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叶企孙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被时代抛弃得最远的大师

钱伟长先生曾用激动的语调谈起了一位老人——他的老师,一位培养大师的大师。>我们只知道中国科技界有“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有“原 ... 之父”王淦昌,有“航天之父”赵九章,有“光学之父”王大珩,知道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却不知道他们与这位“培养大师的大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人,就是中国当代物理科学宗师,原清华大学首任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叶企孙。>遭质疑不问政事专心教学>解放前夕,在蒋介石的迁台名单中,叶企孙也赫然在列。梅贻琦向叶企孙探询他的去留问题,叶企孙说,清华办学本来就置身于政局变迁之外,过去这样,以后也会保持这一传统。 ... 的走与不走,与清华园无关。叶企孙回绝了 ... ,决意留在清华。>>1949年5月,在清华学人的一致拥戴下,叶企孙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务 ... 会主席,履行校长职责,主持新中国成立阶段清华大学校务。>1951年底,清华、北大发出通知:该学期的期末考试暂停,学生配合教师做好思想改造运动和“三反”运动。>1952年1月16日,叶企孙在全校干部大会上作第一次检讨:“办公时间很少,每天只一点半到两点半”,“过去对政治学、经济学一向不感兴趣,解放后在政治学习上时间也花得很少,因此,水平不高,思想领导做得不够。”这确实是叶企孙的肺腑之言。可是他没有想到,群众纷纷对他的检讨表示不满,致使当晚的干部会议举行到深夜一点多钟。>这种结果,叶企孙是缺少思想准备的,他没有想到他在清华人心目中的形象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他是赞成社会主义的,但不能理解这场运动的本质;他赞成大家端正一下思想,却对于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批评心存疑惑。叶企孙有些迷惘了。难道以往坚持科学救国的信念已成罪孽?>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开始了。中国高校教育进行了全国一盘棋式的改革,提出了“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调整方针,将北京工业学院、燕京大学工业科学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文、理、法三个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凭着教育家的经验,叶企孙知道,这种全国一盘棋的做法虽然对全国大环境来说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于清华、北大这样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却是一次伤筋动骨的肢解。据叶企孙的侄子叶铭汉先生的回忆,叶企孙内心是不同意这一套做法的。他认为这并不是改革,而是“革改”,就是用搞社会革命那一套来统领一切,完全不懂教学规律,是不科学的。但这时候,他已经得不到信任了,他也学会三缄其口。>就这样,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院在强制性的措施下被迫迁往北京大学,而北京大学的工学院也并入清华。>叶企孙到北京大学后,由于他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表现,已不可能再让他担任什么行政职务了,而这恰恰合了叶企孙的心愿。他在这一时期专心教学,只在1953年一年就教过光学、地理专业普通物理,气象专业普通物理、大气光学等等。能够把自己的所知传给后人,这对于那时候的叶企孙已经算是一种奢望了。>>“文革”入狱四年身心俱灭>“文革”开始后,叶企孙被怀疑汉奸、特嫌,被捕入狱,1969年,又因实在找不到证据而送回北大监督改造。他原来在镜春园的教授房子被没收了。教授待遇也被取消了,每月只有50元的工资,他住进了一间又黑又破的房子。在北大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里,他再次失去了自由,每天过着囚犯般的生活。