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鸳鸯债

陽春三月,草长莺飞,生机盎然。苏州城内外的桃花,涂抹着浓淡相宜的胭脂,翩跹着玲珑纤弱的身姿,徒惹游人醉。

城里凤鸾街喜气洋洋,几里长的迎亲队伍,笙箫唢呐,敲锣打鼓,好不热闹。队伍前面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是苏家二位公子,后面鸾轿里坐着的正是京城王家两位小姐。苏家长公子苏麒身着蜀锦吉服,胸挂蜀锦红花,发束彩珠,神采奕奕,飘洒俊逸。后面一顶蜀锦红轿,想来便是苏麒的娇娘王家大小姐王冰清。二公子苏麟及身后喜轿里的王玉洁乃一色葡桃文锦,流光溢彩,灼灼生辉。

传言,苏家二位公子冬至时陪老夫人去寺院烧香拜佛,偶遇后院小住的京城王家小姐。寺院红梅映雪,清香浮动,树下佳人倩影,莺啭嘤语。霎时,寒冬残冰,苍茫白雪,纷纷消融,只留一片盎然春意于心头。明眸相对,秋波未送,却已是芳心相许,只愿君心似我心,不负相逢意。一见钟情,回眸一笑,再见倾心。于是,苏家二位公子上京提亲,择良辰吉日,双喜临门,一时成为京苏佳话。

苏家大院结灯挂彩,万里红云。前院高朋满座,觥筹交错,贺喜恭贺声此起彼伏;后院熙熙攘攘,搬酒的,做饭的, ... 鸡宰牛的……嘈嘈杂杂。而苏院遗花园一叶未发的木兰树下,却有一个孤独佝偻的身影无所依依地站立着,犹如苍山积雪中的一根枯枝,良久,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湮没在春寒峭料中。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交拜——”

知客老爷洪亮的声音,穿过红墙绿树,穿过石砖瓦木,清晰地渗入院内每个人的耳朵。喜堂上,两对新人恭敬地跪在苏老夫人面前。苏老爷去世后,苏院便由老夫人当家。为 ... ,她蕙质兰心,温柔娴雅;为人母,她以身作则,慈威并重;为人主,她赏罚分明,持家有道,持家二十载,苏家也愈发昌盛。

“阿福。”苏老夫人叫了一声。身后老管家便呈上一个红帕遮盖的银盘。老夫人拿掉盘上的红帕,粼粼然,众人眼前闪烁数道金光。只见金盘中站着一对精工细酌的金麒麟,麒麟髭毛鬓发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相依于麒麟的是一对凤凰铂金簪,凤眼是蓝田暖玉,凰目为沧海明珠。如此贵重的东西,惹得众人惊叹不已。

苏老夫人将金麒麟放入苏麒苏麟手中,教导他们以后要像麒麟一般相亲相爱,遇到困难同进同退,齐心协力打理苏家。然后,老夫人拉过蜀锦新娘的手,玉指青葱,白净如柔荑,只是手腕处有一道不知是何器物灼伤的疤痕,让人徒生美玉瑕疵之感。老夫人将凤簪放入素手,叮咛她日后要尽心服侍丈夫,做个好妻子。最后的那支凰簪给了云锦新娘,叮嘱她为 ... 如何云云。丫鬟服侍新娘入了房,苏麒苏麟留在前院答谢亲朋好友。苏老夫人叮嘱几句,因身体不适,先回了房。

“你忍了十八年,终于到头了……不过,可别弄错了。”禅屋外传来一阵低沉的声音。苏老爷去世后,老夫人便搬到禅园来住。这禅屋除了几个贴身丫鬟进来过,苏府其他人都是禁步的。

“我看了,没有弄错。麒儿,麟儿也都同意,不会出事的。”

“哎,孽缘啊。”

