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锜是怎么用2万人打败金兀术的10万人的?

刘锜是怎么用2万人打败金兀术的10万人的?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顺昌之战是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将领是刘锜,在这场战役中刘锜以区区两万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马,堪称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顺昌,因此历史上称之为顺昌之战,下面做一下顺昌之战简介。> >1127年金灭掉了北宋,南宋统治者面对金的大举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与金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合约,对金割地赔款,称臣纳贡,但是即使是这样最后金在做好战争准备之后,还是大举南下,进攻南宋。南宋对金的进攻丝毫没有防备,很快的失去了大片的领土,东京、洛阳等地也被金军占领,金军从东京大举南下,兵临顺昌城下。>1140年五月,南宋新任命的东京副留守兼节制军马的刘锜,率领军队前往东京驻防。刚到顺昌就得到了金军已经占领东京的消息。于是刘锜在顺昌停下来,打算在顺昌与金军决战。整个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40年五月二十五日至六月一日,经历了6天,经过三次战斗,宋军击溃金军的前锋部队。第二阶段从六月七日至六月十二日,也经历了6天,刘锜率全城军民与金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决战,取得了顺昌保卫战的最后胜利。迫使金军退回到了东京城内。>顺昌之战使得金军遭受到了南下攻打宋朝之后的最重大的惨败,震撼了金国的统治者,也大大大的鼓舞了南宋抗金的军民,金军南下的军事行动在其他的战场上也遭到了吴璘、岳飞、韩世忠等的有力抵抗。> >顺昌之战是发生在南宋抗金军民与金国军队之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宋军的将领是刘锜,金军的将领是金兀术,顺昌之战的结果是宋军获得了胜利,金军遭到了南侵以来的重大损失,这场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顺昌之战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刘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顺昌之战的过程。>1140年5月中旬,新任东京副留守兼节制军马的刘锜,率领军队前往东京驻防,刚刚到达顺昌就得到了金军攻陷东京的消息。于是刘锜率领自己的部队驻守顺昌,要在顺昌这一战略要地与金军决一死战。>5月25日,刘锜从得知金军在距顺昌15公里的白沙涡一带驻扎,刘锜乘其毫无作战准备乘夜前往劫营,宋军首战告捷。27日金军逃亡陈州,金军迅速的向顺昌集结。>5月29日,3万余金军四面包围了顺昌城,强攻顺昌,宋军刘锜巧妙的调兵遣将,打败了金军,缴获甚多。>6月1日,金军从陈州等地向顺昌增调兵力,一部分金军扎营于距顺昌10公里的东村。但是金军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攻取顺昌之上,没有注意自己的营寨安全,宋军利用雷雨天气,乘黑夜袭敌营,取得了重大胜利。>6月7日,金兀术率领重兵围攻顺昌,刘锜以逸待劳,坚守城池,并且充分利用了炎热的天气,在城外的水草之中施放了毒药,一举击败金军。>6月10日、11日,刘锜率领着抗金军民,精密安排,乘着金军撤退,尾随追击,再次大败金军。>6月12日,金兀术被迫率全部金军撤退回东京,顺昌保卫战取得了彻底胜利。> >顺昌之战发生在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南宋军队的将领是刘锜,金军的将领是金兀术,这次战役持续了十几天,在这十几天中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了六场战役,每次战役都是南宋军队以少胜多,最终打败了企图攻陷战略重地顺昌,想要从顺昌南下的金军。下面详细的介绍一下顺昌之战的结果。>顺昌之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顺昌的南宋守军主动出击,击败了金军的先锋部队,使得先锋部队逃回陈州。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了三次战役,第一次战役刘锜派将领夜袭金军军营,首战告捷,使得金军狼狈的逃回了陈州。第二次战役,刘锜率领着宋军守城成功,打败了金军想要攻破顺昌的企图,并且趁着金军撤退,尾随追击,大败金军。第三次战役,刘锜派兵趁着雷雨天气奇袭金军大营,不明真相的金军自相残 ... ,最终无力再进攻顺昌,于是撤退。经过三次战役,宋军打退了金军先锋部队。>第二阶段,宋军与金兀术的主力部队进行了决战,最终打败了金兀术,取得了顺昌之战的完全性胜利。这一阶段的战役也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战役,打败了金军对顺昌城的围攻,给了藐视顺昌城的金兀术一个沉重的打击。第二次战役,刘锜派出军队多次袭扰金军,最终使得金军不堪其扰,受到了重大的创伤。第三次战役,刘锜看到金兵撤退,于是全军出动,尾随追击,重创金军。>从顺昌战役的结果来看,在刘锜的周密安排之下南宋军队对金军的六次战役全部取得了胜利,最终打败了嚣张的金兀术,迫使其退回到东京城内,顺昌战役获得了完全性的胜利。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锜是怎么用2万人打败金兀术的10万人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7.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8.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9.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10.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随机推荐

  1. 晚清时期,载沣为溥仪亲手打造的一张「 ”底牌”去哪儿了?

