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元朝女演员在大众心中地位:娱乐之途与性替代品

  一、女伶是大众的娱乐之途

  大众是演员们最忠实的支持者。据《青楼集》记载元代“内而京师,外而郡邑,皆有所谓勾栏者,辟优萃而隶乐。观者挥金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演员的演出无疑带给他们高级的感官享受和极大的娱乐放松。元初胡祗遹就认识到元杂剧表演最大的功能在于调节大众的心理,使他们放松和发泄,即“宣”与“导”:

  百物之中,莫灵莫贵于人,然莫愁苦于人。鸡鸣而兴,夜分而寐,十二时中,纷纷扰扰。役筋骸,劳志虑,口体之外,仰事俯畜。吉凶庆吊乎乡党闾里,输税应役于官府边戍。十室而九不足,眉颦心竭,郁悒而不得舒;七情之发,不中节而乖戾者,又十常八九。得一二时安身于枕席,而梦寐惊惶,亦不稍安。朝夕昼夜,起居寐悟,一心百骸,常不得其和平。所以无疾而 *** ,未半百而衰。于斯时也,不有解尘网,消世虑,熙熙皞皞,畅然怡然,少导欢适者,一去其苦,则亦难乎其为人矣!此圣人所以作乐以宣其抑郁,乐工伶人之亦可爱也。①

  他是较早认识到戏剧对于观众心理补偿作用的人。世事艰难,大众生存不易,终日奔波于江湖之上,人生愿望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距离,戏曲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精神调节剂。所以“乐工伶人之亦可爱也”。那么,“可爱”的“伶人”主要就是女伶吗?答案是肯定的。胡祗遹《黄氏诗卷序》提出了著名的“九美说”:

  一、姿质浓粹,光彩动人;二、举止闲雅,无尘俗态;三、心思聪慧,洞达事物之情状;四、语言辨利,字真句明;五、歌喉清和圆转,累累然如贯珠;六、分付顾盼,使人解悟;

  其中强调的各种素质无疑主要针对女伶而非男伶。再者从文献上看,女伶在整个元代舞台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所以能够给大众带来“作乐以宣其抑郁”的主要是女伶。

  二、女伶是大众的性替代品

  元杂剧中的女伶大多兼操妓业,无疑存在满足观众 *** 的可能性。贵族和大众都能从杂剧演出圈子里寻找 *** 的满足,但有很大不同:贵族社会地位高、权力大、经济力量强,所以可以较为容易地占有女伶的肉体,在现实层面上满足自己的 *** 。但他们作为政治和道德的符号必须有所收敛。既然 *** 欲望多能在实际中解决,自然不需在其批评观念中大肆张扬和释放;即便释放,也会有所顾忌。大众的情况则相反:他们社会地位低下、没有权力和经济力量,也就缺少占有女伶肉体的能力和机会,难以在现实层面上满足而多“意淫”;且处于糟糕境地的他们没有多少顾虑,教育的欠缺也使之无视分寸的存在。所以他们对女伶 *** 的追求就会在其观演和批评中加以释放,且释放起来极为自然,无所畏惧。

  所以在元杂剧演出行当中,女伶最受欢迎。夏庭芝《青楼集志》言:“我朝混—区宇,殆将百年。天下歌舞之妓,何啻亿万……”,女伶在元代的戏曲舞台上居于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地位。即便是男性角色,也多由女子装扮,其中以末泥、引戏及装孤一类表演庄重的行当为多。如元刘庭信[双调·夜行船]散曲《青楼咏妓》曰:“新梦青楼一操琴,是知音果爱知音。笺锦香寒,帕罗粉渗,遥受了些装孤处眼余眉甚。”“装孤”者即为女伶。《青楼集》里女艺人多能“旦末双全”,又有工驾头杂剧、绿林杂剧的,亦当演其中主唱的末泥色。女子也偶尔扮演滑稽角色,例如《眼药酸》图里卖眼药士子当为副净,即为女子扮饰。后世文献亦有例证,《复落娼》杂剧二折:“贴旦云:姑姑休弃我,我在宣平巷勾栏中第一个副净色。我那发科打诨,强如众人,便嫁了徐客到江西,也不落后了。”故而元人胡祗遹于《赠宋氏序》中,称颂杂剧女伶宋氏“以一女子而兼万人之所为,尤可以悦耳目而舒心思,岂前古女乐之所拟伦也?”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观众的“意淫”心理需要。城市的瓦舍勾栏是是男子的天下,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审美心理是男性“意淫”心理。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载有这样一条材料可说明问题:

