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总督马新贻刚刚校阅士兵射箭完毕,正走在回官署的路上,谁知这时路旁突然出现一位想要告状的百姓,只见这百姓神色紧张,显然有重大冤情上陈。马新贻不禁好奇地停下了脚步,想听听这名百姓究竟有何冤屈,哪知这名百姓走近马新贻后,拿出的不是状纸,而是一把闪着寒光的尖刀。还没等马新贻反应过来,那名百姓已狞笑着将尖刀插入了马新贻的胸膛,马新贻瞬间倒在血泊之中。

文:竹映月江(读史专栏作者) 1870年,两江总督官署。 总督马新贻刚刚校阅士兵射箭完毕,正走在回官署的路上,谁知这时路旁突然出现一位想要告状的百姓,只见这百姓神色紧张,显然有重大冤情上陈。 马新贻不禁好奇地停下了脚步,想听听这名百姓究竟有何冤屈,哪知这名百姓走近马新贻后,拿出的不是状纸,而是一把闪着寒光的尖刀。 还没等马新贻反应过来,那名百姓已狞笑着将尖刀插入了马新贻的胸膛,马新贻瞬间倒在血泊之中。那人行刺成功后竟不逃走,而是当场狂笑着大喊:「 ”刺客是我张汶祥!” 张汶祥被生擒。 次日,马新贻因伤势过重,溘然长逝。 这起刺 ... 马新贻的案子,便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 ”刺马案”,说这件案子是奇案,并非是凶手隐身功夫高超难觅踪迹,而是草草结案背后隐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真相。 那么,在「 ”刺马案”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官方没有公布的真相呢? 01、慈禧定调,草草结案 「 ”刺马案”发生后,物议沸腾,天下震惊。慈禧太后急忙令前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前往审理。 曾国藩出发前,慈禧太后专门叮嘱说:「 ”马新贻办事很好。”一句话为案件定下了基调。 曾国藩是何等聪明之人,到了江宁后火速提审张汶祥,又在张汶祥口供反复变化的情况下迅速结案。 紧接着,清廷发布了一份张汶祥供词,上面说张汶祥行刺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张汶祥曾暗通海盗,而马新贻在任内大肆捕 ... 海盗, ... 害了不少张汶祥的同党。第二是张汶祥曾做过一个放 ... 的小生意,但被马新贻取缔了。第三是张汶祥的妻子被人虏走,张汶祥曾找马新贻告状,但后者没有理会。 总而言之,张汶祥行刺马新贻,纯属「 ”挟私报复”。 此调查结果公布后不久,张汶祥即被凌迟处死,朝廷旋即厚葬了马新贻,追赠他太子太保,谥端愍,入祀贤良祠。 轰动一时的刺马案就此宣告结案。 02、兄弟情仇,夺嫂之恨? 刺马案草草结案,并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毕竟,就算张汶祥真与马新贻结怨,但这些小矛盾也不足以成为张汶祥拼死刺 ... 马新贻的理由。 正当大家悄悄流传马新贻是湘军买凶 ... 死,是清廷与曾国藩等汉臣斗争牺牲品的说法时,另一版极具演义性质的刺马案悄然出世,并很快便被大量的野史评书采用,迅速传遍九州大地。 在这一版的刺马案中,说法是马新贻曾被捻军俘虏,后来在张汶祥的周转下,马新贻与捻军头目曹二虎结为兄弟。此后,捻军不但放了马新贻,还帮助马新贻假冒战功欺瞒朝廷,这才让马新贻坐上了封疆大吏的宝座。 哪知马新贻发达后翻脸不认人,不但 ... 了拜把兄弟曹二虎,还霸占了曹二虎的妻子。如此不讲道义、渔色 ... 的做法,引发小弟张汶祥的巨大愤慨,因此他才豁出性命不要,也要给兄弟曹二虎讨个公道。 2007年上映的《投名状》,就是陈可辛根据这一版本改编拍摄的。影片中,李连杰饰演的庞青云,即现实中的马新贻;刘德华饰演的赵二虎,即现实中的曹二虎,仅仅是改了一个姓氏;金城武饰演的姜午阳,即张汶祥,近音。徐静蕾则饰演赵二虎的妻子,并爱上了大哥庞青云。 毫无疑问,这种说法包含了兄弟情仇,男女之爱,极具传播效应。