    欢迎观看编者导读:公元1908(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日,不到三岁的溥仪被一群人匆匆忙忙地抱上了帝王宝座。从此,一个偌大的大清帝国由一个三岁的娃娃和和一个女人(隆裕太后)所掌管,与此同时,其父亲载沣担任着大清摄政王之职位,辅佐幼帝溥仪。一向沉稳的载沣心里十分的清楚,此时朝廷让自己的儿子溥仪当皇帝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围绕其引来的祸端更是深不可测。但从人性的角度上讲,载沣作为父亲,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

  2. 无畏的腿

    被抢的乘客惭愧地低下头。那是个身形瘦小的中年男人。歹徒挥着钵大的拳头,朝那人头顶砸去。这时,远处开来一辆列车。等列车呼呼地开过去,歹徒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将抢来的皮包都归还了乘客,临走,还丢下了那把匕首。长途汽车继续启动了。车上,乘客们不住地向那人道谢,纷纷赞扬他的胆量。说着,他挽起了自己的左裤筒。只是那次,他的左腿是真腿。

  3. 秋冬要吃的5种根菜

    “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中医认为,冬天“风邪”盛行,吃牛蒡可疏风散热,帮助人体抵御风邪的侵袭。每100克牛蒡的胡萝卜素含量达到了惊人的390毫克,远高于胡萝卜,其蛋白质和钙含量在根茎类蔬菜中也是“傲视群雄”。白萝卜清热“冬吃萝卜赛人参”,白萝卜是冬季餐桌上不可少的菜肴。莲藕健胃莲藕是也冬季常见的食材之一,鲜莲藕中含有高达20%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

  4. 威廉·汤姆森简介

    全名:第一任凯尔文男爵职业:数学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国籍:爱尔兰人苏格兰人为什么出名:威廉·汤姆森是他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也是第一位被封为爵士的英国科学家;1892年他被第一任凯尔文男爵创建。

  5. 清东陵——1945浩劫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是清代皇陵区。清朝定都北京后,于顺治十八年建陵于此,后又在河北易县建皇陵,分别称清东陵、清西陵。东陵整个陵区占地约2500平方公里。

  6.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是谁?近代自然科学开拓者惠更斯简介

    概述>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荷兰人,世界知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发明家,机械钟的发明者。惠更斯体弱多病,一心致力于科学事业,终生未婚。他的祖父,也叫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作为秘书效力于沉默者威廉以及毛里斯亲王。克里斯蒂安和哥哥康斯坦丁在家中接受父亲和私人教师的教育,一直到16岁。而在1652年,惠更斯将弹性碰撞的规律公式化,并开始几何光学的学习。

  7.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记载中国唐朝唐太宗政绩及君臣论政的史书。大唐创业起居注《贞观政要》系“随事载录”而成,凡10卷40篇,约8万字。《贞观政要》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贞观政要》国内外现存的古写本有20余种,其中日本所存的18种,均属12世纪以前的写本。

  8. 秋天的风铃

    我那珍贵的玻璃风铃,在秋风中“丁零丁零”地响着。说那个与其说让我每天听着悦耳,不如说如果没有它我一天都过不下去的房檐的风铃的声音太吵了。所以说起来,它是一个带来好兆头的风铃呢!自己不住手,还对人家的风铃说三道四,也太荒谬了!>分手的时候,少女把这个小小的玻璃风铃送给了我。然后,把一捆明信片捡了起来,啪啪啪地一翻,一张不剩,全都是对我的风铃的...信。

  9. 深明大义的奢香

    明朝的时候,彝族有一位女首领叫奢香。她丈夫是元明两朝任命的贵州地方官。丈夫去世后,奢香奉命代行职权,很有威信。有一次,这个姓马的都督把奢香叫来训斥,又命人脱下她的衣服,拷打她的后背。彝民们聚集在奢香门前,要求她率众起义反抗。朱元璋非常愤怒,下令处死了马都督,还表彰了深明大义的奢香。奢香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杰出女性。

  10. 古代妇女缠足图片,残忍过程为满足男人变态审美

    古代妇女缠足是从宋朝开始兴起的,明朝时更是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三寸金莲、四寸银莲等说法也随之诞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