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故事在传唱朋友之间的好交情?

编撰:史遇春 一、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位名叫管仲,另外一位叫鲍叔牙。 管仲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他还要奉养年迈的母亲。鲍叔牙知道了管仲的境况后,想帮帮他。于是,鲍叔牙就邀管仲一起去做生意。虽说是两人一起合伙做生意,但是,管仲没有钱,所以,生意的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出资的。当生意赚了钱之后,两人分红,每次,管仲拿的都比鲍叔牙多。 对于分红的事,鲍叔牙的仆人很不解,他问鲍叔牙道: 「 ”老爷,这个管仲真是奇怪。每次做生意,他就象征性地拿那么点本钱,比老爷您少那么多,为什么每次分红的时候,他却都要拿得比老爷您还多那么多啊?” 鲍叔牙对仆人说: 「 ”不可以这么说!管仲有他的难处啊。他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他多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一年,齐国有了战事,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在战场上,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远远地躲在最后面。 一起战斗的同伴都 ... 管仲道: 「 ”管仲这家伙,真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 听大家这么说管仲,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 「 ”各位战友,你们都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是孝顺的人,他要留着自己的命,战后好照顾老母亲呀!” 管仲听到鲍叔牙的话之后,非常感动,他当众说到: 「 ”生我养我的是我的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太子诸儿当上了国王。诸儿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做正事。基于对局势的准确预判,鲍叔牙认为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于是,他就和齐公子小白逃到莒国。这个时候,管仲则随着齐公子纠逃到了鲁国。 不久之后,齐王诸儿被人 ... 死,齐国发生了内乱。管仲想 ... 掉公子小白,让公子纠执掌齐国的大政。管仲在射 ... 公子小白的时候,定位不准,把箭射偏了,公子小白没死。 后来,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比管仲和公子纠提早回到了齐国,公子小白做了齐国的国君。 公子小白即位掌权后,他决定任命鲍叔牙为齐国的宰相。鲍叔牙却对公子小白说: 「 ”管仲各方面的才能都胜过我,大王您应该请他来当宰相!” 公子小白一听,十分生气,他对鲍叔牙说道: 「 ”管仲要 ... 我,他是我的仇人。你竟然让我请他来当宰相!……” 公子小白还没说完,鲍叔牙即禀到: 「 ”大王,管仲要射 ... 您,这不能怪他。他也是为了帮助他的主人公子纠才这么做的呀!” 公子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就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公子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 ”管鲍之交”。 公子小白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管仲就是「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国名相。关于管仲,孔子曾说:「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二、知音之交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还是对自己的技艺不满意,他总觉得,自己还无法用手中的琴出神入化地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俞伯牙的老师知道后,带着他,乘船来到东海的蓬莱岛。老师让俞伯牙欣赏自然界的大好风光、优美景色,让俞伯牙倾听大海潮起潮落的声音、汹涌波涛的动静。俞伯牙观见碧浪滔天、海潮涌动、浪花飞溅;海边飞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俞伯牙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心中难眠无奈苦恼。 一天夜间,俞伯牙乘船游览,面对着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心情大畅,马上取来鸣琴,弹奏起来。这琴声悠扬,播散四野。忽然,俞伯牙感觉有人在听他弹奏。俞伯牙停了手,往私下看了看,发现一位樵夫站在岸边。俞伯牙礼请樵夫上船稳坐,自己继续弹奏未竟的曲子。 俞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正情动处,樵夫道: 「 ”此处雄伟而庄重,好像耸入云端的高山一样!” 俞伯牙微微点头,继续弹奏,当他的曲子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 「 ”宽广浩荡,好像滚滚流水在眼前,身处无边海边一般!” 