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胡兰观后感

  参考观后感一:

  刘胡兰观后感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为刘胡兰题的词,刘胡兰是一位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增添了一种新的力量!

  电影《刘胡兰》主要讲了一位13岁的小女孩――刘胡兰,她参加了妇女干部领悟班,她领悟完毕,就回村负责工作。之后,她碰到了 ... ,他要刘胡兰把村里的事情都“自白”,不然,就把她抓走。刘胡兰被抓走了,敌人怎样问她,打她,她都不说。看到这,我真为她担心。如果当时是我,我肯定会哭喊著叫爸妈。之后,坏蛋用两种办法对付刘胡兰,还不行,他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她死了,为了人民!虽然她的生命只有16年,但的确像毛主席所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看完电影,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刚才出现的画面,记得刘胡兰生前的一句话:“不向困难低头!”那时,刘胡兰明知前面的路要冒着性命的危险,可她还是毫不犹豫。相比之下,咱们这一代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应对,很容易放下,将来如何应对社会啊!我想,以后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说一声“不会”就过去了,也不是一声不吭就随之而去,而是要动一动脑子把它解决,必须要坚持到最后!也记得这句“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能够这样来说,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刘胡兰这样的烈士,就没有咱们的这天,是他们用鲜血乃至性命换来了这天的愉悦生活。因此咱们还要认真领悟,掌握本领,理解新世纪的挑战,为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化的大都市而发奋,为中国的富强而发奋

  参考观后感二:

  《刘胡兰》观后感300字

  讲述了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平凡的中农家庭里,她十岁就已经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刘胡兰成为了预备党员。1947年年仅14岁的刘胡兰被捕,在审问时她一个字也没有说,敌人见这种威逼利诱没有效果,又使出了更狠的办法,让和刘胡兰一齐被抓的五位同志,一一死在了她的面前,看这自我的同志一一的死在自我面前,心里极其的痛苦,即使再痛苦,但她也没有说一个字,她问了自我的死法,结果年仅十四岁的刘胡兰就死在了铡刀之下。

  想想只有十四岁的刘胡兰已经懂的了很多,而十四时的咱们又懂的什么呢?十四岁的咱们也许还会补懂的事在父母面前撒娇,想着遇到什么困难还有父母在。而那时的刘胡兰就已经不怕牺牲,不怕任何艰苦。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能只顾自我的性命,要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要敢于与那些坏人坏事作斗争,不能遇到危险和困难就退缩。刘胡兰的精神都是值得咱们领悟的。

  参考观后感三:

  应对敌人的嚎叫怒吼,她没有胆怯;应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没有动摇;应对敌人的手枪铡刀,她没有屈服。就这样,一个伟大而年轻的性命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人生历程。看完《刘胡兰》这部电影,让我肃然起敬,让我 ... 澎湃,让我热血沸腾……(想念的句子)

  仅有十五岁的她,只是一个花季少女,怎会不知道性命的可贵,她又怎会不想用性命的延续来实现无数次编织的美丽梦想,但是,为了保护组织和党员的安全,刘胡兰抛弃了对性命的渴望,笑对屠刀,用铮铮铁骨和鲜血铸就了一颗为民族解放和国家昌盛的拳拳赤子之心,给咱们留下了一句“怕死就不当共产党”的千古誓言。

  想刘胡兰这样的爱国革命英雄很多,邱少云,江姐……他们用性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首红歌,为咱们新一代的少年塑造了凛然无畏至刚至强的英雄形象。

  重温刘胡兰英雄就义的事迹,重温毛泽东“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使咱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刘胡兰等革命先烈英勇奋斗,死而无怨,为的是咱们这天的愉悦生活,咱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咱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咱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创造伟大的时代,去书写辉煌灿烂的历史,去告慰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英灵!

  参考观后感四:

  “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看完《刘胡兰》这部电影,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耳边不断地响起刘胡兰牺牲前从容不迫的话语。

  倔强的刘胡兰从小就有超人的胆量,革命前辈的一言一行给他在心中渐渐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自从当上儿童团团长,她更是舍身忘我的工作,用心向党组织靠拢,勇敢机智地与敌人作斗争。看到这儿,对刘胡兰的敬意从我心底油然而生。以前的一幕幕又在我眼前重现:那次母亲让我一个人去街上买点东西,我不敢;班级工作中遇到困难,我就撒手不干;考试没发挥好就唉声叹气……丝毫没有刘胡兰那种坚强与勇敢。这也正是当代青少年缺乏的品质。咱们真就应好好地反省一下自我了。

  然而,这么优秀的刘胡兰竟被一个贪生怕死的叛徒给出卖了,看到这儿,我的心被揪成一团。他还算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吗?这种懦夫不正与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刘胡兰构成了鲜明的比较吗?同时,我又为失去这样的英雄而万分痛心,一行热泪滚落在脸颊上。此时此刻,我告诉自我,要永远记住英雄的名字,以她的精神时刻鞭策自我前进。

  是的,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安定和富强,有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咱们这天的愉悦生活呀!如今,中华民族儿女那矫健的步伐又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但国内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每个中国人在珍惜完美生活的同时必须要百倍警惕,咱们少年儿童更要树雄心,立壮志,记住昨日,把握这天,将来建设好祖国的明天。

  参考观后感五: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刘胡兰》观后感(新居对联)

  看完电影,脑海浮现出许许多多刚才出现的画面。记得刘胡兰生前的一句话:“不向困难低头!”那时刘胡兰明知前面的路要冒着性命危险,但她还是毫不犹豫。相比之下,咱们这一代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但遇到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应对,很容易放下,将来如何应对社会呀!

