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解读金庸|查家多学霸,金庸上的小学进士录取比例很高的百年名校

文|罗山 金庸先生用一部部武侠经典影响了无数人,他惊人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史功底读者有目共睹,但是他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熏陶,及家教背后又需要什么样的家世支撑?也许许多当代读者未必能有直观感受。 青年时代的金庸 >网文提及了金庸先生祖父查文清。查文清是金庸极为敬重的长辈,查老先生是光绪朝的进士。重点来了,查老先生是进士!曾有民谚拿“进士”与“近视”谐音梗做文章,可进士的比例比近视眼要低多了。近年来房价高企,常有名校学子抱怨,自己top N的名校毕业也买不起房。其实从录取比例来看,查文清老先生的这个进士比当今任何一所大学都难考。怎么才能中进士?秀才们首先要来到省会,在贡院举行的乡试中中举。提到中举,最有名的例子无疑是范进了,后世人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科举害人,有几个人知道中举的难度?各省的举人录取比例,当时称之为“乡试中额”,整个光绪朝浙江全省只有104个固定名额(“定额”),这在各省中已经算多的,范进所在的广东省那时候只有85个名额。乡试3年才有一次,每次考不进全省前几十名就考不上,考到满头白发是很常见的,这得有多少复读生啊。可见这考举人无论从录取比例,还是从难度来看,都比今天的北大清华还难考。范进考得第几名呢?报喜帖上写的是“捷报贵府老爷范讳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看看,范进他老人家考了广东省第七名,这在今天早已经被北大清华港大争抢了,而中举仅仅是获得了进京会试考贡士的资格。 >第二年,各地的举人乘着官派公车来到北京(“公车上书”由此得名)参加会试,贡士每届在全国也就取100多人,明朝会试有南北榜,清代会试进一步细化,会试“分省定额”,浙江一般也就20个名额左右。贡士们经过皇帝亲自命题的殿试后确定名次,到了殿试环节就不再刷人了(但进入殿试前有“覆试”“勘磨”环节,重审考官和试卷,查出的违规者取消殿试资格)。这最后经过殿试的100多人就是进士,前三名为一甲进士及第,也就是众人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经过了乡试、会试、殿试的大浪淘沙,在三次录取比例极低的考试都取得第一,才叫连中三元,这样的大学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出不了一个,金庸祖父查文清能考中进士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等于查文清首先考了浙江全省前一百多名,接着和全国各省的前几十名学霸一起比拼,又考出了不错的成绩。可见,金庸祖父的这个进士功名,其稀缺程度不是当今名校大学毕业生能比的。和今天的高考满分作文集一样,查老先生的会试考卷也被广为传颂,从朱卷(用朱笔誊录的副本,为防止考官认出考生字迹)留存的诸位考官批语来看,都是“理融情畅,经策详明”“沉实高华,经策渊雅”之类的好词。一句话,查文清的文章,大家看了都说好。 至于金庸就读的袁花镇小学,也并不像今天想象的那么容易能上,更不是今人想当然的“乡镇中心小学”。在义务教育普及的今天很难想象当年的小学出身是怎样的地位。首先,这座袁花镇小学前身是龙山讲舍(书院),创办人张葆恩是后来著名军事史家蒋百里的姑父。该校目前还在办学,校史比今天中国大多数大学的校史都悠久。笔者曾在乡下祠堂中见到满墙的报喜贴,有不少是“捷报,恭喜贵府大老爷高等小学校卒业”,这可是当年秀才举人才有的待遇。全国很多地方的族谱长期将高等小学毕业当作荣耀的象征,在修谱时将高小毕业生归入“功名”之列。从高等小学校毕业,意味着获得了学堂毕业生出身。当年中国的教育水平就是这样,高等小学毕业已经是稀见的人才了。清末管学大臣(相当于教育 ... )张百熙为了奖励新学堂教育,曾公开呼吁:“应以小学堂卒业者比生员(秀才),中学、大学卒业者比举人、进士。”最关键的是,这项政策在清末还真的实施了。 参考前文中提到的举人、进士录取比例就能看出,在一百多年前,高等小学毕业生是多么的金贵。金庸就读的海宁袁花镇中心小学,从1902年开始就是高等小学校,是海宁最早的小学堂之一,1934年又成为海宁第一批中心小学,在金庸就读的年代,怎么看也是当地的老牌名校,是海宁公认的排到前三名的好学校。也难怪,金庸后来回忆起小学时光时,对小学的设施颇为满意,特别提及袁花镇中心小学“图书馆里书籍也相当丰富,老师们很鼓励学生读课外书”,这样的老牌名校若是以今天的情况推测。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读金庸|查家多学霸,金庸上的小学进士录取比例很高的百年名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2. 这所刚挤进双一流的大学,原来过去六百年都是云南省文化中心

