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查士标的山水画,初师倪瓒,后学吴镇、董其昌,参以变化,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意境荒寂,功力雄厚。查士标和弘仁、孙逸、汪之瑞四家,都是明末遗民,清王朝的建立,给他们精神上带来很大...,对清朝统治深为不满。以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和当时的金陵八家、浙江画派、江西画派诸流派齐名。查士标的绘画作品,润笔纵横排奡,狭笔生涩多致,生动富润,有超过渐江处,然伟峻沉厚不及。
[名家名品] 查士标的绘画
清查士标 晨曦酒醒图轴 纵167厘米,横52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一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二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三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四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五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六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七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八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九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各家山水册之十 纵22厘米,横17厘米
清查士标 仿倪云林山水轴 纵103厘米,横49厘米
清查士标 仿米山水轴
清查士标 清溪放艇图轴 纵89.3厘米,横45.8厘米
清查士标 山水轴
清查士标 溪山放棹图轴 纵133厘米,横42厘米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休宁县人,流寓扬州,是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二瞻为明末秀才,明亡后弃举子业,专事书画,颇有建树,为“新安画派”代表作家之一。
查士标的山水画,初师倪瓒,后学吴镇、董其昌,参以变化,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意境荒寂,功力雄厚。二瞻作画,惜墨如金,讲究韵味,以天真幽淡为宗,无纵横习气,晚年画艺益精,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所作《狮子林册》,被宋漫堂视为珍宝,赞叹不已。他病故后,宋氏还为其立传、作序,刊行诗集。
明末清初,是“新安画派”诸家生活的主要时代。查士标和弘仁、孙逸、汪之瑞四家,都是明末遗民,清王朝的建立,给他们精神上带来很大 ... ,对清朝统治深为不满。明亡后的一段时间,整天闭门高卧,日暮才起,罕接宾客,托以逃世。即使挚友求画,也必于深夜才临池挥洒。据传,曾有王额驸(皇帝的女婿)三顾其居,查士标既不作答,也不会见。由于查士标怀着的愤恨现状、不同世俗的复杂心情,强烈地影响着其艺术思想,促使他把很多时间用来描绘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石,通过作品来寄托自己对故里山水的眷恋,发泄对清朝统治的愤慨,表现作者苍凉、孤傲的倾向。
以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又称“海阳四家”),和当时的金陵八家、浙江画派、江西画派诸流派齐名。这个画派的成员,虽然各有所师,各有所长,但其后来的风格和倾向却有共同之处。最突出的共同点是,继承和发展了元人笔法,富有创造性,生动地描绘了大江以南的崇山峻岭、大好河山的雄伟面貌。特别是对家乡的黄山、白岳、新安江,以及九华山的绚丽姿色,有了深入的观察和探索。在艺术创作中,共同吸收和描写了其精华所在,从而别树一帜,形成了画坛上的一个著名画派。查士标的绘画作品,润笔纵横排奡,狭笔生涩多致,生动富润,有超过渐江处,然伟峻沉厚不及。早年作品多疏简、恬洁,晚年笔墨则在清淡疏简中又见浓茂纵放。石谷曾题查画二则,云:“以石田之笔力,尚不能作之村,而瞻老放笔,辄与神似,盖其人与云林无二致也。余安能不倾叹之”,“元有一峰,今有二瞻,幽间淡逸之韵,冷然与尘凡绝矣!”
二瞻兴趣广泛,既喜古玩,又精鉴别,家珍藏各式古铜器和繁多的宋元人真迹。他还能诗善书,书法学米芾,诗作有《黄山诗钞》。卒于康熙三十七年,墓葬扬州西山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