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可见情绪不是来自外境,而是来自内心对外境起了错误的认识,依于错误的认识,我们才会起不同的情绪。*想的认识作用,想为见本,由是形成见惑;受的情绪作用,受为爱根,由是形成思惑;见惑与思惑,形成有情生死流转的世间;恰当的认识,便是菩萨的智慧;恰当的情绪,便是菩萨的慈悲;智慧与慈悲,形成菩萨处世间不染着于世间的世界。
*认识,是取相;说认识,即非认识,是名认识 情绪,是领纳;说情绪,即非情绪,是名情绪*认识,我们真的有准确地认识到外境吗?一水四见——人看水是水,天看水是琉璃,饿鬼看水是脓血,地狱看水是猛火。一法三观——因缘所生法,在因缘所生的法;我说即是空,声闻圣者看水及任何法,都是空寂;亦名为假名,菩萨圣者看水及任何法,都是假名;亦名中道义,佛 看水及任何法,都是空假不二的中道。佛眼的空假不二的中道观,才是真的认识到真相;佛眼依着尘垢的不同层次,而有法眼、慧眼、天眼、肉眼的不同。*情绪,我们真的有准确地 对着外境有恰当的情绪吗?一女四情——母亲对美女慈爱,小孩子对美女没有感觉,男子对美女恋着,女子对美女嫉妒;倘若情绪来自于外境,我们应该对一美女全部都是同样的情绪啊!可见情绪不是来自外境,而是来自内心对外境起了错误的认识,依于错误的认识,我们才会起不同的情绪。*想的认识作用,想为见本,由是形成见惑;受的情绪作用,受为爱根,由是形成思惑;见惑与思惑,形成有情生死流转的世间;恰当的认识,便是菩萨的智慧;恰当的情绪,便是菩萨的慈悲;智慧与慈悲,形成菩萨处世间不染着于世间的世界。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