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苏共亡党:传媒成为实际意义的反对党

  面对各种运动、四分五裂的组织、五花八门的意识形态和形形 *** 的主张,传媒“教导”人民如何生活,信仰什么,怎样行动。一边清洗传统价值观念,一边营造所谓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气候”。

  苏共亡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传媒领导的根本失误是重要因素。

  传媒成为实际意义的反对党

  政治功能只是传媒的一种功能。一般而言,媒体并不是政治组织,但是,在一定环境下,具有特殊政治实体属性的传媒,完全可以成为政治组织甚至政党,发挥政治组织或政党的作用。苏共失去法定执政党地位之前,承认并确认了多党制。1990年2月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根据戈尔巴乔夫建议,全会文件承认苏联已出现多党制的现实,表示“苏共不谋求垄断权”。3月14日,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关于修改苏联宪法、取消1936年苏联宪法第六条有关苏联 *** 是一切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的领导核心的规定。6月,苏联第一部新闻法《全苏新闻法》正式通过,8月开始生效。此后,反对派有了合法地位,并且出现了大量的各种社会团体。这些势力或是创办或是控制苏共领导的传媒,极力完全实现传媒的“民主化”。在1989年5月第一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成立的“跨地区代表组合”,是团结各种各样反对力量的核心。“跨地区代表组合”公开把极端 *** 定为自己意识形态和行动的基础,并于1990年1月正式组成了激进运动“民主俄罗斯”。“组合的领导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就一定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架构。他们本想创办一份自己的报纸,但没有得到支持,于是转而利用一家由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出版的发行量很大的报纸《苏维埃物理学家》作为基地,出版以《人民代表》为名的专刊,报社设立了编辑部,又设立了人民代表首创基金。无数专家和助手小组实际上已成为跨地区人民代表组合的办事机构。”([俄]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华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321页)“组合”在完善自己的组织、功能架构时,传媒也在向“组合”渗透。1989年7月末,在莫斯科电影之家召开的第一次跨地区组合代表会议选出包括叶利钦在内的“组合”5名联合主席,主席之一的阿法纳西耶夫曾在四位前总书记手下担任党和国家主要报纸《真理报》总编辑,另一位主席波波夫是《经济问题》杂志的主编。新成立的协调委员会5名成员中,波尔托拉宁时任莫斯科《真理报》主编。“组合”联合主席的选出和协调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合法反对派组织正式形成,团结在其周围、具有反对派思想的代表是其基本力量,而受其影响的各地具有反对派思想的团体、群众则是基础力量。

  反对派的基本力量是在毁灭苏共和国家解体过程中各种破坏活动的组织者,“组合”及其协调委员会的领导人在苏共解散和国家解体后,都进入了政权机构,开始领导俄罗斯、莫斯科和彼得堡。“组合”是一个议会党团,它采取 *** 、反联盟,支持民族分裂势力的立场,提出的政治纲领、目标、口号之一,就是废除规定了苏共领导地位的宪法,打破苏共的主宰地位。1989年12月第二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组合”发表声明“反对 *** 垄断政权”。虽然反对派代表人数少,不占与会代表的大多数,其组织松散、规模不大、缺少系统、比较分散,“组合”内部也存在着矛盾,领导人之间争权夺利,但是,代表大会、跨地区组合代表会议, *** 、分裂的“斗士”们,在得到传媒、特别是电视的专场实况转播和广泛介绍之后,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反对派阵营的人物纷纷当选人民代表和地方领导人。

  传媒摧毁了苏共立党的基础

  思想统一、信仰坚定、共同的政治追求,是政党组织巩固和存在的基础。

  1987年,在苏共中央1月全会上,戈尔巴乔夫的讲话以及后来提出的“全人类价值”和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标志着苏共主要领导人抛弃党的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方价值转变。否定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放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必然会抹杀党的性质,毁掉立党基础。传媒与党内的转变相呼应,开始对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实践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否定。最初还是小心翼翼,1990年前后,反社会主义的思潮急剧增长,“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是失败的”论调,主导着主流媒体,到1991年8月事件后,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已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

