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兰台说史•上海男人为何给人留下“小男人”印象

引言:上海人一直是小气、精明、市侩的代名词,尤其是上海男人一直被吐槽不像个男人,甚至显得很爷们的上海男子最好的赞美就是“你不像上海人”。可无论是体育场上为数众多的上海明星,还是民调数据中显示的上海市民身高都表示上海人的身体素质绝对对得起他们的经济水平。那么对上海男人的指责显然是针对上海男人的性格,究竟是什么导致同种同文的族群会有这么大的矛盾? 上海人的身高排名全国第八为南方第一,考虑到人口结构的三分之一出身于营养不良的年代(比大部分地区都高),若单论青年可能排全国前三 集体记忆与刻板印象 要搞清楚这点我们先要从大众印象中的上海人说起。如上文所述上海男人的形象是非常斤斤计较的小市民,可上海妹子的形象也好不到哪儿去——作、强势,中年妇女尤其可怕,总而言之就是“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有人将之归结为上海人女权主义思想浓郁,可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2013年到2015年,上海市妇联 ... 窗口接受的家暴投诉咨询分别为282、243和440起,占当年婚姻家庭类咨询投诉的5.75%、6.44%和9.18%,呈略有上升的态势。对2015年上海市妇联 ... 窗口家庭暴力投诉个案进行分析发现:家暴受害者的年龄绝大多数集中在26岁到45岁之间,占比31.35%。同时家暴案例又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约占89%的案例都是男性针对女性,针对男性的暴力仅占0.74%。 显然上海家庭并非大众以为的那样让女人占据统治地位,很多对女权乃至对人权的侵犯依旧随处可见 很显然所谓“上海人都很怕老婆”的思维是从其他地方演变过来的。笔者追根溯源,发现大部分人之所以产生这种印象,是因为不少上海家庭会让男人做饭、洗衣、倒垃圾,大部分人心中这是独属于妹子的活儿,再加上上海结婚所需的车房,就形成“什么都以女为尊”的刻板印象。总结一下,不是上海男人真的“不像男人”而是“上海男人不符合传统社会对男人的要求”。 男人做饭并不意味着男人的地位低下,可太多人喜欢把二者混同 可偌大的中国,男人会做饭,且做地比女人更好的地方并不少,尤其是四川地区——很多成都男人表示自己做饭会比妻子更好,做出的饭菜也更加可口,不少四川人也自嘲自己是“粑耳朵”“怕妻夫”。但是,全国对四川男人的印象却没有这么“妻管严”,这是为什么呢? 大都市环境导致上海人生活方式异于其他地区 根本原因还在于上海自身的大都市属性,所有的细节都会被全国人民所观察,大都市也让人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众所周知上海人准确地说是上海市区人往上数三代几乎没有本地出生。作为上海人的第一大族源——宁波人在浙江地区却给人硬朗、精明、能干的印象,这和上海的亲戚们并不是很像。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还是在于几十年前上海要比宁波更加接近“城市”。 静安区被称为上只角,倒退二十年是宁波族裔的聚集地 在清末民国,上海大部分地区虽然在名义上归属中国,洋人只能有一个“纳税人”组成的“ ... 会”,(这里指公共租界)可在实际生活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带去欧美的组织架构。根据西方经济学,城市做所以为城市,是因为它有着严密的阶层分工,以及强大的第三产业。上海的老城区,除了徐汇等极少数地方,几乎没有农业用地,全是第二和第三产业。 一个地方一旦开始工业化,那么传统的“男耕女织”以及它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就不可避免地要异化。在以往丈夫一人耕种就能养活全家,妻子再只要负责家务最多织布补贴家用即可;现在到大都市,房价足以让工薪阶层花费一百年也买不起,传统的小家庭只能选择改变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让夫妻都出去上班,才能勉强生活。 大都会肯定不会允许男耕女织这种田园生活 虽说如此,可男人做饭这种行为,毕竟冲击着几千年积累形成的价值观——很多保守的老人表示,宁可饿死也不会在有妻子的前提下自己做饭。这种思想并非中国人独有,事实上很多欧美发达国家也有类似情况。 对此发达国家的政策是用一部分的税收给家庭主妇发放福利,比如日本就允许丈夫将个人所得税扣除一部分用来养活自己的妻子。