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柳宗元:廉洁自持 忠信是仗

不是每座城市,都能拥有足够厚重且光华耀世的政治文化标志。很幸运,一部绵亘千年的柳州历史,有柳宗元其人,也有他为官四年留下的政治思想和灿烂文化。 柳宗元是唐代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曾任柳州刺史,今天的柳州人民还称他为“老市长”。柳州有一着名风景区大龙潭,其中有一深潭名“雷潭”(雷塘)。潭约一亩见方,三面峭壁环抱,清泉淙淙,冬暖夏凉。此乃柳宗元当年祷雨处,筑有“祷雨亭”,亭内立石碑一方,刻有《雷塘祷雨文》。因为公务的关系,我对柳宗元所作的《雷塘祷雨文》格外钟情,每每读来,总让我感受良多,回味无穷。尤其是“廉洁自持,忠信是仗”八个字,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旧掷地有声。 >据记载,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柳宗元到柳州后遇到大旱。按照当地的习俗,他率众前往雷塘举行祭神求雨活动并作此祭文。祭文分为两段。第一段点明主题,说明为什么要到雷塘祈雨。其中一句这样写道:“神惟智知,我以诚往;钦兹有灵,爰以庙飨;苟失其应,人将安仰?”意思是说,神灵以大智通晓事理人情,我以虔诚的心意前往拜望。人们钦佩神灵能够感应,才会修建庙宇来侍奉神。可是如果连神都失掉了灵验,百姓还有什么仰仗?柳宗元爱民而敬天,以其仁爱之心为民求雨,每当读到这几句时,我总会被“老市长”的诚意所感动,神灵有知安能不为所动?祭文第二段是以地方长官的身份向上苍作出承诺。柳宗元以其人格向上天起誓:“廉洁自持,忠信是仗,苟有获戾,神其可罔!”即,我以廉洁来要求自己,以忠信来为人处世。如果我柳宗元有什么罪孽和过错,神可以降罪于我!这誓言充分展现了一位古代官员谦恭为民、恪守廉洁的精神境界。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一月初八,年仅47岁的柳宗元在柳州病逝。因为一心为民、两袖清风,柳宗元家中没有积蓄,家人无力治丧,灵柩被停放在他生前喜爱的罗池的西北侧。到了第二年,由老乡裴行立和好友刘禹锡等帮忙筹措了丧葬费用,才将柳宗元的灵柩运回老家山西下葬。“老市长”切实践行了自己对上苍许下的诺言。 >柳宗元的廉洁自持、为民务实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留下了千古的好名声。他死后三年,柳州人为其立祠纪念,与他相关的柳侯祠、柳侯衣冠墓、柑香亭、罗池等一大批古迹和文物也都被后人呵护至今,成为柳州的历史文化象征。 >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四年,重修文庙,传播儒学,教化民众,改革弊政,解放奴婢,种柑植柳,开荒挖井,发展生产,他的“民本”思想对后世官员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柳宗元看来,官吏自当为民服务,“为民之役”。这一为官理念在封建社会无疑是相当超前的。对于官员来说,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就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安居乐业,这正是柳宗元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是清官是贪官,民心是秤;为正气为邪气,自己为砣。作为领导干部,想事情、做决策,都应该自觉把人民群众摆在首位。只有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如果党员干部不是围着百姓转、为着百姓想,而是处处为个人打算,事事为满足一己私利,这样的干部肯定会出问题。心不正则行不正,心不清则手不清,这样的教训难道还少吗? >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基础。清正廉洁,对党员干部而言不仅是人格要求,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我们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历史时期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崭新阶段,面对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地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行为习惯和一种实践能力,敢于响亮地喊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如果领导干部都能“廉洁自持”,百姓有心安能不为所动?(文/陈刚)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柳宗元:廉洁自持 忠信是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2. 王叔文与「 ”永贞革新”:明明是一盘好棋,为何被下了个稀烂

    原创|知甬「”永贞革新”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这次改革运动,历时半年左右即告失败。作为革新运动主要领导者,王叔文生前被皇帝誉为「”伟人也”,但改革失败后被政敌抹黑,遭赐死在任上。他的追随者大文豪刘禹锡、柳宗元等被贬20余年,结局令人唏嘘。一、势如累卵的执政皇权经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唐德宗李适在位27年间,藩镇割据形势严峻,地方政权日益藐视皇权,造反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泾原兵奉前

  3. 将军的夏天和文官的夏天,不一样

    唐朝最血腥的将军却写出最温馨的诗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夏昼偶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唐柳宗元夏日炎炎,其热难当,在酷暑下受折磨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纳凉,琢磨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去,去哪里乘凉?高山深谷,水边树下,这都是相对凉快的地方,凉快,主要靠自然环境的改观。文字也能让人生凉。

  4.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属于正常操作:《资治通鉴》 笔下的唐朝改革家王叔文也加上诸多恶名

    导读:王叔文是顺宗朝与宦官势力作斗争的正直朝臣,他领导进行了一场改革。

  5. 唐诗闲读:「 ”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今天接着读杜牧的诗。

  6. [专家点评] 近现代来楚生 行草书柳宗元《江雪》

    [专家点评]近现代来楚生行草书柳宗元《江雪》这件行草书柳宗元“江雪”立轴,为海上名家来楚生所书,来楚生善篆隶,尤擅行草,取法二王及黄道周等,用功很勤、临书众多,是一位有功力有才情的艺术家。第二行“翁”字用笔大胆放纵,点画形态变化很大,在通篇中很抢眼,这正是一幅作品不俗的所在。来楚生浙江萧山人。名稷勋,字楚生。号然犀、负翁等,晚易字初生、初升。供职于上海国画院。除书法外,来楚生并精绘画、篆刻。

