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巴金守亡妻骨灰30年:白头不及你情深

文 | 田小等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 | 月伴星河 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不顾子女反对,决绝地迎娶了另一个女人,他也因此被后人质疑并不那么爱林徽因。 面对爱情,每个人都怀着「 ”择一人终老”的美好愿望。 但有的人,婚内出轨。 也有的人,如梁思成这般,没了一个,就再娶一个。 但这世界上竟还有这样一个男人:在妻子病故后,把她的骨灰盒带回家,放在床头柜上,夜夜相守,一守就是30年。 这个男人就是大作家巴金,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家》《春》《秋》,但却并不了解,他还是这样深情的一个男人。 那个死后被守了30年的女人,叫萧珊。这样的「 ”待遇”,怕也是世间仅有了。其实,他们结婚的时间也才28年。 到底什么才叫「 ”一生只爱一个人”?在巴金这里,得到了真真正正的诠释。 美好的爱情故事,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去羨慕,去感动,甚至去流泪。但除了这份感动,其实更应该去思考: 为什么他们一牵手就是一生,而我们很多人的爱情和婚姻,却一地狼藉? 那年相遇,「 ”时间”和「 ”人”都不对 都说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才能成就一段爱情佳话。但巴金和萧珊认识的时候,时间和人,好像都不对。 那一年,巴金32岁,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大作家。 那一年,萧珊18岁,还是一个很青涩的中学生。 萧珊是巴金的读者,因为仰慕,她开始给巴金写信,一来一往,两人聊得很愉快。 因为13岁的年龄差距,巴金一直称萧珊为「 ”小文友”。 就这样做了半年多笔友之后,萧珊在又一次的来信中说:「 ”既然笔谈如此愉快,为何不面谈呢?” 随信还附上了一张自己的照片,说方便见面时巴金认出自己。 巴金呢,其实是一个挺内向的人,不善言辞,不擅交际。 但不知怎么地,也或者是被萧珊的勇敢打动了,他竟答应了。 1936年8月的一天,在上海南京东路719号的一家小店里,两人第一次见面了。 这次见面,萧珊向巴金倒了很多苦水,她抱怨自己的父亲因循守旧,说想要离开那个家。 巴金像一个老师,又像一个哥哥,帮她分析利弊,很诚恳地安抚她,打消了她离家出走的念头。 巴金亲切、随和、真诚,完全没有大作家的架子,这让萧珊倍感意外。 这一见,萧珊已然是「 ”一见钟情”。 可在巴金心里,她还是那个「 ”小文友”,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仅此而已。 而且,当时的巴金因受到家庭的影响,一只脚已经踏上了独身主义的道路,根本没往「 ”爱情”这条道儿上想。 时间和人,好像都不对,但爱情,怎么就来了呢? 冰与火相逢,是我灭了你,还是你点燃我? 巴金是内向的,克制的,有点像冰。 萧珊是外向的,热情的,像一团火。 而且,那时的萧珊不到20岁,有着满腔的无畏,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去做。 本就内向的巴金,又特别地忙,根本没时间主动去约见她。 所以,萧珊就一次又一次地主动去找巴金,关心他的文学创作,也照顾他的生活。 这个小姑娘的热情、温柔和体贴,让已经单身独居多年的巴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快乐。 单是这份温暖,或许还不足以点燃爱情之火。 萧珊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在巴金眼里,也是有魅力的。那时候的萧珊,利用课余时间到红十字会伤兵医院做义务护士,给伤员换药、包扎伤口、喂饭,有时还跟他们谈心,相互鼓舞斗志。 萧珊做这些,他的父亲坚决反对,父女间也发生了很多争吵。 但巴金知道后,很欣赏她的勇敢和正义,还支持她,鼓励她,赞美她。 直到很多年后,萧珊仍然形容巴金是「 ”我心中的神”,那么就足可以想象,在当年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心里,巴金是多么得有魅力! 一边,是萧珊对巴金十足的仰慕。 另一边,是巴金看到了这个小姑娘身上的善良、热情和勇敢。 就这样,这两个人,在一摩二擦中,爱情的火花悄悄地就被点燃了。 巴金的一句话,险些葬送了这份感情 那个年代,包办婚姻正在走向瓦解,但萧珊没有幸运地逃过这一劫。 有一天,父亲告诉她:「 ”已为你选好一个有钱人家,择日订婚。”萧珊一听,慌了、急了,第二天就跑去找巴金,说明了这一切。 但她没想到,巴金只说了一句:「 ”这件事情由你自己考虑决定。” 萧珊本以为巴金会安慰她,会保护她,听巴金这么一说,她心里满满都是失望和绝望,她扭头跑出巴金的住所,在楼下大哭起来。 哭泣的萧珊,恰好被巴金的一个朋友撞见,萧珊就开始控诉巴金的那句「 ”由你自己考虑决定”。 这时候,巴金也追了出来,他赶紧解释说:「 ”我是说,她现在还很小,很年轻,充满幻想,不成熟,需要读书、成长。我告诉她,我愿意等她。如果将来她长大成熟了,还愿意要我这个老头子,那我就和她生活在一起。” 原来,巴金是担心萧珊不理智地选择跟他在一起,万一哪天她清醒了,后悔了,无异于耽误了她的幸福。 这一解释,也让萧珊看懂了巴金内心为她着想的善良和真诚,她更认定了要跟他在一起。 