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整个展出,给人一种充实、完美的感受,令人陶醉在美的享受中。因此他著作《花经》一书,便是最好的注脚。在中国文化艺术体系中,二者差别很小。中国即有书画同源之说,并认为书与画是一致相通的,还有书画同法之说。吴昌硕、邓石如手迹常参酌,而后魏碑钟鼎广泛吸纳,至今书艺与画艺并臻佳境。近年以来邓教授除以画名世外,书法亦大受国内外重视,争相邀请参与展出。
[网上展馆] 花花世界 彩色人生——一次丰美的艺术飨宴
近现代邓雪峰 白玫瑰 纵60cm 横40cm
近现代邓雪峰 花鸟四屏之一“杜鹃喜雀” 纵88cm 横22cm
近现代邓雪峰 花鸟四屏之二“蔷薇翠鸟” 纵88cm 横22cm
近现代邓雪峰 花鸟四屏之三“紫薇蓝雀” 纵88cm 横22cm
近现代邓雪峰 花鸟四屏之四“黄蝉麻雀” 纵88cm 横22cm
近现代邓雪峰 紫藤金鱼 纵80cm 横40cm
近现代邓雪峰 紫绶金章 纵123cm 横56cm
近现代邓雪峰 中横九曲 纵89cm 横50cm
近现代邓雪峰 咫尺千里 纵70cm 横30cm
近现代邓雪峰 云山重重 纵82cm 横67cm
近现代邓雪峰 有缘树 纵60cm 横40cm
近现代邓雪峰 银羽呈祥 纵60cm 横120cm
近现代邓雪峰 忆我家山 纵115cm 横60cm
近现代邓雪峰 啸傲东籬 纵112cm 横35cm
近现代邓雪峰 相对有乐章 纵70cm 横35cm
近现代邓雪峰 先画美人图 纵69cm 横42.5cm
近现代邓雪峰 物美年丰 纵120cm 横139cm
近现代邓雪峰 晚归 纵46cm 横37cm
近现代邓雪峰 太阳花 纵35cm 横91cm
近现代邓雪峰 所南咏菊诗 纵95cm 横59cm
近现代邓雪峰 岁朝清供 纵85cm 横47cm
近现代邓雪峰 似古犹今 纵45cm 横88cm
近现代邓雪峰 霜根养性灵 纵60cm 横60cm
近现代邓雪峰 双喜 纵69cm 横69cm
近现代邓雪峰 时卉写生 纵70cm 横45cm
近现代邓雪峰 山在虚无飘渺间 纵60cm 横40cm
近现代邓雪峰 三月天·台北 纵130cm 横70cm
近现代邓雪峰 轻舟出峡 纵37.5cm 横27cm
近现代邓雪峰 蔷薇花 纵60cm 横60cm
近现代邓雪峰 墨竹 纵135cm 横69cm
近现代邓雪峰 美人蕉 纵96cm 横45cm)
近现代邓雪峰 力争上游 纵68cm 横68cm
近现代邓雪峰 聚 纵59cm 横71cm
近现代邓雪峰 江海浮生 纵52cm 横45cm
近现代邓雪峰 富贵鹤年 纵88cm 横70cm
近现代邓雪峰 芙蓉八哥 纵91cm 横44.5cm
近现代邓雪峰 佳果 纵68cm 横68cm
近现代邓雪峰 东籬 纵68cm 横70cm
近现代邓雪峰 宝岛岁朝 纵89cm 横46cm
近现代邓雪峰 春意闹 纵240cm 横121cm
近现代邓雪峰 翠尾弄雪衣 纵88cm 横70cm
近现代邓雪峰 盪舟 纵46cm 横37cm
国画名家邓雪峰教授,应历史博物馆之邀举行书画展,这是艺坛一大盛事,这次展出的作品虽然仅百数十件,但都是他历年各时期、各类别中的精品,可说是他现阶段创作成果的总展示;也是他个人风格的大表现。整个展出,给人一种充实、完美的感受,令人陶醉在美的享受中。
艺术欣赏以绘画来说,可从绘画的主体、客体和本体三方面切入分析和评价。首先是绘画的主体,即绘画的创作者画家,他的思想观念,他的学识经验,也就是才、学、识是主宰作品成败的关键,常说“画如其人”即绘画作品中隐藏着画家的人格影子,也是画家的一种自我表现。其次是绘画的客体,也就是绘画的对象题材,如西画的人物、静物、风景;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其本身只有品类的不同,没有高下之别,偶或因时尚流行,各有盛衰,然无当于表现的优劣。其中关涉绘画的造型问题,是画家如何观照自然。也就是写实和写意的问题。客观忠实的描摩自然现象便是写实;主观的自由表现自然现象便是写意。第三绘画的本体,也就是绘画的本身。色、线、形如何运用在画布和纸张上。它包含了材料和技法,在气韵、巧拙、雅俗的提炼中镕铸出作品品格的高低,故而一幅画的完成,便是综合主体、客体和本体巧妙揉合的结果。
作为一个绘画主体,画家邓雪峰教授,自幼继承了家学渊源,好学深思,早已奠定了良好的国学根基,后来矢志步向绘画道路。罗马不是一天可以造成的,刘狮教授曾经说过:“艺术不是魔术,可以轻易的变出来。”任何一个艺术家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邓雪峰的杰出成就也是一样,除了先天的秉赋,尚须加上许多辛勤不懈的心力劳动,日积月累而成,从他的作品表现中,可以发现几个成长和蜕变的阶段与契机。
