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文名:勒内·笛卡儿

外文名:René Descartes

国 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图赖讷拉海

出生日期:1596年3月31日

逝世日期:1650年2月11日

职 业: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普瓦捷大学

信 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

   西方近代哲学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品:《几何学》、《 ... 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

勒内·笛卡儿——西方近代哲学奠基人之一

  勒内·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是西方近代哲学奠基人之一。

  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早年

  出生于法国西部的希列塔尼半岛上的图朗城。笛卡尔是第四个孩子,其上有大哥及二姐,三哥早年夭折。一岁时,母亲溘然长逝,从小便失去母亲的笛卡儿一直体弱多病。

  一次生病,幼小的笛卡儿的生命几乎夭折,在慈父的悉心照料下,使他转危为安。勒内.笛卡儿的名字“勒内”一词,在法语中就是“重生”的意思。笛卡尔的父母都属于穿袍贵族,这个等级虽是贵族的下层,而社会地位又高于资产阶级。让娜·布罗查德死后几年,笛卡尔的父亲又和一位叫莫玲(Morin)的小姐结婚。此后笛卡尔一直由外祖母抚养,每年他父亲到雷恩度假时,父子才见面。笛卡尔从小体弱多病,但他的智力远远超过哥哥、姐姐,经常向父亲提出一些诸如"事物的理性和原因是什么"等问题。

  笛卡尔的父亲很早就发现到他的才华,并经常以"我的小哲学家"称呼他。可是他们父子俩相处得并不融洽,他自己曾经说,他是父亲最不喜欢的孩子。他与兄弟之间的感情,似乎也不怎么深厚。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他经常离乡背井单独外出旅行,并且对待朋友特别情深。

  在他小时候的玩具中,他最喜欢一个斜视的洋娃娃,因而长大以后,他对于具有缺陷的人一直特别怀有好感。1604年,笛卡尔年满8岁,父亲将他送到兰法莱雪城(La Fi che)一所由耶稣会神父创办的皇家公学念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当时,该学校是欧洲最负盛名的学府,人才济济,四方贵族子弟从各处涌来。笛卡尔在这里约学了8年6个月,为该校的模范生。师长体谅他健康不佳,允许他早晨多睡一些时候,但他却利用这段宝贵的晨光,躺在床上看了不少珍贵的书。兰法莱雪城公学的教学是按照耶稣会学校统一制订的计划进行的。

  头5年是学习人文学科,包括拉丁文、希腊文和古典作品,还学习法语的散文和诗歌作品、音乐、戏剧表演,以及作为一个绅士必不可少的训练:骑术和剑术。第六年至第八年的课程总称为哲学。第六年学习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道德学。第七年学习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这些学科讲的几乎都是亚里士多德的东西,只是在数学和天文学中,他偶而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当时的一些发展状况。第八年学习形而上学,主要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哲学和耶稣会士的注释。

  在这段求学期间,他被委托给一位远亲夏莱神父照顾。这位神父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不久以后成为该校的校长,笛卡尔称他为"我的第二个父亲"。笛卡尔非常尊师重道,他对师长始终保持由衷的敬爱和真挚的友谊,耶稣会的神父也以慈父般的心肠爱护这位高材生。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聪明,勤奋,品行端正,性格内向,争强好胜,对数学十分喜爱并具有这种能力。虽然如此,他对学校的功课却不满意,因为当时的公学,大都采用旧士林哲学的教育方式,无可否认那种哲学已与时代脱节,对于各种应时而生的科学问题,它的解答难以令人满意,显得异常地空洞和单调。尤其是实验科学崛起之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已被新的事实所否定,而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哲学系统便普遍地受到挑战与怀疑。后来他对学校的教育表示不满时说,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是无知的人,除了令人怀疑和不确定的东西外,他什么也没学到。语言、文学和历史容易使人陷入虚幻的夸张;诗歌和修辞没有诉说真理;数学虽然其推论是自明,能给自己一些安慰,但是它的用处有限;宗教的和道德的启示对有学问的人和对无知的人一样,似乎都是神秘的;哲学虽经几个世纪最有才智的人研究,结果仍然是"没有一个问题不争论不休。"笛卡尔不仅对自己知识上的积累不满,而且气愤地讲,他所学的教科书是博学的破烂。

