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自成】的意思是什么?【李自成】是什么意思?

【李自成】的意思是: ①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陜西米脂人。原是驿卒。后参加陜北农民起义军高迎祥部,英勇善战,号为「闯将」。高迎祥牺牲后,被推为「闯王」。1640年率起义军进入连年灾荒的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展到百万之众。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后在山海关战役中遭吴三桂和清军夹击,大败,退出北京南下。次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一说兵败后出家为僧。 ②长篇小说。姚雪垠作。先后于1963年、1976年、1981年出版。明末,李自成被农民起义军推为「闯王」。潼关一战,起义军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等潜入商洛山。后起义军东山再起,在河南攻破洛阳,声势大振;后又几次击溃明王朝主力,三次攻打开封。小说结构宏大,情节丰富,在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个性化上有突出成就。★「李自成」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李自成」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李自成是什么意思

①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陜西米脂人。原是驿卒。后参加陜北农民起义军高迎祥部,英勇善战,号为「闯将」。高迎祥牺牲后,被推为「闯王」。1640年率起义军进入连年灾荒的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展到百万之众。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后在山海关战役中遭吴三桂和清军夹击,大败,退出北京南下。次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一说兵败后出家为僧。②长篇小说。姚雪垠作。先后于1963年、1976年、1981年出版。明末,李自成被农民起义军推为「闯王」。潼关一战,起义军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等潜入商洛山。后起义军东山再起,在河南攻破洛阳,声势大振;后又几次击溃明王朝主力,三次攻打开封。小说结构宏大,情节丰富,在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个性化上有突出成就。

★「李自成」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李自成」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用李自成造句

