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个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上将,他和金庸又是什么关系呢?

这个故事要说的,是一位奇人。这个人的名字,在民国的历史上,一直若隐若现。说他有名,却并非大红大紫,说他无名,民国每一个名人,都对他非常尊敬。他叫蒋百里,是一个从没有带兵打过仗的陆军上将。 在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人,始终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从未带过兵,打过仗,但逝世后,被蒋介石追封陆军上将。他只做过一所陆军学校七个月的校长,但这所学校毕业的将官,都以是他的弟子而自豪。他曾写过一本书,请梁启超作序,梁启超后来反过来又请他作序。他为中国击败日本的侵略殚精竭虑,但自己却娶了一个日本姑娘做妻子。他有个女婿,名叫钱学森,他还有一个妻侄,名叫查良镛,笔名金庸。 这个人,叫蒋百里。 陆军上将蒋百里 崎岖的早年时光 蒋百里1882年出生,浙江海宁人。蒋百里的祖父蒋光煦,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藏书达到十万册。所以说蒋百里也算是「书香世家」。为什么说「也算」呢?因为蒋百里的父亲蒋学烺生下来有残疾(缺左臂),不被蒋光煦喜欢,送到寺庙里出家做了小沙弥。蒋学烺长大后,还俗学医,娶妻生子,这才有了蒋百里。 蒋百里13岁的时候,父亲亡故。因为父亲之前出家,所以蒋百里不能归入蒋家,也得不到家族遗产。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苦。当时蒋百里的叔父请了一位老秀才给自己的孩子上课,没钱读书蒋百里只能溜到书房里去「蹭听」。那位老秀才看蒋百里聪慧过人,决定不收他的学费,免费教他读书。 这一教,不得了,1898年,16岁的蒋百里考中秀才。 但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无非也就多了一个无名的儒生。还好,蒋百里志不在此。在考秀才前,他就喜欢读《普天忠愤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诗文的总集)这类书,读到激动的地方,蒋百里会放声痛哭,悲愤交集,发誓要为国家的强大贡献力量。 所以,在蒋百里19岁的时候,放弃了做私塾教师,在一个知府、一个县令和一个监院的赞助下(可见当时看好他的人不少),东渡日本,去报考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当时很多的有志青年一样,蒋百里决定投笔从戎。 一路顺遂的从军生活 按照时下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蒋百里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在这个版本中,蒋百里1905年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17期毕业时,名列第一,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拿走了天皇御赐的佩刀,让所有日本人颜面扫地,随后陆军士官学校决定将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分开计算成绩,以防中国学生再得第一名(这个版本中,第二名是蔡锷,第三名是张孝准,前三名被三个中国人包揽)。 这个版本,在陶菊隐的《蒋百里传》、曹聚仁的《蒋百里评传》等著作中都有记载,后世的叙述,多引用于此。 但有越来越多的考证显示,日本的陆军士官学校从没有天皇赐刀的传统(比这级别高的日本陆军大学倒有),而且无论毕业时间、同学姓名、有案可查的成绩排名,似乎都无法证实蒋百里的这段光荣事迹。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蒋百里这段被人广为传颂的事迹,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 不过,和蒋百里前后几乎同期(有的差一期)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日本同学中,那些名字还是非常扎眼的: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阿南惟几、山下奉文……。 这些后来在中国战场上肆意横行的日本师团长(东条英机后来成为首相,阿南惟几成为陆军大臣),当时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名列前茅的优等生。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20期优秀毕业生的名单,里面并没有蒋百里的名字。当然,在毕业生名录里也没有中国学生的名字。可能在那个时候,中日学生的成绩已经分开记录。