  老师对于笛卡尔的怀疑,起先采取容忍的态度,但是后来,便有几位老师激烈地抨击他,这是他一生中感到特别伤心痛苦的一件事。幸好在公学时,他有一位非常要好的同学,即日后的马林·梅色纳神父(MarinMersenne),两人终身鱼雁不绝。1612年公学毕业后,他前往波埃颠(Poities)大学攻读法律,几年的努力,终于顺利获得学士学位。1616年,他再以最高成绩荣获法律硕士学位。

  笛卡儿从小就表现出他勤于思考,对许多事物都喜欢寻根问底,决不盲目接受别人观点的特点,在家里聪明的口齿伶俐的保姆被连问不休的小笛卡儿问到张口结舌。在学校上学时,笛卡儿也常常问出许多他的老师都没有想到过的问题。8岁的笛卡儿被父亲送进学校,由于笛卡儿体质比同龄的孩子脆弱得多,校长特许他如果觉得身体不适,可以躺在房间里休息而不必去教室上课,然而小笛卡儿对这种特殊的照顾并不借此偷懒睡觉,而是微闭着双眼,大脑里却不停地加快回忆老师教的和自己读到过的一些内容,并提出疑问,继而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回答。在他的枕边总是堆放著一本本哲学、数学、天文学和历史的书籍,早年的寂静的冥思中孕育著笛卡儿的数学思想。

  科研生涯

  1616年,勒内·笛卡儿在波埃顿大学获法律博士学位,后到荷兰当上了一名军官。一天,当时颇有名望的贝克曼在城墙上贴了一道数学难题,悬赏征求答案。笛卡尔请人帮助把题目的荷兰文翻译成法文,当时贝克曼满不在乎地瞧了一眼这位满脸胳缌胡子的青年军官,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两天之后笛卡儿交来了正确的答案,笛卡儿初露锋芒,奇遇使这两位数学天才成为了非常亲密的朋友,成了一起探讨数学和科学问题的好友。这次的成功使笛卡儿看到了自己的数学才能,更加激起了他的研究热情。大学毕业以后,他的父亲想使他增长见识,所以在1617年带他到花都巴黎。但是他对都市里豪华放荡的生活丝毫不感兴趣。稍能吸引他的,唯有与数学有关的赌博。据说他演算精明,料事如神,多次使庄家倒庄!在巴黎他遇到挚友梅色纳,当时梅色纳已进入小兄弟会,准备当神父,两人重温旧情一番。书中的知识已无法满足笛卡尔的求知欲,当时他已22岁,身体逐渐好转,他便想到欧洲各地旅游,在世界这本大书里寻找实际知识。经过一番考虑,1617年他开始旅行,沿途留心观察各种事物,仔细地做下笔记,反复地思考问题。1618年,他在荷兰作为一名无薪俸的军官投入奥伦治亲王、拿骚的莫利斯(Prince Maurice de Nassau)麾下服务。因为他认为,这是实现游历世界最理想、最经济、最简单的 ... 。何况贵族的子弟,在军中享有许多特权,生活可以过得相当自由。当年冬天,由于天气酷寒没有战事,在营地休息。不久双方签了和约,笛卡尔遂到白莱达(Br da)旅行。在白莱达的街头,偶然遇到了一位名叫比克曼(Isaac Beeckman)的医生,他心地开朗,两人都有同样的科学兴趣,很快成为莫逆之交。他对笛卡尔的影响相当大。因此,笛卡尔十分感激他,把第一部著作《音乐提要》(Compedium Musicae)呈现给了这位朋友:"事实上,你是惟一把我从懒散的状态中唤醒的人,唤醒了在我心中几乎已经被我完全遗忘了的科学兴趣。你把一个业已离开科学的心灵带回到最正当、最美好的路上。"在比克曼的推动下,他开始撰写自己有关数学的论文,形成后来建立解析几何的那些基本思想。

  翌年,笛卡尔游历丹麦和德国,并在法兰克福(Frank furt)参加德皇的加冕典礼,然后到波兰莫拉维(Moravie),最后又回到德国,加入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公爵(Maximilien de Bavière)率领的军队,攻打波汉姆(Bohême)王军。时值严冬,笛卡尔在德国境内的一个小村中,住在一间非常暖和的房间里,由于没有俗事烦恼,使他能安心地躺在床上沉思默想,获得启示,悟出了科学的奇妙基础。那是1619年11月10日,据他自己描述当时他有过3次的神视或称奇梦。

