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今天,面对史书里这些记载,我们只能说:没有什么比和平更美好的了,因为贸易而引发的战争大多是得不偿失的。其实,这场战争的起因也是因为贸易,汉朝想要贸易的对象就是人们熟知的汗血马。大宛为中亚古国,位于葱岭西北山麓和天山山脉西端的南麓,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境费尔干纳盆地一带。

提示: ... 戮、屠城,蒙古军队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把一切都变得伤痕累累……这就是花刺子模王国因为贪点贸易的小财而付出的巨大历史代价。今天,面对史书里这些记载,我们只能说:没有什么比和平更美好的了,因为贸易而引发的战争大多是得不偿失的。 事实上,我们今天说汉朝打通了丝绸之路,这话是多少有些出入的。丝绸之路是一个被后来命名的概念,比这个概念更早的是玉石之路,也是西域与中原的贸易之路,这条路自古都是通的,要不西域的美玉就不会在商代运至中原了,今天的考古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妇好墓里的玉器基本全是和田玉。如果说这条路中断,那么应该是西域邦国与中原王朝的中断,边疆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还是进行的。这个问题在丝绸之路自晚唐衰落之后,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这么说,在丝绸之路诞生之前,它的前身玉石之路本身也是一条贸易之路,一直是贸易的前提下存在的,而汉帝国不过是彻底打通了丝绸之路,并使之得到扩展,连起了世界的另一端。这样,一个问题就显现了出来:汉帝国为什么要彻底打通丝绸之路?一方面,是因为本身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丝路诞生之前或者诞生之后,沿途总有一些雁过拔毛的小邦国,阻碍贸易与文化的交流,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大国出面维护,汉帝国无疑扮演了这种角色。 和平的贸易是需要 ... 甚至政治的手段来维护的,而这种维护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汉帝国的这种贸易维护担当是不容易的,前几代皇帝的积累到了汉武帝手里被花了个一干二净,甚至让后世觉得多少有些劳民伤财的意思。但不管是谁都不可以否认,汉朝彻底打通丝绸之路是积极而正面的,是有益和伟大的,它用自身的力量维护了丝绸之路上贸易的正常进行,震慑甚至消灭了丝路上那些雁过拔毛的小邦国,使贸易变得公平,贸易之路变得通畅。 雁过拔毛没有今天一些人所说的加片关税那么简单,那些小邦国通常采取的手段是 ... 人掠货的流氓与强盗手段,把贸易变得血淋淋的,在这种背景下,汉朝的作用和功德已经是显而易见了。今天,我们把河西走廊这一段省去,从汉宛之战说起。 其实,这场战争的起因也是因为贸易,汉朝想要贸易的对象就是人们熟知的汗血马。大宛为中亚古国,位于葱岭西北山麓和天山山脉西端的南麓,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境费尔干纳盆地一带。该国盛产宝马,被称为「 ”汗血马”。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途经大宛国得知此宝马,引起了汉武帝的浓厚兴趣 。公元前104年,为了得到汗血马,汉武帝命车令为使,带黄金二十万两及一匹黄金铸成的金马去大宛求换汗血马。 大宛人不答应这件事出就算了,但他们觉得汉朝的使者很狂妄,在边境 ... 死使团,夺走财物。消息传到刘彻耳里,大怒,遂下令攻打大宛。历史上的汉宛之战由此开始,汉军开始大规模远程进攻战争,前后两次,持续了约四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战争的过程当中,西域的一些小邦国因为受到威慑,纷纷臣服和归属汉朝,而大宛国则完全成了汉朝的附属国。 丝路因为此战更加畅通,沿途得益于和平的贸易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与中亚及其以远的地方有了更多的联系。但是,汉朝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用西汉文学家刘向的话说就是:「 ”贰师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母寡之首,犹不足以复费。”而汉军还师减员更是达到十之八九,大约有十万人把命丢在了这条征战也是贸易的路上。 这种维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在丝路之上,总有一些人想去发贸易的财。汉朝为此具体付出了多少代价,后世已经没有办法估算。有意思的是,到了唐朝,当年在李广利身后开拓丝路留在西域的那些将士们后裔,也想在这上面做些文章了,最有代表性的也是人们熟知的高昌国。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佛教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当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汉族独立王国,先后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曲氏高昌。 西汉宣帝时,为保障丝路畅通,朝廷派士卒携家属前往这一区域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时,在其地建筑 ... 壁垒,「 ”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同时,设戊己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 ... 。东汉、魏晋沿袭其制。这一时期,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 这把高昌国的历史说了个清楚明白,但到了唐太宗的时候,曲氏高昌就有些不听话了起来。当时,这个王国的负责人曲文泰,祖籍甘肃榆中,和今天榆中的曲姓人是一家。但由于长期处于西域,穿胡服、讲胡语,已经淡忘了自己来自哪里。因为当时从新疆南疆而来的商旅都要经过高昌,这个人也想发发贸易的财了,具体的做法是出兵攻打焉耆等国,并封锁一切向东的道路,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阻止贸易。 焉耆国向唐朝求救,唐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于639年十二月初四,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兵征讨高昌。曲文泰以为唐离高昌有7000里之遥,沙碛阔约2000里,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唐朝不会以大兵相加。然而,一切都没有他预想的好,等他发现时,唐军已经近在眼前了,他本人被活活吓死不说,高昌也很快被灭了。 这就是历史上的唐灭高昌之战,战争本身也是由贸易引起的。此役,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让丝绸之路更加畅通了。一些人今天说,唐在这场战斗中似乎只用了吹灰之力,但这是脱离不了汉隋两朝在这一路的经营基础的,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是这么个道理。 到了蒙元时,丝路上战争也是由贸易引发的,但蒙古人把这个事儿却搞得过于残酷了。成吉思汗灭亡西辽后,其地便与中亚最强大的国家花剌子模王国接壤。花刺子模王国原是里海之东的小国,都城兀笼格赤(在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1200年,阿拉乌丁·摩诃末继位后,这个小国逐渐强盛,夺取西辽西部地区,又通过多次远征,吞并了波斯(今伊朗)、阿富汗等周围各国,达到全盛时期,建新都于撒马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 1215年,成吉思汗派使节到花剌子模王国,缔结通商贸易协定。其后,成吉思汗按协定派出使臣与商队450人,500头骆驼,携带大批金银珠宝与商品前往通商,但至讹答剌(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时,花剌子模王国的见财起意,诬指商队为间谍,上报国王对使臣与商队进行屠 ... ,并侵吞商品与骆驼。 成吉思汗得到消息后,非常恼火,但为了避免中断贸易,他依然主张和平解决,再次派出使臣出使花剌子模。然而,让成吉思汗没有想到的是,他派出的使臣正使在花剌子模被 ... ,两位副使被剃光胡须羞辱了番,押送出境。随后,便有了蒙古人的第一次西征。1219年,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西征,历时五年,消灭了花剌子模40万军队,完全征服了花剌子模。 ... 戮、屠城,蒙古军队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把一切都变得伤痕累累……这就是花刺子模王国因为贪点贸易的小财而付出的巨大历史代价。今天,面对史书里这些记载,我们只能说:没有什么比和平更美好的了,因为贸易而引发的战争大多是得不偿失的。(文/路生)
本文标签:中国古代史汉朝西域成吉思汗历史唐朝高昌东汉秦朝西汉东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