  古人善歌得名,不择男女。……今人独重女音,不复问能否……政和间,李方叔在阳翟,有据善讴老翁过之者,方叔戏作令云:“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

  既然观演中的“意淫”居于大众心理的重要地位,则女伶的容貌就极其重要了。反之,一旦能极大满足大众的“意淫”,则女伶的演出必然火爆。互利互补的需求促进了女伶“性替代品”功能的发挥:《西厢记》、《玉簪记》、《红楼梦》等戏,近人每以为才子佳人风流韵事,与淫戏有别,不知调情博趣,是何意态;(女伶)迹其眉来眼去之状,亦足以使少年人荡魂失魄,暗动春心,是诲淫之最甚者。……稍知自爱者,必起去而不欲观,即点戏人亦知其为害俗而不敢点,其风流韵事之害人入骨者……①

  虽不无偏激之处,但绝非空穴来风。于是反对女伶作为“性替代品”演出的声音渐高,多见于有关的禁毁中。1836年《容山教事录》云:

  且演戏以乐神也,神聪明正直,岂视邪色听淫声也者,非直不视不听而已。必致反干神怒。……而乃必《跳墙》、《庙会》、《卖胭脂》,备诸秽态乎。……凡有点淫盗诸戏者,仰班头即请更换,尔士民亦宜慎择之,以助本学正人心,消乱萌而迓神贶。②

 

  当代人对于古代禁毁、控制女伶有关演出的做法大多持有批判态度,认为是封建思想作怪。我认为此类看法显然只有一半的真理,是基于当代现实对那个时代作出的判定。因为:其一,禁毁或控制的态度有现实基础。古代大众不可能有现在相对健全的性文化,也不可能在性心理上受过健全的教育。则诸如《西厢记》中女伶表演对他们的心理冲击可能较大,社会负面影响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和微弱。如上所引,民间改编的《西厢记》中,女伶已经开始夸张和丰富其中性的表演,以招揽看客,即“情兴顿浓,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心神动荡,机械渐生,习惯自然,情不自禁,醇谨者暗中斫丧,放荡者另觅邪缘,其味愈甘,其毒愈盛”③,显然是一种不正常性心理导致的不正常的观与演,对当时的道德规范确实具有极大冲击。我们考虑问题首先不能脱离问题的时代背景。其二,舞台上的演出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元杂剧作品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它们不会像书上的剧本那么单纯。不要忘了元代的元代女伶大多都是青楼女子的现实。元杂剧的舞台周围斑斓陆离也势在必然,“调情博趣……意态,迹其眉来眼去之状”出现在剧场中并非全是诬蔑和夸张。这种氛围必然培养和 *** 了大众追求女伶 *** 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反过来又 *** 了女伶“性替代品”作用的发育。其三、民间的禁毁态度和贵族有所不同。贵族的禁毁近乎一种符号性的示范作用,主要针对民间而非自己,即在政治和道德上的禁毁并不影响他们个人对元杂剧的真正喜好和享受,所以其禁毁具有一种虚伪性。而民间的禁毁、控制的呼声针对道德层面而发,旨在控制演出对人们道德上的误导和负面影响,有其现实基础,即“助本学正人心”、“厚风俗、正人心”而防止其“引诱聪俊之人”。这种禁毁和控制显然具有更高的可信性,也从反面折射出女伶们成为大众观众心理层面“性替代品”的不争事实。我们面对这一事实可以感慨和叹息,但不能简单地以“封建糟粕”和“敝陋”加以否定,更没有权力漠然视之。女伶的这种替代性作用不但充斥元代,且纵贯了整个戏曲史,甚至延伸到今天。