  第一个梦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梦,他觉得有许多幽灵出现在他前面,吓得他到处乱跑。醒来之后,觉得有一种痛苦,使他害怕这一切都是某些恶魔来勾引他,不让他去完成他的任务。大约有两小时没睡着,他向上帝祈祷,祈求上帝支持他,并饶恕他的罪恶和缺点。接着他又睡着了,于是又做了第二个梦。

  在梦中他觉得听见了一种尖锐刺耳的声音,他以为是一声雷响,这使他惊醒了,睁开眼睛一看,他觉得在他房里到处是火星。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笛卡尔常常有这种经验,半夜醒来,眼前星光闪烁,以致使他能看见周围的物体。笛卡尔慢慢恢复了平静,这时他求助於哲学的理由,得出了符合他的理解的结论,把那声雷响解释为是"真理降临到他身上,来占有他的一种信号"。于是他又睡着了。

  过了一会儿,做了第三个梦。这与前两个梦不同,温和而又令人愉快。他在梦中见到了这两本书,一本是字典,另一本是他曾非常喜爱而又多次读过的诗集。最为有趣的是,笛卡尔还没醒来就在梦中析梦。他判断,那个字典仅仅是指结合在一起的各门科学,而诗集则更显著、明白地标志着哲学和智慧的统一。他还对他读到的诗句逐一解析。他认为,前面那两个梦是对他过去的生活的可怕的谴责,因为他过去的生活,在上帝面前和在人面前一样,并不是无可指责的。但第三个梦温和而又令人愉快,预示著未来,预示著在他的后半生将要发生的事,说明他将有能力去进行他设想的伟大事业,这使他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之感。他深信这三个梦完全是出于上天的恩赐,要他负担起哲学的使命,所以他十分兴奋,许愿要到罗莱德(Loreto)朝圣。

  军人生涯

  1620年,他参加波汉姆之役,可能也参加了白山之役。但第二年就退伍了,前往荷兰,寓居海牙。这时,他首次遇到伊丽莎白公主(Princesse Elisabeth),当时她还是个不解人事的小女孩。她后来非常仰慕笛卡尔,因为她在19岁那年,读到了笛卡尔的《 ... 导论》,体会到哲学是如此地平易近人,又如此地博大精深。1621年笛卡尔最后一次体验军营生活,加入匈牙利军队。次年3月,返回法国处理财务问题,和哥哥谈妥祖传古屋和耕地,这些产业每年可收入六七千法郎。为了日后能专心研究,他必须先筹划生活费用,将归他的那份产业卖掉。不久,他又外出旅行,先到瑞士,再到意大利。他在意大利住了一年多,曾去威尼斯参加当地的特殊节日——威尼斯与海的结婚庆典。然后由威尼斯步行到罗莱德圣母大殿朝圣,以了却当年的誓愿。另外,他也参加了宗教乌尔班八世(urbano Ⅷ)颁布圣年。虽然曾经路过翡冷翠,但并没有去拜访伽利略。1625年翻越阿尔卑斯回到法国,住在巴黎从事他的研究。当时巴黎的学术界名流(包括巴尔扎克、数学家阿尔迪、巴黎数学教授莫兰和天文学家德博纳等),因为仰慕笛卡尔之名,与他来往频繁。笛卡尔此间还见到了许多老朋友,其中有马兰·麦尔塞纳(Marin Mersenne)。麦尔塞纳在后来许多年中一直是笛卡尔最忠实的朋友,书信来往频繁,他利用自己与欧洲许多著名学者相识的有利条件,把笛卡尔的著作介绍给他们,又把他们的意见汇总起来告诉笛卡尔。

