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中最惨烈的一仗,担任全军总后卫的红五军团34师大部分官兵壮烈牺牲;75年后,遵父亲、开国中将韩伟的遗愿,他在湘江边立了一尊纪念碑N海都记者周德庆文/图关注理由「”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为掩护...、中革...和主力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34师六千闽西红军将士永垂不朽。”2009年12月1日,在湘江边,韩京京遵父亲、开国中将韩伟的遗愿,立了一尊纪念碑。此时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 ... 中最惨烈的一仗,担任全军总后卫的红五军团34师大部分官兵壮烈牺牲;75年后,遵父亲、开国中将韩伟的遗愿,他在湘江边立了一尊纪念碑 N海都记者 周德庆 文/图 关注理由 「 ”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为掩护 ... 、中革 ... 和主力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34师六千闽西红军将士永垂不朽。”2009年12月1日,在湘江边,韩京京遵父亲、开国中将韩伟的遗愿,立了一尊纪念碑。此时,距离湘江战役已经过去整整75年。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 ... 中最惨烈的一仗,5万多红军战死在湘江两岸。其中,担任全军总后卫的红五军团34师,包括师长陈树湘在内的全师大部分官兵壮烈牺牲。时任红34师100团团长的韩伟,是师团级干部中唯一的幸存者。 近日,在三明市宁化县,红34师的后人向海都记者讲述了这支断后部队的英雄史诗。 福建籍湘江战役烈士纪念雕塑,位于广西兴安县(资料图) 陈树湘师长的雕塑(翻拍) 韩京京在宁化接受记者的采访 「 ”我死了,把骨灰放到闽西去!” 韩伟将军是湖北黄陂县人。从1922年安源大 ... 开始,北伐、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 ... 、抗战、解放战争……他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但湘江和闽西,是将军一生的伤痛。 红34师是由闽西子弟组建和改编而成的。不过,在韩京京的记忆中,父亲从未提起过湘江战役和红34师,直到1986年。 那一年春天,中国人民 ... 要编写《红军 ... 回忆史料》,请80岁的老将军回忆红34师。「 ”收到消息的当天,老父亲一整天心情都不好,两顿饭没吃。”韩京京记得,老父亲得知撰写的《红34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一文被录用后,喝了一杯酒,说出一句当时有点「 ”莫名巧妙”的话:「 ”我死了,把骨灰放到闽西去!”1992年,临终前,老父亲再次叮嘱:「 ”(我)这把老骨头,还是要放到闽西去。” 1992年4月,天下着小雨,韩京京和爱人遵嘱,把父亲的骨灰送到闽西。安放骨灰时,眼前出现的一幕场景,让原本想低调的韩京京愣住了:在闽西革命公墓门口,除了武警战士,雨中还站着两排白发苍苍的老同志。 他们是闽粤赣边纵的老同志(边纵,是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在闽粤赣边梅州、潮汕、闽西、闽南和赣州几个地区三四十个县市的一支人民子弟兵)。听说当年的「 ”扩红”团长回来了,他们自发前来送老将军最后一程:「 ”当年,韩伟将军带着六千闽西子弟去 ... ,他们几乎都没有回来,现在,他把自己的骨灰拿回闽西,告慰家乡父老,我们也要来送送行。” 韩京京说,他流泪了,从那时候开始,他慢慢理解父亲的用意:「 ”生不能相伴,死却要相守。” 「 ”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父亲去世后,特别是2002年自己退休后,韩京京追寻父亲及其战友们当年的足迹,寻找烈士遗憾、探访烈士后人、立起英雄墓碑,一步步完成父亲的遗愿,也一遍遍被红军英烈的故事打动。 韩京京说,经过多年的寻访,据他所知,红34师的六千红军战士中,幸存者仅仅几十人。湘江血战到底有多惨烈,韩伟将军记下了这段令人痛心的回忆: 「 ”有一位福建籍的连长,身负重伤,肠子被打断了,仍继续指挥战斗。阵地上空,铁火横飞,前沿工事被打得稀巴烂,山上的松树烧得只剩下了枝杆。战士们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伤亡越来越大,但同志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地战斗着……全师广大指战员前仆后继,师政治 ... 程翠林和大批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4年12月1日, ... 、中革 ... 和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湘江,但红34师却被隔断在湘江之东,并陷入敌军的四面包围中。万分紧迫的情况下,师长陈树湘作出两个决定:突围,去湘南打游击;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韩京京说,从井冈山开始,韩伟和师长陈树湘便是生死与共的战友,感情胜过亲兄弟,两人经过一番简短的讨论后,父亲留下掩护,师长率余部300余人突围。战斗到最后,父亲的身边只剩下6名战士,他们最后选择了跳崖,幸运的是,被当地群众救起。而身负重伤的师长陈树湘突围至湖南道县时,落入敌手。为了不被敌人抬去「 ”邀功领赏”,陈树湘师长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实现了他生前的誓言。 当年,陈树湘断肠取义后,敌人还是残忍地砍下他的头送往长沙领赏。他的头被悬在长沙城小吴门外,不远处就是他的家。这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师长,以如此壮烈的方式回到了故乡! 谈到这里,韩京京几度哽咽:「 ”父亲生前说自己是红34师的幸存者,那我就是红34师的儿子。” 2013年,陈树湘烈士墓在道县被发现。每年清明,不少群众都会前去祭奠英雄。 「 ”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和韩伟一起跳崖生还的幸存者,还有宁化的红军战士曾繁益。 1984年,离开家乡整整半个世纪后,老人第一次回到村里。当侄孙们问起老人 ... 的故事时,他突然失声痛哭。从松毛岭保卫战到血战湘江,身边有太多太多的战友牺牲,而他也多次从死人堆中爬出。1988年,曾繁益在广西灌阳县去世。当年,他跳崖后,被树枝挂住,后留在当地做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农民。 红34师血洒湘江的六千闽西子弟兵,家乡的父老乡亲从来都没有忘记。2011年3月,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民政厅及龙岩市、三明市共同兴建的福建籍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纪念碑,在广西兴安县落成。碑上刻着1114名烈士的名字,其中龙岩606名、三明508名。 「 ”赖老石头、马二二、陈三哩子、李矮六、戴七子、李四古佬……”这一个个在今天看来多半不能算作名字的烈士英名,以及更多的无名英雄,在韩京京看来,「 ”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永远怀念这些英烈!” 编辑:李帅
本文标签:湘江战役抗日战争历史陈树湘父亲韩伟中国革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