萧珊的父亲,守旧、固执,幸运的是,萧珊的母亲,开明、睿智。 知道了女儿和巴金的恋情后,主动提出要约见巴金。 饭桌上,萧珊的母亲表示认同他们的爱情,并很正式地把女儿托付给了巴金。 此后的巴金和萧珊,便开始以「 ”未婚夫妻”的关系出现在公众面前。 婚后的时光正美好,她却病倒了 那时候的中国,战火纷纷,巴金和萧珊也是聚少离多。 中学毕业后,萧珊去了昆明读大学,巴金则四处奔波,为出版事业忙碌着。 趁着萧珊放暑假,巴金曾2次去探望她。每次短暂的相处,都少不了头顶飞机的轰炸,废墟,鲜血,他们见得太多了。但越是如此,他们越珍惜彼此相伴的时光。 直到1944年5月,相恋8年之后,他们才终于要结婚了。 这一年,巴金已经40岁,萧珊27岁。 他们是旅行结婚的,5月8日,在贵阳南郊一个叫「 ”花溪小憩”的宾馆,举行了两个人的婚礼。 后来,巴金这样描述他们的新婚之夜: 我们结婚的那天晚上,在镇上小饭馆里要了一份清炖鸡和两样小菜,我们两个在暗淡的灯光下从容地夹菜、碰杯。 吃完饭,散着步回到宾馆。宾馆里,我们在一盏清油灯的微光下谈着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日子。 我们谈着、谈着,感到宁静的幸福。 四周没有一声人语,但是溪水流得很急,整夜都是水声…… 巴金和萧珊结婚了,在两个人的简单和清净中 婚后第二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 巴金和萧珊也欢呼雀跃着,他们回到上海,在霞飞路霞飞坊59号3楼,定居了下来。 至此,巴金和萧珊多年的漂泊生活终于结束了。 不久后,随着爱女小林的降生,这个家更像家了。 萧珊的温柔、体贴,女儿的娇小、可爱,让曾一度抱定独身主义的巴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巴金过去喜欢四处奔波,现在却一门心思留在上海,陪伴妻儿。 半夜里,女儿闭着眼睛喊:「 ”我要吃牛奶!” 巴金一个轱辘就爬起来去冲牛奶了。 巴金深爱着这个家。 除了照顾妻儿,巴金一边忙于出版社的工作,一边继续文学创作,那些年的时光,是平静的,是幸福的。 如果就这样一直幸福地走下去,该多好,可是,萧珊却病倒了,连床都起不来。 当时巴金不在身边,萧珊由女儿女婿照料着,他们想带她去医院好好做个检查,却发现医生都很难见,见了也是随便「 ”对症”开点药,很是敷衍。 后来辗转找到一个亲戚帮忙,医院才算给拍了一张片子,结果显示萧珊得了肠癌,紧接着就住了院。 当时不知实情的萧珊还很高兴,她觉得终于可以治病了。 萧珊走了,巴金说:「 ”那不是她的结局” 萧珊住院后半个月,因为肠子堵住了,必须开刀。 而开刀后,她只活了5天。 那是一个中午,巴金在家里刚端起饭碗,就接到了医院的 ... 。当他赶到医院的时候,萧珊已经在太平间了。 她躺在担架上,被白布单裹得紧紧的,看不到面容。 巴金弯下身子,一边轻轻拍打着萧珊,一边呼唤她的名字。 虽然早有预料,巴金和他最爱的萧珊,却错过了最后的告别。 领到骨灰盒后,巴金拒绝下葬,他说要带萧珊回家,他把她放在床头柜上,说这样就觉得她仍然跟他在一起。 大作家,大文豪,巴金先生。他想写一篇悼念妻子萧珊的文章,却每每拿起笔来却不知如何下笔,直到妻子去世6年后,他才终于写下了《怀念萧珊》。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她是我的一个读者。 1936年,我在上海同她第一次见面。 她同我谈了8年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 在那些年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 ”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 只有在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 ”我们要分别了。” 萧珊临死,没有看到巴金恢复自由,也没有见到巴金最后一面。对于萧珊来说,这就是她的结局。 但她不知道,在她离去后,她的丈夫巴金说:「 ”这是她的最后,但不是她的结局,她的结局终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巴金余生的愿望只有一个:待自己死后,把自己的骨灰和萧珊的骨灰合在一起。 在一起,永远在一起。 这,就是作家巴金和他的读者、妻子萧珊之间的爱情故事。 「 ”一生只爱一个人”,真的是奢望吗? 木心先生说:「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再看今天的我们,一切都在上演「 ”快”,闪婚,闪离,都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一生只爱一个人”,好像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其实我们很有必要问一句:「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一牵手就是一辈子,而有的人,即便在爱情里曾经美好过,走在婚姻的路上,却只剩下一地狼藉?” 巴金和萧珊的爱情可以为我们作答: 如果说是当年萧珊的「 ”勇”点燃了他们爱情的火花。 那么后来,在萧珊因病先逝后,又是巴金的「 ”痴”,为这一场爱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个人爱着,另一个人却不爱,或不那么爱,最容易夭折了我们的爱情。 若想实现「 ”一生只爱一个人”,靠我真诚地爱着你,你也深刻地爱着我。

