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接着分享我的淮安之行。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家乡,也是久负盛名的运河之都、名人辈出的文脉之地、闻名遐迩的美食之乡。话说从淮安区驸马巷的周总故居参观出来,步行几百米就是上坂街,对面就是淮阴市碑。这里是丁字路口的一处小转盘道,中间赫然矗立着淮阴市碑。

接着分享我的淮安之行。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 ... 的家乡,也是久负盛名的运河之都、名人辈出的文脉之地、闻名遐迩的美食之乡。 话说从淮安区驸马巷的周总故居参观出来,步行几百米就是上坂街,对面就是淮阴市碑。 这里是丁字路口的一处小转盘道,中间赫然矗立着淮阴市碑。淮阴市碑原为当年授封韩信为「 ”淮阴侯”时所立,后原碑年久失修蚀损。到明代宣德年间由镇守淮安的王廷器曾重修,后到万历年间又由淮安知府刘大文重修并题。后损毁,现碑系1987年复建。「 ”淮阴”即淮安古称,也是明清时期淮安的别称。「 ”市”即市口。 欣赏完淮阴市碑,继续去找韩侯胯下桥,途径胯下东街,牌坊是崭新的。韩侯胯下桥这是我入住客栈老板极力推荐的。慢慢跟着手机导航走,把旅游变成旅行,漫步于陌生城市的大街小巷,感受城市的脉搏,融入市井生活,这才是我要的旅行。 走在小巷子里,整整齐齐的电动车主们沿路一字排开,让我很困惑,还以为是什么特别的风土民情呢。问了下正在保洁的阿姨,当地话听不懂,后来跟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我才明白,前面是一座小学,这里是等孩子放学的家长。原来如此,看来淮安人素质高,接孩子都这么有秩序。 这里就是「 ”胯下桥”,在淮安区兴文街与胯下街交叉处,是以韩信的故事为背景的一处景观。牌坊下,两位老人正在高声讨论着什么,应该是在介绍胯下桥的典故,可惜咱听不懂。「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年少落魄,喜佩剑。一日经过此处,遇到了一个屠户少年,当众人面挑衅韩信敢不敢刺他一剑,要是不敢,就要从其胯下钻过去。韩信忍气受辱,俯地从其胯下爬了过去。故事还没有完,后韩信封为楚王,不计前嫌,还给屠户少年授职。于是在他当年受辱的地方树立了一个牌坊,以旌表他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气概。这就是韩信受辱的胯下桥来历。 胯下桥的命运多舛,明代在此立有牌坊,现在存有遗迹。原有牌坊早已腐烂,清同年间曾重修,1978年再度重修。这里曾是原淮安市(现淮安区)治所在地的繁华市中心。在这里,只看到了这个牌坊,剩下就空无一物了,有点失望。既然叫做「 ”胯下桥”,这里一马平川,桥到底在哪里? 我赶紧向站下胯下桥牌坊下的大爷请教,大爷更是热心肠,领着我走进小巷,只走了几米,就指着上图箭头所指地面上的条石,说就是这里,现在下面有暗沟的。图中向胯下桥牌坊走去的背影,就是热心肠的大爷,谢谢热情的淮安人。此地原有小沟通胭脂塘,沟上架筑小桥。原址有圈门,门前有碑,上刻「 ”韩信胯下受辱处”,现遗址只留条石。 热心的大爷还指点我,让我步行去不远处的韩侯祠去看看。信步走上几百米外的韩侯祠,韩侯祠淮安市镇淮楼东约200多米处。韩侯祠仿古大门上悬挂的「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横幅,添加了节日氛围。 韩侯祠是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韩信是兴汉三杰之一,初封齐王,改封楚王,后封淮阴侯。祠始建于唐,明重修,1982年重建。为淮安韩信纪念建筑之一。以前的韩侯祠有前殿、穿堂、后殿、后楼、后花园等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分布,规模很大。种种原因,现在的韩侯祠只剩院落一进了。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座砖砌照壁,上有「 ”灵武冠世”四个鎏金大字,韩侯享殿在院落尽头。院子里空荡荡的,东西廊道山墙上镶嵌着很有关于韩信的碑刻,应该是今人新临摹的。 待续,我在伟人故里淮安。
本文标签:韩信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