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女王记:英国法国篇——血腥玛丽、苏格兰玛丽、玛尔戈王后

法国的玛尔戈王后 写作本文所用的参考书籍: 1、Queen Margot 作者:Alexandre Dumas 出版日期:2018年 2、Queen Margot : wife of Henry of Navarre 作者:Hugh Williams 出版日期:2014年 ------------------------- 正文: 一、前叙 150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一些新王朝,带来了局势的变化,标志着欧洲正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迈进,比如,1479年,西班牙联合王国建立,1485年,英国都铎王朝建立。 英格兰王国的都铎王朝,1485年到1603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此时,在东方,是明朝的后半期。 此前,英国的约克王朝与兰开斯特王朝,互相交替统治,互相争斗残 ... ,在红白玫瑰战争中,双方大批贵族同归于尽,最终,约克王朝仅存的子弟亨利·都铎,在废墟中建立了都铎王朝,是为亨利七世。 由于封建贵族消失殆尽,因此都铎王朝,乡绅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且由于贸易发达,不少人开始转化为工商业企业家,这些新形成的中产阶级,日益强大,形成英国的主要政治势力。英国由于贸易活动日趋发达,工商业开始踊跃发展,因为没有了封建贵族的掣肘,英国的发展非常迅猛,超过了老牌强国法国、西班牙。同时,因为没有了封建贵族,都铎王朝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为了新王朝的顺利发展,亨利七世娶了兰开斯特家族幸存下来的女子伊丽莎白,算是将两大家族融合了,一睡泯恩仇,有了共同的后代。 亨利七世与伊丽莎白,生了七个子女,其中,四个较大的子女,在历史上都是有名人物。 长子阿瑟,威尔士亲王,在继位为国王前就去世了,他的妻子,就是西班牙公主卡特琳,她是西班牙两位君主伊莎贝拉一世、费尔南多二世的女儿,是著名的卡斯提亚女王疯女胡安娜的姐妹,是威震欧洲的神圣罗马皇帝兼西班牙国王卡尔五世大帝的姨母。 长女玛格丽特,苏格兰王后,她的儿子是苏格兰国王詹穆斯五世;她的孙女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即玛丽·斯图亚特,亦即大名鼎鼎的苏格兰玛丽;她的外孙是苏格兰王族斯图亚特家族达恩利支系的达恩利爵士亨利。亨利·斯图亚特与玛丽·斯图亚特结为夫妇,生子詹穆斯,此子即开创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詹穆斯一世。 次子,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先后娶了六位王后,他的一子两女,先后继位为英国国王、女王,是为: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亦即大名鼎鼎的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她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次女玛丽,她是法国瓦卢瓦-奥尔良王朝的国王路易十二的王后,她先后两任丈夫,她的外孙女是著名的英国十日女王珍·格雷。 为了迅速壮大初生的都铎王朝,亨利七世拼命与欧洲豪门联姻,首先是与同样是新兴的、上升之势迅猛的西班牙联姻。他为儿子阿瑟娶了西班牙公主卡特琳,甚至在长子阿瑟去世后,还不舍得放弃这桩婚姻,又让次子亨利续娶了嫂子卡特琳。 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四年。次子亨利即位,是为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在位期间,英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他先后娶了六个妻子,其中,首位妻子、西班牙公主卡特琳,为他生下长女玛丽,即后来的英国女王血腥玛丽;第二位妻子安妮·波琳,为他生下后来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第三位妻子珍·西摩,为他生下了后来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 亨利八世与西班牙公主卡特琳的婚姻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卡特琳色衰,好色之徒亨利八世于是厌倦了,想与卡特琳离婚,另娶美女,但是,因为卡特琳的外甥是威震欧洲的神圣罗马皇帝兼西班牙国王卡尔五世大帝,教皇不敢得罪,因此不敢批准亨利八世离婚,谁也没想到,专制君主亨利八世,干脆背叛了天主教,创立了英国的基督教:圣公会,也称英国国教。