巴金守亡妻骨灰30年:白头不及你情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想爱而不能爱,林徽因病中写下这首凄美情词,如一曲清泉流过心间

    对于林徽因来说,写诗完全是出于兴趣,而那个让她爱上诗的男人是徐志摩。林徽因和徐志摩相识时才16岁,对方的一首首情诗将她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诗境中。虽然两人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但林徽因余生都没有放下过诗歌。让我们来品一品:作为一首现代诗,林徽因这首诗的工整度是相当高的,充满了古诗的韵味。关门的波斯菊花海诗中描写的是一种想爱而不能的情绪,有人觉得林徽因写的就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情,但作者从来没有这样表示过。

  2. 中国瑰宝苏步青和巴金究竟把哪一本书读了100遍?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3. 她18岁卖婚救父,23岁离婚当外室,36岁告别爱情,余生孤独终老

    古人曾讲:「”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这其实只是一种对女子的偏见。在后世中,所有在历史上较有名气的女子,都是那些知书达礼,饱读诗书,有着惊世才能的人。说到民国时的才女,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写出那句「”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值得被人们记住的才女,绝不止林徽因一人。那时有一位女子,名叫蓝业珍。蓝业珍是民国不为人知的名门四女之一。蓝业珍被大众较为熟知的名字是蓝妮。蓝妮11岁时入南京惠文

  4. 胡雪岩的螺蛳太太:这才是旺夫的女人

    用美貌去征服,用智慧横行霸道我是喵姬文/天天展颜胡雪岩,从一个放牛娃到大清首富,30年间扶摇直上,富甲天下。

  5. 巴金:与妻相差13岁,相守28年,妻子离世后,他守着骨灰过完余生

    自古文人多风流,尤其是在民国那个大师盛行的时代,更是如此。风流如徐志摩,浪情如胡兰成,文人的圈子似乎成为了风流的寄居所,可是有这样一个才子,他却是文人的特例,一生只爱一个女子,情深共白首,直教人生死相许。他就是民国著名作家巴金,很多人对他的喜欢,是始于才华,终于情深。

  6. 25岁下嫁寒门,丈夫无能她养家,丈夫入狱她替夫还债,无怨无悔

    文/羽昕民国最后的贵族—郭婉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曾经看过一本书,并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缘故,只是在书架中匆匆一瞥便被她的书名所惊艳—遇见一些人流泪。我已不记得当时那本书中是否有令我读来流泪的人物,但是我想把这句话用在另一个人身上,那个真正让我读之泣容的女子—郭婉莹。

  7. 巴金守亡妻骨灰30年:白头不及你情深

    文|田小等砍柴书院专栏作者编辑|月伴星河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不顾子女反对,决绝地迎娶了另一个女人,他也因此被后人质疑并不那么爱林徽因。

  8. 鱼玄机最经典的一首爱情诗,其中有两句至理名言,读懂了受益终生

    但凡是还是有例外,有一些女子她们也是和男子一样,有着过人的才华,更是学识渊博。特别是她的一首《赠邻女》,更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其中有两句更是至理名言,对于这样的作品,其实只要理解透了,那对于自己一定是会受益终生。《赠邻女》唐代:鱼玄机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据说鱼玄机写这首诗时,也正是由于自己主动追求温庭筠,可是却遭到了拒绝,为此才女内心更是悲痛不已,从而写下了这么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名篇。

  9. 梁思成生母李蕙仙——一个比林徽因更有大智慧的女人

    一个比林徽因更有大智慧的女人当下用「”林徽因的婆婆”称呼李蕙仙,恐怕比「”梁思成的母亲”或「”梁启超的夫人”更具吸引力,尤其对文艺女青年,李蕙仙恐怕想不到,她的未来儿媳隔了一个世纪依旧是全民女神。因为李蕙仙完全不是女文青,女文青回形针一样曲折绵密的心路历程她get不到点,她是一个剑胆琴心、直来直去、利落泼辣的女人。李蕙仙出身名门,父亲李朝仪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为官,最高做到顺天府尹,相当于

  10. 戴安娜王妃:永远的「 ”英伦玫瑰”,当年究竟有多美?