  起先,他住在父亲的一位朋友家里,由于不胜应酬之苦,乃不辞而别,搬到一个陌生的市区。好友梅色纳神父也在巴黎,多方为他寻找清静之地。1628年秋,笛卡尔决定离开法国前往荷兰。从此,他就在那儿定居下来,一直到1649年几乎都没离开过。至于为什么笛卡尔选择荷兰这块地方,我们猜想可能是因为他怕人家在法国指控他为异端,对自己的生命和自由都有所不利,也可能仅是为了法国的熟人太多了,交往应酬颇为妨碍研究工作,不如远居他乡,反而容易找到清静的环境,安心完成他的哲学写作计划。因为当年的荷兰的确是个好去处,政治修明,民风纯朴,人民享有充分的思想和言论自由。笛卡尔在荷兰的20年中,更换了多次住所,但通常都是选择在一座大学或著名的图书馆附近。他的收入允许他租用一所小别墅,并雇佣几个佣人。他终生没有结过婚,不过住在荷兰期间,有过一位情妇,名叫海伦(Helen)。她为笛卡尔生了一个女孩,取名为法兰星(Fran?ine)。笛卡尔非常爱她,可惜这个女孩5岁就夭折了,为此笛卡尔伤心了很久。

  背后风波

  笛卡尔为了把自己的哲学确立为天主教的官方哲学,急着要把他的哲学传播出去。1644年他再用拉丁文将他的《论宇宙》,由天主的存在到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一一用演绎的 ... 加以说明,编写成《哲学原理》(Principia Philosophiae)。这本书是献给那位敬仰他的美丽的伊丽莎白公主,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类知识原理》叙述了他的形而上学的思想;第二部分《物质事物的原理》;第三部分《可见的世界》;第四部分《地球》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在《论宇宙》中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笛卡尔将它编成教科书的形式,分成四册装订,意思是想把它的哲学带入课堂。

  不料5年之后,该书又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这一次是神学家雷维尤斯(Revius)等人攻击笛卡尔,视笛卡尔的机械宇宙观和无神论相差无几。早在1641年的时候,乌得勒支(Utrecht)大学有一位笛卡尔的弟子雷吉尤斯(Regius)采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授课,当时的校长吉尔伯特·沃埃特斯(Gilbert Voetius)甚为反对笛卡尔本人,于是向市法院控告笛卡尔;并敦促地 ... 院下令禁止这种新思想。笛卡尔于是起来自卫,发表了《勒内·笛卡尔给著名的吉尔伯特·沃埃特斯的信》,驳斥沃埃特斯,而沃埃特斯亦不甘示弱,严词申斥,但再次被笛卡尔反驳。地 ... 院下令笛卡尔出庭申辩,但被笛卡尔拒绝,因此一项不利于他的判决便被通过了。乌得勒支的校董事会宣布笛卡尔哲学是不当的,要当众焚毁笛卡尔的著作。幸好他在海牙的朋友(法国公使)替他求情,法官总算愿顾全大家的面子,仅禁止以后公开讨论笛卡尔的哲学,并取消雷吉尤斯的课,但也不允许公开反对笛卡尔的文章。荷兰的生活已不如以前那样安静了,一些宗教界学人视笛卡尔为仇敌,所以笛卡尔几次回国。第一次是在1644年,也就是《哲学原理》出版的那一年。他希望在巴黎教书的梅斯兰神父(P?Mesland)能采用他的形而上学做教材。但是耶稣会的会长鉴于梅斯兰神父与笛卡尔的关系太密切,早把他调到加拿大并且不许他回来。第二次在1647年,这次回国是因为法国国王允许给他俸金,但这事也始终没有实现。但他会见了法国教学家和神学家巴斯卡(Blaise Pascal),向他提出了一个证明空气对所有物体都有压力的著名实验。第三次是在1648年,正值法国内战爆发,政局动荡,于是他只会见了一些著名的同代人,如伽森狄(P Gassendi)、霍布斯(T Hobbes),麦尔塞纳等人,便匆匆去荷兰,打消了归国定居的计划。

  晚年生活

  1649年2月,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Queen Christina)邀请笛卡尔到瑞典皇宫教她哲学,以期使自己的宫廷成为艺术的庇护所和有学问人的荟萃之处。她自1647年以来,通过法国大使得到笛卡尔的著作,不断地与他通信。收到《心灵的 ... 》一份手稿后,她接连几次发出邀请信,表示渴望会见"杰出的笛卡尔先生"。笛卡尔先犹豫了一阵子,因为他"生于都兰的花园中",不愿"去巖石和冰雪中的野兽出没的地方"。但后来他想这样一位尊贵的女王,对他的哲学的宣扬或许会有不少的帮助,何况女王派了一位上将去劝他,还派遣了一艘军舰去接他,与此同时,法国驻瑞典大使又频加敦促,他终于决心北上。是年9月,他由安姆斯特德(Amsterdam)乘船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临行前,他将最后一部著作《心灵的 ... 》(Trait despassions)的手稿交给出版社,另外还有一部残缺的著作,即《理性之光对真理的探求》(La Recherche de la Verit Par la lumière Naturelle)大约也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

