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清顺治刻本)

  《四民月令》(汉语拼音:Simin Yueling;英语:Monthly Ordinances for the Four Classes of People),东汉晚期崔寔仿照古代月令形式撰写的、叙述大地主田庄从正月至十二月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从全书记载来看,所反映的大地主田庄基本上是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农业是田庄的主要经济部门,因此该书以农事活动为重点,记述了各种谷类、瓜菜、经济作物的种植时间以及与种植相关的农事安排。此外,还提到纺绩、织染和酿造、制药等手工业、副业生产。因为内容侧重农事,所以《隋书·经籍志》将其列入农家类。宋朝初期,《太平御览》的“图书纲目”仍有提及该书,但在《宋史·艺文志》已无相关记载,估计该书于北宋中期到南宋灭亡散失。

  四民是指士、农、工、商,此概念早于春秋时已出现;月令是一种文章体裁,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 ... 执行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并把其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四民月令》现存部分的文体与月令相似。

  《四民月令》内容是以洛阳一带为地方背景,它对于了解东汉时期其他相似地区地主田庄的历史情况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背景

  自西汉《汜胜之书》到后魏《齐民要术》的出现,中间相隔500多年,期间只有《四民月令》一部农业生产书籍,能反映当时的农业发展,尽管有关操作技术记述很简略,而且散佚不全,但它仍为当时的农业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在二世纪中期的著作《四民月令》,除了描述农业运作外,书中提及的经济运作,亦为中国经济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书中所述的农户,在一年中会数度卖出与买入谷物,纯粹以此谋取利润;农户亦会产腌酱类食品、酒、醋、药材、丝绸与丝绸制品、鞋等,这些物品既可供自家消费,也可拿来出售。

  《四民月令》成书以来,曾于魏晋南北朝到唐初流传。贾思勰《齐民要术》对书中内容曾多作引用,杜台卿北周末年撰写《玉烛宝典》的时候,每月均录有一段《四民月令》的材料。唐末韩鄂写《四时纂要》也引述过《四民月令》。北宋时的文献亦时有提到该书,但元代所撰编的《宋史·艺文志》中已无记述《四民月令》这本书,估计该书从此时湮没。 

  清代开始有人重组《四民月令》,乾隆年间就有任兆麟、王谟两版《四民月令》辑佚本,惟错误颇多。嘉庆年间,严可均辑录《四民月令》一卷,作为《全后汉文》第四十七卷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中;1921年,唐鸿学以《玉烛宝典》材料重编《四民月令》,收入《古逸丛书》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立国后,中华书局于1965年曾出版石声汉的《四民月令校注》 ,1981年农业出版社又出版了缪启瑜的《四民月令辑释》。这两个辑佚本均以《玉烛宝典》为主要根据,广泛汲取《齐民要术》和各种类书中的有关资料,参考各种辑本,书中对《四民月令》的资料颇有点评。

氾胜之书

  德国学者克里斯廷·赫尔茨于是1963年把《四民月令》译成德文,在汉堡出版,书名叫《崔寔〈四民月令〉-后汉的农家历》。日本渡部武根据石声汉的《四民月令校注》,按月列出正文、通释和译注,1987年由日本平凡社出版,日译本副题为“汉代的岁时与农事”。

内容

  《四民月令》所反映的正是东汉晚期一个拥有相当数量田产的世族地主庄园,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的安排。现存版本共有2371字中,与狭义农业操作有关的共522字,占总字数的22%,再加上养蚕、纺绩、织染以及食品加工和酿造等项合计也不到40%。其他如教育、处理社会关系、粜籴买卖、制药、冠子、纳妇和卫生等约占60%多。

  崔寔在《政论》中描述当时的贫富差距,“上家”有“巨亿之资”,而“下户”“无所足”;“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全书内容大致包括:

  一、祭祀、家礼、教育以及维持改进家庭和社会上的新旧关系   二、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   三、纺绩、织染、漂练、裁制、浣洗、改制等女红   四、食品加工及酿造   五、修治住宅及农田水利工程   六、收采野生植物,主要是药材,并配制法药   七、保存收藏家中大小各项用具   八及九、粜籴及杂事,如“保养卫生”等九种

  书中所述的生产规模大多已超出小农经济的规模,只有官宦之家的田庄才可体验上述的生产,由此得知,田庄就是一个相当完备小型社会,生产规范相当细致,反映东汉农耕作业园艺化程度相当高。从其记述可以看出东汉时洛阳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当中以农业占优,重视蚕桑,畜牧业仅从属农业,蔬菜以荤腥调味类较多。《四民月令》亦是最先记述中国“别稻”(即水稻移栽)和树木的压条繁殖 ... 。其中农业经济除了自给自足基本层次外,还有利用价格的涨落,进行粮食、丝绵和丝织品等的买卖活动。