  西方 *** 势力通过支持苏联 *** 传媒和自己掌控的传媒,对社会主义展开了全面的进攻。1982—1983年,美国总统顾问团成员,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建议罗纳德·里根签署了三道对莫斯科采取破坏行动的命令:一是通过秘密扶持东欧的 *** 组织,瓦解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二是通过打击苏联的基础部门(采掘业、能源业、农业)破坏其经济;三是让专门的国家机关集中力量颠覆苏联的体制。美国直接支持早已被他们拉过去的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苏共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进行各种叛卖活动。雅科夫列夫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为苏共支配下的传媒加入摧垮苏共立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的信息大潮大开绿灯。苏联几乎所有的报纸、刊物、电台、电视都出现丑化、否定党的领袖人物和党的历史的现象。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一是丑化列宁、否定列宁及其战友领导的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二是渲染和夸大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事件;三是否定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四是诋毁斯大林个人品质、贬低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作用。雅科夫列夫的身份和地位,使得他为传媒提供的资料具有巨大的轰动效应和强烈的震撼力。1987年初,雅科夫列夫担任苏共中央政治镇压受害人 *** 委员会主席,苏联解体后,继续担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直属政治迫害牺牲者恢复名誉委员会主席。尽管他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仍倾向“大清洗”镇压人数达到2000万一说,并说十月革命是德国总参谋部的行动,列宁在1915年3月得到大量金钱以进行破坏活动。这件事拍成了电影《谁为列宁付钱?世纪秘密》。1987年7月20日,《消息报》载文谴责苏联过去的中小学历史教材,认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谎言。”1988年6月,苏联教育部做出决定,全国所有学校的苏联历史课本在1989年全部销毁,取消学校的历史考试,直至“更真实的”苏联历史课本编写出来后才恢复。

  在苏联、美国、欧洲等 *** 传媒长期的、强大的、处心积虑地要埋葬社会主义的战略和策略进攻下,苏共威信急剧下降,社会主义形象败坏,广大党员、人民群众思想混乱,精神迷茫。苏共解散前,据不完全统计,近300万党员退党,全国1/5的车间党组织、1/2的党的基层小组解散或停止活动。苏共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苏共自行解散的建议在许多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既定事实。

  广大的人民群众、党员同党同心同德,不仅靠物质利益的纽带,还要依赖精神因素,摧毁了后者,党的立党基础也就崩溃了。难怪1991年8月后,雅科夫列夫公开和 *** 性地谈论自己在把党赶下政治舞台过程中个人的功劳。《经济问题》杂志主编波波夫也声称,正是他消灭了苏联 *** 。

  传媒取代苏共引领社会的职能

  影响和引领社会发展,是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失去这一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政党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苏共在丧失执政法理依据的同时,其道德价值引领作用也受到严重的损害。反对派“民主运动者”分裂势力纷纷登上苏联的政治舞台,左右着苏联的走向。在反对派推动的社会运动中,传媒的动员、组织、整合和引领等作用得到突出的彰显。

  面对各种运动、四分五裂的组织、五花八门的意识形态和形形 *** 的主张,传媒“教导”人民如何生活,信仰什么,怎样行动。一边清洗传统价值观念,一边营造所谓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气候”。当时的苏联文化被西方文化所排挤,传媒大肆宣扬西方价值观,鼓吹资本主义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市场”、“公民社会”,等等,强化了人们对西方价值观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向往。党和 *** 提出并经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的改革方案,竟被“民主派”经济学家提出、传媒极力吹捧推荐的“500天”纲要所否定。当人们反思给他们带来痛苦的改革时,传媒又一次发挥了主导性,并将人们的思想继续引向歧途。当时的传媒基本上掌握在要搞垮苏共和苏联的人手中,他们故意掩盖或淹没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清醒的呼声,用尽浑身解数强化人们内心深处的迷失。拥护苏共和苏联的人当然不能任人宰割,于是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真正意义的白刃战,目的是控制媒体以表达自己的立场。然而,这种努力为时已晚,完全实现“民主化”的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媒,随着苏共对人民影响力的下降,逐渐取代苏共的职能,引领社会走向反面。