(网络) 不过,不管蒋百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取得了什么成绩,从他毕业回国就受到清朝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重用并保荐这一事例来看,蒋百里当时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里应该还是颇有威名的。 只不过,蒋百里其实终生对日本的陆军体系评价不高。1906年,蒋百里被公派到德国学习 ... ,成为兴登堡元帅(后为德国总统,任命希特勒担任 ... )下面的一个连长。四年后,蒋百里学成回国,立刻成为京都禁卫军管带(二品)。 这一年,蒋百里才28岁,放眼当时的同龄人,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28岁之后。蒋百里的各种事迹被人传颂。 1906年,蒋百里被公派到德国学习 ... ,成为兴登堡元帅(后为德国总统,任命希特勒担任 ... )下面的一个连长。 史上最霸气的 ... 行径 比如他的刚烈。1912年底,29岁的蒋百里官拜少将,出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这所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陆军学校,培育出一大批后来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蒋百里以29岁的年龄担任校长,就足以见他当时的地位。 蒋百里到了保定军校后,首先向全体学生承诺:一定会把他们训练成最优秀的军官,不然就「自戕以谢天下」。 蒋百里随后做了大量的改革,和学校师生同吃同住,亲自授课。他在日本和德国的留洋经历,注定他有远高于当时国内其他人的视野,从老师到学员都很钦佩他。一座本来已经野草丛生、快要倒闭的保定军校,到了蒋百里手里,焕然一新。 但当时北洋 ... 的一批旧军人代表(主要是段祺瑞),对这所学校的新式培训 ... 不是很认同,处处刁难,到后来更是连经费都不拨了。蒋百里上任之初,曾向同学们保证要好好管理这所学校,现在这个样子,让蒋百里觉得自己愧对同学。 1919年,中国赴欧洲考察团在巴黎的合影(左二为蒋百里、左三为梁启超) 1913年6月18日凌晨5点,天刚亮,蒋百里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紧急训话。那天,蒋百里身着黄呢军服,腰挂长柄佩刀,足蹬锃亮马靴,全副武装,站在石阶上对全体师生说: 我初到本校时,曾经教导你们,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你们一切都还好,没有对不起我的事。我自己却不能尽校长的职责,是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不要动,记住,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当师生纳闷校长为何要说这些话时,蒋百里掏出 ... ,对着自己胸膛就是一枪。 他 ... 了! 幸好当时蒋百里身边的勤务兵眼疾手快,拉了一把, ... 从蒋百里的肋部射入,并没有伤及心脏。 事发后,有人从蒋百里屋中找到前一晚他写的三封遗书,一封给母亲,一封给好友蔡锷(当时任云南督军),一封给学校教育长张耀亭。后来才知道,前一天,蒋百里又一次催讨学校经费失败,所以决定 ... 以谢学生。 一次 ... 未遂,又让蒋百里多了另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爱情。 与日本女子的爱情故事 当时蒋百里 ... 未遂,震惊全国。袁世凯下令找最好的日本医院治疗蒋百里的伤势。在养伤期间,蒋百里与照顾他的护士佐藤屋登互生好感,最后结为夫妻。因为蒋百里喜欢梅花,所以佐藤屋登改名「佐梅」。 一个一生研究对抗日本的中国军人,最终娶了一个日本妻子,这在当时也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但蒋百里我行我素。 蒋百里去世后,他的好友冯玉祥曾激动地怀疑,是身为日本人的佐梅夫人下毒。当时这个说法给了佐梅非常大的压力,但佐梅顶住了压力,她不是用日语,而是用标准的北京话教育蒋百里留下的五个女儿,将自己的首饰捐献给中国的抗日事业,自己还曾亲赴前线为中国的伤兵治疗服务。 佐梅在1978年病逝,墓碑上刻的名字是「蒋左梅」。 她晚年曾表示,她之所以支持中国与自己祖国战斗,是因为当时中国人的战斗,是正义的战斗。 故事还没有完。 蒋百里原来是有一个原配夫人的。和当时很多青年一样,这个原配夫人,是父母给订的亲,蒋百里本人从来不愿意接受。 蒋百里去留学后,蒋的母亲曾委婉地劝那位原配夫人解除婚约,但那位夫人却表示绝不会另嫁他人。蒋百里1910年回国后勉强和她成婚,之后就两人分开,那位夫人侍奉蒋百里的母亲,直到1938年病逝。 这位夫人,叫查品珍,她有个侄子,叫查良镛,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作家金庸。 金庸后来专门评论过姑父蒋百里这件事:「都是父亲攀交情、母亲讨媳妇,而不是丈夫讨妻子,所以这是不足以为百里病的。 