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过去,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为天人、龙鬼、国王、臣民,以及不可计量的大众说法。当时有一大国的太子率领其他小国的王子共五百多人,来到鹿野苑顶礼佛陀,并且退坐一旁聆听佛陀开示。太子们赞叹佛陀,并且问道:“佛法义理精深微妙,自古以来,是否有国王、太子、大臣、长者子,舍弃名利地位,放下世间的荣华、快乐及家庭的恩爱来出家修行呢?”
过去,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为天人、龙鬼、国王、臣民,以及不可计量的大众说法。当时有一大国的太子率领其他小国的王子共五百多人,来到鹿野苑顶礼佛陀,并且退坐一旁聆听佛陀开示。太子们赞叹佛陀,并且问道:“佛法义理精深微妙,自古以来,是否有国王、太子、大臣、长者子,舍弃名利地位,放下世间的荣华、快乐及家庭的恩爱来出家修行呢?”佛陀告诉太子:“世间的国土、荣乐、恩爱,如梦幻、如声响,生生灭灭,变化迅速,是无法恒常拥有的。国王、太子因为三个原因,所以不能得道:一、不钻研佛法经藏,以微妙法义来提升自性,反而纵情恣欲,放逸堕落,滋生邪见;二、贪婪不布施,吝于将自己的财物救济贫困人民,或与大臣、将士分享,所以无法建立国家富强之本;三、不能远离 ... 、爱欲,舍弃流转三界、令人烦忧的根源,藉由出家修行灭除众苦,返求自性。但是由菩萨转世的转轮圣王,则不会执着这三件事,所以能成佛。另外,若国王、太子能够:一、年轻时博学多闻,以仁德统领国家,化导人民力行十善;二、经常布施财物给贫穷、孤寡人家及群臣将领,与民同乐。三、时时思惟生命的无常,并有出家修行,断除生死轮回之苦的决心。做到以上三事,则能得道。 接着,世尊为大众开示自己过去生的一段因缘:过去生,我曾为转轮圣王,名为南王皇帝,能够飞行于虚空之中,周游各地,自由自在,无人能抵。出入皆有七宝,拥有宫殿、浴池、行宫、花园及群臣、夫人、宫女、象、马……等各八万四千。还有千位儿子,个个勇猛精锐,一人可抵千人。圣王寿命有八万四千岁,以法制治理国政,从不冤枉人民。一日,圣王思惟,人命苦短无常,应当多修福德,契悟真道。常行布施,帮助贫困之人,并与人民共享财物,如此修习福德,再出家修行,断除种种贪欲,才能灭除人生苦恼。于是圣王便命令为自己梳发的人,一旦发现白发,一定要向他报告。过了几万年,负责梳发的人看到圣王长出白发,立刻报告圣王。圣王看着白发,悲泣地说:“第一使者已到,我头发已白,应当出家修行,求解脱道。”于是说了一首偈子:“今我上体首,白生为被盗,已有天使召,时正宜出家。”圣王召集群臣,立太子为王后,便出家入山修行,等到寿命终了,转世为天帝释之子,天寿终了后又继位为王,统理天下。圣王亦如过去世般,吩咐梳发人发现白发时马上报告。当梳发人启禀圣王白发已生,圣王又说了相同的偈子:“今我上体首,白生为被盗,已有天使召,时正宜出家。”立太子为王后,便出家修行,寿命终了,又转世为天帝释提桓因。前一位天帝释已享完天寿,下生世间,为转轮圣王的太子。这三位圣王,互相轮为父子关系,在天界为天帝,在世间为转轮圣王,两者之间则为太子身份,历经数千万年,如此周而复始,往返三十六次,世世不忘以仁德教化大众、布施、断除生死苦这三件事,最后才证得佛果。佛陀告诉大众:“当时的父王就是我,太子就是舍利弗,而当时的王孙就是阿难。此后我们三人,累生多世,展转为王,化导天下。”太子与王子们听完佛陀的开示,十分法喜,便受持五戒,证得须陀洹果。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