    大家好,我是嘉树君。点关注不迷路,嘉树带你上高速。1997年8月31日,22年前,年仅36岁的英国威尔士王妃戴安娜在巴黎因车祸去世。

随机推荐

  1. 结婚对联大全

    结婚对联大全共度佳期室温暖,同添喜气客风流。花灿银灯鸾对舞,春归画栋燕双栖。双爱夫妻须挚爱,独生子女贵优生。灯下一对幸福侣,洞房两朵爱情花。恋爱真诚晚婚育,姻缘美满耀福星。对对情人绵绵语,联联爱侣脉脉情。缔百年事业伴侣,结一对恩爱夫妻。永结同心夺取中心新据点,开展全面大进军。花儿朵朵提倡晚婚人心快,深化改革正道粉。恭迎佳丽早育人才成大器,狠抓经济奔小康。人财两旺祖国全民奔四化,春宵一刻值千金。

  2. 梦见弓箭 梦见弓箭什么意思

    梦见弓箭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弓箭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弓箭,往往象征爱情和婚姻,或是压力、流言。未婚男女梦见弓箭,预示将很快找到心上人。已婚男女梦见弓箭,表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周公解梦》梦弓矢。梦弓弦断,主丧偶。交易梦之,为得利器;疾疾梦之,为避邪。孕产梦之,生男;婚姻梦之,见一不二。《梦林玄解》梦见弓弦断,事不就。《敦煌本梦书》梦见箭未射,得财。

  3. 明代首辅张居正是怎么死的?揭秘张居正之死

    导读: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1566)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还可以继续

  4. “垂帘听政”制度始于何时?

    “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于是,这种由母亲帮助皇帝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太后临朝的制度,始于汉朝,汉惠帝不理政事,吕后临朝。汉殇帝出生不过百日就继汉和帝为帝,皇后邓氏以皇太后临朝。而“垂帘听政”这个词其实是出于《旧唐书·高宗记》里说武则天的一小段,“….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唐以后的其他各朝史书也有出现过。

  5. 气球

    妈妈带着儿子去动物园,对面走来一公一母2老外,母的手里拿着气球,这时儿子和妈妈讲:妈那个阿姨手里的气球好小哦,胸口的气球好大啊。妈妈对儿子讲你懂什么,那个叫...~儿子似乎明白的点了点头。儿子走过去对老外说,阿姨能把你胸口的气球给我捏一把吗?

  6. 亡魂丧魄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ánghúnsàngpò【解释】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出处】《孤本元明杂居·打董达》第二折:“哥哥你宽肺腑,休间阻,我教他亡魂丧魄,认个贤。”【例子】无【相关】百度“亡魂丧魄”

  7. 土坯

    有一块土坯,害怕火烧,在进窑之前偷偷从车上溜了下来。有砖出窑了,红红的,硬硬的。土坯不羡慕,也不着急。可是土坯不明白,不经过锻烧怎么会有红色呢?如果仅仅是没有红颜色也就罢了,有一天,一场雨下来,土坯支持不住,变成了一摊泥。又过了几日,风吹雨淋,就再也找不见土坯的蹤影了。不经千锤百炼,怎能坚硬如钢,害怕艰苦挑战的人,是经不住风雨考验的。那些逃避困难的人,是无法成就辉煌事业的。

  8. 从笑的嘴型来看一个人的个性_看相大全

    从笑的嘴型来看一个人的个性盈盈笑脸最能博人欢心,一个人若能笑口常开,通常人际关系良好,事业也跟着蓬勃。口两端成平者这类人的性格不拘小节,动作大方。明知其事,但假装不知而不予人语。平常性情尚称和气,惟偶而不悦即大发脾气。桃花眼女生命运如何_看相大全

  9. 历史上精准到可怕的预言——八代之后,你的子孙将无人能匹敌

    说陈完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他的子孙后代,可谓是英才辈出:田穰苴、孟尝君田文、孙武、孙膑、王莽……陈完,是田氏的始祖。也就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始祖。翻开二十四史,涉及预言的篇章其实有很多,晏听在学习《左传》的时候,对于「”怪力乱神”之事已经司空见惯了。虽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所作《春秋》中从没出现过灵异、预言之事,但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其实并不是全盘否认的——而是敬而远之。后来,左丘

  10. 唐伯虎“超凡脱俗”的十幅精品山水画

    唐伯虎“超凡脱俗”的十幅精品山水画唐寅字伯虎,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唐寅像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当时社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