故事还是没完 蒋百里和佐梅的三女儿,名叫蒋英。蒋百里当时在浙江书院读书时,有个同窗好友叫钱均甫。两家世交,后来蒋英就嫁给了钱家的独子、后来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所以,金庸叫蒋英「表姐」,金庸又成了钱学森的表小舅子。 文笔斐然的双全天才 说完蒋百里的爱情,再说说他的文学成就。 蒋百里秀才出身,本来就有相当的文化功底。在日本留学时,和同年的蔡锷结为至交。蔡锷是梁启超的弟子,经蔡锷引荐,蒋百里也对梁启超执弟子礼。 1920年,蒋百里从欧洲归来,以一个 ... 学家的身份,却写了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他请梁启超来作序,梁启超看了书后,大加赞赏,写序竟有些控制不住——一篇序言,写了五万字,和书的正文差不多了。梁启超觉得这么长的序言闻所未闻,索性另外帮蒋百里写了一篇短序,然后把自己这篇长序言取名《清代学术概论》,单独出版,然后,又反过来请蒋百里写序。 《欧洲文艺复兴史》出版后大受欢迎,也鼓舞了蒋百里。蒋百里在1920年九月开始主办《改造》杂志。这本全国性的杂志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只有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可以超越。而之前他在留日期间主办的杂志《浙江潮》也红极一时,鲁迅、章太炎等人均在上面发稿。 从1920年到1935年,蒋百里倾注大量心血的《共学社丛书》,共出版了16套86种图书,瞿秋白、耿济之、郑振铎等作家的作品,都收录其中。 蒋百里还写过大量文史方面的研究文章,比如《宋之外交》、《东方文化史与哲学史》、《 ... 阶级与辅助阶级》等。 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后人回忆蒋百里时,肯定是冠以「文学家」、「史学家」,甚至「报社总编辑」的头衔。 好在,「军人蒋百里」最终战胜了「文人蒋百里」。1925年,蒋百里宣布重新出山,再次投身 ... 事业。 因为,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击败日本。 撰写先进观点《国防论》 一生没有带兵打过仗的蒋百里,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威望?因为在1937年初,蒋百里把自己多年留学和思考的东西,集结成册,出了一本书,那就是著名的《国防论》。 在这本约十万字的书里,他系统地介绍了当时最先进的西方 ... 理念和 ... 制度,包括制空权的重要性和总体战的概念,同时又结合了中国的国情,给出了中国国防建设的建议和 ... 。这本书经当时的《大公报》出版后,轰动一时。当然,蒋百里最熟悉的,还是当时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日本。早就判断中日必有一战的蒋百里,多次谈及对日本的战略,总结下来有三点: 第一,中国不怕日本鲸吞,但怕对方蚕食。所以对日本不能节节败退,要主动实行全面抗战,不能让日军存在后方,要让其无暇消化占领区。 第二,主动攻击在上海的日军,迫使日军不再从北往南打(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常出现的灭亡一个朝代的打法),而是从上海开始,溯长江而上,从东往西打,从而中国可以利用沿江的山地和湖沼,消解日军在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 这一点, ... 的部队做到了。蒋介石在1937年发动了惨烈的「淞沪会战」,结果日军的进攻路线真的因此改变了。 第三,以空间换时间,打持久战。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的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时间拖得越久,离胜利越近。 这一点, ... 军队后来也照做了。尤其是蒋百里的保定军校门生薛岳,指挥四次长沙会战,前三次会战,牢牢将日军钉死在这条在线。蒋百里不断强调一点:和日本作战,「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 从这三点来看,后来抗日战争的态势,确实是按照蒋百里当初的判断发展的。蒋介石在抗战期间,自始至终没有和日本有过媾和行为。当然,这也和蒋百里后来成为蒋介石的身边高参有关。 只可惜,蒋百里没有在有生之年看到这场战争的胜利。1938年十月,蒋介石把陆军大学校长的位置交给了蒋百里——在此之前,他自己担任校长。仅仅一个月之后,1938年11月4日凌晨,蒋百里因心脏病,与世长辞,终年56岁。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作挽联: 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嗟君历尽尘海风波,其才略至战时始显。 一个中国人,来写一篇日本人。留此最后结晶文字,有光芒使敌胆为寒。