    1.(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打富济贫,笼络人心,故山中军事机密不易探明。(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2.《李自成》是一部描写明末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 3.〖示例〗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胸,恨之切骨。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4.〖示例〗他一看,像一瓢冷水浇头,不禁浑身一颤,颓然靠在椅背上。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二章 5.〖示例〗我看,虏骑行军甚疾,常如骤风急雨,恐怕你们想助我一臂之力已经来不及了。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6.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茍安一时。(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7.猜到皇上有杀鸡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没有做声。(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 8.插翅难飞,体上天好生之德,网开一面,谕令尔等速速投降,免遭杀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9.长安米珠薪桂,居大不易。(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10.臣向来不以面从为忠,故今日不避斧钺,直言苦谏。(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11.闯王确实有许多非凡之处,为当今群雄所望尘莫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五章) 12.但彼等乌合之众,同床异梦,一战即溃。(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13.但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总还是有可用之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14.但军旅之事,容当陆续奉献,刍荛之见,供将军斟酌可否。(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七章) 15.到期不能“剿灭”,反而如火燎原,他们有些做封疆大吏的,轻则降级、削职,重则下狱、砍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16.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17.而杨嗣昌也完全执行他的主张,任劳任怨。(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18.福王仓中的粮食堆积如山,朽得不能再吃。(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一章) 19.高桂英毕竟是他的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和好帮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 20.古话说,“因利乘便”,确实是不应该坐失良机。(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四章) 21.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定鹿死谁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22.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23.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24.后来“陵谷变迁”,这附近的地势抬高,河流改道,就成了一道干涸的川谷。(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五章) 25.后来他们被敌人隔开,各自为战。(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26.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27.既然补之与汉举二将军已率两万人马进驻叶县与裕州之间,大军继续东进,如箭在弦。(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28.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吗?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忡忡么?(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 29.将军必须立下几个大功,方能报陛下天覆地载之恩,也不负本督师一片厚望。(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 30.近来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园,引三里河的水流进园中,真是水木清华(水木清华),入其园如置身江南胜地。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 31.近一两年来,他常常在心中琢磨着要得天下必须如何解民倒悬收买人心。(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 32.经过二十多天披星戴月的风尘奔波,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33.可是闯王知兄虚名,推诚相待,献策等又过为吹嘘。古人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34.可是群龙无首,成不了大气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一章) 35.可是他们把票子当做奇货可居,非要足了钱不肯放回。(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五章) 36.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37.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执迷不悟,自走绝路!(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38.老百姓痛恨官府催粮催捐,苛捐杂派多如牛毛,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39.李自成和刘宗敏等神不知鬼不觉(神不知鬼不觉)地率领着队伍过了洛南,埋伏在华山东麓的深山密林中。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 40.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每到一处就除暴安良;稳定人心;因此;深得人民爱戴。 41.李自成心急如焚,只觉得树木伐得太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42.洛阳饥民卖儿鬻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43.马上的将士们都 是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丝毫不象是吃过败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五章) 44.满朝大臣中没有一个人在做事干练和通权达变上能够比得杨嗣昌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45.满京城的戚畹、勋旧和缙绅们为著李国瑞的事人人自危,家家惊慌。(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46.那些玉斝中的长春露酒也都由站在身边侍候的宫女接过去倾入一只绘著百鸟朝凤的大瓷缸中。(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47.你兄弟在外,隐姓埋名,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漂泊,望门投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48.年荒劫大,百姓们不是离家逃荒,流离失所,便是等待饿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49.破了房县,又有一些穷困潦倒而没有出路的读书人参加了他的义军。(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 50.启翁,你看他是如何思贤如渴!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51.启翁,你看他是如何思贤如渴!(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52.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53.请皇上勿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为小民留一线生机。(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54.日后战乱停止,我将使国家轻摇薄赋,吏治清明,兴学校,奖农桑,通商惠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55.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儆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56.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57.若仍严刑峻法,使直言者常获重谴;日日讲聚敛,使百姓生机愈困,则天下事不堪问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58.尚炯笑着说:“自然是捷足者先得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59.宋与金的历史,对崇桢说来,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60.他觉得自己在朝中孤掌难鸣,真是“一木难支大厦之将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61.他们认为今日上午在大战中已经把左光先的精锐杀得丢盔抛甲,七零八落。★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62.他们已是飞走路绝,恰似釜底游鱼,或降或死,别无他途。(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63.他相信献忠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归顺朝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64.他一看,像一瓢冷水浇头,不禁浑身一颤,颓然靠在椅背上。★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二章 65.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66.倘若河洛不保,坐看李自成羽毛丰满,以后的事就不堪设想了。(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一章) 67.倘若没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们大家出力;我李自成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孤掌难鸣。〔结构〕主谓式。 68.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铸成大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69.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70.特别是潼关南原战败之后,这种反躬自责的心情更甚。★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71.同他做了朋友,时常约他吃酒,不拘形迹地畅谈。★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72.为实现这一远大的政治目的而在生活上竭力做到艰苦朴素。(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73.我倒是觉得敬轩的那位摇鹅毛扇子的军师,生得鹰鼻子鹞眼,不是个善良家伙。★姚雪垠《李自成》第十九章 74.我只能用下策,派人向绵竹(刘宇亮)作秦庭之哭。(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75.现在被献忠这样一看,感到跼蹐不安,犹如芒刺在背。(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76.休再罗索!朕因流贼猖獗,东事日急,内外交困,不得不百计筹饷。(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77.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78.杨嗣昌和高起潜都没生气,劝他不要操之过急,对作战方略要慢慢详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79.杨嗣昌见他往往不受军令,独行其是,也明白他心中不服,决心拿他“开刀”,替别人做个榜样。(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80.姚雪垠《李自成》:“每生出一个儿子都要封一个王,就有千家万户倾家破产,妻离子散,受不尽的糟践。” 81.姚雪垠《李自成》:“他善于用兵;常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82.姚雪垠《李自成》:“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气;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83.姚雪垠《李自成》:“转瞬之间,从曲折的山路有一队奔跑的马蹄声迎面而来。” 84.姚雪垠《李自成》:“转瞬之间;从曲折的山路有一队奔跑的马蹄声迎面而来。” 85.姚雪垠《李自成》第23章:“罕见的是能够像大帅这样喜欢逆耳忠言,不喜欢听奉承的话。” 86.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17章:“如今人情薄,肯以义气为重,古道热肠,肝胆照人的人毕竟不多。” 87.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2章:“今嗣昌代朕在外督师,沐雨栉风,颇著辛劳。” 88.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47章:“虽极迅猛激烈而丝毫不乱,足见训练有素,名不虚传。” 89.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50章:“他作战勇敢,一身是胆,是一员难得的虎将。” 90.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因而他就成了襄阳的达官巨绅的座上客,颇为走运。” 91.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就拍得响。” 92.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女人听了,重新把闯王浑身上下打量一眼,看相貌不是等闲之人。” 93.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有什么话说呢?这就叫强龙不压地头蛇!” 94.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数载阔别,常怀云树之思。” 95.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眼下吃点苦,日后打下江山是咱们大家的,有福同享。” 96.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咱们打开窗户说亮话,只要他是个人才,咱们决不会亏待他。” 97.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有片刻工夫,崇祯默不做声。” 98.要是万一李嫂子有三长两短,真是可惜!(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99.一旦国家无内顾之忧,陛下可以整军经武,对东虏大张挞伐,以雪今日之耻,永绝边境之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100.已逸待劳,以众御寡,可以稳操胜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101.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102.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103.远远地传过来隐约的画角声,此伏彼起。(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104.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他们拼到底吧。(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105.战场上金鼓齐鸣;杀声震天;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把明朝官军打得落花流水。 106.这简直不是马,是一条腾云驾雾的白龙!一条白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107.这口剑虽不能说削铁如泥,也似花马剑一般锋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 108.这么晴朗的天气,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真不象双方就要杀得人仰马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109.这些寿礼陈列在坤宁宫的东西庑中,琳瑯满目。(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110.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111.至于替魏忠贤建立生祠,更被人们认为是“ ... 之尤”(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112.左良玉在他退出后,立刻召集诸将,面授机宜。(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自成】的意思是什么?【李自成】是什么意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李自成攻下了北京城,为什么打不赢八旗军?