一阵悠长的叹息后,屋外没了声音。苏老夫人手持念珠,口颂着经书。可是,她却心神不宁,恍然间,时光又回到了十八年前。

那时苏夫人玉郁嫁入苏家已有三年,苏麒刚满一岁。苏老爷常年经商在外,对她也不甚关心。清明的时候,苏老爷世交王子腾一家从京城回苏州祭祖,暂住苏家。苏老爷日日繁忙,顾不得照顾他们,只得委托夫人。夫人通情达理,对王子腾一家照顾得细致入微。

苏夫人玉郁与王夫人同龄,话语投机,便经常在一起聊天。王子腾虽出身商家,却无意经营,对诗书琴画颇为着迷。人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王子腾也真的是器宇轩昂,一表人才。和王夫人交往久了,难免时常遇上王子腾。或许是深闺难耐,亦或是被王子腾的气质所诱惑,玉郁竟迷恋上了王子腾。只是,出身大家的玉郁,自知此为孽缘,只把一腔相思意堵在心头。

愁上心头,无处排遣,只能深闺长叹。玉郁的陪嫁丫鬟小玉本性玲珑,看出夫人的心思,对夫人耳语几句,霎时羞红了夫人如花似玉的脸。玉郁没有说话,算是默许了。原来,小玉让夫人作诗一首,且看看王子腾意思,再做其他打算。玉郁提笔娟书:

玉楼吹彻玉笙寒,自怜幽怨

郁殿风来暗香满,无限思牵

倾城天淡银河远,袖卷西帘

心寄清风明月涧,日暮垂怜

玉郁写好后,内心很挣扎,深知自己不应做出有违妇德的事,便没有把信交给小玉。此后,玉郁也一直托故未见王夫人,只想等他们拜祖回去后,一切便都过去了。

王子腾一家临行的前一晚,苏老爷盛宴款待,酒至半酣,却有人来报南城商铺遭了盗,损失惨重。苏老爷当下着急,立刻赶了过去。直至深夜,苏老爷也没有回来。玉郁心里着急,加之王子腾一走,日后定无再见之期,不觉凄然。

“郁妹。”漆黑的门外有人轻轻喊着,玉郁当时心一惊,她的闺名知道的人并不多。

“郁妹,是我,子腾。前日小玉呈妹书,特来辞行。”门口的声音压得很低,可是,玉郁心里恋着王子腾,见他夜半而至,心里便明白了他的意思,竟神使鬼差地开了门。

王子腾进屋后,抱着玉郁便亲了起来。良宵一刻,千金难求……听见厅内喧哗,定是苏老爷回来了。王子腾匆忙间和玉郁道了别,离开了。

次日,苏老爷送别王子腾一家。因南城损失惨重,盗贼一直无法缉捕,苏老爷一时抑郁,加之日久操劳,竟一病不起,半年后就去世了。而那一夜的缠绵,玉郁竟然怀了身孕。苏老爷病逝半年,苏夫人诞下一女。那女孩儿越看越像王子腾,苏夫人一时心虚,便命从娘家带来的家仆阿福将孩子送到王家,自己抱养了小玉和阿福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苏麟。

据阿福说,那时王夫人正好诞下一女,王家仆人在门口看见婴儿后,便抱养了去,为姐妹俩取名为冰清玉洁。

十八年,玉郁日日在忏悔中度过,希望减轻自己不守妇道,欺夫弃子的罪过。谁料,在寺庙上香,苏麒、苏麟竟遇到王家小姐,一见钟情,要去提亲。本来是喜事一桩,玉郁心想终于能见到女儿,能弥补一下为娘的遗憾了。可惜,天意弄人,苏麒喜欢的竟然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玉洁,苏麟看上的是冰清。

此等丑事,玉郁绝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便说他和王家二小姐八字不合,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后来,苏麟、苏麒商量说两姐妹性情容貌不分上下,便决定苏麒娶冰清,苏麟娶玉洁。玉郁便允了……

往事如烟,却终飘不过那盏玲珑心。

第二日,新婚夫妇给苏老夫人上茶。冰清玉洁同端着新茶恭敬地跪在她面前,“娘,孩儿给您敬茶了。”看着那端起的茶杯,老夫人突然颤了起来。那冰清玉洁姐妹左手腕竟然都有一个疤,一模一样的疤。喜堂上,玉郁特意检查了冰清的胳膊。因为阿福告诉她,当初放下小姐时,他用碎茶杯在她手腕上留了一个印记。

“你们姐妹手上的疤是怎么回事?”

