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状元”之于我消极多于积极

我母亲是中学老师,小时候对我的管教多些。我9岁时母亲病逝,之后父亲忙于工作、家务,没什么时间管我。我属于那种谨小慎微不惹事的“好学生”,也不怎么让他操心。我不算是很用功的学生,功课会按时完成,印象中从未苦学到晚上10点以后。我小学四年级至初三都就读于东郊纺织城的西北电建四公司子校,学校离家很近,是普通的子弟学校,但有几位极好的老师。我家住在大院子里,伙伴很多,大家经常一起做游戏,过得很开心。高中就读于西安中学,属于省重点。每天来回要花两个小时坐公交车,功课也多些。生活单调,没留下多少美好回忆。我算是比较聪明的学生吧,考试成绩一直很好,但算不上顶尖的,各类竞赛从来都是二、三等奖。到了大学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全国奥赛的获奖者,才见识了什么样的算是顶尖。实际上我在高考前已经被保送清华了。按说可以不参加高考,但学校要出成绩要求我考,把这作为能够保送的条件。我也因此感觉不到多大压力,只要考出一个过得去的成绩,不丢保送生的脸就行了。我们那一年理科考5门课。除了语文外,我数、理、化、英语的水平很平均,考前我想,只要正常发挥,得个高分不难,但却没想到能考个第一。很多事情其实就是运气,我认为当状元也是这样。现在回过头来看,“状元”这个头衔对我的影响消极多过积极。数不清的赞誉扑面而来,认识或不认识的在知道你是“状元”后都表情异样。那里你只有18岁,不谙世事,难以避免的,你会把握不住自己,会过高估计自己,这样下去,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就可能不够坚韧,甚至难以承受。实际上,高考的前十名,甚至前一百名,大家的智力相差无几。考第一无非是个运气,说明不了什么。据我所知,曾有一个理科状元上了北大,两三年后就退学了。我自己1997年生病住院,休学一年后回来读完本科也离开学校工作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状元”之于我消极多于积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本清朝的小学语文课本,美得不得了

    「”在这过分追逐英语的年代,人们对汉语冷落了许多。如果你翻开100多年前的清朝小学语文课本,你一定会感到惊艳,并且会对现在一些教育...产生质疑:难怪现在学生的语文成绩那么差……”先说明下,这本是其中的第二册,因为是四年制,相当于现在的一年级下或二年级初。虽然这仅是其中一册,但当时的教育理念依然展露无遗。知识之外,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对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做人的引导,对成为有用之人的

  2. 科举制「 ”高考”让唐朝强盛,让寒门学子努力读书,改变家庭命运

    如今,「”高考”成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算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是高考制度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历史的延续,带着历史的烙印。当下的「”高考制度”,其实,也是一种人才选拔的机制。而在过去强大的唐朝,也有着类似现在「”高考”模式。当然唐朝的选拔制度与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存在很大的区别,毕竟单是从知识层面来说,两者差异很大。但是这两种制度却也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在过去和

  3. 「 ”那些年”的高考 | 科举的理想与现实

    科举的创制源于隋朝皇权制衡贵族权力的需要,由此使得中国逐步由贵族政治向文官政治转型。在科举制度延续的一千三百余年间,它无疑曾对政治和社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科举导致国家将教育的责任转嫁给民间,影响了中国教育的进步。早期中国地方上的贵族根深蒂固,形成了贵族联合政权的地方...,就连帝王权力也难以做出让步。中国历代王朝基本坚持文官治国政策的方针。

  4. 她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入清华,如今在美国当上了科学家

    高考无疑是中国最大的一场考试,每年都有万千学子在这一关卡上如上战场。

  5. 考600分以上有多难?高考一共750分,班主任终于说出了实话

    高考是每一个高中生的一道「”坎”,众人都在过这个「”独木桥”,学生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高考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我们从小就被身边的人教育着高考有多么的重要,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就为了最后高考那两天,那么考600分以上有多难呢?高考一共750分,班主任终于说出了实话。每一个考生拼尽了全力就想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还记得小时候妈妈问我想考哪个学校的时候,我想都没有想就说

  6. 高考状元奖车奖房奖现金该不该?历届3300名高考状元今何在?