  7. 柳宗元

    安史之乱时曾徙家吴地,柳宗元可能生于吴地,但成长于长安。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柳宗元被擢升为礼部员外郎,协同王叔文等人在半年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受到宦官、藩镇及守旧派朝臣的联合反对。柳宗元在此兴利除弊,发展生产,兴办学校,释放奴婢,政绩卓著。王叔文提拔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成为改革的中坚人物。在柳州生活了四年,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柳宗元病逝于柳州,时年47岁。

  8. 刘禹锡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刘禹锡与王叔文相善,其才华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这段时间里,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风格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9. 古人喜欢在露天喝酒

    中国人喝了几千年的酒了。那会儿人们喝酒喜欢在露天,不在露天,也只是在四合皆空的亭子里,或在河边的船上。你看白居易送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偶逢友人,停下船来也是在船上喝酒。今天,你可能在月台生,在登机处喝酒吗?那次李白到人家喝酒,照今天的逻辑,应客随主便才是。官职相当于如今市长的欧阳修要喝酒,也是到山间的亭中。

  10. 中晚唐的士大夫与净土宗--以柳宗元、白居易为例

    诚然,禅宗乃中国佛教之一大特色,宋以后之士大夫每每以通“禅”为雅,是不争的事实。东土学者,罗什之徒首称兴盛,故次以三论宗。又,唐初玄奘、窥基师徒则信奉弥勒净土,愿生兜率;稍后武则天篡唐,沙门怀义、法明等进《大云经》,言武则天为弥勒下生,故弥勒净土亦颇盛于一时。有唐一代,净土之教不仅深入于民间,且染及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晚唐的文坛大家柳宗元和诗坛巨擘白居易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二]下面转说白居易。

随机推荐

  1. 德国最可爱的消防队员从井盖里救出的胖老鼠

    “KDSPs”是一只特别丰满的老鼠,这个周末被困在井盖中,不得不被当地消防员和动物救助者释放。“她冬天有很多赘肉,臀部卡得很紧,没有前进和后退的余地,”动物救援人员迈克尔·赛尔告诉当地媒体,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包括当地消防队在内的救援人员在抬起井盖时,用一根末端有圈的杆子将吱吱作响的老鼠固定住。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救援组织的Facebook主页称,随后,他们将老鼠放回下水道,没有受到伤害。

  2. 其他感应事迹——九遍咒语现奇迹

    九遍咒语现奇迹李孟泉冈山镇致远村十五号之七,马腾先生夫妇,信佛很虔诚,两人都曾受在家佛戒,并且全家素食已经好多年。因此就诚心诵念‘大悲咒,白衣大士救苦咒,灭定业真言’各三遍,而回向蛆虫急速往生西方,以免加盐淹渍,而致...生。诵完后,仍将坛盖密封,放在原处。不过读本文的人,应知马夫人仅以九遍咒语而能出现这一奇迹,是因她平常修持功夫深厚所致。

  3. 梦见逝去的人掉牙齿

    周公解梦梦见逝去的人掉牙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逝去的人掉牙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诺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诺”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诺诺连声——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5. 虚实起名法_起名大全

    虚实起名法这里的“虚”,指虚词,“实”指实词,虚实相间法就是虚词和实词巧妙地配合使用,产生富有表现力的好名字。这两种词类相间搭配,阴阳相济,虚词以柔,实词以刚,使您所起的名字出奇制胜、魅力无穷。商业起名的技巧_起名大全王之玺:帝王的大印,象征著权势。运用虚词相间法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因为虚词属于“文言”的范畴,搞不好会出现晦涩难懂的现象,这是起名者应加以警惕的地方。

  6. 六祖惠能大师 六祖前世是哪位大菩萨

    六祖惠能大师本名卢惠能,从小就叫惠能,也是出家时的法名,时人称之为卢行者、禅宗六祖、大鉴禅师。惠能>六祖惠能大师>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六祖前世是哪位大菩萨>六祖说:“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

  7. 带有鞿字的成语

    包含有“鞿”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名鞿利鞚——犹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8. 秋瑾牺牲后身后之事:儿女被人偷偷收养,儿子长大后成湖南富豪

    壹条历史,壹个人物,讲述历史背后的故事前言:每每谈到革命和战争,在人们的传统概念中是男人的事情,毕竟无论是在历史记载中还是影视剧里,扛枪上战场...敌的基本上是男人,然而有一个女性,她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所担当的责任,以及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却让许许多多男子汉汗颜,她就是秋瑾,一位以革命事业为己任的先进女性。秋瑾在1875年出生在福建,秋瑾的家境在当时也算比较优越的,但是此时的秋瑾并没有完全意识

  9. 【敛槥】的意思是什么?【敛槥】是什么意思?

    ●《宋书孝武帝纪》:「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存阙衣裳,没无敛槥。」★「敛槥」在《汉语大词典》第6979页第5卷524参见:敛槥敛槥是什么意思敛槥liǎnhuì殡殓时用的简陋的小棺材。

  10.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成语故事_成语“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宋史·邓绾传》:绾谀王安石,除集贤校理,乡人在都者,皆笑骂绾云: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宋朝神宗年间,国势衰微,财库空乏,军事力量薄弱,外寇 *** ,政治腐败,已经到了非改革无法生存的地步。这时大政治家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