  《四民月令》里面也有关学校教育的内容,“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师法求备,勿读书传。研冻释,命幼童入小学,学书篇章。”“八月暑小退,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十一月,研水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小学。”反映当时学校教育的模式,其中避开酷暑和严寒季节,演变为每个学年都有休暑假和寒假的学制定式。

影响

  《四民月令》和《氾胜之书》是汉代两部最重要的农书,两者相比,《四民月令》在农学水平上要逊于《氾胜之书》。氾胜之总结了《吕氏春秋·任地》等三篇出现以来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新成就和新经验,深刻地阐述了北方旱农耕作栽培技术的原则和原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把中国传统农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牌。然而《四民月令》在这方面的创新却有限,因为它只是记载着交待某月某时应该做某某事情,很少介绍具体的操作 ... ,更没有阐述有关原则和原理。

  尽管如此,《四民月令》在中国农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如前所述,它是中国第一部“农家月令”书。它不但对《礼记·月令》类著作进行了推陈出新的改造,完成了从“官方月令”到“农家月令”的转换;而且它所反映的农事活动比《礼记·月令》要丰富和具体得多。在《四民月令》中,每月的农业生产,包括耕地、催芽、播种、分栽、耘锄、收获、储藏,以及蚕桑、畜牧、果树、林木的经营等等,细致而合理,又提醒人们注意农业生产安排的地区性,其中有些生产技术,如“别稻”(水稻移栽)和树木的压条繁殖,是农书中首见的记载。因此,《四民月令》不但是农家月令的开创之作,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代表作。

  《四民月令》比《礼记·月令》还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基本上脱离《礼记·月令》天人感应的阴阳学的色彩。在《四民月令》有关生产活动的安排上,除了“正月上辛,扫除韭畦中枯叶”这一条记载外,其余一切农业、手工业的操作,只以节令和气候作为标准,看不出带有迷信和禁忌的成分。如果考虑到当时东汉社会上盛行“纤纬”神学风气,《四民月令》里头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四民月令501634” 12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四民月令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却因为写了这本书,至今仍被山东人传颂

    而即使全部采信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的正史、信史,也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记叙人物太少,有很多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没有留下传记。无论是被称作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还是被蔑称为秽史的《魏书》、仍无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为帝王将相编撰家谱。

  2. 寻味端午:我们那祖传的咸鸭蛋

    (一)端午五黄之一:咸鸭蛋「五行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在外面吃煲仔饭,绝配必须是咸鸭蛋。一千多年以后,我们在...1号沉船上面发现了那几个「宋代咸鸭蛋」!端午时节,家家必备的咸鸭蛋,这种如此不起眼的中国菜,随便考证一下,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颗「祖传咸鸭蛋」,承载着历史,也有我们那恋恋不忘的中国味道。

  3. 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成书以来,曾于魏晋南北朝到唐初流传。这两个辑佚本均以《玉烛宝典》为主要根据,广泛汲取《齐民要术》和各种类书中的有关资料,参考各种辑本,书中对《四民月令》的资料颇有点评。内容《四民月令》所反映的正是东汉晚期一个拥有相当数量田产的世族地主庄园,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的安排。尽管如此,《四民月令》在中国农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4.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北朝东魏综合性农书,北魏末东魏初贾思勰撰。《齐民要术》虽然写成于6世纪,但其卓越的科学内容,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堪称世界农学史的光辉一页。注释本有石声汉的《齐民要术今释本》,缪启愉的《齐民要术校释》。

  5. 北魏

    史称北魏、拓跋魏、元魏、后魏。北魏前期的统治仍带浓厚的奴隶制色彩,民族压迫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激起各族反抗。北魏雕塑艺术,集中表现在当时的石窟寺中。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均田制和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者力求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使鲜卑贵族进一步封建化,并与汉族地主紧密结合,更有效地共同统治各族人民。

  6.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哪些果品的加工 ... ?

    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这种取熟葡萄阴干的...,看起来,类似现今的葡萄干。>《齐民要术》>还有白李、白梅。这些果品,使用特殊的干制...。观《齐民要术》中的“奈脯法”与“枣脯法”记载简单,大致看,只需将果品晒干即可。>其中腌渍木瓜的...较多。据《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已拥有以杏、李、柰、林檎、酸枣为原料的制麨法。据《齐民要术》记载,柰、枣、梅、杏皆可加工成“油”,枣油在当时较为多见,类似于现今的枣泥。

  7.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_七年级上册历史有什么重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有什么重点1、我国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它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8. 贾思勰哪个时代的_齐民要术贾思勰_齐民要术创作背景_贾思勰的尊称是什么_贾思勰简介

    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9. 《齐民要术》是关于: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10. 试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试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不仅科学家的价值观念、人格素质、知识学问要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也与儒家文化密切相关,甚至整个古代科技...