这些国家的妻子们也乐意如此,毕竟不用上班就能拿钱的生活谁会拒绝? 可惜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这种政策无法实行,在没有补贴的前提下一家子的成年人必须都有工作才能维持生计。笔者访问过很多上海家庭(夫妻皆为上海人),他们表示哪怕国家开放了二胎也不会生养,理由无他——养不起。 一对夫妻,一个二十二岁前无法提供财政补助的后代,一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仅靠丈夫根本不现实 可惜多数时候,人类的大脑能分析的信息是有限的。在老一辈大部分缺乏教育的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上海男人做饭就是因为“上海男人窝囊”被女人压制,这可比理解城市与乡村经济的不同容易太多了。偏偏作为大都市上海算得上所有城市的具象化,全国人民很多不知道或者懒得去知道成都或者广州地区的男人是不是做饭,但一定知道上海有很多男人是“家庭煮夫”,偏见便如此埋下。 从这方面将上海与很多城市的矛盾是传统的城乡矛盾的一个缩影。 上海人“大都市性格”的养成与改变 当然如此巨大的牺牲,自然不是没有回报的,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身处大都市的人,永远比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人有信息优势。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城市又有大量外国侨民,长期居住在这儿,自然知道很多其他地区的中国,所不知道的生活方式和组织模式。比如上海的老弄堂破旧且肮脏,好几户乃是数十户人家居住在同一栋楼里。可无论这些人家相处时间多久,都不会在发现煮饭没油时,顺手用邻居家的;无论这些人彼此之间多么熟悉,都不会在不经允许的前提,下用领居家的醋。老上海们就在这种“你不占我便宜,我也不占你便宜”的生活状态中,渡过了百年时光。 老弄堂的生活照 这种习惯在第一产业还占据绝对主导的中国里,这无疑是个异类,是绝对无法被理解的。(注:六年前中国城镇人口才超过农村)农村的宗族结构与互助组织,对男邻居相处几十年竟然不用隔壁一滴芝麻油的行为非常排斥,普遍认为这种精打计算的生活方式,实在小家子气,“不像男人”。同样的情况也出在四川地区,更都市化的成都人,往往被其他四川地区民众贴“不够大方”“抠门”的标签。 不过更重要的因素,还是上海人的物质生活实在不够丰富——这也导致上海人,尤其是妇女对家中的坛坛罐罐特别在意。小孩子调皮打碎一只碗,那等待他的就是一顿打——不是怕瓷器碎片割伤小孩,而是真的心疼那只碗。一瓶腐乳就着咸菜喝着粥,这是很多传统上海人的早餐;今天的年轻人大部分表示不能适应,至少不能像父辈那样天天吃。 腐乳和粥或者大饼油条是传统的沪式早点 相比食物上的困难,住房的问题无疑更让上海人困扰——毕竟,那时候全国都吃的不好,可住的这么差的,全国却真没几家。那时候一家四五口人居挤在不到10平米的家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厕一般用痰盂解决;弄堂出口一般有个粪池,如厕完后就将秽物倒进,代价是每次出去都得捏着鼻子。用今天上海的标准,那里是典型的贫民窟,但在当时这已经是上只角了,下只角的棚户区更是凄惨无比,被称之为“滚地龙”。 弄堂再差好歹是石库门房子,“滚地龙”连茅草屋都不如 由于住房的条件过差,很多上海夫妻为了繁衍后代,被迫去公园里行房;在那个谈性色变的年代,能做出这种“前卫”之举,可见当时的环境对人影响多大,也难怪老上海们对事物非常敏感,会反复计较得失。 结语 今天全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对年轻人来说,男人做饭,也不是什么特别丢人的事情了。老上海的弄堂今天已经不多见,年轻人几乎都是在新式公寓中长大的;当旧有的集体记忆不复存在,很多生活习惯自然就改变了,青年一代的上海人与外省市人员之间的冲突,较父母一辈明显缓和就是铁证。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城市化的加深,“你不像个上海人”终究会成为过去式。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兰台说史•上海男人为何给人留下“小男人”印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曾暴打黄金荣的"民国公子"卢筱嘉,后来结局如何?