俞伯牙听言,激动地说: 「 ”先生真是我的知音啊!” 这位樵夫就是钟子期。 后来钟子期早亡,俞伯牙得悉后,他就在钟子期的坟前轻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摔琴而去,终生不再鼓琴。 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那种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为人们所艳羨. 世上像俞伯牙与钟子期一般的知音朋友实在是太少了。 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叹曰:「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诗人贾岛却是:「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无眠之夜也曾道:「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知音之交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三、舍命之交 春秋时,楚庄王招贤。 西羌积石山,有一贤士左伯桃,年近四旬,未尝出仕。后左伯桃听得楚庄王慕仁好义,乃携书一囊,辞别邻友,径奔楚国。 左伯桃迤俪来到雍地,时值隆冬,风雨交作。左伯桃冒雨迎风,行了一日,衣裳都沾湿了。天色昏黄,他走向村间,欲觅宿处,远远望见竹林之中,破窗透出灯光,径奔过去。 左伯桃轻叩柴门,有一人启户而出。左伯桃施礼曰: 「 ”小生西羌左伯桃。欲往楚国,中途遇雨,无旅邸之处。求借一宵,未知可否?” 那人闻言,答礼云: 「 ”兄台无须多礼,容我取火烘衣,共坐闲话。” 当夜烧竹为火,那人炊办酒食,意甚勤厚。伯桃乃问姓名。那人曰: 「 ”小生羊角哀,独居于此,平生酷爱读书。今幸遇贤土远来,但恨家寒,乏物款待。” 伯桃曰: 「 ”阴雨之中,得蒙遮蔽,更感佩一饮一食!” 当夜,二人抵足而眠,共话学问。比及天晓,淋雨不止。角哀留伯桃在家,尽其所有相待,结为昆仲,伯桃年长为兄。雨止道干,伯桃曰: 「 ”贤弟有王佐之才,抱经纶之志,不图竹帛,甘老林泉,深为可惜。” 角哀曰: 「 ”非不欲仕,但未得其便。” 伯桃曰: 「 ”今楚王虚心求士,贤弟既有此心,何不同往?” 角哀曰: 「 ”愿从兄长之命。” 遂收拾路费粮米,二人同往南方进发。行不两日,又值阴雨,盘赉罄尽,只有行粮一包,二人轮换背负。其雨未止,风又狂作,变为一天大雪。二人行过歧阳,道经梁山路,问及樵夫,答说: 「 ”此去百余里,并无人烟,荒山旷野,狼虎成群,且休前去。” 伯桃与角哀曰: 「 ”贤弟心下如何?” 角哀曰: 「 ”自古道生育命。既然到此,只顾前进。” 又行了一日,夜宿古墓中,衣服单薄,寒风透骨。次日,雪越下得紧,厚可盈尺。伯桃受冻不过,曰: 「 ”此去百余里,绝无人家;行粮不敷,衣单食缺。若一人独往,可到楚国;二人惧去,纵不冻死,亦必饿死。我将身上衣服给你,贤弟可独携此粮,强挣而去。我行不动了,宁可死于此地。待贤弟见了楚王,必当重用,那时却来葬我。” 角哀曰: 「 ”焉有此理?你我虽非同胞,义气过于骨肉。我安忍独去?” 遂不许,扶伯桃而行。行不十里,伯桃曰: 「 ”风雪越紧,如何去得?且于道旁寻个歇处。” 路边一株枯桑,颇可避雪,那桑下止容得一人,角哀遂扶伯桃入去坐下。伯桃命角哀敲石取火,热些枯技,以御寒气。比及角哀取了柴火到来,只见伯桃脱得赤条条地,浑身衣服,都做一堆放着。 角哀大惊,曰: 「 ”吾兄何为如此?” 伯桃曰: 「 ”吾寻思无计,贤弟勿自误了,速穿此衣服,负粮前去,我只在此守死。” 角哀抱持大哭曰: 「 ”吾二人死生同处,安可分离?” 伯桃曰: 「 ”若皆饿死,白骨谁埋?” 角哀曰: 「 ”若如此,弟情愿解衣与兄穿了,兄可负粮去,弟宁死于此” 伯桃曰: 「 ”我平生多病,贤弟少壮,更兼胸中之学,若见楚君,必登显宦。我死何足道哉!” 角哀曰: 「 ”令兄饿死桑中,弟独取功名,此大不义之人,我不为。” 伯桃曰: 「 ”我自离积石山,至弟家中,一见如故。知弟胸次,以此劝弟求进。不幸风雨所阻,此吾天命当尽。若使弟亦亡于此,乃吾之罪也。” 言讫,欲跳前溪觅死。角哀抱住痛哭,将衣拥护,再扶至桑中。伯桃把衣服推开。角哀再欲上前劝解时,但见伯桃神色己变,四肢撅冷,一不能言,以手挥令去。 角哀寻思: 「 ”我若久恋,亦冻死矣,死后谁葬吾兄?” 乃于雪中再拜伯桃而哭曰: 「 ”不肖弟此去,望兄阴力相助。但得微名,必当厚葬。” 伯桃点头半答,角哀取了衣粮,带泣而去。 伯桃死于桑中。 角哀挨着寒冷,半饥半饱,来到楚国。次日入城,问人曰: 「 ”楚君招贤,何由而进?” 人曰: 「 ”宫门外设一宾馆,令上大夫裴仲接纳天下之士。” 角哀径投宾馆前来,正值上大夫下车。角哀乃向前而揖,裴仲见角哀衣虽蓝缕,器宇不凡,慌忙答礼,问曰: 「 ”贤士何来?” 角哀曰: 「 ”小生羊角哀,雍州人。闻上国招贤,特来归投。” 裴仲邀人宾馆,具酒食以进,宿于馆中。次日,裴仲到馆中探望,将胸中疑义盘问角哀,试他学问如何。角哀百问百答,谈论如流。裴仲大喜,入奏庄王,王即时召见,问富国强兵之道。角哀首陈十策,旨切当世之急务。庄王大喜!设御宴以侍之,拜为中大夫,赐黄金百两,彩缎百匹。 角哀再拜流涕,庄王大惊而问曰: 「 ”卿痛哭者何?” 角哀将左伯桃脱衣赠粮之事,一一奏知。庄王闻言,为之感伤。诸大臣旨为痛惜。元王曰: 「 ”卿欲如何?” 角哀曰: 「 ”臣乞告假,到彼处安葬伯桃,回来再事大王。” 庄王遂赠己死伯桃为中大夫,厚赐葬资,仍差人随角哀车骑同去。 角哀辞了庄王,径奔梁山地面,寻旧日枯桑之处。果见伯桃死尸尚在。角哀乃再拜而哭,呼左右唤集乡中父老,卜地于浦塘之原:前临大溪,后靠高崖,左右诸峰齐抱,风水甚好。遂以香汤林浴伯桃之尸,穿戴大夫衣冠;置内棺外椁,安葬起坟;四周筑墙栽树;离坟一十步建享堂;塑伯桃仪容;立华表,柱上建牌额;墙侧盖瓦屋,令人看守。