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钱乘旦:所谓「 ”修昔底德陷阱”,其实是来自美国人的杜撰

近年来,「 ”修昔底德陷阱”成为一个热词。要搞明白「 ”修昔底德陷阱”是什么,必须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 ”陷阱”并非修昔底德的本意 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古希腊发生过一场战争,交战的双方是两个城邦国家斯巴达和雅典,以及各自领导的城邦同盟。古希腊有几百个城邦,各自为政,相互间经常械斗,战争频繁。但这场战争的特殊之处是几乎所有的希腊城邦都卷入了战争,而且分成两个阵营,即斯巴达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领导的提洛同盟。 伯罗奔尼撒同盟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各城邦的一个防御性同盟,斯巴达握有主导权;提洛同盟是在公元前478年由雅典建立的,起初是为了对付波斯,后来变成雅典控制其他城邦的工具,雅典强迫各城邦听命于它,并向其纳税。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所以爆发,其根本原因是历史学家们所说的「 ”雅典帝国主义”,即雅典试图控制整个希腊,为此不惜动用武力。《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修昔底德这么说:「 ”在这些年中,雅典人使他们的帝国日益强大,因而也大大地增加了他们自己国家的权势。斯巴达人虽然知道雅典势力的扩大,但是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制止它;在大部分的时间内,他们仍然保持冷静的态度,因为在传统上,他们如果不是被迫而作战的时候,他们总是迟迟而作战的;同时也因为他们自己国内的战争,他们不能采取 ... 行动。 所以最后,雅典的势力达到顶点,人人都能够清楚地看见了;同时,雅典人开始侵略斯巴达的盟国了。在这时候,斯巴达人感觉到这种形势不能再容忍下去了,所以决定发动现在这次战争,企图以全力进攻,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想消灭雅典的势力。”这是对事件的客观陈述,也是后来历史学家们的共同理解。必须指出:修昔底德是雅典人,还担任过雅典的最高官职将军,他对战争的解释如此客观、不偏不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失为史德的表率。 但中国的大众媒体对这次战争是这么说的:「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急剧崛起震惊了陆地霸主斯巴达。双方之间的威胁和反威胁引发竞争,长达30年的战争结束后,两国均遭毁灭。修昔底德总结说,‘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接下来的这段话就引出了「 ”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 ”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正如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和19世纪末德国人面临的情况一样,这种挑战多数以战争告终。” 这些媒体还特意标明:如此说法「 ”是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指雅典)与既有的统治霸主(指斯巴达)竞争时,双方的冲突多以战争结束,伯罗奔尼撒战争就是如此”,这就是「 ”修昔底德陷阱”。 很明显,这是强加给修昔底德的,修昔底德不是这个意思。在修昔底德那里,雅典不是新崛起的大国,斯巴达也不是既有的霸主,伯罗奔尼撒战争不是大国关系的「 ”铁律”。 「 ”修昔底德陷阱”从何而来 既然「 ”修昔底德陷阱”并非修昔底德之意,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它来自一个美国人格雷厄姆·艾利森,他曾担任过美国国防 ... 特别顾问,与美国 ... 过从甚密,同时也是哈佛大学教授。他为了给21世纪的中美关系定性,特意把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将军兼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请出来为自己助威,杜撰了一个「 ”修昔底德陷阱”。 为了证明「 ”陷阱”的存在,他煞费一番苦心旁征博引:据他说,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事例,而多数以战争结局;他特别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典型性,说这次战争的根源就是新崛起的大国德国挑战了当时的大国英国,从而引发了世界灾难,正如同雅典挑战斯巴达、斯巴达便发动战争一样,导致整个希腊世界受到重创。 如此一来,「 ”陷阱”理论的弦外之音就很清楚了:既然艾利森是为中美关系定位,那么,中国挑战了美国,两国就必有一战,因此美国要做好应付中国的准备,要准备打仗。显然,此人是典型的美国「 ”智库”,为美国 ... 出谋划策。不过,此弦之外还有他音,让我们再来看看历史。 斯巴达和雅典,谁是新崛起的大国、谁是现存大国,那是说不清楚的,因为那个时候既没有现代统计学,又没有GDP之类的数据,无法衡量谁比谁更强。我们只知道古代希腊世界有几百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是其中最大的两个。斯巴达与雅典居民人口数量相仿。但雅典以工商业为主,斯巴达基本上是农业经济,以财富论,工商业应该比农业更富裕。 另一方面,雅典的公民人数远多于斯巴达——在古希腊,只有公民才有资格上战场,所以雅典的 ... 潜力应该大于斯巴达。雅典的富裕使它拥有一支海军,而斯巴达基本上是一个内陆国家。这些情况都说明:将斯巴达定义为现存霸权国家,而将雅典定义为新崛起国家,可能与事实并不相符。也许雅典本来就比斯巴达强,因此它更加冒进,更愿意执行帝国主义政策;斯巴达则比较谨慎,更专注于内部事务,修昔底德就是这么说的。 「 ”陷阱”理论在西方走红的弦外之音 但「 ”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却将战争责任归于斯巴达:它不能接受雅典的崛起,于是发动战争。