  也记得这句“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能够这样来说,如果没有像刘胡兰一样的烈士,就没有咱们的这天。是他们用鲜血乃至性命换来了这天的愉悦生活。因此咱们还要认真领悟,掌握本领,理解新世纪的挑战,为中国的富强而发奋!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胡兰观后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她是苏联「 ”刘胡兰”,18岁被德军处以绞刑,斯大林发誓要为其报仇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世界共同的噩梦,至今我们都无法淡忘。

  2. 刘胡兰英勇就义

    刘胡兰,1932年生,山西文水云周西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任村妇救会秘书、区妇救会干事。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队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最后被敌人用铡刀残酷...害。1957年1月11日,...主席第二次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47年的题词在解放战争中遗失。

  3. 尹灵芝:刘胡兰式的寿阳女英雄

    1931年3月12日,尹灵芝出生在赵家垴村一个贫寒的家庭。>年幼的尹灵芝早早挑起了照看弟妹、操持家务的重任。>尹灵芝进校学习并担任了儿童团长。>1947年5月,寿阳县解放,尹灵芝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反奸清算训练班”。尹灵芝组织群众开展地雷战、游击战。尹灵芝率罗世宽等人躲进一处窑洞,阎军发现后,在窑洞口鸣枪威胁,并喊话要求尹灵芝出来,否则就要扔手榴弹了。次日下山打听后方得知,尹灵芝已经被捕,被阎军押往宗艾镇方向。

  4. 刘胡兰首次订婚对象回忆:她下定决心后退婚

    在现场,刘胡兰被阎军和地主武装组织的“复仇自卫队”认出后拉到庙里审讯。于是他找到刘胡兰,跟她说明了情况,两人一致同意各自回家说服父母,解除婚约。陈德邻说,让他感动的是,刘胡兰不仅归还了他家的订婚礼,还参加了他的婚礼。陈德邻回忆说,由于政治原因刘胡兰后来又退过一次婚。还有人质疑刘胡兰的无畏精神,称其是精神病人。当时,一个地主婆交来一双底薄量轻、针脚敷衍的鞋,被刘胡兰发现后指出其欺骗行为。

  5. 寻找我的第一本课外书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买了一本《刘胡兰小传》,后来丢失,我感到非常可惜,因为那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当从马烽同志著作目录中发现有《刘胡兰传》的时候,我的心中就像闪过一道镁光似的忽然一亮,马烽同志兴许就是我那第一本课外书的作者?而我对《刘胡兰小传》的一股执着的感情原因究竟又何在呢?就是因为好书是人民的一面镜子。>在此,我的第一本课外书终于也算找到了!

  6. 【今日历史】1月11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17年1月11日中国抚顺发生煤矿瓦斯爆炸,917名矿工死亡102年前,1917年1月11日上午10时40分,抚顺炭矿大山坑井下因变压器着火,引起瓦斯爆炸,随即大火燃起。

  7. 刘胡兰观后感

    刘胡兰观后感参考观后感一:刘胡兰观后感“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被抓走了,敌人怎样问她,打她,她都不说。而那时的刘胡兰就已经不怕牺牲,不怕任何艰苦。丝毫没有刘胡兰那种坚强与勇敢。那时刘胡兰明知前面的路要冒着性命危险,但她还是毫不犹豫。

  8. 刘胡兰读后感

    刘胡兰读后感参考读后感一:关于刘胡兰的读后感15岁,正是花季的年龄,15岁时咱们还像温室里娇嫩的小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但刘胡兰却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英勇牺牲了。前一段时刻,我看了《刘胡兰》,读后,我深有感触。一天,刘胡兰遭到汉奸的告密,不幸被捕。参考读后感四:《刘胡兰》读后感300字讲述了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平凡的中农家庭里,她十岁就已经参加了儿童团。但是刘胡兰却死也不肯向他们屈服。

  9. 【刘胡兰】的意思是什么?【刘胡兰】是什么意思?