随机推荐

  1. 看似营养的6种危险食物

    人体所需的大部分营养都是从日常的饮食中获取的。健康的食物、合理的膳食才能保证机体各功能的正常运转,提高生命的质量。有些食物看似健康,其实对人体的危害大,在日常的饮食中对这些食物我们要提高警惕。哈密瓜的皮内可能存在细菌,一旦将瓜切开,这些细菌就会跑到瓜瓤内。你必须小心储存切开的哈密瓜,因为在室温下会有大量细菌滋生。大多数情况下,水并不能洗掉这些危险。

  2. 霍启刚个人资料

    霍启刚个人资料霍启刚,1979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广州番禺,是霍震霆与前妻朱玲玲之长子。霍启刚因与郭晶晶之间的恋情受到广泛关注。2012年11月8日,霍启刚因与郭晶晶在香港沙宣道霍家大宅举行婚礼。2013年8月27日,霍启刚与郭晶晶的第一个儿子诞生,取名霍中曦。霍震霆霍英东长子七八年与港姐冠军朱玲玲结婚,有传男方的聘金高达一千万。朱玲玲婚后全面脱离娱乐圈,并育有三子。

  3. 看透人生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别再抱幻想了,这个人对你的感情,已然慢慢消散不见。道德在于生命互相的同情和灵魂互相的尊重。法治在于保护生命的权利和灵魂的自由。人类的一切好东西都是建立在对生命和灵魂的珍视上面的。你看,真正在乎你的人读的不是你的某条心情,他们想读的,是你的整个人生。

  4. 【楼宫】的意思是什么?【楼宫】是什么意思?

    ●元冯子振《十八公赋》:「十千一斗之樽罍,竞瞰楼宫于紫陌。」★「楼宫」在《汉语大词典》第6341页第4卷1273参见:楼宫词条推荐

  5. 如何避免骨质疏松?早点做到这7件事,老了不会变成「 ”骨脆脆”

    骨质疏松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是不能等到老了才预防,人在过了30岁之后就要开始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年龄、基因、性别、体重、风湿性关节炎或营养不良等疾病、过度饮酒、吸烟、咖啡饮用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钙质和维生素D缺乏等都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而对于女性来说,还要多一种隐患那就是雌激素的流失。那么,如何避免骨质疏松?

  6. 梦见自己是主席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女人梦见自己的丈夫是首领,由于嫉妒和竞争,她的心里将十分厌烦。梦见主席的样子看起来很滑稽,那么寓意着你的经济状况不太好,而且很可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梦见自己是主席,那么寓意着你充满了正义感而且是一个善良之人,你对别人的正义和善良之举而声名远扬。梦见与主席握手,那么寓意着你很渴望得到权利,渴望自己的能够主导生活的一切,让自己成为一个很有权威性的人物。

  7. 【刘复基】的意思是什么?【刘复基】是什么意思?

    后投入湖北新军,任文学社评议部长。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后任参议。武昌起义前夕,因汉口机关遭破坏,被捕就义。为「武昌三烈士」之一。★「刘复基」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8. 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毁掉你的身材

    它不像正餐那么令人饱腹,但热量却相当高,不知不觉会在体内囤积脂肪,如果没有适量的运动,变胖是早晚的事。或者是长期吃蔬果,没有吃其他肉类或淀粉类食物,造成营养不均衡。吃零食不但对自己的身体无益,且容易发胖,更何况三餐不定时、不定量,肠胃也无所适从,容易出毛病。

  9. 皇家养生秘法:他活了120岁,可谓是中国最长寿的男人!

    到了殷商时期,彭祖仍然没有半点衰老的迹象,长寿作为每个帝王的梦想,促使商王请彭祖为大夫,为帝王延年益寿彭祖也不好推辞,便再度出山料理商王身体。据记载,他发明了一套气功,所创作的气功身法还被后人撰写成《彭祖引导法》供后人学习。当然,只有外在的养生还不行,还有内在的,彭祖的养生秘诀少不了一种食物,这个失食物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那么究竟是什么食物呢?

  10. 水中捉月是什么意思?

    【拼音】shuizhongzhuoyue【解释】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水中捉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