    首先,在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与明王朝的军队进行对抗的时候,收服了许多的明王朝降军,为了拉拢人心,对这些降军也没有什么办法,依然还是由他们的将领进行领导。其实作为降军私底下他们根本就不服从李自成的领导。就这样在李自成失民心,清王朝得民心的环境下,李自成大败而归,宣示着农民军起义的失败。

  2. 李自成、张献忠无比仇恨的明代皇室究竟做了什么?

    在读明史的时候,偶然读到这样一段,大体上是这样的:李自成捉住了福王朱常洵,因为福王身体肥重(重达三百多斤),李自成与手下便将福王与鹿肉一起烹食,称作「”福禄酒宴”。无独有偶,张献忠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我们常常说非常仇恨一个人,仇恨到了极点那就是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那么张献忠和李自成究竟是与这些贵族们有多大仇恨才会做出这种事情呢?我去翻阅了一下书籍,想要看一下这尘封的历史。结果我似乎发现了一些

  3. 被埋没的民族英雄,为抗清自灭满门!他若不死,大清难得天下

    被传颂的英雄未必真英雄,被唾弃的魔头也未必真魔头。在明末的这段历史中,说到英雄人物,很多人会想到很多,比如两蹶名王的李定国和...省的郑成功。即便他40岁就已经战死,他真正的一生还未走完,但是他用他的死为大明续了近20年的命!那好,请随我一起来看看这个明末的大西国皇帝到底做了什么!是什么让我改变了对张献忠的评价!

  4. 反清复明为什么没有成功?因为南明没有宋高宗

    反清是一回事,复明是另一回事。主动出击潼关、洛阳,其实是为了防御性的,为了消除明军对关中的威胁。而且,之前从洛阳一路到北京,都很顺利,李自成以为吴三桂没有胆量和他正面缸。这么大好的形势,明朝就是没有一个像宋高宗这样血统合法性毫无疑问的核心。而南明比南宋差的地方,就是差一个宋高宗一样的人。

  5. 明朝灭亡时,所有的人都弃崇祯帝而去,唯独一个太监对他忠心耿耿

    在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军中,闯王李自成是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在凶悍的李自成面前,山西的明军望风而降,根本组织不起有规模的抵抗。等到三月十七日的时候,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来到了平则门外,北京城就在眼前。可笑的是,由于明军溃败的太快了,崇祯皇帝直到李自成...到北京城下时才得到了消息。看着乱作一团的大臣,崇祯皇帝不禁仰天悲叹。

  6. 崇祯有多苦:10年灾害、4年瘟疫,东北有皇太极、西南有李自成

    导读:公元1627年,落水生病的明熹宗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因其三子早夭,身后的皇位只能有自己的弟弟朱由检继承,是为明思宗。就在朱由检继承皇位的前一年,公元1626年,东北地区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病逝,其身后汗位由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继承,开启了后金政权的新时代;就在朱由检继承皇位的第二年,公元1628年,初一登基便想着大施拳脚的朱由检开始了对驿站的精简改革,时为银川驿卒的李自成失业,并

  7. 李自成并没有灭掉明朝,大顺的军队最终反而变成了大明官军

    但这一点却没有引起李自成足够的重视。李自成几乎完成了改朝换代,但终究由于没有迅速完成向统治阶层的转变,由于在攻克北京之后依然对大明官僚阶层追赃抄家,最终导致了大明旧臣的再次倒戈,倒向了清朝。

  8. 这种动物让明朝人口骤减40%,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大明朝的灭亡,真的与一种动物有关,那就是老鼠。在明朝的后期,出现了严重的鼠疫,造成了国力的衰弱,带来了严重的饥饿灾荒,内忧外患,导致了大明朝的灭亡。当时,人民体质严重下降,卫生条件也是极度的恶化。这场鼠疫,也间接的摧毁了大明帝国的边防线。

  9. 大明的最后19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崇祯在最后一刻又想起了谁?

    崇祯看得心惊不已,知道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了。三月十二日,崇祯上吊前7天李自成的部队封锁京郊,崇祯煞有介事地召开御前会议,向一群心怀鬼胎却又庸碌无为的官员问计,官员所献之计竟是关闭城门听天由命。三月十五日,崇祯上吊前4天李自成的部队准备进攻居庸关,巡抚与总兵临阵脱逃,崇祯派去监军的太监不战而降。三月十六日,崇祯上吊前3天李自成的部队攻下昌平,火烧十二皇陵。

  10. 闯王李自成为什么要撤离北京城?