英国国教的特点是:英国国王是圣公会的最高主宰。 英国国教是新教的一种。此后很长时间,英国一直陷于天主教与新教的激烈斗争之中。 亨利八世在位期间,还完成了英格兰王国与威尔士亲王国的合并。 在国际上,十六世纪前半期,神圣罗马皇帝兼西班牙国王卡尔五世大帝,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是欧洲的三位主角,互相之间龙争虎斗。 亨利八世的六个妻子,有的,被离婚;有的,被斩首;有的,病逝。只有最后一个妻子,安安静静地一直陪伴着亨利八世。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年五十六岁。 其子即位,是为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他受父亲栽培,也是新教徒,因为玛丽随母亲卡特琳长大,与来自西班牙的母亲一样,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爱德华六世一直谋划着,废掉玛丽的继承权。 好在爱德华六世在位不久,1553年,他去世了,年十六岁,在位六年。 爱德华六世去世前,为了不让姐姐、天主教徒玛丽继承王位,因而指定家族中的另一位新教徒珍·格雷,继承王位,她是他的表侄女。 珍·格雷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十日女王,卡特琳与玛丽母女,一直遭受亨利八世与爱德华六世的残酷打压,深得英国各阶层的同情,很快,玛丽就在臣民们的拥护下,起兵夺位,轻而易举地击败珍·格雷,将其擒 ... 。 二、血腥玛丽 玛丽即位为英国女王,是为玛丽一世。她在位期间,严厉镇压英国的新教徒,火烧处决了三百余名新教徒,因而被称为「 ”血腥玛丽”。 玛丽一世,生于1516年,去世于1558年,她三十七岁时即位,在位五年,活了四十二岁。 1554年,玛丽一世与西班牙王子费利佩结婚,费利佩生于1527年,这一年二十七岁,玛丽则已经是三十八岁了。她是费利佩的表姑。 她与欧洲天主教阵营的盟主西班牙联姻,目的是阻挡妹妹伊丽莎白将来继承王位,因为伊丽莎白是一位新教徒。 费利佩因此成为英国的共治国王。1556年,其父亲、威震欧洲的神圣罗马皇帝兼西班牙国王卡尔五世大帝退位,费利佩又继位为西班牙国王,是为费利佩二世。 西班牙,此时仍然是由卡斯提亚王国、阿拉贡王国等国组成的联合王国,费利佩二世是首位自称西班牙国王的君主。 费利佩二世继位为西班牙国王之后,英国实际上成为西班牙的附属国。 不过,费利佩二世回到西班牙即位,此后与玛丽一世聚少离多,一直未能生育后代。 眼看着新教徒伊丽莎白一日 ... 近王位,玛丽一世无可奈何,她想除掉伊丽莎白,但苦无借口,因为欧洲人有宗教信仰,相信「 ”君权神授”,因此不敢随意 ... 害君主或是王位继承人。伊丽莎白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始终没有让姐姐玛丽一世抓到借口。终于,1558年,玛丽一世在焦虑中去世。 三、伊丽莎白一世 新教徒伊丽莎白,在隐忍多年之后,终于扬眉吐气,即位为英国女王,是为伊丽莎白一世。英国重新变为新教国家,并且成为欧洲新教阵营的盟主。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杰出女王,她生于1533年,去世于1603年,活了七十岁,二十五岁即位,在位四十五年。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英国于1588年,在著名的英西大海战中,击败欧洲霸主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震惊欧洲,英国从此由一个二等国家,上升为一流强国,成为欧洲新教各国的盟主,率领欧洲新教各国,对抗以西班牙为盟主的欧洲天主教各国。 伊丽莎白一世终生未婚,号称「 ”处女女王”。她派兵前往北美进行扩张,英国人将获得的新领土,以「 ”处女女王”命名为弗吉尼亚,以示对女王的尊崇。 女王未婚未育,她有几十个王位继承人,按照排序,排在首位的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亦即苏格兰玛丽,是她的表侄女。苏格兰玛丽在天主教法国的宫廷长大,是一位天主教徒,罗马教廷为了使英国江山变色,一直企图使伊丽莎白一世退位,让苏格兰玛丽继位为英国女王。因此,如何对付苏格兰玛丽,不让英国江山变色,成为伊丽莎白一世考虑的头等大事。 四、苏格兰玛丽 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生于1542年,去世于1587年,活了四十四岁。她出身苏格兰王族斯图亚特家族,刚出生一岁时,其父、苏格兰国王詹穆斯五世就去世了,她于1542年即位为苏格兰女王,在位一直到1567年,在位二十四年。 苏格兰玛丽的母亲,是法国大贵族吉斯家族的玛丽·吉斯。