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长平公主(629或630——646年9月26日)朱媺娖(Zhūměichuò),明代崇祯帝朱由检次女,母王顺妃,是明末极着名的人物。顺妃生长平公主后不久因血崩症病逝,就由周皇后抚养,因此《明史》载为周皇后所出。长平公主封号原是坤兴公主,降清后清廷改封她为长平公主。她身为末代公主,并没有过人之处,然惟其国破家亡,身世悲惨,为人熟知。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帝心灰意冷,对长平公主叹道:“汝何故生我家!”。挥剑斫公主,断左臂。诗人吴伟业为她作《思陵长公主挽诗》:“贵主媺音美,前朝典命光,鸿文垂远近,哀诛着兴亡”。

  从上述简单介绍,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出,长平公主的一生是坎坷和悲惨的一生。

  记得笔者曾看过一篇描写她的文章,很是笔力深厚。现转发如下:

  长平公主,令人哀怜;身世悲凉,幻影人间。或许史书记载常有难言之隐;或许民间传闻多寓美好希冀;或许文学作品关注乱世情缘;或许国破家亡之美丽公主,英年早逝灵魂不散。

  史书记载,故事简练。《明史》列传第九曰:“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越五日,长平主复苏。大清顺治二年上书言:‘九死臣妾,局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诏不许,命显复尚故主,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主涕泣。逾年病卒。赐葬广宁门外。”

  民间传闻,轶事缠绵。传说李自成义军打开彰义门,崇祯皇帝朱由检登煤山,望京城烽火彻天,徘徊良久乃归乾清宫。凌晨五鼓,催皇后、贵妃自尽,于寿宁宫斩杀爱女长平公主,因不忍力微,断其左臂,公主未殊死而闷绝于地。后为尚衣监何新入宫所见,负之而出,自此神秘失踪。再后,或说与状元郎周世显谛结美好姻缘;或说皈依佛门永伴青灯尼姑庵。

  戏曲小说,演绎纷繁。《倚睛楼七种曲》之《帝女花》,一对金童玉女欲结连理,下凡人间。于乱世惊涛之中,寻寻觅觅,至死不渝。玉女幻影为长平公主,金童投生为状元郎周世显。明朝亡国,崇祯剑刃帝女。公主未死,辗转至庵堂避难,巧遇郎君世显,二人重续前缘,然后双双殉爱而去,飞往天界之飘渺云烟。金庸小说之《碧血剑》,演绎长平公主村姑装扮,行走江湖,相貌极美,气质高贵,描写公主国恨爱情错综复杂之少女情怀;《鹿鼎记》再度描绘长平公主为独臂神尼,白衣侠女纤尘不染,神功盖世浪迹江湖。

  可怜如花似玉女,生于末世帝王家。

  国破家亡烽烟起,飘零沦落梦天涯。

  武侠小说常伪托的长平公主,实际上死于顺治三年(646)。思宗总共有六女,其中四女早 逝。崇祯十七年(644),思宗还有两个女儿,即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崇祯帝自杀前,入 寿宁宫,长平公主牵衣而哭。崇祯帝说:“汝何故生我家?”挥剑砍去,断长平公主左臂, 昏死过去。接着,思宗入昭仁宫,砍杀昭仁公主。长平公主昏死后,被人抬到周皇后的父亲 周奎家中,五天后竟然苏醒过来。顺治二年(645),长平公主上书给清世祖,请求准予出 家。清世祖不同意,命将长平公主许配给当初思宗为她选定的驸马周显,并赐给土田、府邸 、金钱、车马。但长平公主经历家破国亡之痛,郁郁寡欢,顺治三年旧历八月十八日,还不满十八岁的她带着沉重的伤痛猝然病逝,这时她结婚才刚刚一年,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

  笔者很是赞同这位朋友的观点,“或许史书记载常有难言之隐;或许民间传闻多寓美好希冀;或许文学作品关注乱世情缘;或许国破家亡之美丽公主,英年早逝灵魂不散。”不管怎么说,长平公主在人们心中已是一位着名人物、杰出女性。

  只是民间传说或小说戏曲演绎的形象,难以采信。如在民间传说中,长平公主就是独臂神尼,也是《帝女花》的主人公。金庸所着小说《碧血剑》、《鹿鼎记》中亦有描述。在《碧血剑》中为阿九,《鹿鼎记》中的九难师太等。

  相关作品

  帝女花(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爱情故事)

  碧血剑

  鹿鼎记

  江湖三女侠

  武侠帝女花

  影视形象

  米雪饰长平公主(《武侠帝女花》)

  赵雅芝饰长平公主(《乱世不了情》)

  佘诗曼饰 长平公主(《帝女花》《碧血剑》)

  赵雅芝饰长平公主

  赵雅芝饰长平公主

  蒋林静饰长平公主(《谁主中原》,即《明末风云2》)

  孙菲菲饰阿九,原型为长平公主(《碧血剑(窦智孔版)》

  李丽丽饰长平公主( 《鹿鼎记(陈小春版)》

末代公主--朱媺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大明的最后19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崇祯在最后一刻又想起了谁?