  笛卡尔到达斯德哥尔摩时,正值严寒之季,北国的天气异常凛冽。23岁的女王为他举行的盛大欢迎仪式,她的热情和活力给笛卡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女王的性情却有些怪诞,她每星期要听3次他的课,但必须在清晨5时给她讲授。这出乎笛卡尔的意料之外,他原习惯晚起,如今为了将就女王的癖好,一星期有3天他必须半夜起床,然后在酷冷的天气下,从他的寓所颤抖地走到女王的书房上课。如此经过了两个月,1650年2月1日清晨,笛卡尔因为着凉患了感冒,很快地又转成肺炎,病情严重。10天后,在接受最后一次圣事后即与世长辞了,享年54岁。当时的学术界对他逝世的消息都不予重视,只有一家报纸报道此项新闻,但措辞讥讽:"在瑞典死了一个疯子,他以为人能任意地活下去 。"因他是天主教徒,在新教的瑞典被埋葬在为未受洗礼的孩子准备的公墓里。出殡时,仅有寥寥几位友人前来送葬,这是否应验了他的座右铭:"凡善自隐藏者,方为善自摄生者"??可是笛卡尔的理想毕竟是历来思想家所企求的境界。他所提出的" ... 的怀疑",对于"什么是真"的问题的提出以及对自明律或直观的说明,无疑是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所以不到几年,大家都发现了他的伟大,承认了他是时代的先知。1667年,他的遗骸被运回巴黎,隆重地埋葬在圣格内弗埃-蒙特(Sainte G neviève-del-Mont)的圣堂中。1799年,法国 ... 又把他的遗骸供在法国历史博物馆中,与法国历史上的光荣人物在一起。1819年以后,他的遗骸又被安置在柏雷斯的圣日曼(Saint-Germain-des-près)教堂中,供人瞻仰。尤其墓碑上写着:"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1896及1937年,世界各地都隆重地举行哲学会议,以纪念他的诞生和《 ... 导论》问世300周年。笛卡儿死于肺炎。在教会控制下的学术界,对笛卡儿的逝世十分冷淡,只有几个友人为他送葬。随着笛卡儿的数学和哲学思想影响的扩大,法国 ... 在笛卡儿去世后18年,才将其骨灰运回安葬在巴黎名人公墓。在评论笛卡儿的骨灰回归他的故土法国时,德国数学家雅克比幽默地说:“占有伟人的骨灰,通常比他们活着的时候占有他们本人更方便。”1799年又将其骨灰置于历史博物馆,1819年移入圣日耳曼圣心堂中,其墓碑上刻着: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来源于觐学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笛卡尔名言我思故我在_笛卡尔先生在他的时代_笛卡尔的数学名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胡克:牛顿剽窃他的研究成果,死不承认,在他死后烧毁他的实验室

    如果说17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是谁?那当然是牛顿莫属。

  2.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3.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4.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5.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6.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7.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8. 这位五千年间最年轻的英烈、最早熟的少年,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尤其是夏完淳,这位十六周岁就英勇就义的少年诗人、民族英雄,并不见诸中小学历史课本,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包括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可是,他真的不应该被人们遗忘,恰恰相反,他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侵略的反抗,还代表了文明与野蛮的抗争,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是危难之际民族精神的象征。

  9. 日本最敬畏的中国人,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却在中国不温不火

    我们都知道,古今往来,我们跟日本向来都是恩恩怨怨,就在一百多年里,日本多次向中国发起战争,使得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日本人却对中国一个人物非常尊敬,并且是已经到了敬畏的地步了。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10.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等到驾崩才传位?分析当中遗留的历史因素

    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不管在现有古装剧还是古代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或作妖或慈祥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就是没怎么见到过太上皇的身影。大家应该清楚,中国历史上的皇位都是世袭制,父亲把皇位传给儿子,儿子即位后,退位的父亲就成了太上皇。