为了抗击英格兰王国对苏格兰王国的严重威胁,在传统上,苏格兰王国一直与更为强大的法兰西王国结盟。经过吉斯家族的安排,年幼的苏格兰玛丽,与法国同样年幼的王太子弗朗索瓦二世订婚,苏格兰玛丽在母后的那排下,于1547年,五岁就来到法国,在宫廷里与弗朗索瓦二世一起长大,两个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弗朗索瓦二世,生于1544年。1558年,在巴黎圣母院,十四岁的弗朗索瓦与十五岁的苏格兰玛丽结婚。1559年,其父、奥利二世去世,弗朗索瓦继位为法国国王,苏格兰玛丽成为法国王后。 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苏格兰玛丽一定是平安一生,幸福快乐的,但是,好景不长,事情突然起了变化,1560年,弗朗索瓦二世去世,苏格兰玛丽成了寡妇。 法国太后,是出身于意大利著名的美第奇家族的卡特琳·德·美第奇,她与奥利二世,生了十个子女,五子五女。 儿子中,长子弗朗索瓦,三子夏尔九世,四子奥利三世,先后为法国国王,五子弗朗索瓦,为安如公爵,准备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结婚。 女儿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女玛尔戈王后,她后来成为法国改朝换代以后的波旁王朝国王奥利四世的王后。 少年国王弗朗索瓦二世去世后,太后卡特琳,立即安排三子夏尔继位,是为夏尔九世。夏尔九世生于1550年,此时只有十岁,因此,由太后卡特琳进行摄政。 夏尔九世去世于1574年,活了二十四岁,在位十四年。 对于苏格兰玛丽来说,丈夫没了,再在法国呆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并且,此时,法国的新教胡格诺派,进行武装割据,法国内乱开始,胡格诺派与天主教徒的斗争,愈演愈烈,于是,十八岁的苏格兰玛丽,回到了陌生的苏格兰,作为苏格兰女王,开始进行统治。 苏格兰的国教是新教的长老教,并且,苏格兰属于穷乡僻壤,与法国宫廷长大的天主教徒苏格兰玛丽格格不入,而苏格兰玛丽又相对单纯,这就注定了她以后的悲剧。 1565年,二十三岁的苏格兰玛丽嫁给了第二个丈夫、斯图亚特家族达恩利支系的达恩利爵士亨利,他们同出斯图亚特家族,他生于1545年,小三岁,是她的族弟。 1566年,在苏格兰首都爱丁堡,他们的儿子詹穆斯出生,他就是后来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开国君主詹穆斯一世。 丈夫亨利利欲熏心,企图夺取苏格兰玛丽的权力,甚至将她软禁起来,并且,他还得到了一些苏格兰贵族的支持。 苏格兰玛丽与丈夫感情不和,因此,有了情夫,还不止一个。 很快,亨利被刺 ... ,苏格兰全国上下,都认为是苏格兰玛丽派她的情夫干的,认为玛丽谋害亲夫。 1567年,苏格兰玛丽与第三任丈夫结婚,他是博思维尔伯爵四世詹穆斯·赫本。玛丽很快生下两个双胞胎孩子,实际是未婚先孕。一些反对苏格兰玛丽的贵族,认为玛丽荒淫无道,是无道昏君,不愿再接受她的统治,他们起兵,围攻这对奸夫 ... 。其实,这些都是借口,根本原因其实是,新教国家是不愿意接受一个天主教君主的。 苏格兰玛丽被俘,她被迫宣布退位,让位于一岁的儿子詹穆斯,詹穆斯即位为苏格兰国王。 玛丽逃脱关押,逃离了苏格兰,不过,这个头脑简单的女人,没有逃往最可靠的与她相同信仰的法国,而是慌不择路,投奔了表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她才离虎口,又入狼窝,逃离了一个新教国家,又跑到了另一个新教国家。 新教徒伊丽莎彼白一世,守株待兔,立即将天主教徒苏格兰玛丽关押起来,这一关就是二十年。 欧洲的君主,都相信君权神授,因此,伊丽莎白一世对苏格兰玛丽只是关押,还无法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天主教的罗马教廷对苏格兰玛丽给予了很高希望,希望她能取代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为英国女王,使英国重新变为天主教国家。最终,罗马教廷企图行刺伊丽莎白一世,而让苏格兰玛丽即位,这就威胁到了伊丽莎白一世本人的安全,并且,英国会因此而江山变色。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防止英国的天主教徒营救苏格兰玛丽或苏格兰玛丽逃跑,于是,伊丽莎白一世经过再三考虑,终于下了决心,1587年,下令将苏格兰玛丽斩首。 排位第二的继承人、苏格兰国王詹穆斯,往前进了一位,成为最靠前的继承人。苏格兰是新教国家,詹穆斯是新教徒,伊莉莎白一世对他是满意的。 