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不给声色外境所动有一位比丘修行,心常为外境牵动,佛陀就告诉他修行的...道:“比丘啊!你在修行时,心易散乱,都是把‘死’没有放在心头,假使你能知道人生无常,一切声色外境都不能诱惑你了。”国王心想,只要记得一个“死”字,就会不给声色外境所动,哪有这么简单。

不给声色外境所动(图片来源:资料图) 有一位比丘修行,心常为外境牵动,佛陀就告诉他修行的 ... 道: “比丘啊!你在修行时,心易散乱,都是把‘死’没有放在心头,假使你能知道人生无常,一切声色外境都不能诱惑你了。” 佛陀的话,给一位国王听到了。国王心想,只要记得一个“死”字,就会不给声色外境所动,哪有这么简单。因此,他就想来试试。 正巧,国中有一个人诽谤比丘,那人说:“比丘也是人,身虽出家,难道心就不贪恋五欲吗?” 国王就把他捉来,说他侮辱圣者,要处以 ... 。要想免罪,就得拿一钵满满的蜜,周游街市一转,如果一滴都不滴出来,就赦免他,否则,死罪难饶。 国王事先在街市路旁,布置了许多音乐歌舞,那悦耳的琴声,那如云的美女,无不动人心魄。 罪人拿了一钵蜜,因为心中有个死字,一心不二,不敢把蜜滴一点到外面来。 就这样,他走完了全街。国王问道: “在街上你听到有什么声音吗?” “没有!”罪人回答。 “你有看见什么人吗?” “没有!” “街上的音乐舞伎,你为什么没有听到和看到呢?” “启禀大王,我手中拿了那么满满的一钵蜜,滴一滴出来就要死。我把死记在心中,就不知道外境有什么了!” 国王一听,若有所悟地对罪人说道: “佛陀说得不错,把‘死’放在心头,知道人生无常,那么,一切声色都不能诱惑人了。你说比丘是人,这固然不错,但因为他心中知道世事虚幻,生必有死,哪里会贪恋五欲呢?你为什么诽谤圣者呢?” 那个人深深感悟,不敢再说。 不懂佛法的人,总爱任意诽谤比丘,其实,错了的还是他们自己!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文化佛经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