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在雕像背后主亭正中的匾额上,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怀念左权同志」几个金色大字。刘老告诉记者,这是邓小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怀念左权同志》之约题写的书名。>图为左权将军纪念馆内邓小平题写的"怀念左权同志"手迹。
导读: (1905.3.15-1942.5.25),字孳麟,号叔仁,曾用名左纪权。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他协助指挥八路军,粉碎日伪军「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 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城陵园街的左权 纪念馆内,汉白玉雕像的左权 身穿风衣,手握望远镜,目光如炬,注视著前方。在雕像背后主亭正中的匾额上,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怀念左权同志」几个金色大字。> 邓小平是什么时候书写的这几个字?题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几经曲折,终于了解到了题字幕后的故事。> 曾多次参与左权县党史研究和编辑出版的县文联主席孟振先告诉记者,「怀念左权同志」这几个字是邓小平在1981年题写的,至于是谁找邓小平题的字却并不知情。随后,孟振先热情地为记者联系到了该县原统战部副部长、晋中市作协副主席刘有根。刘老告诉记者,这是邓小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怀念左权同志》之约题写的书名。当时编辑该书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宣传组副组长尚荣生,参与了请邓小平题字的全部过程。>图为左权将军纪念馆内邓小平题写的"怀念左权同志"手迹。> 获悉这条极具价值的线索后,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管理处来往密切的孟振先向记者提供了该烈士陵园管理处副主任苏宝生的电话。通过苏宝生,记者联系到了现年58岁、已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史料研究室工作的副研究馆员尚荣生。尚荣生的讲述,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79年9月上旬,尚荣生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领导商议后,与湖南人民出版社联系,编印出版《怀念左权同志》一书。当年12月22日,湖南人民出版社向尚荣生提出了请一位中央领导同志题写书名的要求。> 「无论从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声望,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还是与我们邯郸及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密切关系,邓小平同志都是题写书名的最佳人选。」尚荣生考虑再三后,他在给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覆信中,明确提出了请邓小平题字的想法。> 尚荣生告诉记者,请邓小平题字的第一条理由,是邓小平与太行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挺进敌后,创建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在这里战斗、生活了8年时间,与老区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1973年10月下旬,第二次复出后,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接待外宾访问结束时路过邯郸,还特意在老区视察了一天。> 「请邓小平题字的第二条理由,是邓小平与左权曾患难与共多年。」尚荣生说,邓小平与左权曾同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他们是关系特别好的同学。在中央苏区时,邓小平遭受王明等人的打击,左权也被撤掉红十五军军长职务,并被留党察看8个月,作为患难与共的战友,邓小平和左权对对方的遭遇始终抱有极大的同情。抗战时期,八路军前方总部驻在山西辽县麻田村,与129师司令部所在的河北涉县赤岸村相隔不足百里,同在一条山川里,邓小平与左权见面的机会很多。>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