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漫谈龙袍一、龙袍的功用龙袍又称吉服,是皇帝在一般典礼时穿用的服装。其次,清代祭祀分大祀、中祀和群祀,皇帝所穿龙袍,除清《会典》规定的明黄色外,一些中祀及坤宁宫还愿等场合,穿蓝色龙袍。再有,龙袍外套龙褂或各种皮质的黄面褂、腰系三块瓦带或束金镶各种宝石的线钮带等,都与清《会典》规定有出入。在这里我们可知,冬季龙袍外穿皮褂或龙褂,其他季节龙袍外穿衮服。
漫谈龙袍
一、龙袍的功用
龙袍又称吉服,是皇帝在一般典礼时穿用的服装。皇帝的剧B分礼服、吉服、常服、行服。在三大节、大祀等隆重典礼上要穿礼服,也就是朝服;出外巡幸穿行服,在宫中办事、会客等穿常服;而用于一般的典礼,如皇帝亲耕、劳师、受俘、赐宴、祝寿、公主大婚等场合则穿龙袍。
皇帝亲耕属于中祀,“季春吉亥,飨先农”,“凡飨先农,既事则耕(音同及)。耕精于每岁春三月吉亥祭先农坛之日举行。皇帝或亲耕或遣官恭代……凡亲耕礼部于奏进礼节时夹片声明,皇帝祭先农坛毕,诣具服殿更龙袍衮服,其从耕及陪祀执事各官,俱易蟒袍补服祗候……”(《钦定大清会典》,以下引文同)。又皇帝授敕印,“经略大将军出师,设敕印案于太和殿内东楹之南,内阁学士二人奏敕印陈于案。其余陈设位次如仪。经略大将军暨从征各官吉服俟丹墀之东、西面,皇帝龙袍衮(音同滚)服御太和殿。鸣鞭后,经略大将军升自东阶,立丹陛之东、北面……”劳师,“经略大将军克捷,师旅将入城,命廷臣出郊外迎劳……礼部尚书侍郎,奏请皇帝龙袍衮服乘舆出行宫,三品以下官吉服跪送,驾将至,鸣螺,铙歌大乐作……”
二、龙袍的穿戴
清代对龙袍的穿戴有严格规定:一般龙袍之外需套衮服,头戴吉服冠,胸前挂朝珠,腰系吉服带,脚蹬皂靴。我们从咸丰四年《穿戴档》可以窥见清代皇帝在不同场合及不同时辰所穿服装的不同。
“正月初一日,元旦令节。上戴黑狐皮缎台朝冠,穿黄缂(音同克)丝面白狐膁(音同浅)接青白膁朝袍、黄面黑狐皮芝麻花朝端罩,戴东珠朝珠系自鸣钟,束金镶珠松石四块瓦圆朝带,穿蓝缎毡耪帮狼皮里皂靴。
卯正三刻……朝冠、朝袍、端罩、朝珠、朝带、蓝皂靴下来,换戴大毛貂尾缎台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穿黄缂丝面黑狐 金龙袍、黄面黑狐皮芝麻花褂,戴正珠朝珠系内殿,束金镶红蓝宝石线钮带挂带挎,穿青缎毡耪羊皮里皂靴毕,上同皇后等位看戏……
正月初二日,祭新月神。上戴大毛貂尾缎台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穿黄缂丝面青白赚金龙袍、石青缂丝面黑狐赚金龙褂,戴菩提朝珠系里边,束金带头线钮带挂带挎,穿青缎毡磅羊皮里皂靴。
正月初四日,坤宁宫还愿。上戴大毛本色貂皮缎台正珠珠顶冠,穿蓝缂丝面天马皮金龙袍、石青缂丝面乌云豹金龙褂,戴血珀朝珠系里边,束金镶红蓝宝石线钮带挂带挎,穿青缎毡里皂靴。
正月初五日,上戴大毛本色貂皮缎台正珠蛛预冠,穿黄缎绣二色金面天马皮金加L貂皮黄面褂,戴蓝宝石朝珠系内殿,束金带头线钮带挂带挎,穿青缎毡里皂靴。是日,执炉太监冠张进忠、带张进喜。办事后,珠顶冠下来,换戴小毛熏貂缎台冠。
正月初十日,上戴中毛熏貂缎台正珠珠顶冠,穿蓝缂丝四色金面天马皮金龙袍、貂皮黄面褂,戴金镶松石斋戒牌,戴蓝宝石朝珠系内殿,粘同镶珠三块瓦线鞋带,穿青缎毡里皂靴。办事、进早膳毕。
是日,执炉太监袍口韩得禄、冠口潘喜,引至乾清宫月台上,侍卫接炉,引至太和殿看阅祝版早,到乾清宫见大人毕,至养心殿拜佛毕,至弘德殿少坐。外边奏请至坛内阅视,还斋宫,见大人。晚膳后,金龙袍、三块瓦带下来,换蓝江绸面青白 袍,束金镶碧玡口线钮带”。
从正月初一至初十日皇帝的穿戴记载,我们得知:首先,三大节及大祀等重大场合要穿朝服,但在大典及祭祀过后,在卯正三刻要换下朝袍,穿龙袍。很显然,龙袍是仅次于朝服的皇帝服装。其次,清代祭祀分大祀、中祀和群祀,皇帝所穿龙袍,除清《会典》规定的明黄色外,一些中祀及坤宁宫还愿等场合,穿蓝色龙袍。由此可见,皇帝在不同的活动场所,穿用龙袍的颜色也是不同的。再有,龙袍外套龙褂或各种皮质的黄面褂、腰系三块瓦带或束金镶各种宝石的线钮带等,都与清《会典》规定有出入。在这里我们可知,冬季龙袍外穿皮褂或龙褂,其他季节龙袍外穿衮服。“皇帝吉服带,色用明黄,镂金版四,方圆随所御….””也就是四块瓦吉服带。但在实际使用中,三块瓦及线带更加常见。而龙袍的装饰,则是随着典礼和祭祀活动的不同,佩挂不同质地的朝珠。
——摘编自《收藏》2005.10
编辑:聪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