    1920年的某晚,彼时的上海滩法国巡捕房华人督查探长,「”通吃”江湖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正在他为情人露兰春搭建的「”共舞台”里悠闲看戏。却不料突然一队士兵闹哄哄闯入,当场把黄金荣捆了塞车里,直接押到了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公馆里。满头雾水的黄金荣,在何公馆地牢里活活关了两天,接着又被拉了出来。然后当着何丰林的面,一个暴怒的公子哥当场啪啪甩了黄金荣两个耳光,外加一声怒喝:「”这是老子还你的”。跺一脚上海

  3. 100年前,孙中山设想建设3个世界级港口:以港口来带动中国的复兴

    一,孙中山的港口建设思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就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按照「”南北议和”的协约让给了袁世凯。孙中山认为此时已经实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和民权,只有民生尚待实现。于是孙中山从当年就开始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收集资料,并且宣传「”平均地权”、「”兴办实业”「”修建铁路”等思想。到1918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上海写下了《实业计划》、《民权初成》,

  4. 晚清李氏后人要捐文物,博物馆拉了6卡车后,接着又上交14箱黄金

    新中国成立之后,李凤章的孙子李国森,由于担心家中的文物遭到破坏,于是紧忙给上海博物馆打掉话,要求将家中文物系数捐赠给博物馆,最终,博物馆整整拉了6大卡车,才将李国森家中的青铜器等珍贵文物拉走,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了登记这些文物,足足花费了两天多的时间。而且对于李氏家族中如此富有的人物,却在子孙后代上落下了遗憾。

  5. 钱多是好事,多到被人惦记就不好了!上海枭雄杜月笙就死在这上了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人还没有到上海,上海的北站已经有人拉了标语,上面写着:打倒社会恶势力,打倒杜月笙。接下来的时间,杜月笙的惨剧开始了。原因很简单,当时开始了内战,而要求杜月笙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筹款目标,于是他被扣押了8个小时。1949年,内战进入了关键的时刻,此时的杜月笙不想涉及在内,远走他地。1951年,他病危,马上写下遗嘱,此时的杜月笙全部的遗产只有区区11万美元。

  6. 陈赓大将去世,此上将把酒杯往地上一摔:「 ”喝酒都没味道了!”

    陈赓马上报告周恩来,众人马上转移,才避免了一场大灾难。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病世,终年58岁。获悉陈赓的噩耗,他无限悲哀,一定要去向陈赓遗体告别。陈赓的去世对李克农的影响很大。李克农端起酒杯,喝了一点点酒,突然把酒杯往地上一摔,大怒地说:「”陈赓死了,酒也没有味了!”不到一年,1962年2月9日,李克农也去世,终年63岁。在共和国将军中,陈赓和李克农是过世最早的几个人之一。来源:陶小艳说三农

  7. 王荷波:临难前留给家人遗言「 ”绝不能走与我相反的道路”

    王荷波,男,1922年加入中国...。曾任...中央局...、临时中央......、中央监察...会主席、...中央北方局书记等。王荷波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是中国...早期领导人之一。

  8. 清廷主动划租界给英美,美国领事受宠若惊不敢要,还要请示华盛顿

    宫慕久和英国人于1845年签订的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叫《上海租地章程》,当时英国军队早就从大清国的土地上撤走了,与其谈判签约的英国领事巴富尔是文官,没有英国军队参与。天津美租界也是清...自愿,甚至主动划割给美国的。一开始,美国领事受宠若惊,不敢要,举棋不定之下,发电报向华盛顿请示。华盛顿正忙于南北战争,无暇回复,美国领事又不敢贸然放弃,只好暂时接管。1902年,美国领事无奈之下,将租界转送给英国,并入英租界。