在雅典和斯巴达的这个案例中,「 ”陷阱”理论显然站在所谓的「 ”新崛起国家”雅典一边,指责「 ”现存国家”斯巴达。不过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当这个理论被套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指责的对象却是德国:德国的穷兵黩武和扩张野心威胁了英国,而作为「 ”现存国家”的英国是被迫卷入战争的,它原本不愿与德国打仗。乍看起来出现了逻辑混乱,因为依照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范式,英国应该是战争的责任方,是英国这个「 ”现存国家”对德国的「 ”崛起”感到恐惧,才会导致大战。 然而恰恰是在这个貌似混乱的逻辑后面,我们听到了更多的弦外之音:在西方思维模式中,斯巴达一向是强权、专制、军国主义、蛮横无理的象征,雅典则代表着民主、自由、理性、智慧等等,是西方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一定是正确的,斯巴达必定是邪恶的。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却代表着民主、自由、理性和智慧,所以,英国应当是正义的一方,德国则必定邪恶。可是,正是在这里,一阵阴沉的弦外之音隐隐可闻:「 ”陷阱”理论在最近几年突然走红,因为它预测了今后的中美关系,按西方的逻辑,中美是价值观完全相反的两个国家,拿「 ”陷阱”的思维去定位,它想说什么其实已经昭然若揭了。 「 ”陷阱”是杜撰的,并非「 ”铁律” 让我们再来看历史的真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 ”陷阱”理论再次背离事实。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史学界基本上有公论:战争是西方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两大 ... 集团,正是这种「 ”结盟”的政策把所有西方国家都卷进了战争,任何国家都身不由己。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德国是不公正的,两个集团都应该承担责任。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完全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侵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两个 ... 集团互相厮 ... ,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有趣的是,实际上英国在那个时候还不是西方人自己说的「 ”现代民主国家”,当时它还没有走完民主化路程;当时,没有哪个西方国家完成了向现代「 ”民主”的转型,所有国家都不是现代意义的「 ”民主国家”。由此我们已经明白,「 ”陷阱”论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并非「 ”铁律”,而是一个杜撰的理论。 英国崛起与「 ”修昔底德陷阱”毫无关系 可是在人类历史的现实中,我们确实看到大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有时会发展到相当激烈的程度,最强国家之间经常交恶乃至战争。如何处理大国关系,便成为国家的大事。让我们考察一下英国近几百年来的处理方式。英国从一个偏远岛国崛起为独霸世界的头号强国,得益于它的外交谋略。英国崛起与「 ”修昔底德陷阱”毫无关系,在英国崛起的过程中,它先是挑战者,后来是守成者;但它从来不受这个「 ”陷阱”的困扰,它的外交谋略帮助它一路破关斩将。 英国的谋略很简单,可以归纳为三大原则:英国利益至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打击最强国。这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永远以英国利益为判断标准,无需考虑意识形态和道德义务;因此,朋友和敌人都依据英国的利益来择取,一个时期是朋友,另一个时期可以是敌人,利益发生变化了,对他国的关系定位也就发生变化;可是,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最强大的国家是敌人,站在敌人对立面的都是朋友,英国要拉住所有的「 ”朋友”结成同盟,摧毁它的敌人。 几百年中,英国都遵循这些原则,从而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16世纪西班牙是欧洲最强国,英国联合其他国家打败西班牙,自己也成为欧洲强国。17世纪荷兰称霸海洋,是最强大的商业国家,英国与其他国家结成同盟打败荷兰,把荷兰的海权夺到自己手里。 18世纪开始,法国成为英国最强大的对手,为了战胜法国,英国与法国在世界范围内打了一百多年仗,这时,荷兰已经是英国的盟友,而奥地利和普鲁士交替成为英国结盟的对象——它们之中谁站在法国一边,那么另一个就是英国的盟友。 到19世纪初,英国把所有欧洲国家都纠集起来共同打败法国,这以后,英国就稳坐世界第一把交椅了,它成了世界第一大强国。此后英国的外交政策,就把矛头对准所有欧洲国家中最冒尖的那一个,就是「 ” ... 老二”,谁当老二就 ... 谁:19世纪中叶它把矛头对准俄罗斯,法国是它的盟友;19世纪末德国成了封 ... 的对象,英国与法、俄结盟,共同对付德国。 简单回顾英国的外交谋略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处理大国关系时英国很自觉地把矛头指向欧洲最强国,为此不惜发动战争,把对手彻底摧毁。在这里,看不到所谓的「 ”修昔底德陷阱”,只有外交谋略。然而,英国的外交手腕现在却被美国完美承袭并且执行了,二战以后的历史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二战结束后短短的几十年里,苏联、日本、欧盟先后被美国视为对手或潜在的对手,并且以不同的方式被整治下去。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本文发表于北京日报2016年09月05日,原标题为《「 ”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钱乘旦 监制:李庆英 编辑:袁昕 流程编辑:丁也