    今日有暇,来到云南大学老校区校园内闲逛。云南大学的原校址,明弘治年间就开始作为云南贡院。全省的秀才每三年一度来省城参加乡试。李定国把永历皇帝接到昆明之后,这里短暂的作为永历驻陛之所,行使皇宫的功能。云南大学的创建者,第一任云南王唐继尧是云南会泽人。会泽院前面的台阶共95级,象征九五之尊。云南大学在民国时期曾被评为亚洲最好的十五所大学之一。沉沦一段时间之后现在是双一流B类大学。

  3.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4. 曾经的「 ”中华大学”,52年院校调整被拆分,如今仍是211重点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布局中,并没有以中国大学或者是中华大学为名的大学,但是在中国近代,却有一所以中华大学为名的高校,而且还是民国第一所私立大学。而这所大学在历经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之后,主体被武汉的一所211重点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所继承,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个私立中华大学的历史。中华大学的师生们将中华儿女无所畏惧的爱国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5. 清华和北大,到底谁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贾樟柯不甘心,把片子拿到北大。他回忆,放映结束后,北大学生开始热议中国经济和农民工问题。多年后,他反复和记者描述:那是北大特有的认同。4000多名北大学生点起扫帚当火把,走上街头,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那是一个时代的抒情,也是北大特有的浪漫。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歌迷组织,北大崔健后援会。从北大东门出来,向北500米,便是清华西门。相对于北大的自由不羁,这里的风格更冷静务实。

  6. 清华和北大,到底谁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贾樟柯不甘心,把片子拿到北大。他回忆,放映结束后,北大学生开始热议中国经济和农民工问题。多年后,他反复和记者描述:那是北大特有的认同。4000多名北大学生点起扫帚当火把,走上街头,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八十年代的北大,属于诗人和摇滚歌手。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歌迷组织,北大崔健后援会。从北大东门出来,向北500米,便是清华西门。相对于北大的自由不羁,这里的风格更冷静务实。

  7. 民国最后的才女,如何以零分数学进入北大,胡适为何要帮其争取

    民国时期,是新思想和旧文化交汇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不再只是等待着嫁人,不少女性解放思想,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开始求学、留洋、参军等,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曾以0分的数学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

  8. 辽宁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宿舍,1983年

    】辽宁大学是我国首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院校;该校的第一批留学生,在六十年代中期入学。本组图片的拍摄者卡特·贝莱杰女士,于1983年至1984年在辽宁大学留学。卡特·贝莱杰女士介绍,当时辽宁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宿舍是二人一间,中国学生宿舍是十人一间。当时,辽宁大学的崇山校区内住有本校职工及当地居民;外国留学生的生活区相对独立。【辽宁大学留学生楼门前的操场,正在打排球的女留学生。

  9. 他是百年前的天才学霸,哈佛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被胡适推崇

    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起初他打算做电机工程师,后来又想成为物理学家,而到了1914年的时候,赵元任在康奈尔大学毕业,他获得了数学术士学位,梦想当个数学家。他在数学课程中获得过两个100分和一个98分,多年保持了康奈尔大学平均成绩的最高纪录。1915年,赵元任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选修音乐,直到几年后,赵元任依然保持着对哲学、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

  10. 近代大师: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81人名单

    近代中国人才辈出,因此,在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就汇集了在文、理、工、医等各学科方向能够独当一面的卓越人才。中央研究院于1928年成立,然而直到20年后的1948年3月,才正式召开了院士评议会,当选出首届院士,共81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合影具体名单如下:姜立夫,数学家,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

随机推荐

  1. 手指纹路巧看命_看相大全

    #p#分页标题#e#食指笫一节节纹有三条或一条「横纹」的人,也称为「三约纹」,非常难能可贵,在青年时期就可以扬眉吐气,鹤立鸡群,可以得意于政坛或纵横于商场,无往不利。#p#分页标题#e#无名指笫一节节纹或笫二节节纹有「三条纹」的人,也称为「三约纹」,代表双方一起努力,相互扶持,因此老年时期事业顺利,婚姻美满、夫妻恩爱。手指看相法基本教程_看相大全

