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你从哪里来

    惠能当初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弘忍大师第一句就问他:“你从那里来?”“我从岭南来。”惠能回答。“岭南是獦獠的地方,獦獠没有佛性啊!”惠能就回答说:“人有南北,佛性也有南北吗?”就因为这一段重要的对话,惠能受到五祖弘忍特别的器重,并且传授衣钵。以后,六祖惠能大师也常以同样的问话,摄受了许多门徒弟子。以下举四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一、神会大师亲近六祖,六祖问他:“你从那里来?”神会回答说:“我不从那里来。”这回答非常受六祖的赏识。二、南岳怀让禅师于二十三岁时参访六祖,六祖一样的问他:“你从那里来?”“我从安和尚那里来。”六祖又问:“什么东西把你带来?”怀让禅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在曹溪一住就是十多年,直到三十多岁才开悟。三、青原行思禅师,初到曹溪之时,六祖也这样问他:“你做过什么事才来这里?”行思禅师回答他说:“圣谛亦不为。”意思是说成佛做祖我都不要,还要做什么?这句话也大受六祖的器重。四、做过唐代国师的南阳慧忠禅师,初来参学时,六祖问他说:“你从那里来?”慧忠回答说:“我从近处来。”由于过去五祖问他:“你从那里来?”因而开启六祖入道的因缘,所以六祖以后接引参禅的人也都以“你从那里来?”来启发对方、考验对方,要对方对自己生命最根本的来处提起疑情,深入去探究真象。提起疑情是禅宗接机时常常使用的重要 ... 之一,从一个接连一个的问答之中,禅者终于返照自性,认识到自己本来面目。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从哪里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凭扼 ... 天才?学历低、能力强,历史上的他们都是如何面对的?

    文凭不但是一个人的学历证明,是成功的敲门砖,更是能力的象征与体现,是获得社会地位的阶石。万一文凭、能力、地位三者发生错位呢?26岁后,他决定放弃。每届会试考生的平均年龄,大约不低于45岁。26岁,仍属于最年轻的考生。"将文凭资历与个人能力等同,阅人越多,左宗棠发现其中的问题越大。但文凭的压力,随后还是魔咒一样缠上他。否则,无根无据,人家凭什么承认他的能力,给予他以地位?

  2. 祖祖授記

    便詢問客人所誦何經,這位客人告訴惠能他誦的是《金剛經》,是得自黃梅東禪寺五祖弘忍大師,五祖常勸大眾受持《金剛經》,就能體悟本具的般若智慧。因此在修行過程中,不單只是去欽羨祖師大德的頓悟,更重要的是要腳踏實地,學習祖師大德們在因地中努力的願行,持之有恆,必有悟道證果的一天。

  3. 几则智慧故事

    见贤勿慢唐朝时候,印宗法师在岭南一带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传法、得法,这是真实的成就。惠能传法给印宗,印宗在惠能会下得法,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榜样,不是真智慧、真德行做不到。在世法里,有管仲与鲍叔牙的例子。鲍叔牙官做得很大,地位很高,管仲是平民百姓。她住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了这样的想法,她立刻动身去访问大名鼎鼎的雪峰禅师。玄机比丘尼连忙回头看自己的袈裟。

  4. 佛教:从火头僧到禅宗六祖的唐朝慧能法师

    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和尚们的谈论,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

  5. 风幡之议

    “风幡之议”是禅宗公案名,说明万法唯心,境随心转之理。而其开始说法的契机则与风幡之议典故有关。忽然一个僧人站起来指着殿外的幡旗问印宗和尚:“师父,外面飘动着的幡旗,你说是风吹着幡动,还是幡自己动呢?”一切形象皆生于心,心外更别无可见之形象,《六祖坛经》所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即说明此理。

  6. 逞神通喝茶

    五位大师虽已开悟,但神通未发,面面相觑,不敢举杯饮茶。婆见状哈哈大笑云:“五个呆鸟看老婆子逞神通喝茶!”五人看罢恍然大悟,齐声道:“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时!我等时时在神通中,不知是神通,还向外驰求。今日不逢婆婆,又几错过一生!”"当时,神秀为教授师,德高望重,徒众都以为他会接班为六祖,所以推让他作偈。

  7. 菩提本无树

    大众看了都赞歎神秀境界很高,但五祖却批评说:“作得不错,但是尚未见道。”这时在舂米房工作的惠能,半夜里也请人在墙上代写了一首偈子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8. 你从哪里来

    惠能当初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弘忍大师第一句就问他:“你从那里来?”“我从安和尚那里来。”由于过去五祖问他:“你从那里来?”因而开启六祖入道的因缘,所以六祖以后接引参禅的人也都以“你从那里来?”