钱乘旦:所谓「 ”修昔底德陷阱”,其实是来自美国人的杜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5. 日文中佛印代表哪个国家?原来日本人在地图中这样称呼越南

    1942年日本制二战形势地图如果你经常研究古旧地图,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之前地图书给大家分享了一张日本1942年出版的二战态势地图,评论区就有网友问,为什么地图中会把越南标注为「”佛印”呢?图中的佛印要是你也有此疑问,或许你会先百度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佛印是这么解释的: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据说这位佛印禅师还是

  6.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7.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8. 渡江战役,老人捐寿材造船,新婚夫妇送花被子,给炮艇做掩体

    1949年1月,我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沿线,准备一举突破长江,向蒋军发起最后的突击。粟裕判断,整个渡江战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江阴突破长江,切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才能彻底歼灭汤恩伯集团,为以后打上海和杭州减少城市的损失。要想在江阴突破,江阴对面的泰州市靖江县就是大军的集结地。革命的种子在靖江生根发芽,这里是我军充分信任的老区。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一战后,一条最像真理的谎言,欺骗世界20年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发生于1914年7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多万人的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抹不去的心灵创痛,它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这些不见了的矛盾包括:第一大矛盾:老牌...国家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之间的矛盾,俗称英德矛盾,这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调和,似乎只能用战争解决,所以,一战发生了。

随机推荐

  1. 胯下之辱是什么意思?

    【拼音】kuàxiàzhīrǔ【解释】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例子】【相关】百度“胯下之辱”

  2. 梦见绿洲:沙漠绿洲,成功之兆

    绿洲一般分为水中绿洲与沙漠绿洲两种。在梦中看见绿洲,则说明在经过长时间的奋斗之后,做梦者即将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要是一个男子梦见沙漠绿洲的话,多预示做梦者会取得具有转折意义的巨大成功。假如一个男子梦见水中绿洲的话,多预示他可能会遇到意外的恋情,当一位女子梦见水中绿洲之时,则预示她可能会为情所困,并且很难脱身。在沙漠中前行,象征丽莎艰难地寻找著自己的爱情;而见到绿洲,则象征她终于找到自己的爱情。

  3. 乳腺癌的饮食调理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但通过研究、调查和分析,认为乳腺癌发病与生活方式、饮食、营养、热卡、肥胖等密切有关。

  4. 梦见种桃树

    周公解梦梦见种桃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种桃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情人向你表达爱意_周公解梦梦到情人向你表达爱意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情人向你表达爱意好不好

    但是如果这种时候气愤地向爱人询问的话,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只有将强硬的态度排除在外,改用宽容与温柔来吸引爱人的目光,不久之后情敌便会自动地离去了。

  6. 灵魂的步调

    灵魂的步调有一位考古学家,千里迢迢来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用了一些当地的土著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进发。那些土著人的脚力确实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笨重的行李和器材,仍是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总是考古学家先喊着需要休息,所有的土著人才只好停下来等候他。不料翻译却说,土著人拒绝行动,令考古学家恼怒不已。

  7. 鬼盗

    明万历年间,江湖上流传着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做“鬼盗阿三”。阿三盗墓多年,知道这种大员的墓葬很多都有机关暗器。一个兵丁手起刀落,阿三已成断头之鬼。知县走到阿三面前,捏着他的脸,说:“‘鬼盗阿三’,最终还是栽我手里了吧?”说罢,挥刀劈下,瞬间,阿三身首异处,世间再无“鬼盗阿三”。

  8. 隋炀帝为何赐死外甥女宇文娥英?宇文娥英的生平简介

    按理说舅舅应该疼外甥女才是,可隋炀帝却用一道圣旨赐死了外甥女宇文娥英,隋炀帝为何要赐死外甥女?杨丽华不仅是隋炀帝的姐姐,杨坚的女儿,更是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大象二年,宇文娥英的父亲北周宣帝宇文贇去世,宇文娥英的同父异母兄弟北周静帝宇文阐年幼,宇文娥英的外祖父丞相杨坚辅佐朝政。

  9. 梦见树上结满花椒

    周公解梦梦见树上结满花椒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树上结满花椒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丽泽】的意思是什么?【丽泽】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丽泽lìzé1.谓两个沼泽相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