造毕,设祭于享堂,哭泣甚切。乡老从人,无不下泪。祭罢,各自散去。 四、胶漆之交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陈重年轻时与同郡的雷义为知交。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 豫章太守张云听闻陈重之名后,对他的德才品行非常嘉许,举荐陈重为孝廉。 陈重感觉雷义在诸多方面都胜过自己,于是,他要把功名让给雷义。陈重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都未批准。 第二年,雷义因为才行俱佳,也被选拔为孝廉。 至此,陈重与雷义二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职。 陈重与雷义的同事中有一位小吏家遭变故,举债负息达数十万钱。债主天天上门向小吏索讨,小吏跪求暂缓,债主并不通融,且欲将此事诉诸官府。 陈重得知情况后,私下替小吏还债。小吏对此感恩戴德,登门向陈重道谢。陈重若无其事地说: 「 ”你大概弄错了吧!这事不是我做的,或许是与我同名同姓的人代你偿还的吧!” 他始终不谈自己的善举。 有一次,一位同事告假回乡。因为事情紧急,他慌忙中错穿了别人的裤子,也没发觉,就回去了。失主怀疑是陈重拿走的,陈重知道后,并未申辩,而是去买了一条新裤子赔偿给失主。直到告假回乡的同事归来,丢失裤子的事件才真相大白。 后来,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与雷义一同还乡。 再后来,陈重复出,作细阳县令,颇有政声。他在任职期间的各项举措深得民心,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陈重辞官离职;守丧期满,他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初任郡府功曹,在任其间,他举荐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雷义曾经救助过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使他公正审判后减刑、得以赡养一家老少。那人为了感谢雷义的再造之恩,攒了两锭黄金送到雷家,以示感恩。雷义坚辞不受。那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黄金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几年后,雷义家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黄金。但是,这个时候,送黄金的人已经过世,其家 ... 小也不知身在何方,因此,黄金无法退还。于是,雷义便将这两锭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 雷义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陈重闻知,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 后汉顺帝下诏,两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雷义曾被举荐为秀才,他请求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予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 陈重与雷义的事迹传遍乡里,广为传颂。人们都说: 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但还是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后来,三府同时征召两人,雷义被任命为太守,让他持节督察郡国的风俗教化,他设席讲学,太守令长各级官员来听讲的有70多人。不久雷义官拜侍御史,授南顿令,卒于任上。 世人赞道: 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五、鸡黍之交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人,一名范汜,他和汝南人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 范式和张劭两人曾经同时在太学(朝廷最高学府)学习。 有一次,范式要回到乡里,他就对张劭说: 「 ”二年后我还回来。回来时将经过你家,我会前去拜见你父母,看看你的小孩。” 张劭听说此话后,非常高兴,两人粗略估摸下了未来见面的时间,并愉快地约定了见面的日期。 时光荏苒,很快,范式与张劭约定的会见日期就要到了。 张劭把约定见面的事情地告诉了母亲,并请母亲提前准备酒菜,自己好款待范式。 张劭的母亲听说此事后,对张劭说: 「 ”你们分别已经有两年时间了,虽然那时约定了日期,但是,你们之间远隔千里,你怎么就那么确信无疑呢?” 张劭回答母亲道: 「 ”范式是个守信的人,虽然是两年前的约定,但是,我可以肯定,他绝对是不会违约。” 张劭的母亲说: 「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为你们先酿点酒吧!” 到了二人的约定的日期,范式果然到了,他先去拜见了张劭的母亲。之后,范、张二人对饮,尽欢之后才相互告别。 后来,张劭得了病,病情十分严重。张劭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日夜照看他。张劭临终时,叹息到: 「 ”遗憾的是,临终之前,没有见到我的至交好友。” 殷子征说:「 ”我和郅君章,都尽心和你交友,如果我们都称不得上是你的至交好友,那还有谁能算得上?” 