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开国上将”萧克为何爱自比东汉“大树将军”

核心提示:东汉大将冯异是光武帝时期的开国大将,战场上,勇不可挡,功勋卓著,但他为人谦和,每到将军们聚会论功时,他都会躲到一旁的大树下,从不参与争论,由此东汉军中都称他为“大树将军”,我们 ... 人,难道还不如古人吗? 萧克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吴志菲,原题:百岁将星萧克的多彩人生 >由于自己从小便爱读书,并尝到因家境贫寒而不能上学的苦楚,萧克把一腔回报桑梓的拳拳赤子情,全都倾注在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上。 >1998年,为了参加湘南起义70周年纪念活动,91岁高龄的萧克回到家乡嘉禾县小街田村,这是他继1981年首次返乡之后第三次回来。看到村里孩子上学难,他就多方牵线搭桥,促成3位香港实业家捐资25万元建成了小街田希望小学。同时,为了给孩子们增添精神食粮,萧克还向县图书馆捐赠了万余册图书,整整摆满了五六个大书架,县图书馆为此专门设立了“萧克捐书专藏室”。 >“离家半纪经百战,至今耄耋始还乡。全村老小倾家出,季子归来无锦裳。”这首名为《还乡吟》的诗是1981年12月,萧克离家54年后第一次回家乡时所作。那次,萧克让司机在村口停车,自己摘下帽子,步行进村,他深情地说:“我是回家,不是来视察,是一个人民的儿子回故乡。”一边走,萧克还一边指着路边的房子辨认那是谁家,虽然已分别半个多世纪了,可他依然对每一家记得清清楚楚。看到前来迎接的村民,萧克用乡音大声打招呼:“你们好,大家都好哇!”他还特意走到村里的水井旁看了看井,说:“这样的井,水不行,要改造。”1988年,老人第二次回来时,还召集村民在一块空地上开了个会,号召大家:“要勤劳,把事情做好,地种好……” >萧克关心家乡子弟的成长,关心家乡的发展,但对自己的亲属,却要求十分严格。第二次回家乡时,萧克和亲属们围坐在一起吃中饭,桌上的菜只有酸青菜,主食是南瓜稀饭,可萧克还是勉励亲属说:“在下面好好做,虽然很辛苦,但有饭吃。”有一年,一个侄儿的孙女想当兵,体检时个头矮了一点儿,他们抱着一丝希望找到萧克那儿,萧克的儿子知道后说,老爷子是不会让走后门儿的,我们不能坏了规矩。 >严格要求亲属,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这是萧克行事的一个原则。其实,作为党的高级干部,萧克本人就是一个遵守组织纪律、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的典范。1955年,中国人民 ... 开始实行军衔制度,时年授上将军衔55人,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1人。前10名上将名序排列依次是: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虽然萧克名列第一,但无论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萧克担任过的职务却不逊于任何一员大将。当时很多人认为按照萧克的资历和功勋授予上将军衔是委屈他了,为他抱不平。萧克对此却很坦然,他说:“很多的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都行。”并随兴谈起了一段古人佳话:东汉大将冯异是光武帝时期的开国大将,战场上,勇不可挡,功勋卓著,但他为人谦和,每到将军们聚会论功时,他都会躲到一旁的大树下,从不参与争论,由此东汉军中都称他为“大树将军”,我们 ... 人,难道还不如古人吗?萧克宽广的胸怀和高风亮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萧克组织观念非常强,一直被熟知他的人传为美谈。由于需要,萧克曾多次被调动工作,从无怨言。1936年9月,红军总司令朱德命令萧克代替生病的王树声出任三十一军军长,攻打胡宗南部。10月20日,红军 ... 结束4天后,萧克正式赴任。有人背后议论“这个萧克不动脑筋,他们六军团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他放着副总指挥不当,去当军长”。萧克对此毫不理睬。至此,萧克成为极少数在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都工作过的高级将领。抗日战争开始后,萧克任八路军一二○师副师长,在八路军师级以上的高级将领中,他依然是最年轻的。后来,他又调任挺进军司令,实际上麾下没有多少兵马,可他照样欣然接受,干得有滋有味。 >1958年,全军开展“反教条主义”运动,萧克被打为“反党集团核心”,调任农垦部副 ... 。1968年1月, ... “支左小组”进入农垦部开展“大清查”,萧克再次被隔离审查。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在1969年12月被安排去江西永修的“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和再审查”。永修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山里的冬天特别潮湿阴冷,冻得实在受不了,萧克就用跑步、劈柴等 ... 来取暖。尽管萧克身处逆境,但他那重原则的个性一点也没变。当时有许多专案组来找他调查核实有关材料,他总是实事求是地有啥说啥。 当地山民并不把萧克当“改造对象”看待,反而主动与他聊天拉家常,孩子们也很喜欢他,要他抽空讲红军和 ... 的故事。身为开国上将,萧克没有一点架子,而且还很喜欢与群众交流,不论是二三十岁的青年还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萧克都跟他们谈得很投机。 1972年1月16日,组织上通知萧克回北京工作。临走时,他将自己在“五七”干校当木匠、油漆匠时做的凳子、桌子甚至笨重的木工凳都带了回去,一直舍不得扔掉。他常说那是他在江西那段特殊岁月里的一个永久纪念。此后,云山垦殖场的干部群众还经常到北京去看望他,找他叙叙旧。他曾对门卫说,只要是江西的人来找我,就马上通知我。 “我早已经把江西看作是我的第二故乡了。”每当谈起江西,萧克总是感慨万千地这样说道。他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我对江西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我最早参加战争(北伐战争)是在江西,参加八一起义是在江西,在井冈山时期跟着朱德、 ... 打游击还是在江西,我指挥红军游击兵团作战的主要地方还是在江西……可以说,在我此身的革命历程中,江西是我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和一名军事指挥员的起点。江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让我留恋,江西的父老乡亲多少年来总在我的梦中萦绕。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一想到江西,便会从心底涌起一股乡土般的恋情……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第一开国上将”萧克为何爱自比东汉“大树将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此黄埔一期出身开国上将用杂牌师在武汉顶日军4个月

