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168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淳熙十年,通鉴纪事本末重编定为980卷,并上《举要》68卷,《修换事总目》10卷,《总目》5卷,总计1063卷,前后历时40年。1979年,中华书局开始分册出版《续资治通鉴长编》点校本,是以流行的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为底本,用辽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本和文津阁本对校,改正了不少错讹。
《续资治通鉴长编》(汉语拼音:Xu Zizhitongjian Changbian),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原本980卷,今存520卷。作者李焘。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168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征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记载不同者,则两存其说,时附己见,以注文标出,与《通鉴考异》相类。该书自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分4次上进。淳熙十年,通鉴纪事本末重编定为980卷,并上《举要》68卷,《修换事总目》10卷,《总目》5卷,总计1063卷,前后历时40年。《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980卷本,久已亡佚,今本系清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 大典》中辑录,厘为520卷。1979年,中华书局开始分册出版《续资治通鉴长编》点校本,是以流行的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为底本,用辽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本和文津阁本对校,改正了不少错讹。
“续资治通鉴长编354820” 3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