张劭说: 「 ”你们两人,是我的生不相弃的朋友;山阳的范巨卿,是我的死不相负的朋友。” 不久以后,张劭病死了。 张劭死后,范式忽然梦见了他。梦中的张劭,带着黑色的帽子,穿着袍子,仓促的叫范式道: 「 ”巨卿,我在某日死去,在某天埋葬。我将永归黄泉,你没有忘记我啊?怎么不来看我?” 范式恍然睡醒,悲叹落泪,他按照礼仪,穿着祭奠朋友的丧服,去送张劭最后一程。范式骑着马,急匆匆前行,在他还没有到达张劭的丧礼现场时,那边已经为张劭发丧了。 送葬的人抬着张劭的棺木,到了坟穴。送葬的人要将棺材落下,安放进墓室,奇怪的是,不是这里顶到,就是那里卡着,张劭的棺材半天都放不进墓室。 张劭的母亲流着泪,抚摸着儿子的棺材说到: 「 ”儿啊,难道你还有未了心愿?” 于是,老人家吩咐停下来,稍等再安放。 没过一会儿,送葬的人们就看见远远有白车白马疾驰过来,车马声中,夹着悲戚戚的号哭。 张劭的母亲虽然没有看清来人的样子,她非常肯定地说到: 「 ”这一定是张劭的好友范巨卿到了,快快迎接。” 送葬的人对张劭母亲的话语半信半疑。待范式走近,果然证明张母所言正确。 范式到了之后,吊唁张劭说: 「 ”元伯你走了,从此你我死生异路,天人永隔,这一辈子,再无相见之日……” 话未说完,已经流涕失声。 参加张劭葬礼的,据说有上千人。看到范式因为亡友痛断肝肠,众人都为之落泪。 哭罢亡友,范式亲自拉起牵引灵柩的大绳。这时,棺木被顺利安放进墓室。 为了追思悼念亡友,范式在张劭的坟墓旁边住了一段时间,为亡友守墓。他还在张劭的墓前种植了柏树,守墓礼结束后,他才离开。 文后注: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丰盛饭菜。 《论语》 卷九《微子第十八》:「 ”丈人止子路宿, ... 鸡为黍而食之。”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六、忘年之交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喜欢文学,博览群书。 建安年间,汉献帝在许昌建都,孔融累次升迁,做到了「 ”将作大匠”(官名,相当于大良造,到汉朝时已无实权)。孔融见的曹操野心越来越大,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因此,他总是写奏章讽刺曹操。曹操忌惮孔融的名声,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山阳郡守郗虑,很会见风使舵,因为孔融所犯的一些错误上奏,请求免去孔融的官。曹操趁机罗织罪名,构陷孔融,其言辞大体如下: 孔融曾经与祢衡大放厥词,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 ”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 ”颜回复生”。 他们的这些讲法,显然犯了大不敬之罪,因此被害。 孔融和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璃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公干,并称建安七子。其余六人都与曹操儿子曹丕、曹植很有交情,且都被曹操辟为掾属,只有孔融为汉尽命。 平原祢衡,字正平,也很有文采。祢衡自以为有文才、善言辩,因此桀骜不驯,喜欢讽刺时事,诋毁权贵,他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爱他的才华。 那时,祢衡刚刚二十岁,而孔融已经四十岁,因为意气相投,于是结为好友。随后,孔融写奏疏推荐祢衡,并多次在曹操面前夸赞祢衡。曹操爱才,很想召见祢衡,但是,祢衡老是 ... 曹操。曹操虽然心里痛恨祢衡,但出于对祢衡才华的爱惜,并不想 ... 他。既然不能为己所用,曹操就派人把祢衡送给了荆州的刘表。祢衡看不起刘表,又侮慢刘表。刘表没有曹操那么爱才惜才,不能容他。刘表又把祢衡推倒了江夏太守黄祖身边,黄祖性子急,最后,祢衡被黄祖所害,死时候才二十六岁。 文后附: 1、《后汉书》 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第七十下《祢衡传》:「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2、何为「 ”忘年交”?忘年交是指年龄相差20岁以上的两个或多个人的交往,虽然说,这表面上看来是两辈人(父辈和子辈)或(祖辈和孙辈),明显存在着年龄、时代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但是,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等等相似、相同即投缘对意,有其共同的「 ”理想”、理念,相逢愉悦开心,话语投机,大有相识恨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同道中人很有可能成为「 ”忘年之交”情结。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故事在传唱朋友之间的好交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也速该是什么人?草原的王者,悲剧的英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新知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草原的王者,悲剧的英雄,没有他就没有以后的成吉思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则是长生天庇佑,二则是也速该是无愧的草原英雄,也速该与脱朵逃了出来。若不是蒙力克顾念自己与也速该的手足之情,为诃额仑一家送来了羊羔和勒勒车,也许诃额仑母子就会冻饿而死。