  从苏共消亡的全过程看,党内党外 *** 势力同传媒有机结合,形成了小力量、大势能,小组织、大影响的效果。传媒是以主动、复杂的方式,将工具性和价值性融为一体,参与摧毁苏共的活动。虽然我们不能夸大传媒在苏共亡党中的绝对作用,但是其重要性是不争的事实。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传媒因素,是我们全面、深入总结苏共亡党原因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视角,从这里可以汲取一些惨痛的教训。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李宏

苏共亡党:传媒成为实际意义的反对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读《全球通史》:浅谈希腊民主和印度的种姓等级制

    古典希腊的民主体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的「”僭主政权”,「”‘僭主’一词就是指那些没有合法权力而进行统治,并且不感觉到受道德谴责的人。实际上,僭主通常是支持平民反对特权阶级的,而且常常加速了民主政治的到来,不过并非总是如此。”「”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民主政制进入高度发展的时代”,至「”雅典于公元前4O4年因受到围困、饥饿逼迫,只好宣布投降。雅典仅保留了一个城邦的地位,舰队和帝国统

  2. 和珅摔珍宝:从历史角度看职场政治,办公室里要不要结盟?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是讲述贪官和珅的。和珅得到了两件宝物,是两个一模一样的宋朝汝窑的三足笔洗,共花了一万两银子,全天下都没人拥有第三个。而和珅,却直接摔碎了其中一个三足笔洗,而且摔碎的正是完美无缺的那个。其实和珅的做法,是对职场政治的精准理解。

  3. 克林顿家族:政治家族侵害美国民主制度?言重了

    比尔·克林顿1946年8月19日,比尔·克林顿在阿肯色州出生。生下克林顿后,他的母亲将他留在外祖父母身边抚养,自己外出赚钱。在克林顿14岁时,他才正式改名为威廉·杰斐逊·克林顿。1962年,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的学生代表,到华盛顿出席青少年团体代表大会。此时,16岁的克林顿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与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握手。1964年,高中毕业的克林顿考入入乔治敦大学,曾担任该大学学生会主席。

  4. 欧洲土豪皇后:二十年败光法国国库,最终悔之晚矣

    如果说起现代社会的奢侈消费之都,那么大家一定会想到迪拜这个挥金如土的城市。

  5. 政治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解读政治学的学科内容!

    我之前为大家概略的解读过「”政治”。政治作为人类活动的制高点,那么政治学这门学科到底又讲的是什么呢?这门学科又是做什么的呢?本文就主要解读政治学的学科内容。(本文首先讲一下政治学的发展概况,其次就是政治学的基本框架,最后讲一下政治学和其他学科及交叉学科。)政治学的发展概况前几天刚刚去世的,美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当代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倡导

  6. 傅斯年为什么在巴黎对胡适说,回国第一件事就是 ... 掉丁文江

    胡适在《丁在君这个人》这篇文章中写道,在君曾对我说:「”许子将说曹孟德可以做‘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这班人恐怕只可以做‘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罢!”这个自嘲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的,就是民国著名学者丁文江。丁文江可不是饭桶,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不仅在科学上卓有成就,而且喜欢政治和实业。蔡元培称"精于科学而又长于办事,如在君先生,实为我国现在稀有的人物",胡适评价他为「”最有光彩

  7. 铁血宰相的垮台:俾斯麦与威廉二世的对峙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年-1871年),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1890年),人称「”铁血宰相”威廉二世开始统治德意志和普鲁士时还不到30岁。作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这很难说是成熟的年龄。不幸的是,威廉的精神比他的年龄更不成熟。他的父亲十分清楚地看透了这一点,因此当老皇帝和俾斯麦试图让小威廉过早地掌

  8. 寒门与士族通婚就要坐牢的门阀制度,被他三招轻松搞定,就此瓦解

    所谓门阀制度,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国家的名义对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地位给予确认的一种特权制度!曹丕是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一、门阀制度的诞生门阀制度脱胎于两汉的察举制度,所谓察举制度,就是通过地方官推荐的方式来选拔人才,分为岁科和特科,具体又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等,比起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度,察举制扩大了选材范围,丰富了选人标准,可谓官员选拔机制的一大进步。

  9. 张卜天:为什么创新在古代属于违法行为?