  2. 黑齿常之简介 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生平

    黑齿常之,百济西部人,黑齿氏,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并非人,他是出生在唐朝的属国——百济国。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长大以后,身高七尺有余,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后来黑齿常之在百济国任达率兼郡将,相当于唐朝刺史一职。黑齿常之在此艰难的条件,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为取得了为数不多的胜利,使突厥闻风丧胆。

  3. 清宣宗之妃―祥妃钮祜禄氏

    祥妃(1808年―1861年)钮祜禄氏,郎中久福之女。生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正月十三日,初赐号为祥贵人,道光三年(1823年)二月二十二日传旨,十一月二十五日,封爵祥嫔。五年(1825年)正月,生皇二女。四月十三日,晋祥妃。九年(1829年),生皇五女寿臧和硕公主。十一年(1831年),生皇五子勤亲王奕p。十七年(1837年)降为祥贵人。三十年(1850年)正月,文宗晋尊为皇考祥嫔。咸丰元年

  4. 乾隆给儿孙发红包唯独他没有,问:你要红包何用?次年他称了帝

    能领到皇帝的红包也是一种荣幸,都是清朝最核心的一员,乾隆忙了好久终于将红包全部发完,但是此时十五皇子闷闷不乐但是也不敢开口,因为唯独他没有收到红包,乾隆看出了他的心思,直接问了一句:你要红包何用?比起那微不足道几两银子的红包,乾隆给他的红包包了一个江山。乾隆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当场的人都心里跟镜子似的,他马上就是皇帝了哪里还要什么红包。

  5. 为情而活着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为爱而活着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为情而活着的人是最不幸的人,为爱情活着的人是最让人羨慕的人。

  6. 屈原生平简介

    屈原生平简介  屈原  (约前340——约前277)  屈原,名平,字灵均,战国时代楚国人,与楚国的王室为同宗。他的祖先屈被分封到「屈」这个地方,才以屈为他们家族的姓。屈姓家族从春秋到战国时代,人才辈出,显赫一时,屈姓与昭姓、景姓同列为楚国三大家族。屈原出身于显赫有名的...

  7. 永泰公主的丈夫是谁?武延基简介及其怎么死的?

    十五岁的时候,永泰郡主嫁给了年纪大约在二十上下的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妇。其实,背地里抱怨二张的武李皇族应该极多,但是李重润和武延基作为最小的两家成员,不幸成了二张认为最合适下手的对象。此时永泰郡主刚十七岁,她的丈夫武延基和哥哥李重润大约都在二十四五左右。承嗣受则天宠信,封魏王,延基袭其爵,妻为唐中宗女永泰公主李仙蕙。武延基、李仙蕙夫妇合葬入永泰公主墓。

  8. 老比丘寻死为佛所救

    国王发现了这位晚来的比丘,便亲自为他添加饭菜。摩诃卢比丘接受供养後,於是为大众开示法要,法音如雷贯耳,法语甘露滋润了在场的每个人的心。接着,摩诃卢比丘又为国王详细地说明法义,当下许多大臣、官员,也都证得须陀洹果。

  9. 梦见地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地狱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病人梦见地狱,将会疾病缠身,无比痛苦。船员梦见地狱,在海上将会遇到大风浪,但有惊无险。梦见鬼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梦见自己被赶出地狱,预示你当前的困难很快就能解决,不久会接到好消息。恋爱中的人梦见自己被赶出地狱,意味着恋爱有所停滞。《周公解梦》见地狱,大难临头。

  10. 梦见姑姑是怎么回事 梦见婶婶有什么含义 – 周公解梦

    姑姑是指父亲的姐妹,姑母。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姑姑》:“今侄呼其姑曰姑姑。宋人已有此称。”亲情,是人世间最为真挚的情感。梦中的姑姑婶婶,则是家庭利益增加的象征。梦见姑姑婶婶,暗示梦者做事应持之以恒、千万不能没有耐心。男性梦见姑姑婶婶,意味着其将会得到家庭成员的帮助。女性梦见姑姑婶婶,说明其依赖心理较重,渴望得到娘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梦见美女是好预兆吗梦见美女意味着什么–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