一个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上将,他和金庸又是什么关系呢?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2. 经济、科技与战略优势:谈20世纪中国美国对日6次 ... 战

    对于...日货问题,有一些人自以为很世界、很开放的人非常不屑地说:人家日本怎么没有...过日货?其实,这种观点纯粹是不知道历史,在美国历史上...他国产品的事情有很多。只不过,因为你不关注而已。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亦或是日本都被美国民众乃至......过。

  3. 日本拍的战争题材电视剧他们是怎样描述中国军队的?看了才知道

    能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了解战争的真实面目,然后了解历史不忘国耻,中国电视剧是这样的。那么在日本人的电视剧中,中国军队是怎样的形象呢?日本就曾播出过一部电视剧,就是围绕一位日本女护士展开的叙述,讲的是她随军到中国救死扶伤的事,究竟是什么剧情我想大家都不关心。在这部电视剧中被中国军队的描述还算是客观,并没有出现夸大事实的情况,剧中也讲述了中国军队的英雄善战。

  4. 日本多少东西都源于中国?不思报恩,却转头打中国

    有历史考据的日本最早来中国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那时便已经来中国朝贡,称为番邦国。日本至汉之后便一直派遣使团进入中国,学习我国的各种文化,衣食住行无不包括。日本早期建筑其实充满中国的风格。等到元末明初,日本已经忘记了中国给予的一切。等到了清代,日本近代史上的最大便革,维新变法,也是起源于中国。

  5.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6. 元朝很强大吗?不!他们对外战争几乎全败

    有人说,元朝十分强大,为中国史上最强大的王朝。这也不少元朝干的,而是其他四大汗国!虽然如此,但元朝对外战争上,几乎是全败的。就比如征讨日本,两次元朝大军跨海进攻日本,都以失败告终。而对日作战的失利,却彻底改变了日本对于中国的看法。在元朝之前,日本一直对中国是敬畏有加的。由此可见,元朝虽然强大,但对外战争的功绩并不突出,那些功绩都是蒙古帝国所有的,我们在爱国的同时也要正视历史,不要曲解历史。

  7. 梁启超虽然颇具争议,但子女却个个举世闻名,为中国奋斗一生

    梁启超,中国近代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人物,作为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主张维新,但是梁启超又是一个保皇党,很奇怪。虽然说梁启超的一生颇具争议,但是他的子女却举世闻名,为新中国作出杰出贡献。第一位是梁思成,他是梁启超的长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

  8. 林徽因美貌多才,她还和婆家人和睦相处,不争婆家的遗产

    民国时期著名才女林徽因到现在还是大名鼎鼎,很多人都知道林徽因美貌多才,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在建筑界的成就,更不知道她和婆家人和睦相处,在财产上让步,不争婆家的遗产,非常无私。林徽因的丈夫是梁思成,公公是梁启超。

  9. 日本最敬畏的中国人,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却在中国不温不火

    我们都知道,古今往来,我们跟日本向来都是恩恩怨怨,就在一百多年里,日本多次向中国发起战争,使得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日本人却对中国一个人物非常尊敬,并且是已经到了敬畏的地步了。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10. 这三个中国人被日本封神:一人受日本军神崇拜,一人使日本崛起

    不过,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多日本人都是非常佩服的。其实,还有三个中国人,也被日本人神话。不过,中国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得到日本人信服,也说明了中国祖先非常了不起。现代以来,日本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一举成为世界强国。

随机推荐

  1. 大唐创业起居注

    共3卷,唐温大雅撰。《起居注》说李渊起兵反隋出于本人主意,...只是赞助;两《唐书·本纪》归功于...首谋,李渊是被迫同意起兵。《起居注》历记李渊雄才大略,两《唐书·本纪》则描述为庸懦无能。《起居注》记录了李渊长子李建成的多次战功,而《唐书·本纪》或归之于...,或缺而不记;《资治通鉴》虽间或记录,也不记李建成名字。该书为清代以前唯一传世的起居注。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经过校点的《大唐创业起居注》。