元朝女演员在大众心中地位:娱乐之途与性替代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宋朝了不得的人物,提笔诗词歌赋,上马行军打仗,在词牌史上龙行虎步,赫赫有名。其实在北宋,同样有这么一号人物,那就是范仲淹。

  2. 另类才子金圣叹,他的遗言至今未被破解

    数风流人物,我以我血荐——金圣叹。笔者真是咳血推荐金圣叹,读《水浒传》之余不妨再读读他的批注。金圣叹出生的年月,已经是明朝的晚期。或许是明末的动荡,造就了金圣叹放荡不羁、恃才傲物的性格。金圣叹流传下来的故事很多,这被人谈论最多的或许就是,他的牢狱之灾。

  3.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粉彩西厢记故事图笔筒

    从这件瓷器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很典型的转变特征:人物的画法顶天立地,还是康熙的特点;底足过釉的部分收窄,粉彩结合五彩,蓝彩已经不用青花了,又已经具备了雍正的特点。特别是底部有墨书的“雍正十三年”,说明这件器物已经是雍正晚期的。因此无论是对专家还是收藏爱好者来说这件笔筒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4.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人物故事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人物故事品类纷繁的元代瓷器中,青花瓷器以鲜活、艳丽、明快独树一帜。青花瓷器中,又以人物故事为装饰题材的最具特点。一目前所见到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不过几十件,而且相当一部分流失海外,国内所见者区区可数,据我所知,主要有以下这些。二这些人物故事青花瓷器,相似的特点有:载体都是体型较大的器物,诸如盖罐、梅瓶、玉壶春瓶等。

  5. 越剧

    1938年以越剧之名替代女子文戏。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历史越剧是从说唱形式的唱书衍化而来的。"越剧"这个名称,首次出现在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27年,女子文戏创演新戏,开掘新的表演程式,并改称“越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越剧演出团体遍布全国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为除京剧以外的全国第二大剧种。

  6. 元杂剧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其次是说唱诸宫调的乐曲组织是元杂剧按不同宫调组织曲调的滥觞;它的以歌曲为主结合说白演唱的形式,使元杂剧成为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元杂剧的戏班组织有三种情况:儒林外史在大都或其他城市里演出的大班子。元杂剧的艺术成就,首先在于适合舞台演出,而不是案头之作。

  7. 西厢记

    《西厢记》不仅是王实甫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莺莺传》的悲剧结局,以张生和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西厢记》的思想内容所达到的高度和人物形象所取得的成就,在戏曲中都是前所未有的。《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以老夫人为一方,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的矛盾。这两组矛盾交叉发展、互相影响,使《西厢记》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8. 《西厢记》发生地:永济普救寺莺莺塔

    1986年,丁士章(右一)等在莺莺塔下做实地检测“游人石击地,蛙鸣贯长空”,在永济普救寺莺莺塔周围击石,时不时能够听到“咯哇”“咯哇”类似巨蛙的鸣叫。《西厢记》莺莺九声他为知音从永济县城出发,西行约12公里,一座黄土高台突兀而起。这里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中莺莺塔由此得名。这一现象清时已被人发现,被称作“普救蟾声”,列入“永济八景”。莺莺塔成了“窃听器”。最终,丁士章的建议得到当地有关部门采纳。

  9. 元稹历史典故 他的创作风格是什么?

    >元稹与崔莺莺>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韦丛,娶韦氏之前曾与一女子颇有私情,此女便是崔莺莺。求官心切的元稹考虑到崔莺莺虽然才貌双全,但对他的仕途进取没有多大帮助,所以权衡得失,最后还是弃莺莺而娶了韦丛。元稹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政治上晋升的途径,却没想到韦丛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子、体贴的娇妻。此时的三十一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

  10. 康生是什么样的人?害人狂康生的另一面

    康生此人,为了政治上的地位,疯狂迫害人,道德堕落到了极端,是个超级害人狂。康生的恶行劣迹,经过数十年的解密公开,众人已经很熟悉了,但对康生的才华却很少有人知晓。原人民出版社社长曾彦修曾长期与康生打交道,本文摘选其对康生的回忆,为读者介绍康生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康生当时是党校的校长,动员...出来演萧桂英这个角色,康生指挥乐队。

随机推荐

  1. 当务之急是什么意思?