“我的是出身时就有的,妹妹的是幼时失手打破茶杯划伤的。”玉洁恭敬地答着。

“妹妹?冰清是妹妹?”

“父亲说世人总道‘冰清玉洁’,似有先后。我是收养的女儿,如若取了‘玉洁’,惹人口舌,便名为‘冰清’。”冰清略有诧异地答着。

老夫人顿时晕了过去,众人一片慌乱……

老夫人屏退了丫鬟,喃喃地说:“报应,报应啊……”

“不,玉郁,没有错。那个‘玉洁’才是你的孩子。当初,苏麒、苏麟怕你反对,私自让两姐妹换了身份,‘冰清’是玉洁,‘玉洁’是冰清。苏麒的妻子是王家大小姐玉洁,苏麟的是二小姐冰清,并没有错啊。”门外那个佝偻的身影沉沉地说着。

“你怎么知道?”

“玉郁,我想也该跟你说了。那晚……那晚去你房间的,不是王子腾,是我。从第一眼看见你,我就爱上你。为了你,我当了玉家的仆人,随你来到苏家,不辞劳苦地打理苏家……那女儿是我……”

“胡说!你疯了吗?苏麟也是你的孩子啊!你——”

“不,苏麒是小玉的,是玉儿和王子腾的孩子……”

春风乍起,城内外桃花翩跹而舞,如蝶如蛱……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鸳鸯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宋朝最「 ”低产”诗人,一生仅两句诗传世,却人尽皆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两句诗估计很多人都听过,但要你说出它的作者来,估计就没几个人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作出这两句诗的作者吧。宋朝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几乎每个有文化的人都能作出几首诗来,所以要从这个时代脱颖而出,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非你的诗特别优秀。有一个人,名叫苏麟,没有资料显示他和苏轼有关系,他生活在范仲淹活跃的时代,那个时候苏轼还是个小孩儿。苏麟在杭州府辖下的一

  2. 苏麟:宋代最懒的诗人,一生写半首诗流传千古

    但是也有一些没有赶上好时候的人,比如苏麟便是如此,此人因外出办事不在跟前,未被范仲淹举荐。>苏麟是个有很才能,并且对自己有很大期待的人,他不甘心自己这辈子都在这里不上不下。苏麟也知道,如果直接跟范仲淹说举荐的事情,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倒不如先证明下自己的才能。>当然,范仲淹也是个聪明之人,他看到了苏麟的诗作之后,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3. “欲其死亡 必先令其疯狂”贾元春多年默默无闻 贾府灭亡之前竟封妃

    红楼梦一开始的时候,贾元春就入宫了,她在宫里生活了很多年,贾宝玉小的时候她就走了。这么多年,她在宫里一直默默无闻,无名声无事迹,冷子兴提到她的时候也只说她入宫做了女吏。>秦可卿死前托梦说,贾元春的封妃不过是瞬间的繁华,转瞬即逝,还说出这个期限:三春过后诸芳尽。贾元春被封妃时是第一个春天,第三个春天过后是她的命数也是加贾府的劫难。而在贾元春晋升之前,四大家族只有一个高升的,那就是王子腾。

  4. 鸳鸯债

    明眸相对,秋波未送,却已是芳心相许,只愿君心似我心,不负相逢意。苏老爷去世后,苏院便由老夫人当家。丫鬟服侍新娘入了房,苏麒苏麟留在前院答谢亲朋好友。因南城损失惨重,盗贼一直无法缉捕,苏老爷一时抑郁,加之日久操劳,竟一病不起,半年后就去世了。而那一夜的缠绵,玉郁竟然怀了身孕。苏老爷病逝半年,苏夫人诞下一女。喜堂上,玉郁特意检查了冰清的胳膊。

  5. 近水楼台先得月成语故事

    近水楼台先得月成语故事_成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近水楼台先得月' target='_blank'>近水楼台先得月jìnshuǐlóutáixiāndéyuè  【释义】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

  6. 近水楼台成语故事_成语“近水楼台”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近水楼台成语故事_成语“近水楼台”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近水:靠近水。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座落在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  【用法】  用来比喻地处近处便能获得优先的机会。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宋朝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

  7. 近水楼台的出处是什么?近水楼台都有哪些典故?