    就算是给各位高考状元奖车奖房奖现金屡见不鲜。2016年2月23日晚CCTV-10现场直播的《中国谜语大会》第三季决赛上,晋江市养正中学黄亦陈、唐沁兰、蔡彧3位学子不负众望,以遥遥领先的320分获得金牌。获得了2018年福建高考文科状元之后,黄亦陈这位当之无愧才女,先后获当地...、学校、商会和企业颁发奖金(慰问金)共计165万元。

  7. 武亦姝:关于她的4个事实

    武亦姝:关于她的4个事实武亦姝走红以来,关于她的争议与讨论都一直存在。

  8. 「 ”高考钉子户”:考了23年,就想上重点

    6月22日晚10点,四川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各地考生通过各种方式查询自己的分数。

  9. 他是广西的高考状元,高考成绩打破省纪录,清华北大抢着要

    作为广西史上分数最高的理科状元,杨晨煜收到了很多高校的邀请,清华北大都争着抢他,这样的人才相信不管上哪个大学以后也会很有作为。

  10. 浙江高考状元再创奇迹,成绩720分,理综300分数学147分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以及一些复杂的历史原因,导致我国各省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而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因此各省之间的教育差距也是比较大的。例如每年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从数据就可以看出,那些高分的考生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发达的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的,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比较有限,因此教育会落后于发达地区。

随机推荐

  1. 情见乎言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qíngjiànhūyán。

  2. 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能_缺乏维生素B2的症状

    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能非常之多,可以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的作用,强化肝功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能_缺乏维生素B2的症状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能维生素B2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维生素B2的食物含维生素B2的食物以肝、肾、心等含量较高,其次是奶及其制品,禽蛋类、豆类及其制品、谷类,一般蔬菜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b2。

  3. 胡人和 ... 谁更能打?如果没有冉闵“ ... 胡令”汉家血脉是否会断绝

    还有人以魏晋南北朝为例,说西晋皇帝被俘虏,...丢了半壁江山,如果不是冉闵搞了一个什么“...胡令”,...就要被胡人...光了云云。梳理十六国南北朝时的战争,其实胡汉双方胜负比,基本上是持平的。四是胡人的骑射技术是重要加成。>不管胡人...,能不能打并不是一言而决,而靠的是对自身优缺点的扬弃。但这也是为了让文明和国家正常发展的必要牺牲。

  4. 梦见噪音_梦见噪音弄得耳朵疼_梦见音乐很吵

    做梦梦见噪音好不好?梦见噪音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跟周公解梦网的小编一起看看吧。如果经常梦见听到怪声音、怪声响,可能是听觉中枢或附近血管硬化的先兆,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梦见奇怪的噪音,预示著不好的消息。如果梦中的噪音吵醒你,预示事情会突然发生改变。梦见令人心烦的婴儿哭闹声或是嘈杂的噪音,都表示你将会面临烦恼,内心烦躁。

  5. 佛像放光的故事

    >佛像放光的故事在善导大师之前,隋唐很多高僧各自站在自宗的立场上理解净土法门,他们不约而同的认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容易的,需要种种凡夫难以企及的条件,故当时整个时代,大部分修行人多被这种自力思想所蒙蔽,普遍不知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大师说完,将手中的如意杖指向堂中佛像,佛像顿时大放光明。

  6. 【鳞浪】的意思是什么?【鳞浪】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1.像鱼鳞似的细浪。——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7. 住在什么房子里会噩梦频频

    有几种卧室格局,在陈鹏看来,绝对属于死地。从他晦暗的脸色,深陷的眼窝,我已经判断他必然噩梦频繁。有些家庭房子少,必须隔出些房间来的时候,请务必给开个窗,则破了“囚”字之局。这种房子格局导致的是卧室主人易犯小人,噩梦频频的原因是因为小人多。如果强行住下,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的你免疫机能降低到最低,防御模式也降到最低的时候,噩梦就开始了。

  8. 衣服染色了怎么办 五个生活小技能助你轻松去污

    将强力洗衣粉和洗洁精以1:1的比例溶入温水中,浸泡染色的衣物,至少半小时后,用手搓洗。如果还洗不干净,可再加入少量洗衣粉浸泡并搓洗,注意:该...是利用衣物本身颜色的褪色来减少与染...块之间的色差。如果洗衣服染色了该怎么办呢?

  9. 与佛有缘的人

    可在这个过程中,妻子表现出了不孝顺老人的一面,屡屡出言不逊,让李明的父亲住不下去。李明每每想起,都觉得对不起父亲,也就难免对妻子形之于色;再加上生意的不顺,李明的心情很低落。这时候的妻子,却红杏出墙,而且还正被李明给发现了。万念俱灰的李明,很想出家修行,彻底割舍人世间的七情六欲。有次,与我相遇,李明就和我谈到了自己的困惑,说等母亲去世、孩子长大以后,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出家,让我看看他与佛有缘没?

  10. 心非巷议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