    明末时期,号称闯王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经过长达15年的南征北战后,终于在1644年4月,将革命斗争推向到了...,那就是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北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夺取了大明江山。

随机推荐

  1. 清朝最美格格,同时还是金代后裔、杜月笙妻子孟小冬的闺蜜

    最近几年,一组名为“晚清最美格格”的照片为人所熟知。由于特殊的家庭身份和军功,被誉为"金源世胄,铁券家声"。完颜立贤的女儿,就是人们交口称赞的“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完颜立贤的曾祖完颜麟庆是清朝中后期有名的学者。>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王敏彤家与后来成为京剧名伶的孟小冬家曾经一墙之隔,加上年龄相仿,脾气相投,久而久之,二人就成为了闺中密友,现存的“最美格格”照片中就有她和孟小冬的合影。

  2. 凶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凶”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凶终隙未——指交道不永,朋友最终变成仇人。凶喘肤汗——形容疲乏到极点。凶终隙末——凶:杀人;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凶相毕露——毕:尽,全。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凶神恶煞——原指凶恶的神。后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凶年饥岁——凶年:年成很坏。凶多吉少——凶:不幸;吉:吉利。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害多,吉利少。

  3. 带有傫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傫”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相当坑爹!——成语词典没有这个成语。。。。。换个关键词试试把,哥。

  4. 带有澄的成语

    包含有“澄”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揽辔澄清——揽辔:拉住马缰。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正本澄源——犹正本清源。端本澄源——犹正本清源。澄沙汰砾——指除去杂质,使之纯洁。澄神离形——形容用心太专,如痴如呆。澄清天下——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澈底澄清——指完全清楚,毫无遗漏。澄江如练——澄:清澈,明净。

  5. 放眼三国,吕布之后谁最厉害?狭路相逢谁能胜出?

    狭路相逢谁能胜出?那么,三国中,除了吕布,到底是第二厉害呢?"随后,吕布又将穆顺刺死,砍断武安国的手腕,甚至把身手不凡的公孙瓒逼得仓皇逃窜。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实力相近的两个武将交手时,往往是更加勇猛的那个取胜,所以,单论武力值,张飞应该是五虎将中的第一名,而放眼三国,他也是第二名的有力竞争者。

  6. 香蕉适合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其实吃香蕉的正确时间是这样的

    但是如果一天之内吃得太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会造成不利影响的,并且选择吃香蕉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讲究,吃对了对身体有益,吃错了有害健康。那么香蕉到底是适合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呢?其实吃香蕉的正确时间是这样的。前面提到,香蕉本身是属于热带的水果,所以不适合在空腹的状态下食用。如果想在上午吃香蕉,尽量选择在吃完早餐的半小时后食用。对于先要在晚上吃香蕉人来说,建议选择在晚饭之前的半小时吃比较好。

  7. 梦见车丢了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汽车丢了,表示你潜意识里害怕失去什么。梦见汽车丢了,预示你近期会有烦恼,并要想方设法寻找新的发展方式。商人梦见丢车,意味着担心失去商业机会。梦到车被偷了,夫妻生活和谐、幸福。梦到车子被偷,要避免一时兴起胡乱的花钱,就算有再好的金钱运也不堪错误的理财计划或盲目挥霍以上就是我分析的梦见车丢了是什么意思,希望对你有帮助。梦见塔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8. 结婚发言稿_结婚誓词,婚礼致辞,结婚证婚词,婚礼贺词

    >婚礼证婚人发言稿婚礼证婚人发言稿一: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是XXX先生,XXX小姐结婚大喜的日子,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福这对新人新婚愉快,百年好合,心想事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有关条例,他们的婚姻是合法的。

  9. 同学思恋诗句 同学

    独自站在操场,已经不是以前的孤独,回头,还有我的伙伴,向天大喊“学校!你是我的伙伴!”陈酒最好喝,老友最知心,朋友认识越久越值得珍惜,只因共同拥有太多太多的回忆。抬头望着黑板,就像又回到了从前,那些难忘的时光,始终萦绕在我的记忆同学,叫起来多么亲切,回想起过去的时光是那么快活,充满著愉快和欢乐湾下独愁长思卿,,冻寒不敌春意融。

  10. 梦见脏衣服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衣服的梦大半是不吉利的,表示最近会遇上一些麻烦的事情。已婚的女子梦见衣服脏了表示家里会发生争吵,自己可能生病,但是梦见衣服脏了但是在洗则表示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生活很幸福。梦见自己的衣服脏了表示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是要坚定心绪,可改变一些习惯,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梦见厨房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