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以七十岁高龄去世,传位于侄孙詹穆斯,于是,苏格兰国王詹穆斯,因此又成为英格兰国王,他由此开创了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是为詹穆斯一世,他的儿子,就是在英国革命中被斩首的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 五、玛尔戈王后 再来看法国,苏格兰玛丽的首任丈夫弗朗索瓦二世去世后,其弟夏尔九世于1560年即位,他在位期间,1562年,爆发了胡格诺战争,法国的天主教阵营与新教阵营,双方为了各自的信仰,大打出手。 玛尔戈王后,生于1553年,去世于1615年,活了六十二岁。她自幼与苏格兰玛丽一起在宫廷里长大。 1572年,在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的安排下,玛尔戈与出身法国波旁家族的纳瓦拉国王奥利·德·波旁结婚,他是胡格诺派新教徒的领袖,大批胡格诺教徒从全国各地赶到巴黎,参加婚礼,天主教徒大起恐慌,因此发生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巴托洛谬之夜大屠 ... ,大批胡格诺教徒被 ... 。 新婚之夜,也就是屠 ... 之夜,玛尔戈王后保护了新婚丈夫奥利·德·波旁。 1574年,国王夏尔九世去世,年二十四岁,他的弟弟、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奥利,放弃了东欧的王位,赶回来继承了他认为最重要的法国王位,是为奥利三世。被软禁的奥利·德·波旁,于1576年逃走,抛下了玛尔戈王后。 两年后,奥利三世释放了被软禁于卢浮宫的玛尔戈王后,她于是前去投奔丈夫奥利·德·波旁。但是,生性风流不羁的奥利·德·波旁已经有了不止一个情妇,于是玛尔戈王后与他吵架,后来她也有了情夫。 1582年,玛尔戈王后离开奥利·德·波旁,回到了巴黎,她名声已坏,她的兄长、国王奥利三世很是不满,为了怕她再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于是将她关押在城堡里。 1589年,奥利三世去世,因为瓦卢瓦家族与波旁家族皆为卡佩家族的支系,因此,奥利·德·波旁继位为法国国王,是为奥利四世,瓦卢瓦王朝结束,波旁王朝开始。 但是,信奉天主教的巴黎人民抵抗这位胡格诺派的国王,奥利四世进攻巴黎,但始终无法攻破巴黎。1593年,身为胡格诺派领袖的奥利四世,为了能统治天主教徒占大多数的法国,于是改信天主教,巴黎人民这才打开城门,迎接他入城。 玛尔戈王后得到释放。 1598年,欧洲天主教阵营的盟主、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去世,法国的天主教贵族对奥利四世的抵抗越来越弱,纷纷归降国王,最后完全归顺奥利四世。奥利四世终于统治了法国全境,遂发布著名的《南特敕令》,宣布胡格诺派在国内拥有七十五个武装城市,此后,法国的天主教徒与胡格诺教徒和平共处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后来奥利四世的儿子路易十三、孙子路易十四先后即位,他们在巴黎的宫廷长大,都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们废除了奥利四世的《南特敕令》,疯狂迫害胡格诺派,法国的胡格诺教徒不堪忍受残酷的迫害,纷纷出走,离开法国,前往英国、德意志、北美等新教地区。胡格诺派多是富裕的商人或技术工人,他们带走了法国的财富和技术,使得后来英法争霸,法国最终落了下风。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且说1599年,玛尔戈王后与奥利四世签署离婚协议,奥利四世离婚再娶。 此后,玛尔戈王后干了几件事,一是写了她的回忆录;二是,美丽的玛尔戈王后,有很多情人,然而后来她的美丽渐褪,她陷入了贫困,债主上门催讨,无奈中,她变卖了所有珠宝;三是,她和奥利四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德·美第奇和解;四是,她成为贫穷的艺术家的赞助人和顾问。她于1615年在巴黎去世,年六十二岁。 几百年后,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了小说《玛尔戈王后》,这是一部大仲马风格的跳脱历史的浪漫演义小说,根据这部小说,法国于1994年拍摄了电影《玛尔戈王后》。 1600年前后,欧洲又一次出现了新王朝,比如,1589年法国波旁王朝建立,1603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建立。这两个王朝因为专制,因为压迫人民,因而都爆发了革命。斯图亚特王朝的查尔斯一世,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都被人民处决,被送上了断头台。 波旁王朝始于1589年,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被推翻,前后整整两百年。波旁王朝因压迫人民太甚,从而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陷于血与火之中。