    ***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刘胡兰是什么意思刘胡兰:革命烈士。

随机推荐

  1. 外国传教士记张献忠屠川:嫌妇女阻碍行军 曾一日 ... 40万

    1640年,意大利人耶稣会教士利类思入川至成都布道,并在达官权贵中遴选三十人付洗,称为上帝教在四川的首批教徒。1642年,葡萄牙人安文思也从杭州入川,协助他布道。张献忠在成都竖立政权后,他的礼部尚书吴继善向张献忠介绍这两位教士,称其“才德兼优”,可备垂问。张献忠在同这两位洋人攀谈时,听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洋常识,非常愉快,待以上宾之礼,封他们为“天学国师”,由国库按月发给银两。他们一向待在张献忠身边

  2. 黑奴贸易的另一面—— ... 黑奴贸易简史

    作为一项古老的贸易,奴隶贸易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从部落时代开始,在人类发展史上总是能发现奴隶贸易的身影,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哪怕到了...时代,都在从事或者参与奴隶贸易某一环节,也有诸如英国、葡萄牙这样依靠着奴隶贸易成为全球性殖民帝国的国家。...人买卖黑奴在真实的非洲历史上,奴隶买卖很早就出现。公元1世纪的《红海回航记》一书就有关于来自非洲之角的奴隶的记载。

  3. 夸父为什么要摘下来太阳?夸父逐日的故事

    夸父为什么要摘下来太阳?夸父逐日的故事  夸父逐日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讲的是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那么夸父为什么要摘下来太阳?夸父逐日的故事。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

  4. 学校优秀班干竞选演讲稿范文

    学校优秀班干竞选演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今天,幸运的我站在这里参加优秀班干部竞选,心情是既激动又惭愧。初中四年,我有两年担任学习...,两年担任班长。无论是学习...还是班长,要想服众,我认为,他首先要有骄人的学习成绩。因为作为学生,学习永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不管有没有人监督,我都能自觉维护班级和学校的良好形象。

  5. 大将军文聘功夫不弱,可就是怕燕人张翼德,究竟是为什么呢?

    文聘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骁勇善战,武艺高强,屡立战功。可以我们会发现,文聘却十分惧张飞。不久,文聘率领大军前来追击赵云。没想到,张飞突然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手持长矛,立于桥上。那么,大将军文聘功夫不弱,他谁都不怕,就是怕燕人张翼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文聘素闻张飞之勇,知道自己打不过他。张飞的勇猛,在三国那是出了名的。关于张飞的这些故事,文聘不会不知道。

  6. 【满子】的意思是什么?【满子】是什么意思?

    【满子】的意思是什么?【满子】是什么意思? 【满子】的意思是:满子mǎn zǐ最小的子女。  ●清张心泰《粤游小志》:「满子者,嘉俗称子女之最小者。按何光远《鉴诫录》陈裕诗:‘满子面甜糖脆饼,萧娘身瘦鬼常娥。怪来唤作浑家乐,骨子猫儿尽唱歌。’...

  7. 三月疯狂:在区域中的科学

    在这些流动的时刻,成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毫不费力的。事实上,过去30年来,研究判断和决策的科学家一直持有这种观点。尽管如此,最近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这一共识背后的研究中的关键缺陷。GVT认为热手是一种“认知错觉”;人们倾向于在随机性中发现模式,看到完美的典型条纹作为非典型,导致他们相信一种虚幻的热手。

  8. 星云大师《福报哪里来》

    福报有福报的来处!福报不是偷来的,福报不是抢来的,福报不是妄想就有,福报更不是怨恨就可以获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福报从哪里来?你有播撒福报的种子吗?一个人的福报有多少,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甚至「贫女一灯」,藉此因缘遇到大富长者,所以福报就来了。不必羡慕别人的福报比我大,也不必研究别人的福报从哪里来?

  9. 愿将法水洗前愆

    悟达知玄禅师还是云水僧时,有一天途经京师,看到一位西域异僧身患恶疾脓臭不堪,无人理睬,于是就耐心的为他擦洗敷药,并照顾他的疾病。>悟达国师听后,不觉汗如雨下,连忙俯身捧起清水洗涤,突然一阵剧痛,闷绝过去,苏醒时,膝上的人面疮亦已不见,眼前也没有什么西域异僧。>后悟达国师,写下了慈悲三昧水忏仪轨,勤礼忏悔,这也是佛门流传很普遍之忏悔法门,以告知后世,欲除宿怨必先忏罪。

  10. 韩子高 沈妙容_沈妙容简介_沈妙容历史评价_沈妙容的家族成员

    沈妙容十多岁时嫁给陈蒨。侯景之乱时,沈妙容与陈蒨遭侯景囚禁,侯景之乱平定后,得以免死。当时沈妙容左右侍奉的人有不少知道此事,沈妙容担心陈顼逮捕党羽会受到牵连,于是将他们全部杀死。侯景之乱时,陈蒨的叔父陈霸先讨伐侯景,陈蒨当时在吴兴,侯景派遣使者拘捕陈蒨和沈妙容。尊为太后天康元年,陈文帝去世,沈妙容与陈文帝所生之子皇太子陈伯宗继位,尊奉沈妙容为皇太后,宫室称安德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