力下会取得成功,是祥兆。梦见下雨天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请不要随便说“随便”

    你想也不想地说:“随便!”保留意见意味着我们对事情负责,“随便”则有逃避责任之嫌;保留意见意味着我们并不否定自己,“随便”则常常扩大负面情绪。忙得不可开交,而你根本无心恋爱,但又害怕伤着母亲,于是每次都说:“随便,随便,您安排吧!”而无论多么牢固的人际关系,都可能会在这种“随便”的反复摧残下出现问题。

  10. 石蜜商人修道因缘

    石蜜商人修道因缘从前,有一个叫作私诃叠的小国,此国出产多种珍宝,但唯独缺乏石蜜。当时,有位商人运了五百多车的石蜜,预备到这里来贩售,以获取较高的利润。不久之后,他出家修行,成了一位精进用功的比丘,很快地就证得罗汉果位。原本贩卖石蜜的商人成为比丘,进而精勤得道的消息,不久即传入了王宫。国王听说后,不但亲自前往礼拜,还请比丘在国内推行佛法,广传三宝的殊胜功德。省思佛性平等,悟道证果,人皆可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