  2. 秋季吃蟹好时节 现蒸现吃才健康

    现蒸现吃才健康螃蟹虽营养、味鲜美,但是有不少人吃了螃蟹后会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通常是因为吃蟹的时候没注意细节造成的。吃蟹时蘸上姜末醋汁,才能使蟹味更鲜美。这种有毒素就是组胺,当组胺积蓄到一定程度,食后便有中毒的危险。

  3. 梦见苦行者 梦见苦行者什么意思

    梦见苦行者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苦行者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苦行者,则祥瑞。梦见普通人穿上苦行者的服装,是厄运,钱财和名声都受损。女人梦见与苦行者交谈,丈夫会成为百万富翁。少女梦见苦行者朝自己走来,会找到理想的丈夫。学生梦见苦行者朝自己走来,会顺利通过考试。

  4. 积年累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īniánlěisuì【解释】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例子】无【相关】百度“积年累岁”

  5. 张辉瓒简介_张辉瓒生平_张辉瓒是怎么死的

    生平经历张辉瓒,行八。张来江西后兼任南昌卫戍司令,在任期间,杀人如麻,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南昌市民称其为“张屠夫”。张辉瓒不仅残暴成性,而且贪赃勒索钱财。张辉瓒所率的士兵,多系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军纪败坏,来江西后强占民房、乱抓民夫、强买勒赊、酗酒斗殴,搞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南昌市的银行钱庄及各大商店,因张辉瓒爪牙的骚扰而关门停业者,每日都发生多次。旅长慌忙将战况电告张辉瓒。

  6. 錢財乃五家所共有

    錢財乃五家所有,汲汲營營地追求,勞苦一生到頭來終無所得,徒增三毒,沉淪受苦;長養無明,障蔽真心。龍樹菩薩告訴世人:「大慧之人,有心之士,乃能覺悟,知身如幻,財不可保,萬物無常,唯福可恃,將人出苦,津通大道。」具有智慧的人,明瞭錢財乃五家共有,因為了知世間無常,因而捨慳貪、行布施,在累積善法福德中;行善卻不著相,就是功德、就是般若智慧。

  7. 梦见自己小便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自己小便,预示著会有好消息传来,家庭也会和睦幸福,是吉兆。梦见自己在外面小便,预示著运势不佳,要提防小偷和强盗。梦见自己小便带红,预示著健康状况不佳,要多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避免身体出现不适。梦见自己在厕所里小便,预示著以往的困难都会过去,是吉兆。梦见自己光着脚走路是怎么回事–周公解梦

  8. 宣化上人的离奇故事《连载》言出必行 见异思迁

    一九九三年农历春节期间,恒泉师因为严重的肺病,只得入院接受治疗。这时观世音菩萨现身站在二人身侧。感化恶人甚是不易,若非上人以身行道,盛德感召,并以神通示现,方便摄化,决难至此!上人端心正念,始终不予理会,最终那个女人只得退了回去。

  9. 彻悟人生 第三十二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生下一名公主,喜欢得不得了。经过了十二年后,把药找回来了。即刻下令,赐给御医许多珍宝。——《百喻经》《孟子》一书中,有一个“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这位国王同“揠苗助长”的宋人可谓难兄难弟。一个要让女儿快点长高,一个要让禾苗快点生长;一个要医生找药,一个动手去拨。人的生长,生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规律,靠的是自身的因缘,不假外力也。

  10. 梦见男人开车

    周公解梦梦见男人开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男人开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