随机推荐

  1. 周公解梦:梦见蛇拦路是什么意思

    梦见蛇拦路是什么意思梦见蛇拦路,玩乐的场合,就是你发光发热的地方。梦见蛇拦路死了蛇意味着:富有创造力,点子是出人意料的好呢!做生意的人梦见蛇拦路,平顺如意,慎防意外损失。恋爱中的人梦见蛇拦路,有人破坏,谨慎处理,不可误会对方。本命年的人梦见蛇拦路,诸事不利,损伤之灾。怀孕的人梦见蛇拦路,生女,秋占生男,慎防跌伤。梦见蟒蛇,会受到鳄鱼或其它爬行动物的伤害。

  2. 梦见蓄电池

    周公解梦梦见蓄电池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蓄电池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偷天换日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ōutiānhuànrì【解释】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等到银子到手,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例子】他所玩弄的偷天换日的鬼把戏,早被大家识破了。【近义词】移花接木,弄虚作假【反义词】正大光明【相关】百度“偷天换日”

  4. 黑枸杞和红枣泡水喝的 ... 和功效?

    那些适合用黑枸杞和红枣泡水喝:1、皮肤粗糙、松弛没有弹性、皱纹增多、肤色不佳、晦暗的女性2、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等辐射伤害的女性3、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经常熬夜的白领4、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下者5、饮食不规律、常食油炸、烧烤的人群6、眼睛干燥、视力下降、经常专注工作学...人群编辑:admin

  5. 四柱八字论婚姻(一)

    使用四柱八字算命术来判定人的婚姻好坏,主要看男人八字中的妻星和妻宫,或女人八字中的夫星和夫宫。女人论夫,以正官为准,八字中若见正官明现,日主旺相相平和,以此正官为喜用,将会嫁到一个好丈夫,鹿车共挽,丈夫得力而有依靠。总而言之,夫妻宫为论婚姻的关键,只要五行得用,不一定非要财星才断定佳美,至于常用的比劫、食伤、印绶等,不过是用来分辨日主与之关系的字眼而已,与为忌为金,根本无关。

  6. 崔侍郎竭力孝母子为贤相

    崔沔,自幼就有孝顺的天性。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母亲因为悲哭过度,得了目疾,十分严重,崔沔变卖了家产,遍请名医,为母亲诊治目疾,可是他母亲目疾太厉害,终至医药无效,双目失明。由于崔先生有高尚的德行,所以官也做得很大,位至“中书侍郎”的职位,他的儿子佑甫,也成为一代的贤相。

  7. 112年前,一批国际大盗来到中国内蒙,给我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907年,俄国一批全副武装的探险队来到了我国内蒙古黑城。领头的人名叫科兹洛夫,他曾是俄国的一名海军中校。科兹洛夫为了寻找宝藏,早已不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了。谁都不曾想,就是这样一个行为就会给我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达到他们的目的后,科兹洛夫还买了四十多头的骆驼,将第一批文物运回了国,之后我国流落在外的这批文物还在俄国公开展览过,真是令人心痛不已。

  8. 梦见喉咙疼

    周公解梦梦见喉咙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喉咙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也”!张鲁为什么选择曹操放弃刘备?

    张鲁为什么选择曹操放弃刘备?而张鲁在汉中也大肆传教,自称为“师君”,学道者主持各地公务而被称为“鬼卒”。曹操得知之后,大为赞赏,派人以尊贵之礼劝降张鲁。当时的张鲁身在大巴山中,刘备派兵占据巴中后准备和张鲁联手抗曹,奈何张鲁却对教众明言道:“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也。”

  10. 爱情甜蜜话 眼前

    爱,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缠绵悱恻。对你,我已经无条件投降了,你就签下爱情合约吧喝了你酿的爱情的酒,如果没有续杯,情愿渴一辈子今生…好恨自己可爱的你偷走我的情、盗走我的心,我决定告你上法庭,该判你什么罪呢?法官翻遍所有的犯罪记录和案例,最后陪审团一致通过:判你终生归我。鸟儿和鱼儿相爱了。如果领导下个月再不给我加薪,我就辞职,辞职前再给他送两条中华,抽死他。我爱你用我旧愁里的热情和孩童时代的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