    崇祯看得心惊不已,知道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了。三月十二日,崇祯上吊前7天李自成的部队封锁京郊,崇祯煞有介事地召开御前会议,向一群心怀鬼胎却又庸碌无为的官员问计,官员所献之计竟是关闭城门听天由命。三月十五日,崇祯上吊前4天李自成的部队准备进攻居庸关,巡抚与总兵临阵脱逃,崇祯派去监军的太监不战而降。三月十六日,崇祯上吊前3天李自成的部队攻下昌平,火烧十二皇陵。

  2. 金庸笔下的她有美貌和武功,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包括诸多的戏曲电视剧中,都对这位公主有过描写。而这些只不过是人们对这位帝女的同情,是金庸给强加的,真实的历史并非这样。并且以公主的礼仪将完成了她与周世显的婚约。

  3. 崇祯 ... 了多少大将?揭秘悲剧皇帝崇祯的末日疯狂

    乾清宫的悲剧很多,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三悲”——童年失母之悲、刚愎自用之悲和末日疯狂之悲,是悲剧中的典型。北京有句民谚说:北京城前三门,东面亡明,西面亡清。什么意思呢?北京城的前三门,东面叫崇文门,明朝亡于崇祯帝;西面叫宣武门,清朝亡于宣统帝。当然,这是个巧合,也是后人的附会。大家听了,一笑置之。崇祯帝即朱由检,明代末帝,年号崇祯。他的父亲是泰昌帝,就是那位登极一个月,八月初一日隆重登

  4.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是如何对待崇祯子女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正式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的末日正式来临。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崇祯。当时农民军在枯井中找到一女子,女子自称是长平公主,后经宫人确认,这是一名宫女,冒认只是想替公主受罪。可见李自成一直在寻找崇祯后代,可惜他没有找到长平公主。不过李自成抓到了三位皇子。朱慈烺是崇祯长子,也是周皇后生的嫡子,一岁便被立为太子。

  5. 历史上亡国公主的结局比较惨痛,但却有三位亡国公主结局令人羨慕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这就导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高呼,人人都想坐上皇位,继而引发战争。其实在战争中最惨的并非当权者,反而是当权者的家人,特别是公主们。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一般胜利者都会赶紧...绝以泄心头之恨,尽管当权者可以一死了之,但是他的妻儿们却会受到无情的折磨。历史上有很多亡国的公主要么选择...,要么逃亡,而逃亡的公主一般很少能够逃离皇宫的,即使逃离皇宫,

  6. 都城被破时,该宠妃自缢没死,补刀也没死,最终成为俘虏

    袁贵妃本来就是崇祯当信王时的小妾,后来顺理成章成为了后宫妃子,并且深得宠爱,生下了一位公主。袁贵妃在宫中待人谦和,不光针对皇后、贵妃,也包括下人。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京师城破,李自成的铁骑即将攻陷紫禁城。等到李自成的军队闯入紫禁城之后,才惊讶发现,袁贵妃所受的剑伤都是在肩上,并没有去世。她被救活并成为了农民军的俘虏,只不过因为伤势严重,还是留在宫中静养。

  7. 金庸收山之作:《鹿鼎记》中历史人物达百人,陈近南原型郁郁而终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的15部武侠小说中,除了《笑傲江湖》、《侠客行》、《连城诀》、《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这5部小说没有提及明确的历史背景之外,其余10部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其中更是以《鹿鼎记》居首。作为金庸先生最后一篇长篇小说,《鹿鼎记》的情节之丰富,不仅有清廷、台湾省、三藩、...、蒙古,甚至还有海外的俄罗斯!主角韦小宝的发展轨迹,更是几乎囊括了大半个康熙时

  8. 历史故事:崇祯皇帝最后为何不逃,却在煤山自缢?