>不久,叶企孙就听到了陈寅恪在广州去世的消息,还有饶毓泰、翦伯赞、沈廼璋等人因不堪批斗羞辱而 ... 的传闻。在一连串噩耗的最后,是他寄望最大的学生赵九章 ... 的消息。>1972年5月31日,北京大学党委对叶企孙做出了“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撤销其专案审查,不再限制人身自由,准其搬回北大公寓,恢复其原工资。>长达四年的囚徒生活虽然结束,但是,当他的海外友人任之恭、赵元任,学生林家翘、戴振铎、杨振宁归国后向北大提出要看望叶企孙时,均遭拒绝。>1974年夏季,曾与叶企孙在清华和哈佛先后同学的郭殿邦听说他的弟弟郭会邦要到北京出差,从美国来函一再叮嘱郭会邦一定代他找到叶企孙,以致深切思念之情。>郭会邦在北大校园多方打听,竟没有人知道谁是叶企孙,这让郭会邦深感吃惊。郭会邦心中隐隐感到了不祥。这时,他看到一个年轻人,忙上前打问,没想到那个年轻人竟惊愕地查问他与叶企孙的关系,还以警惕的眼神看着他:“你不知道他是国家的罪人?”说完便摆手而去。郭会邦站在原地,似乎经历着“游园惊梦”。所幸又遇见了一位老人,得到老人指点,来到叶先生的住处。>眼前的情景使郭会邦十分惊愕。空荡荡的屋子里,叶企孙独卧床上,面容憔悴,衣衫陈旧。看到有人进来,叶企孙吃力地把头扭转过来,迷茫地看着郭会邦。当听到郭会邦说出他大哥是郭殿邦的时候,叶企孙苍老僵硬的脸上出现了微微的笑意。郭会邦坐在那里,看到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清华人物此时竟是这般境遇,很是心酸。叶企孙看着郭会邦,吃力地想从床上下来,由于他的脚肿得已经穿不上单鞋,竟穿了一双老棉鞋!他艰难地移步,摇摇摆摆地走到郭会邦跟前。由于双脚不能支撑,叶企孙重重地坐在了郭会邦旁边的椅子上。>>叶企孙对郭会邦的来访非常高兴,他让工友给郭会邦上茶,并忆起了当年他和郭殿邦的一些趣事……郭会邦没想到一个76岁的老人,在遭受摧残之后还能如此乐观健谈,对多年以前的老友还会如此地关心。>当郭会邦问及叶老所受的遭遇的时候,叶企孙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过多地说明。>叶企孙明白,即使自己被这个时代抛到九霄云外,在他的学生心目中,一切已有定论。他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渗入他们的血脉,他们不会因某些政治原因改变对老师的判断。>但是,赵九章之死还是给了他致命的一击,从此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他前列腺肥大,小便失禁,两腿肿胀如小桶……>1976年春节,清华同仁挚友陈岱孙、吴有训、钱临照、王竹溪、钱伟长登门造访,给了叶企孙生前最温暖的一天。>但叶企孙仍拒绝治疗。>1977年初,叶企孙病情迅速恶化。1977年1月10日,叶企孙陷入昏迷,呼吸困难,被送医院抢救。期间偶尔醒来,便口中喃喃:回清华……>1977年1月13日,叶企孙在医院因抢救无效,平静辞世,终年79岁。>按有关方面要求,叶企孙逝世的消息,所有报刊均不予刊登。即使是今天,若查阅叶企孙的生平,也只寥寥几字而已:“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至1977年1月13日),男,汉族,物理学家,教育家,上海人。”>即使是这样几个字的评价,也已是社会进步的结果。>1977年1月19日,八宝山公墓举行了叶企孙先生追悼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那个小规模的追悼会上,悼词只字未提叶企孙在我国科学事业和高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贡献,更未洗刷叶企孙先生生前所蒙受的屈辱,作为叶企孙挚友的吴有训先生愤而退场,以示 ... 。>前人不可追,后人不堪说。叶企孙——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最后一位大师,一位我们知道得最晚、被时代抛弃得最远的大师。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叶企孙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被时代抛弃得最远的大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2.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3. 这所刚挤进双一流的大学,原来过去六百年都是云南省文化中心