  9. 无言的大智

    禅宗认为真理、智慧也—样,是不可言传的,佛的真正智慧在每个人的白心中,智慧是不能、也不必用语言来表达的,“不立文字”成了“禅”的一种境界。“无言之智”向来被古今中外的智者所推崇。“无言之智”同样体现在维摩诘身上。而流传在民间谚语中的“沉默是金”,其中旨趣和佛教“无言”的“不二法门”没有什么两样。

  10. 惠能大师与法达的故事

    惠能大师与法达>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后来法达成为惠能十大弟子之一。

随机推荐

  1. 起死回生 一钱不化

    现在再说一点活佛起死回生的放生的事实。金山活佛,走到卖鱼场看到有些鱼已经死在水里,白的鱼肚翻着朝天,一动也不动了,活佛走上去向卖鱼者化缘,请他把那些死鱼布施给他去放生,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死鱼可以放生?

  2. 无言菩萨的故事 (图文)

    舍卫城中有位名叫师子的将军,有一天他得知妻子怀孕了,心里非常高兴,静静等待自己儿子的降临。有一次,将军父妇和无言在舍卫城听佛陀讲法,无言听得津津有味,但就是不发一语。这时,无言显示神通之力,从自己右手掌中变出一朵灿烂美丽的莲花,不停在手心上像车轮一般的旋转。菩萨们用妙香花和种种伎乐供养佛陀,之后无言和所有菩萨跳跃至虚空世界中,一起唱念偈颂并且赞颂佛陀的无边功德。

  3. 2017伤心唯美的个性签名-感人的情话

    我经常在想,我们放不下的到底是那个人还是那段情?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十六、让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让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觉。我终究不能逃避那些记忆,忘不了那个人,换不了独角戏的角色。心灵世界是单纯的,却又能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努力,两个人的奋斗,两个人的共同创造。

  4. 既然遇见了就好好在一起,坚定当初的信念

    既然遇见了就好好在一起,坚定当初的信念,即使再艰难,也一起走下去,这样才不辜负爱情。

  5. 天道无知

    从前,姑苏城有个姓尹的人,善于为别人打官司,门庭若市。后来,他生了一个儿子,相貌俊秀,聪明绝顶。他良心发现,悔改以前的过错,不再给别人写那些言辞不实的状纸。没过多久,他的儿子突然双目失明。改邪归正反而遭此恶报,他因此非常愤恨,于是重操旧业。不到一年,他的儿子复明了。于是,他不再相信善恶报应,逢人便说天道无知。他的儿子名叫尹明廷,顺治年间考中进士。几年后,在一次赴任途中遇到兵乱,全家人无一幸免。

  6. 肉麻指数短信:☆☆☆☆☆

    [1]肉麻指数:☆☆☆●我不知道天长地久怎么写,我只知道怎么写你的名字,一千遍一万遍![2]肉麻指数:☆☆☆☆☆●如果世界只剩10分钟,我会和你一同回忆走过的风雨,如果世界只剩3分钟,我会深深吻你10次,如果世界只剩1分钟,我会说60次我爱你![4]肉麻指数:☆☆☆☆●我爱你,可我不敢说,我怕说了我就去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以后没有人像我这么爱你。

  7. 阿难的悟道因缘

    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道:“佛陀,阿难尊者经年跟随在您身边,他的记忆智慧都很高超,为什么大家都证得罗汉果,偏偏阿难心中还有烦恼,这是什么因?什么果?”诸位,这个故事可以警惕我们不可有傲慢的心态,有骄傲之心就会障住自己往前进步的路。

  8. 为什么乾隆皇帝刚一继位,就收拾他爹雍正给他留下的老臣?

    读者的喜欢,是小编一直前进的动力。乾隆收拾老臣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继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之际。

  9. 档案 | 1955年5月14日,华约组织正式成立

    64年前的今天,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通称《华沙条约》,简称华约。《华沙条约》由序言和11项条文组成。缔约国各方将就恢复和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所必须采取的联合措施彼此间立即进行磋商。

  10. 医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医”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医”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久病成医——病久了对医理就熟悉了。比喻对某方面的事见识多了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 乞儿马医——乞儿: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