    【拼音】dāngwùzhījí【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当务之急的故事【例子】今学者当务之急,曰中国古今史,曰泰东西古近史。(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近义词】燃眉之急,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事不宜迟【反义词】遥遥无期【相关】百度“当务之急”

  2. 小朝台的由来

    传说,康熙曾多次欲拜五台山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但都因天气和交通而屡屡受挫,后来就找主持说,五年后打算再来五台山朝拜时,一定要把五座台顶都拜到。一天,寺里的一个小沙弥栓柱偷吃了供果被人发现,按理说,这是犯了佛家很重的过错,但主持却没有惩罚栓柱,而是让他想个办法,实现康熙的愿望。后来,康熙再到五台山来朝拜还特意为黛螺顶寺钦赐御碑,并题诗以记:峦回谷卷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3. 羁縻政策与和亲政策 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摘 要:和亲作为一种政治和外交手段,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以了解古代民族和亲政策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历史上每一时期中央政权对和亲政策的类型、特点,并阐明了和亲的作用。关键词:和亲;特点;历史作用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谓之...

  4. 梦见争吵 吵架_周公解梦梦到争吵 吵架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争吵 吵架好不好

    做梦梦见争吵吵架好不好?已婚女子梦见与乞丐吵嘴,丈夫会穷困潦倒。梦见试衣服_周公解梦梦到试衣服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试衣服好不好梦见朋友吵闹,会失去人们的帮助。商人梦见和顾客发生争吵,生意会不顺利,收入减少。旅游者梦见相互争吵不休,旅行会圆满结束。梦见和仇人吵架,意味着要遭受损失。梦见敌人大吵大闹,是祥瑞,意味着自己能胜利。

  5. 明清两朝的紫禁城,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因何享誉海内外?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旧时称之为紫禁城,是帝国的权力中枢所在和皇帝的主要生活场所。兴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建成于1420年,距今已有600年历史了。

  6. 看你适合喝哪种腊八粥

    按照我国民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叫“腊八”,此日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主要由米类、豆类和坚果煮成。而且腊八粥多在晚上食用,也符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

  7. 男生说说大全带图片 拼命的喝醉,只是为了给哭泣找一个借口-感人的情话

    只是朋友,仅是朋友。道你就是容忍他的一?子若不走,拍晕了继续拖走。

  8. 来自世界上最偏远的英国村庄的图片: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太阳在20世纪初落在大英帝国的头上,但他们仍然是奥布莱蒂的前哨,向女王和国家宣誓。其中一个这样的地方就是遥远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它位于南大西洋,离这里几千英里,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偏远的英国村庄。它只有几百人口,而且只能乘船到达,但岛上仍有一个欣欣向荣的社区。的孤立在千里之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英国文明前哨站。在这个上查看了一系列有关该岛的酷照片以及一些有趣的事实,暗烤混合。

  9. 箭靶子神

    有个武官出战,将要打败,忽有神兵相助,反而大胜。武官跪拜磕头,请问神姓名,神仙答道:“我是箭靶子神。”>箭靶子神答道:“我感激你平时在教场练射箭时,从没伤害过我!”

  10. 尤金·史密斯的作品有哪些?尤金·史密斯是怎样一个人

    尤金·史密斯被认为是当代新闻摄影的大师。史密斯的照片中对社会的不公平的写照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民众。尤金·史密斯于1918年12月30日出生在堪萨斯州的惠科塔。1933年至1935年间史密斯开始了他最初的摄影创作。这使得史密斯质疑美国新闻业的规范。史密斯记录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的照片被认为位于最严肃和最有力的战争的影像罪证之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