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但是唐卡的出现,则要推延到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蓄王朝开始。这些唐卡无论是构图、色彩、线条,都流露出强烈的工笔风格,而工笔又分为重彩和白描两种技法。此外还有专门进献给皇宫的贡品唐卡,这就是根据其特殊用途而分类了。这正是唐卡艺术的限制所在,它的形式并不自由。
唐卡
唐卡的起源
唐卡,来源于藏语的音译,简言之就是一种卷轴画。它
的画面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是藏传佛教中一种独特的艺术
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
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在藏地任何一座寺庙、佛堂、
侩舍乃至信徒的家中,都供有唐卡。
如果连壁画也算上, ... 的绘画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
年前(当时 ... 已经有人类居住)。但是唐卡的出现,则要
推延到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蓄王朝开始。松赞干布统一
... 之后,通过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汉地文成公主联姻,巩
固起自己的帝国。两位公主将佛教带入 ... ,随之建起大昭
寺、小昭寺等宫殿建筑。据五世 ... 所著《大昭寺目录》一
书记载: "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幅白拉
姆女神像,后来……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像时,作为核
心藏在神像腹内。"这是目前所见唐卡最早的记载。由此可
以肯定,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艺术。
唐卡的分类
唐卡按照不同的标准有各种分类 ... 。下面一一说明。
按质地和 ... ... 分类
唐卡按照质地和 ... 法分主要有绘画唐卡和织绣唐卡两
大类。
绘画唐卡是用颜料在画布(棉布面、绢面和纸面)上直
接绘制,又可分为:彩唐、金唐、黑唐、朱红唐、描金唐
等.所采用的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色彩明丽,经
久不褪色。
彩唐:用多种彩色颜料绘制,是绘画唐卡的主要形式。
金唐:以金色作底,用红色朱砂线、黑色墨线勾勒形
象,是唐卡中的贵重品种。
朱红唐、黑唐:在朱红、黑色单一的底色上,用金色、
红色、白色等白描线条造型,艺术韵味独特。
织绣唐卡以丝绢绸缎为材料,用刺绣、缂丝、织锦等工
艺 ... ,可分为:刺绣、织锦、堆绣、堆绫、缂丝等品种。
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用珠玉宝石镶嵌其间,显得格外
华丽精美。 ... 的织物唐卡多为内地(江南、苏州的工匠)
... ,后来 ... 也能生产刺绣和贴花一类的织物唐卡。
刺绣唐卡:用各色丝线在丝绸上刺缀绣成,凡山水、人
物、花卉、翎毛、亭台、楼阁等均可刺之于绣。
织锦唐卡:以缎纹为经,数色之纹为纬,间错提花织造
而成。
堆绣、堆绫唐卡(也叫贴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缎,剪裁
粘贴在织物上,组成人物和各种图案。
缂丝唐卡:用"通经断纬"的 ... ,以单色细丝为经,
以各色蚕丝作纬,各色纬线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交织,
成品只露纬丝图案而不露经丝,视之如雕镂之像,富有立体
装饰效果,是我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特种工艺美
术品。
此外还有一种印刷着色唐卡,这种唐卡要经过绘画、木
刻、印刷、着色、装裱等几道工序,类似于版画。
按画面题材内容分类
唐卡按照画面题材内容分,主要有佛、菩萨、护法、本
尊守护神、坛城(即曼荼罗)、宗教人物(如历代祖师、达
赖、班禅等)、杂类(绘天文、医药、历史、民俗等)。大
概80%以上都跟藏传佛教有关,即使是描写 ... 历史,反映
藏族科学方面的唐卡,也都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按风格流派分类
唐卡从松赞干布时代一一相应于汉地的唐代一一就已存
在。而现在最多见的唐卡大多数是明清时代的作品。明清时
代,唐卡艺术发展到一个高峰。这个时期的唐卡,一是数量
明显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画派,反映出 ... 绘画艺
术的更趋成熟。这些唐卡无论是构图、色彩、线条,都流露
出强烈的工笔风格,而工笔又分为重彩和白描两种技法。
唐卡按风格流派,按照地理地域而划分的概念,可以分
为藏东、藏中、 ... 三大流派。藏东霏近汉地,因而画风受
到中原汉地的影响,也叫汉地风格。由于强烈地吸收汉地的
绘画风格和技巧,所以从纯艺术的角度看,藏东派更容易发
挥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但是从宗教角度看,则有些不够严
谨,甚至过于浪漫。 ... 靠近印度和尼泊尔,所以画风受到
印度和尼泊尔的影响,画面庄严肃穆,甚至略嫌呆板。藏中
介于两者之间,相对而言,是最富有 ... 本土特色的画派,
表现出对藏东和 ... 的混合,折衷风格。
其它分类 ...