女王记:英国法国篇——血腥玛丽、苏格兰玛丽、玛尔戈王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郑和后裔在非洲生活六百年,心愿是想回广东当保安

    据记载,郑和船队先后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东非的麻林(肯尼亚)。肯尼亚由大小不同的5个岛屿组成,其中帕泰岛面积最大,约75平方公里,岛上的5个村庄都自称是郑和的后裔。据说,600多年前,一艘郑和船队的船只,因迷失方向驶入帕泰岛附近触礁,慌乱之中,船上的数百人纷纷抛出载运的小船逃命,并从大船上快速搬下瓷器和丝绸等贵重物品。他们当中,有三人是郑和的义子,还有四百人是郑和的部下,他们划向帕泰岛

  2. 中国古代美女服饰的变迁

    中国古代美女服饰的变迁商周礼制十五而笄;西汉深衣制,上襦下裙,街市罗衣飘飘;南北朝衣身紧贴,对襟直领衣袖细窄,引入胡服风范;唐中前期小头鞋履窄衣裳,披帛半臂兴盛;晚唐时世宽妆束,衣裙宽松;宋尚素雅;明霞帔比甲兴盛;清汉族传统服饰终结,满族特色的旗袍影响至今。

  3. 钟山隐士

    钟辐年少英俊,是南京名闻遐迩的才子。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僧,老僧仔细端详钟辐的相貌,说:“你能长寿,只是取得功名后就家破人亡,须牢记!”当时钟辐刚娶樊若水之女为妻,新婚燕尔之际,皇帝下诏开科取士。>钟辐梦醒后,体会此诗含有怨恨之意,又盘桓数月才携青箱整装起程。到了采石渡时,女仆青箱暴病身故,钟辐为此悲痛万分。钟辐屈指一算,其妻亡故之夜,正是他在县楼梦见妻子示诗之时。

  4. 未央宫的地下暗道是怎样的?这些暗道是谁建造的?

    在西安的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在未央宫遗址下面发现了数条暗道,暗道的四通八达让人瞠目结舌。那么这未央宫地底下暗道是什么样子的呢?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在未央宫遗址的地下,发现了数条暗道,暗道周围由青砖铺砌,虽被焦土掩埋却都保存完好。综合来看,未央宫下的暗道绝非偶然为之,而是西汉初年紧张政治形势下的产物,它的存在不仅说明了刘邦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也同样透漏出这位统治者过人的心机与谋略。

  5. 晚上做梦梦见流口水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是窃听自己潜意识和意识相互交流的机会,它为人们打开了通往自我整合的大门钥匙。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解析有关梦见流口水的梦境代表什么寓意吧。梦见自己流口水表示一切事都不称心如意,运势正在走下坡。梦见嘴里流口水表示在金钱方面将好运当头,也许可以意外的分到红包;或有额外的收入。梦见开枪打死人或者动物–周公解梦

  6. 梦见纸币撕坏

    周公解梦梦见纸币撕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纸币撕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警告

    一位年轻妇女在路上见到一个男孩正在抽烟,就停下来用警告的语气问那个孩子:“你爸爸知道你抽烟吗?”男孩机敏地马上回答说:“你无故在半路上和陌生男人讲话,你丈夫知道吗?”

  8. 美国内战战场的摄影安魂曲

    沃尔特·惠特曼在《麦田复活奇观》一诗中描述了一种对人类苦难漠不关心的景象,即“天真而不屑”的夏粮从世代埋葬的同一片土地上长出来。他在1856年出版了这首抒情诗,不久前,南北战争把桃园和麦田变成了人间痛苦的景象。的相关内容是南北战争:视觉历史购买破碎的土地摄影系列,作者是艾略特·杜迪克,似乎挑战了惠特曼对一个漠不关心的地球的看法:在这些战场全景中,150个夏天的新生命似乎无法取代死亡。季节变化只是这

  9. 这5种食物,即使营养丰富,也不适合一岁内的宝宝吃

    因为此时吃这些食物,非但不能提供营养,反而会危害其身体健康。前列腺素属于天然发炎性物质,容易引起过敏和发炎反应。尽量选择母乳或者配方奶,里面的营养成分比例合适,正好适合于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

  10. 冤有头、债有主!真正气死周瑜的到底是谁?

    冤有头、债有主!令人遗憾的是,其中多有逻辑上的错误,而且会令读者对于这一段历史及其相关人物产生误解。此前,刘表已经病逝,由刘琮接任,迫于曹操的实力,刘琮举州投降。讨论中没有提到刘备的因素,这说明孙权与诸葛亮的谈判是秘密进行的。可以说,在周瑜的分析中,已经隐含了击败曹操的关键所在。当晚周瑜再次密会孙权,直接点明了其中利害,他认为曹军其实是乌合之众,只要挫败其兵锋,很有可能会立即溃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