    黄埔军校一期出身的我军上将,用杂牌师能在武汉会战顶日军四个月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黄埔一期出身,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陈明仁,因其显赫的战功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在国共双方都赢得了尊重,后来及时起义,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陈明仁由于患病,体力不支,被上峰看到后要求他撤下战场回后方休息。东征讨伐陈炯明最为重要的一战发生在攻打惠州城。已经升任第2预备师师长的陈明仁率部驻防九江,遏制日军的进犯。

  2. 这位开国上将胆子真大,敢当面批评徐海东:你打得不好

    1955年授衔时,开国上将中最年轻的是肖华,只有39岁,第二年轻的是谁呢?刘震年纪不大就能成为开国上将,立功无数,这和他的胆子大是分不开的。

  3. 此战全军仅活3人, 军长站战士肩膀开枪, 战士幸存并成为开国上将

    情急之下,何坤决定带领手下的十四军,对老虎庄进行强攻。十四军的很多战士都不幸被烧伤。但是何坤果断地拒绝了,因为这场战役,已经牺牲了太多年轻的战士,为了保护张爱萍,何坤依然决定要亲自歼灭残留的敌人。原来何军长在与敌人交锋的过程中,不幸脑部中弹,英勇牺牲了。据后来被升为上将的张爱萍回忆,红十四军不止痛失军长,战斗结束后,全军只剩下了3个人。

  4. 此开国上将曾孤身一人坚守阵地 战后被誉为孤胆英雄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贺炳炎,他与所有授衔为上将的开国将领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不是真正的在授衔期间,特别是解放战争中担任过兵团司令级别这一职务。[贺炳炎上将]比照兵团司令的待遇,在当时来说,绝不只有他贺炳炎一个人,而贺炳炎能够脱颖而出被授予上将军衔,充分说明了贺炳炎的...指挥能力和作战的英勇顽强,是的确令人敬佩的。

  5. 开国上将身中十几枪,连头部也中弹,竟能大难不死

    开国将帅大多身经百战,历险无数,比如今天介绍的上将叶飞,就有一次非常危险的经历,能活下来实在是命太大了!不过,叶飞等来的不是自己人,而是三个特务,拔出枪就对叶飞开了十几枪,然后匆匆离开。大家都说,叶飞命太大了,中了十几枪,头部也中了弹,竟然没有生命危险!

  6. 开国上将家里好不容易分到独门独院的房子,他却把房子送给幼儿园

    开国上将中有不少政工人才,其中钟期光就要算一个,他留下的故事也为人所津津乐道。结果到了搬家的时候,钟期光却说房子没有了,钟期光的妻子感觉莫名其妙,于是就去了解情况,原来是钟期光听说...科学院的幼儿园要换房子,就直接把自己的新房送给了幼儿园,所以钟期光一家只能继续住之前的筒子楼。钟期光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老房子送给村里当牛棚了,所以亲戚就是想要也没有了。

  7. 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县委书记,任师政委时牺牲,其副手为开国上将

    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援引...的原话,称「”在湖南东南部的茶陵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这个红色政权主是湖南茶陵县工农兵...,第一任县委书记谭思聪。1927年11月初,毛主席率部从遂川回到宁冈茅坪。时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政治部主任宛希先即向毛主席汇报了第一次攻打茶陵城的情况,并将茶陵的湖南省农运特派员李炳荣介绍给...。李炳荣向毛主席详细汇报了茶陵的政治、...、经济和