    大家都知道大明亡国的时候,崇祯皇帝的气节,是一点都没有输掉的。那么又是为什么在最后他没有逃跑,而是在煤山自缢呢?大明崇祯十七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

  9. 朱由检

    生平朱由检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又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朱由检亦知不能两面作战,私底下同意议和。因此崇祯帝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他暗中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一旁的卢象升立即告诉崇祯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朱由检只能辩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

  10. 《碧血剑》中真正的主角!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碧血剑·袁崇焕评传》>在金庸笔下的历史人物中,袁崇焕是得到老先生青睐的一个另类。在1975年撰写的《碧血剑》后记中,金庸更是点明袁崇焕是该书的真正主角。>>《碧血剑》的真正主角是主角的爸爸>自袁崇焕被崇祯处以极刑后,关于其人是忠是奸,时人就有不同的评断。况且毛文龙通敌倾向和虚兵冒饷、欺罔冒功的不法行为已严重影响辽东抗敌大局,被袁崇焕断然处置并不冤枉。

随机推荐

  1. 「 ”理学”之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其义与道学相当

    理学源流两宋时期的理学,是传统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与道家、佛教各种思想成分相互融合的结果,特别是道家的形而上学思想与儒家的伦理关注相结合的产物。理学的形成标志着以儒家伦理政治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哲理化过程的完结。

  2. 安慰女友而写的情书

    笨女孩,你不聪明,但你仍有做梦的权利,大胆的做梦,不要怕被人嘲笑,笑你的人才可笑呢。好女孩,对你的欣赏,一时说不玩,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女子也可以创出一片天,一片闪亮的天,一定要努力,不要忘了最初的梦想。这就是这23年来,我唯一写给自己的情书,也是我觉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情书,独一无二,看不到那是眼光的问题,不去理。

  3. 我们对古代历史的信仰有多少是真的?对神话传说的批判性思考

    传说是一个被认为是历史的故事,尽管它还没有被证实,而“神话”一词可以指的是共同但错误的想法.许多神话和传说描述了我们的历史,但他们往往被怀疑地对待.这是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解释一种现象时,涉及到神或超自然的存在.然而,尽管许多人不相信这样的故事,但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传给了后代.一些父母告诉他们的孩子这些故事是真的.另一些人则解释说,这些故事可能是假的,但很重要.对人类来说,这些故事意义重大,在

  4. 邪淫使家庭不和,事业不顺

    邪淫不仅损耗自己的身体,更折损自己的福报,使自己的家庭不和,事业不顺。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经常自己说的话,别人听起来觉得不顺耳,觉得很难接受。这样一来,家里会吵架,单位里会吵架,同客户会吵架,样样都不顺了,久而久之,烦恼更加困扰你。你越是烦恼,越是说话容易暴躁,越容易说错。你越是烦恼,你越觉得人家好像处处针对你,听了不舒服。因此,要断除邪淫,积善去恶。

  5. 响字结尾的成语

    响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 响 ”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 响 ”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浮声切响——浮声:平声;切响:仄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其应若响——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如应斯响——形容反...

  6. 命名和改名的要点分析_起名大全

    姓名的分析要应用《易经》的理论,应用数、理、象和阴阳五行才能分析名字的好坏。命名最好是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按玄学的八字五行来配合名字。注意字的近音;怎样改名_起名大全d、若男改女名、女改男名,都不乎合阴阳之道;e、不能与长辈起相同的名字;f、人不能起鬼名,阴阳异途。也不能起古怪的名字,名一定要正,不要邪;g、名字一定要结合姓氏组合起来,不能与姓氏相冲克;h、要注意姓名的数理吉凶。

  7. 心情差的说说伤感短语 对你的爱,在百度永远搜索不到-感人的情话

    不要将就的嫁,也别违心的娶。如今看《大话西游》,看到的都是心酸。

  8. 嬴政和吕不韦真的是父子吗?吕不韦是怎么造就大秦帝国的?

    吕不韦是怎么造就大秦帝国的?问吕不韦,他只是笑而不答。吕不韦纠正他道:“是嗷,不是哇,你得入乡随俗。于是,嬴异人就改以嗷嗷大叫。”>回到邯郸后,吕不韦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异人,异人自是对吕不韦感激不尽。几个月后,赵姬为异人生了一个吕不韦的儿子,此子名叫嬴政,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需要提到的一点是,赵姬嫁给异人后,她和吕不韦一直保持着有一腿的关系,到了秦国,异人当上国君后,依然如此。

  9. 湖北省卫生厅发野生蘑菇食用警示注意食用安全

    湖北宣恩日前发生一起因误食自采有毒野生蘑菇而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进餐的5人全部中毒,其中3人死亡。湖北省卫生厅提醒,消费者在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时要切实注意食用安全。湖北省卫生厅提醒,近期雨量充沛,气温适宜,野生蘑菇大量生长,一些人不顾安全,采食野生蘑菇。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10.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隐忍成就一代霸主--楚庄王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祖父就是野心勃勃的楚成王。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城濮之战的失败最终成为楚成王死亡的导火索。公元前262年,楚成王的儿子最终发起了一场政变,结果就是楚穆王取代了楚成王。之后,在位十二年不到的楚穆王去世,楚庄王顺利即位。究其原因,在于楚庄王的老师斗克和公子燮趁乱掌控了很大的权力,两人为所欲为,甚至让楚庄王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劫持事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