    今日有暇,来到云南大学老校区校园内闲逛。云南大学的原校址,明弘治年间就开始作为云南贡院。全省的秀才每三年一度来省城参加乡试。李定国把永历皇帝接到昆明之后,这里短暂的作为永历驻陛之所,行使皇宫的功能。云南大学的创建者,第一任云南王唐继尧是云南会泽人。会泽院前面的台阶共95级,象征九五之尊。云南大学在民国时期曾被评为亚洲最好的十五所大学之一。沉沦一段时间之后现在是双一流B类大学。

  4. 一手培养华罗庚、李政道,最大的「 ”学术成果”是79位院士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的人物,他为新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例如李政道,华罗庚等等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巨匠。但他们的老师——叶企孙,却并不为众人所知。从小立志,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作贡献叶企孙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的庇佑,与他父亲的严厉要求之下,他拥有的学...机会比同龄人多。在叶企孙九岁那年,他已经熟读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甚至还广泛涉猎了西方的科学文化。这时叶企孙的父亲意识到了孩子要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

  5. 战士、绅士和隐士|许纪霖《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出版

    "11月2日,著名历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许纪霖携新作《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来到南京先锋书店,作了题为"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图景"的新书分享。△现场图01战士、绅士和隐士在繁杂的大时代中,不同个体的命运抉择,受到诸多复杂条件的影响,许纪霖以鲁迅、胡适、林语堂为例,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决断,透视大时代下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6.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7. 曾经的「 ”中华大学”,52年院校调整被拆分,如今仍是211重点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布局中,并没有以中国大学或者是中华大学为名的大学,但是在中国近代,却有一所以中华大学为名的高校,而且还是民国第一所私立大学。而这所大学在历经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之后,主体被武汉的一所211重点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所继承,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个私立中华大学的历史。中华大学的师生们将中华儿女无所畏惧的爱国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8. 清华和北大,到底谁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贾樟柯不甘心,把片子拿到北大。他回忆,放映结束后,北大学生开始热议中国经济和农民工问题。多年后,他反复和记者描述:那是北大特有的认同。4000多名北大学生点起扫帚当火把,走上街头,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那是一个时代的抒情,也是北大特有的浪漫。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歌迷组织,北大崔健后援会。从北大东门出来,向北500米,便是清华西门。相对于北大的自由不羁,这里的风格更冷静务实。

  9. 清华和北大,到底谁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贾樟柯不甘心,把片子拿到北大。他回忆,放映结束后,北大学生开始热议中国经济和农民工问题。多年后,他反复和记者描述:那是北大特有的认同。4000多名北大学生点起扫帚当火把,走上街头,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八十年代的北大,属于诗人和摇滚歌手。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歌迷组织,北大崔健后援会。从北大东门出来,向北500米,便是清华西门。相对于北大的自由不羁,这里的风格更冷静务实。

  10. 民国最后的才女,如何以零分数学进入北大,胡适为何要帮其争取

    民国时期,是新思想和旧文化交汇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不再只是等待着嫁人,不少女性解放思想,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开始求学、留洋、参军等,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曾以0分的数学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

随机推荐

  1. 文天祥

    文天祥考中状元之时,正好20岁,朝廷授以宁海军节度判官。在举朝慌乱的危急时刻,文天祥提出抗元。文天祥接到诏书后,几天就组织了一支三万多人的勤王军护卫临安,并用自己的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朝廷授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营谈判。文天祥身囚敌营,但他一心挂念的仍是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痛苦。文天祥被囚四年,经历种种磨难,始终不屈。这时文天祥47岁。文天祥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

  2. 朱元璋身为明朝的皇帝 为什么他的后代都那么短命呢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的后代为什么都短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是一个农民出身,就是这样的出身最后登上了皇帝,其中肯定是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当时的朱元璋立朱标是太子,但是这个太子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去世了,还没有活过自己的父亲。

  3. 唐朝经济研究之四:中后期至五代的人口探究

    笔者之前三篇系列文章,陆续研究了唐朝前期的人口和耕地,以及不同时期的财政收入,本文将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探究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十国的真实人口数据。户口统计不全是唐朝中后期的常态。黄巢起义是中国古代一次影响深远的人口灭绝事件,估计人口损失约50%,因此唐朝末期的人口约2300万。

  4. 揭秘中外古代鉴别处女的十四种惊人方法

     揭秘中外古代鉴别处女的十四种惊人方法  据文献载,早在汉代便已有检查处女贞之事,即所谓“守宫砂”之说,及处女裸体检查的流俗。而随着朝代的更迭交替和时代的进步,更多能人智士充分发明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处女鉴别上面为我们五千年悠久历史上留下...

  5. 梦见很多小胡同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小胡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小胡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躲猫猫

    周公解梦梦见躲猫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躲猫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罗贯中写的另外两部历史演义 ,我竟然没有发现

    >>罗贯中>唯独《三国演义》总会让人看完一遍后,觉得意犹未尽,会再翻看一些喜欢的地方,或漏掉的细节。可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给大家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了。>大家虽然对《三国演义》非常熟悉,可很少人知道罗贯中还有两部作品鲜有人知吧?>>罗贯中作品>另一部就是接着《隋唐两朝志传》开始,从黄巢起义一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为止。

  8. 快走小巷

    有个债主向人索讨债款,屡次不见欠债人,大发雷霆,命令奴仆到他家去等候,一见欠债人就将他抬回来。奴仆遵命前去,将欠债人绑了抬着回来。经过大街时,那欠债人大叫道:“快从小巷里走,如果被别人抢抬了去,一切不关我的事了。”

  9. 寂寞的说说 孤独从一开始注定要用一生来承担-感人的情话

    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只有幸福是假的32.孤独从一开始注定要用一生来承担33.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只有你不可替代。

  10. 【卖恶】的意思是什么?【卖恶】是什么意思?

    【卖恶】的意思是什么?【卖恶】是什么意思? 【卖恶】的意思是:★「卖恶」在《汉语大词典》第14196页 第10卷 229★「卖恶」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卖恶mài è(卖恶,卖恶)把作恶的责任推给别人。   ▶ 《宋书•蔡廓传》:「亮已与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