一、 发扬传统 尊崇自然
邓教授的创作路线,是相当曲折的,也不能截然以年代画分。不过以初期而论,作品风格师承的痕迹明显可见。继承传统应是任何艺术发展的基石,何况中国绘画经过千余年的积澱,保留其精华,潜沉其中,体味古人的用心。温故而知新,此之谓也。单以他醉心的花鸟而论,在基本修养上,他崇尚自然,首先要对绘画客体的把握,画花卉必先了解花卉各种形体生态结构,亦即对花卉作一番究极的研究。因此他著作《花经》一书,便是最好的注脚。举凡枝、叶、花、蕊无不详加辨析,并附运笔入手次第,其研究的认真踏实由此可见。
二、 笔情墨趣 秀丽柔美
艺术创作之阶梯,起步之初,大半是对传统坚定的信仰,对大师的热烈崇拜,对自然的绝对认同,对写实的特别推崇,经验累积,认识提升以后,进而自我醒觉,逐步走出门墙,在既有的基础上,变革翻新,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转变的幅度也是狭小的,名篆刻家李大木为他所治“自洗肺肠”印一方,常用于其画作上,可见他所走的革新路线,却是坚定的。这一时期的作品,显现了特有的笔情墨趣,仍然给人一种秀丽柔美的感觉。
三、繁花似锦 色彩斑斓
中国花鸟画类肇自五代徐熙、黄筌,各领 ... 。元、明、清各代皆有名家辈出。由师徒相传,陈陈相因,有识者亟欲有所鼎革,迨民初任伯年、吴昌硕领先透露了新猷,齐白石、潘天寿、张书旂各有一番新的情致,相较于邓教授此一阶段的花卉表现,构图大胆创新,可谓超凡入圣,所作花团锦簇,繁花兢艳,所贵者充满而不觉简乱,笔下荔枝娇艳,绝俗超尘,所画葡萄晶莹剔透。在笔法上变化多端,没骨则富丽多彩,鲜艳夺目;双鉤则简练精准,生动自然,有时两者交互参杂,运用之妙,前无古人!
四、 笔墨纵横 得意忘形
邓教授由于胸中孕育着丰富的表现爆发力,故而绘画的力魄越来越宏大。他常以四乘八尺或特制宣纸作画,用以潜澄深厚的感情,在画面宽广辽阔的视觉上,纤弱和细致的表现,很难发挥特出的效果。于是他以粗笔浓墨画树干,叶枝则施以泼墨泼彩,或弹墨弹彩,皴擦渲染,显得格外明快淋漓,他善用强烈的黑白、彩色,浓淡对比烘托画面,形成绝佳的精神风貌。那种令人震撼的笔力、特异的布局,一在引人入胜。其表现苍松的磅礴劲挺,寒梅的拮屈孤傲,荷花的清丽俊逸,兰花幽然清香,牡丹的雍容富丽,吸引人陶醉其中,尤其那幅神来之笔“得意忘形”,堪称花卉之观止,令人绝倒。
五、 书画交融 文人气盛
字与画,在西方区别是极其明显的,文字是依赖理性的思维;绘画是依赖感性的思维。文字是抽象的声音符号;绘画是形象的客观事实。在中国文化艺术体系中,二者差别很小。中国即有书画同源之说,并认为书与画是一致相通的,还有书画同法之说。赵孟頫即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分通。若也有人能会得,方知书画本来同”。邓教授自幼书法好有根底,后画艺猛进,而书款题跋则微感不足,乃勤练书法。先从大篆钟鼎逐一临写。吴昌硕、邓石如手迹常参酌,而后魏碑钟鼎广泛吸纳,至今书艺与画艺并臻佳境。邓教授之书法,尤以行草见长,结体俊俏,用笔潇洒,有似飞龙在天,宛如流水行云,每作书画合璧小品,题旨画龙点睛,笔墨中含真情,简淡中有禅趣,是十足的新文人画造境。
近年以来邓教授除以画名世外,书法亦大受国内外重视,争相邀请参与展出。如九七年韩国全北道举办国际书法展览会,台湾省仅四人被邀,邓教授即为其中之一。接连九八年大陆上海书画出版社举办“走向新世纪”上海国际书法邀请展,九九年上海市又举办国际书法名家邀请展,2000年(西安市)海内外著名书法创作邀请展,被相继邀请参展。邓氏书法已受国际瞩目,进一步展现了书画双绝的才华。
六、 抽象意趣 形期无形
孔子评述自己的人生历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他透露了人到老年智慧充足,经验饱满,可以悠游自在畅所欲为,都会在正常的规范中,这是邓教授现阶段的心理写照。他年过七十,艺术上已攀上了高峰,学术上得到了肯定,教育上桃李春风化育天下,不愁衣食,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随人俯仰,无忧无虑,夫复何求。故在现代绘画的启示下偶尔兴之所至,面对白纸,胸中无任何关怀挂念,目中画除有形自然,头脑里一片空虚,手中的笔完全由潜意识主导,进行线条和色彩游戏。它是形象中的抽象,它是造型艺术中的异形,它不让人受固定形象的局限,尽量发挥欣赏者的想象力,引人遁入一种浩渺虚无的空间,他有一方印“入无穷门”就是深深体会了艺境的无穷无尽,他对艺事的追求也是无穷无尽,从而得到自我满足。总之,这是心灵绝对自由的快慰。质之邓教授不知以为然否?或有更高层次的体悟也说不定。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