  2. 唯美说说心情短语:默染寂世,曲终人散-感人的情话

    二、渐渐的发现自己已经不再那么想念你了三、剩下嘴巴逞强,就连说一个谎,瞒一瞒你都不想。

  3. 武状元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文状元数年后对出经典下联

    又经过三年的刻苦努力,杨慎终于在他二十四岁时状元及第。杨慎考中状元后,乘船返乡,状元及第,荣归故里,一路自然是风光无限。若是平常之人,见到新科状元,肯定也就主动退让了,但有意思的是,对面船上的人是与杨慎同届的武状元。双方还在为谁先谁后争执不下时,武状元突然对杨慎说,他虽是一介武夫,却也喜欢对对子,而且早就听闻杨慎非常擅长对对子,两人不妨以对联来决定先后。此事,对杨慎来说,百利无一害,所以他同意了。

  4. 梦见人流涌动:事业蒸蒸日上

    一般情况下,人流涌动的地方,表示交通发达。在梦中出现这样的景象,象征著繁荣和富裕。假设男性梦见大街上人流攒动,暗示著做梦的人事业将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光明。假设是女性梦见人山人海、兴旺繁荣的市场,预示著做梦的人家庭富裕,运势很好,能够发大财。梦见立交桥:成就与友谊大师解梦·权威解梦:12年专注解梦服务,值得信赖。

  5. DIY甜苦交融的蜂蜜柚子茶

    材料:柚子1个,蜂蜜,冰糖半包。做法:1、首先要把柚子皮洗净,用食盐擦洗柚子表皮后冲洗干净,可以用牙刷蘸盐刷一刷。健康养生2、用小刀将柚子的外皮削下来,削的时候一定要薄,尽量只削黄色的部分,白色部分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取舍。柚子的第一层是柚子皮,这是柚子祛痰镇咳的精髓所在,然后是柚子皮与柚子果肉之间的白瓤,这是柚子最苦的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取舍。

  6. 梦见闯关成功

    周公解梦梦见闯关成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闯关成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和尚桥 和为贵

    和尚桥和为贵“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深人人心。纪山寺内的一个老和尚听说了此事以后,不顾自己七十高龄,外出四方化缘,将所得全部用于建桥,又给两家说佛讲道,桥修好后,老和尚把金全两家当家人的手拖到了一起之后,老和尚就在桥上圆寂了。为了感激这位老和尚,当地人把这座桥叫“和尚桥”。自从和尚桥修成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尚桥经历沧桑之后已不复存在了,但和尚桥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8. 鐵刀俠打假!!一千年前教堂發現神祕太空人浮雕,多少人爲之震撼

    在西班牙有一座教堂,叫做薩拉曼卡新主教座堂,他的浮雕牆壁上有一個“宇航員”雕刻,讓世界上多少人爲之震驚,感嘆古人的智慧,更有人認爲這是外星人傳給人類的黑科技。宇航員雕塑在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地震對這座教堂產生了破壞性影響。後幾經修復。1992年,一批大學生修復古建築活動期間,在上面添加了現代的元素,所以宇航員就出現在教堂雕刻中。其中還添加了一個“拿淇林的獅子”,笑的萌萌噠。拿淇林的獅子爲什麼

  9. 梦见穿衣镜预示什么 梦见穿衣镜会怎么样 – 周公解梦

    穿衣镜是指可以照见全身的大镜子,用于穿衣。长长的镜身镶在门上,与衣柜合而为一,非常节省空间。刚好在衣柜里拿了衣服出来换,就顺便照一下镜子,看看这一身搭配如何。女人梦见一面穿衣镜,表示很快她将遇到让她震惊的欺诈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争执,这将带来悲剧性的一幕或者分离。梦见废墟是不是不好梦见废墟会怎么样–周公解梦

  10. 【貍制】的意思是什么?【貍制】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貍制」在《汉语大词典》第15305页第10卷1338貍制lízhì用貍皮裁制的衣服。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制解》:「盖未成衣,如今斗篷……貍制,是貍色斑然斗篷耳。」貍制的拼音lízhì貍制是什么意思★「貍制」在《汉语大词典》第15305页第10卷1338貍制lízhì用貍皮裁制的衣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