  8. 他是开国上将,淮海战役险些牺牲,说了一番话后敌军立刻起义

    在大革命时期,领导游击队直刺当地反动...和土豪劣绅的胸膛。抗日时期,指挥"简陋"部队让日军闻风丧胆。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南征北战,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打了许多大仗、硬仗。

  9. 在苏联期间开国上将刘亚楼因误会曾险遭苏军枪决

    1938年赴苏联伏龙芝...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然而大多数人只知道他如何在东北战场运筹帷幄,却不知道他在苏联时的经历。

  10. 开国上将黄永胜为何对罗荣桓元帅感激涕零? 这里面有个小故事

    在四野的诸多猛将中,黄永胜能打仗是出了名的。在四野,罗荣桓这个政委的威望极高。以黄永胜为例,大家都知道他和林彪的关系亲密,其实他和罗荣桓的渊源更深。秋收起义时,罗荣桓和黄永胜都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从这个时候起,直到四野时期,罗荣桓都是黄永胜的直接上级领导。黄永胜入党时,主持仪式的正是罗荣桓。这一点,黄永胜记忆深刻。当然,罗荣桓对黄永胜的影响不止于此。

随机推荐

  1. 金羊毛

    欧洲最早从事伟大旅行的英雄,是寻找金羊毛之行的领导者。没有任何故事,比驾驶阿果号寻找金羊毛的英雄所受的苦难,更能证明上述的事实。金羊毛的故事以一位希腊国王亚瑟玛斯作为开头,这位国王讨厌他的妻子,因而冷落她,然后跟另一位公主伊诺结婚。事情也很古怪,菲里克索斯竟将有救命之恩的公羊献祭宙斯,然后把金色羊毛送给厄里提斯国王。

  2. “把”和“被”

    老师:“不能。”

  3. 商朝君王武丁是怎么死的 武丁活了多少年

    武丁是商王盘庚的侄子,父亲是商王小乙。那么,你知道商朝君王武丁是怎么是的吗?武丁活了多少年?武丁继位后,想要复兴商朝,但没有得力的大臣辅佐。相传武丁在位的第59年,西华一带遭受蝗虫灾害,商王武丁亲率官兵和群众扑灭蝗虫。>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武丁在位59年,被人尊称为“高宗”。武丁陵属全国现存为数极少、且较完整的奴隶制度时期帝王陵寝。

  4. 日甚一日造句_日甚一日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日甚一日rìshènyīrì日甚一日的意思和解释:一天比一天厉害。日甚一日的出处日甚一日的例子日甚一日造句所以社会的...,学术的败坏,皆日甚一日。thescatteredstateofthepopulation,ofthemeansofproduction,andofproperty.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Thebourgeoisiekeepsmoreandmoredoingawaywiththescatteredstateofthepopulation,ofthemea

  5. 刘备如果没有举兵伐吴 会有什么结果?

    刘备入股没有东征吴国,那么刘备蜀汉政权的实力会得以保存,三国鼎立会持续更长时间。首先,刘备的季汉方面,会保留军中的百战老兵来带下一代新兵,刘备必定以魏延等将为主,还会提拔冯习、张南等将。刘备东征孙吴,只是两个弱小方的互掐,削弱双方实力,减短了统一时间。东吴大概率还是原轨迹一样,和曹魏互有胜负,孙权仍会得到“孙十万”的雅号。毕竟刘备这个心腹之患还在,曹魏绝不会率先进攻。继续和东吴联盟,一致对付魏国。

  6. 收藏燕京八绝正当时

    收藏燕京八绝正当时燕京八绝的收藏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的人。在减轻艺人劳动强度的同时,艺人有时间和精力更好地表达创作思想。收藏燕京八绝现在正是收藏好时候。燕京八绝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达到新的高峰。而这样高技术含量的工艺品才更有收藏的价值。人们目前多是关注于古玩的收藏,其实从保真性、工艺价值等方面,工艺新活都有巨大的投资升值潜力。

  7. 充满爱情正能量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来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一场戏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戏的开始,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沉浸在昨天。每个人都有一对翅膀,很多时候我们患得患失,害怕错过某次创业机会、担心会与某次失职正面争锋,正是因为我们的翅膀不够硬实,无法带我们飞出困境。—崔红玲《每个人都有一对翅膀》十三、故事写在纸上总有一个结局,故事写在心里是无人知道的结局。

  8. 骈肩叠迹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iánjiāndiéjì【解释】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骈肩叠迹”

  9. 世界太暗,人心太黑,我们太假,爱情太傻-感人的情话

    13.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

  10. 【漏分】的意思是什么?【漏分】是什么意思?

    南朝·宋·鲍照《拟阮公夜不能寐》诗:「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漏分的拼音lòufēn漏分是什么意思漏分lòufēn半夜,深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