    文/张卜天(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创新”现在是一个特别时髦的词。作为一个不太懂高科技的人,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普通人应该如何面对当今人人追求创新、追求前沿的浪潮。我之前也不是完全不懂科技,我是学物理出身的,后来转到哲学。做哲学本能地就希望退后一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审视一下事情的来源是什么,是怎样从无到有的。我天然比较喜欢古代的东西,但不是因为不关心现代,而恰恰是因为关心现代——我想知道现代

  10. 社会上人际交往的规范—礼乐制度,浅析西周礼乐对社会发展之影响

    中国奴隶社会在东周结束,在西周时已经发展到了顶盛。西周社会与夏商在很多制度上存在不同,例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和礼乐制等等。礼乐制度常常作为社会上人际交往的规范,而西周时所创立的礼乐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机推荐

  1. 六成癌症起自饮食烟酒

    研究人员在一次癌症会议上表示,科学家已经了解到,饮食、饮酒和肥胖都是主要的致癌因素。吸烟造成约30%的癌症病例;饮食因素是25%癌症的原因;而因饮酒导致的癌症病例约占总数的6%。肥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所有的人都没有肥胖情况,可免除5%的癌症。肥胖会增加乳腺、...、肠道和肾脏患癌的危险,而酒精会导致口腔、咽喉和肝脏患癌症。如果再加上吸烟,这些危险就会变得更大。

  2. 肝胆湿热目赤肿痛,味道苦如「 ”胆汁”的泡茶饮,清热明目

    肝胆有热会导致目赤肿痛,龙胆草清热茶有助于清肝胆、利湿热,让双目明亮起来。

  3. 刮垢磨痕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喻仔细琢磨,精益求精。

  4. 心有余悸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xīnyǒuyújì。

  5. 多闻天王是谁?多闻天王如何成为四大天王

    多闻天王是谁?多闻天王如何成为四大天王  多闻天王是谁:北方多闻天王,为佛教护法之大神,四天尊王之一。据民间传说,此尊王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天神,早在印度古代史诗《玛哈帕腊达》等书中就已出现过。北方多闻尊天王。因坊间传闻此尊王常去听 释尊 说大乘佛法,所以故称&lsq...

  6. 尼古拉二世简介 尼古拉二世人物生平介绍

    难怪乎尼古拉二世曾称皇后为“我绝对信任的人。”尼古拉二世继承亚历山大三世的反动衣钵,在其统治的初年,就制造了一场血腥的灾难。1896年5月18日,尼古拉二世加冕。灾难发生后,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亚历山德拉依然在当天晚上出席舞会,寻欢作乐,好象未曾有什么事故似的。但是,尼古拉二世对自由派这种温和的请求完全置之不理。>尼古拉二世继续留用大部分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的大臣、官吏。

  7. 客邮:威尔士的12件大事

    3月1日是格纹圣大卫节,至少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思考为什么威尔士文化在英国不如爱尔兰文化那么受欢迎的时刻,圣帕特里克节似乎是一个比圣大卫节更大的活动,虽然你可以找到许多爱尔兰主题酒吧散布在英格兰各地,但我无法命名一个威尔士主题酒吧。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都是伟大的国家,但我认为威尔士人应该为他们为英国伟大的生活方式所做的一切贡献获得更多的赞扬。有鉴于此,下面列出了庆祝威尔士的十几个重要理由!”1.

  8. 梦见布帛

    周公解梦梦见布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布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德军一天6支,美军一周7包,苏军万物皆可,香烟对士兵真的重要吗

    相较于食品、武器,香烟在战争中也是战备物资的一种,虽然人们早就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香烟在战场上的作用依旧不可替代,和平时期我们是无法理解战争中士兵对香烟的感情的,大多数的新兵都是在进入军队后才开始学会抽烟,每天处在艰苦、紧张的环境下,减缓恐惧、缓解紧张唯一有效的...就是香烟了,就像一战时期为协约国效力的比利时士兵一样:「”给我再糟糕的食物都无所谓,但请给我们烟草”。烟草在军队中是一直留存的,明

  10. 梦见猫变成蛇

    周公解梦梦见猫变成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猫变成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