但是,其真实性却是要大打折扣的——最大的破绽便是,按这种说法,马新贻是认识张汶祥的,而且非常熟识,他怎会轻易放张汶祥接近自己? 之所以有人放出这么个故事,应该与曾国藩,至少与湘军有关。 毋庸置疑,马新贻作为慈禧的钉子,取代曾国藩就任由湘军拼死打下的两江总督,湘军肯定是不服的,慈禧也是知道其中的难度的。 可以说,就两江总督的位子来说,曾国藩是让了步的,是退的。但是,上任后的马新贻,却对各方势力间的微妙之处了解不够,至少处理地不是十分恰当,其过于着急的嘴脸,注定了他的死亡。 03、晚清朝堂的满汉之争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覆灭后,不仅江南地区成为多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太平天国留下的大量财富,也成为一大焦点。 所以,清廷听说太平天国覆灭后,就急令湘军上缴战利品,以便充实早已见底儿的国库。谁知湘军竟谎报太平天国的财富早已被烧光了,分文也不肯上缴。 此举令慈禧太后大为不满,但湘军刚刚力挽狂澜,为大清立下不世奇功,慈禧太后也不便相逼。权衡之下,慈禧太后决定让马新贻接替曾国藩的两江总督一职,一来占领天下这块最为富庶的地方,二来可以让马新贻就地搜寻太平天国的财富。 马新贻到任后,果然办事勤勉,不仅仅忙着夺权,还加紧办理湘军裁 ... 宜。结果有许多被裁的湘军士兵不愿再回原籍务农,便成为散兵游勇在江南一带厮混。 马新贻得知后,不但不安顿这些退伍士兵,反而派军进行打压,惹得湘军上上下下对他恨之入骨。 除了明面上打压湘军,马新贻还在暗地里秘密调查太平天国的财富,以及湘军这些年虚报的战功。 据说,马新贻遇刺时,已经掌握了大量证据,足以给予湘军毁灭性一击。 而刺 ... 马新贻的张汶祥,曾在湘军鲍超的霆军麾下效力,以致于张汶祥被处死后,湘军中仍有人偷偷祭奠他。 至此,刺马案的真相已呼之欲出。慈禧知道,如果这个时候查明真凶,那就是要与湘军撕破脸皮了,所以只能派曾国藩去处理,表明朝廷对湘军的服软。但同时,慈禧也不能太丢面子,所以有意无意地点拨曾国藩:「 ”马新贻办事很好。” 曾国藩自然知道慈禧的意思,草草结案,并厚葬马新贻。 可以说,这一战,因为马新贻的急躁冒进,清廷损失惨重。以退为进的曾国藩则趁机重夺两江总督之位,东南一带的湘军声势大涨。此后,东南半壁江山一直牢牢控制在湘系 ... 官僚手中,清廷再也无力扶持打入湘军内部的代言人。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清朝实际分成了满治和汉治两大部分,只是表面的统一罢了。及至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的 ... 督抚便敢撕破脸皮,以朝廷的旨意是「 ”乱命”为由,拒不奉诏,自行成立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后,清廷不仅颜面扫地,更失去了对东南地区广阔疆土的表面上的控制,可谓面子里子丢得干干净净。 清廷陷入被动的同时,以湘军为主的汉官却风光无限,似乎成为这场刺马案中最大赢家。 然而,表面胜利的曾国藩也有苦说不出。刺马案加深了清廷与湘军集团间的矛盾,促使慈禧加快了对湘军裁减和对湘系军阀的打压。 在慈禧的疯狂打压下,依靠湘军建立起来的东 ... 防迅速衰落,自此我国东南门户大开,外国列强趁机入侵,清廷无力抵抗,不得不签下一份又一份不平等条约。 然而,这些不平等条约并没有换来岁月静好,反而助长了列强蚕食中华的气焰,难怪李鸿章曾痛心的说:「 ”若非马案,则裁(湘)兵日紧,终致海防日废,列强日盛,战祸不断,则国运日衰也。”要不是刺马案加速了湘军被裁剪,或许不至于导致战火不断,最终把清廷拖入国运衰弱的大坑里。 可见,当年两江总督官署外发生的那件刺马案,看似兄弟情谊江湖仇 ... 。其实,那把夺走马新贻性命的尖刀里,除了江湖恩怨,还有晚清政坛各方势力角逐之下看不见的血腥。
本文标签:曾国藩刺马中国近代史清朝历史晚清张汶祥慈禧史记太平天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