除上游种种分类 ... 外,还有不太常用的其它几种分类
法。例如按照唐卡数量和画面主题间的联系,有组画和单幅
之分,一组互相关联的唐卡构成" 堂";还有按照使用方
式,可以分为画像唐卡和挂像唐卡,一般我们所见的只是在
观看时才展开的叫画像唐卡,而长期挂在墙壁上的就叫做挂
像唐卡。挂像唐卡一般按照墙壁尺寸 ... ,画幅覆盖整个墙
面,类似于壁画,所以也叫"壁画唐卡"。此外还有专门进
献给皇宫的贡品唐卡,这就是根据其特殊用途而分类了。
唐卡的意义
唐卡的意义,可以从宗教和图像学角度两方面来考虑。
从宗教角度来说,唐卡是用来修行观想或弘法布道用
的。这是它首要的功能和用途。
张宏实在《探索 ... 唐卡》中说:"佛教的思想义理于初
157
始阶段较为单纯,经过漫长的演变发展,逐渐衍生成为更复
杂的义理。深奥的义理若非经过严密的思考与反省,便不是
那么容易了解。于是,图像便扮演非常重要的解说工具,并
且绘制在 ... 特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上。"图齐在《 ... 的
画卷》中也说:" ... 艺术的职责,是用视觉形式,传播同样
的宗教内容。"
也就是说,唐卡是对深奥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象化,使
其变得容易理解,从而更方便传播。事实上,这是一切宗教
在传播过程中都使用的 ... 。因为必须考虑到传道的对象的
文化水平,大部分信众其实都是不识字的。即便在反对偶像
崇拜的基督教,格列高利教皇也说过:"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
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 (贡布里希《艺
术的故事》第135页)藏族人民一直到7世纪才有自己的文
字,文盲率也一直偏高,所以对他们来说,唐卡就是图像版
的教科书。
同样是传播佛教义理的图像,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就
是壁画(雕刻也是一种形式)。跟壁画相比,唐卡具有显而
易见的方便随身携带的优点。由于 ... 族有四处游牧的生活
习惯,居处时常变动,所以唐卡这种可以移动的神像就随之
产生。
画师
精美、复杂的唐卡是由画师们一笔一笔辛苦画出来的,
一般都要半年,甚至经年才能画成。但是这些作者的名字却
很少留下,除非他本身即是深受崇敬的佛学大师,例如阿底
峡、宗喀巴、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等。此外,也有一些非常
著名的画师,如前藏的洛扎丹增洛布,后藏的曲银嘉措、绒
巴索朗结布、江央旺布等,在 ... 绘画史上留下了名字。
藏传艺术中,无论是绘画或是雕刻,作者一般都不署
名,因为对于他们而言, ... 的过程就是 种修行。一个传
统的画师,除了本身的兴趣与天份外,还必须有虔诚的宗教
信仰,受过正统而严格的宗教训练。除了绘画的专业技法
外,还需要背诵经书,熟记各种经典中的教义、仪轨、图像
及度量。所以唐卡 ... 者通常也是"画侩",具备专业画师
与宗教修行者的双重身份。
所以,一个唐卡画师,对于画中主题的构图、形象、比
例、颜色等都不能随意创造,而必须严格遵守图像与度量的
规定去作画。这正是唐卡艺术的限制所在,它的形式并不自
由。正因为它限制了艺术家个人主观创造性的发挥,所以有
些人认为唐卡的画师不能算作是艺术家,而只能看作是画
匠。这种评价无疑是不公平的。
如何欣赏唐卡?
这是就唐卡的图像学意义而言的。美丽的唐卡,究竟我
们应该怎样去欣赏它呢?
首先,唐卡有其特殊、相对比较固定的构图规则,就是
结构。从结构出发,就能够理清唐卡的层次,便于欣赏唐
卡。
一幅唐卡,一般可以区分为中央的本尊、上方的空界和
下方的地界三部分。本尊是信徒所供养的对象,一般由上师
选择指定。空界一般是佛、菩萨所在,所以也叫做圣界。地
界一般为空行、护法或侩侣所在,所以也叫做凡界。但是
圣、凡并没有严格的准则,例如有时候认为自己的祖师已经
解脱成佛,就可以绘入圣界,而圣界的佛、菩萨如果太多安
排不下,也可以放入凡界。此外还有其它特殊的结构,如:
五坛会聚、方格式等。
其次,上面说唐卡是对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象化,通过
图像符号来表达主题,每 种图像符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了解这些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就对理解、欣赏唐卡至关重
要。这些符号语言,有其严密的规定,有一定的规则可循。
这些规定主要表现在佛像的服饰、面相、肤色、手印、坐
姿、持物、座骑等方面。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