    近水楼台的出处是什么?近水楼台都有哪些典故?  近水楼台是一个成语,他的释义是比喻由于地处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也用来批评靠关系办事的不良作风。亦作“近水楼台,那么近水楼台的出处是什么?近水楼台都有哪些典故?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近水楼台的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出...

  8. 近水楼台先得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  [语出]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近义]   靠山吃山、靠...

随机推荐

  1. 高斯智断瓶

    高斯不到20岁时,在许多学科上就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高斯对他们这种无聊的挑衅很生气,本不想理他们,可当他看了瓶子后,又觉得这道难题还的确有些意思,于是认真地想着解题的办法来。高斯的确气恼,但他仍克制住,不受围观者嘈杂吵嚷的影响而冷静思考。

  2. 艳诗悟禅 (图文)

    克勤自幼禀赋聪异,一日能记千言,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法演引用这首艳诗,自有其深意。克勤刚巧从外面回来,听到这段公案,满脸疑惑地问道:“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诗意谓悟道如热恋中的情事,只能自证自知,旁人是无法知道个中况味的。悟境言语道断,不立文字,好比少年的风流韵事,如人饮水,只许自知。

  3. 深圳婚礼策划找哪家 新迪文化实力派专家

    深圳市新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各类文艺演出、礼仪庆典、婚庆策划、舞美设计、艺人推广、演出包装、演出物料租赁的综合...公司。是集演出策划、专场晚会、各类庆典、品牌推广、企业宣传于一体的演出机构。

  4. 梦见衬衣 衬衫 内衣

    周公解梦梦见衬衣 衬衫 内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衬衣 衬衫 内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和前女友

    周公解梦梦见和前女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前女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由潘金莲看 *** 在明朝宫廷泛滥的原因

      却说李瓶儿招赘了蒋竹山,约两月光景。初时蒋竹山图妇人喜欢,修合了些戏药,买了些景东人事、美女想思套之类,实指望打动妇人。不想妇人在西门庆手里狂风骤雨经过的,往往干事不称其意,渐生憎恶,反被妇人把淫器之物,都用石砸的稀碎丢掉了。又说:“你本虾鳝,腰里无力,...

  7. 毛评版《三国演义》二十四将都有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道不尽的风流人物,三国时期猛将如云、名将辈出,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就是毛评版三国中二十四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毛评版三国二十四名将这是一首顺口溜,由于毛评版《三国演义》流传最广,因此很多评书也是说的这个版本,我们听到的也最多。三国二十四名将属于

  8. 解梦梦见和家人一起吃饭

    周公解梦解梦梦见和家人一起吃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解梦梦到和家人一起吃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一个故事

    就是在这张课桌上,彬每天给她讲解题目,这样的"约会"成了一种习惯。彬是班上既聪明又帅气的男孩,成绩总是排在前面,而她是一个文静但不漂亮的女孩,可他告诉她说,她很可爱,他就是为了她的这份"可以爱"才那样主动"发扬"学校风尚的。"知道你是个好学生,偶尔迟到没关系的"彬从从容容地笑着。"彬跟着她以防她会不顾一切,甚至急驰的汽车。彬一直努力地让她与他共同进步。

  10. 打还是不打,这是一种选择

    打还是不打,这是一种选择当有沖突时,是打还是不打?他常常跟我和哥哥提起一句话:“打还是不打?主动权在自己手上,你们必须学会选择。”目击者们都很清楚,那是一场混战。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只是打量了父亲一番,然后都默默走向各自的车子。不管如何,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更好地了解了父亲。这是一种选择,只有那些真正强有力的人才会选择不打——父亲正是那样的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