  9. 他一生嗜「 ”钱”如命,捐给博物馆的藏品装了74箱

    西汉新帝王莽因篡权上位,颇为忌讳在西汉官民上下已经深入人心的五铢钱,下令将「”钱”一律统称「”泉”;另「”泉”字如潺潺流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意思,此后历代沿用。所以古钱币称为古泉,收藏钱币称为藏泉,藏友之间称为泉友,藏界也叫泉界。马定祥照片在中国泉藏界,有一位知名的钱币大师,被誉为「”一代泉界宗师”、「”大熊猫级的人物”,他便是马定祥。弃医从文少年时的马定祥1916年11月1日,马定祥出生于

  10. 特警起源:与「 ” ... 特科”针锋相对而诞生的警种

    近些年来,我们时常在各种视频、电影中看到一群身穿黑色制服,装备防弹衣,手持精良装备的身影。稍微对军队、警察有所了解的人一眼就能认出,这些身影属于特警。今天我们来聊一下警察中最神秘的一支——特警的历史故事。

随机推荐

  1. 日本历史年表

    日本历史年表日本国的起源  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了统一。据《汉书》...

  2. 挂印悬牌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uàyìnxuánpái【解释】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例子】【相关】百度“挂印悬牌”

  3. 班级环保口号大全 | 口号大全

    下面是关于班级环保口号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

  4. 哪些零食会损害视力健康

    在美国,这种眼疾是导致55岁以上人群失明和视力受损的首要原因。健康养生在此之前,吸烟是已知的、唯一容易引起视网膜黄斑退化的危险因素。商店出售的精加工食品中含有的一元和多元不饱和脂肪以及亚油酸便属于这类脂肪。健康饮食不过,只要维持较低的亚油酸摄入量,多吃富含欧米伽三脂肪酸的鱼则能减少罹患此疾的危险,比如金枪鱼和...哈鱼。

  5. 【耄倪】的意思是什么?【耄倪】是什么意思?

    【耄倪】的意思是什么?【耄倪】是什么意思?  【耄倪】的意思是:耄倪mào ní老少。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赵岐注:「旄,老耄也。倪,弱小,繄倪者也。孟子劝王急出令,先还其老小,止勿徙其宾重之器。」 ●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

  6. 他是司马迁八世祖,秦朝功劳最大的三位统帅之一,战略眼光出众

    苴侯在巴国的支持下,与哥哥大打出手。双都派人向秦国告状,以获得秦国的支持。在朝堂上,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人率先提出要先取蜀国。此人名叫司马错,是公认的为秦统一中国功劳最大的三位统帅之一,司马迁的八世祖,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历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代。

  7. 37分钟紧急救助!广州医生万米高空帮旅客吸尿液救治

    「”快!帮我拿个杯子来。”医生张红说完,对着一根导管吸了起来,导管的另一头连着的是一位躺在飞机客舱地板上的老人,他吸出的正是老人膀胱中的尿液。这是发生在11月19日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的感人故事。当谈起航班上的这一幕,当班主任乘务长冯玲还是感慨不已。老人突发疾病,万米高空紧急寻医11月19日凌晨1:55,南航CZ399从广州出发,飞往大洋彼岸的纽约。子夜时分,旅客们大都进入了梦乡。

  8. 一碗白饭

    一碗白饭>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请给我一碗白饭。谢谢!」男孩低着头说。店内刚创业的年轻老板夫妻见他没选菜,一阵纳闷,却也没多问,立刻就盛了满满一碗白饭递给他。从此男孩除了连续假日以外,几乎每天黄昏都来,同样在店里吃一碗白饭,再外带一碗走。当然,带走的那一碗白饭,底下每天都藏着不一样的秘密。

  9. 幼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幼”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幼”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著老人,领着小孩。 负老携幼——背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 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负老提幼——形容百姓...

  10. 梦见沉重的负担会不会不好 – 周公解梦

    负担是指指物质上精神上所承受的压力和担当的责任。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多一个就多一个负担,曾霆连中学都还没毕业。”那么,梦见沉重的负担会怎么样?梦见沉重的担子你必须硬著头皮去担,意味着你将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令你难堪。但假如在梦中你能把那些负担解除掉,象征着你会步入成功的高峰。梦见上大学是不是好预兆–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